APP下载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分析

2022-04-19陈阿瑜

考试周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高年级传统文化教学策略

摘 要: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支撑,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在高年级教学指导过程中要有效渗透传统文化思想,在培养学生文学修养与综合能力的同时弘扬传统文化。文章就针对传统文化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展开分析,希望能够借此路径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的内涵与深度,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2)05-0019-04

在我国五千年源远流长的文化背景中,悠久的历史积淀了许多杰出的传统文化精髓,这是中华民族精神财富的代表,是中华儿女源源不断的精神食粮。小学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启蒙教育阶段,语文学科基于本身特有的人文性特征,是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语文教师需要将传统文化全面融入小学语文高段教育过程中,借助传统文化思想来推动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此进行不断地探究,对革新课程教学以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意义重大。

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融合是现代素质教育的重点要求,传统文化凭借优秀的思想内涵以及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元素,成为推动学生爱国品质提升的重要源泉。传统文化在我国教育体系当中不可或缺,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小学生爱国情怀的进一步提升、促进我国文化与经济的和谐发展等意义重大。

(二)实现中华文化的传承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可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尤其是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多元文化的交融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以及人们的精神世界造成了冲击,而传统文化的有效融合可以帮助小学生在意识形成阶段感受到傳统文化的魅力与价值。借助小学语文课堂弘扬与传承传统文化,进一步提高语文课堂的生机与活力,是促进学生文化素养提升的重要途径。

(三)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一方面,在减轻学生的压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理解能力、丰富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全面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开阔学生的眼界等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另一方面,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思想,对培养小学生的素养有重大的借鉴意义。语文教学中将两者结合起来,有助于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问题

(一)无意义的传统教学方法

部分教师在展开古诗词教学时采用传统的“读、记、背”教学方式,忽视了古诗词的韵律性和音节性,无法提高学生的诗词积累与感知能力。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是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的,容易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生搬硬套、一带而过,这样很难帮助学生及时了解所学内容的真正含义,这将使原本有趣的课堂变得枯燥无味,也降低了学生的整体学习兴趣。

(二)传统文化教学内容单一

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包括传统风俗习惯、道德观念、艺术作品等方面,如果教师能对这些资源进行挖掘和应用,突显传统文化的价值,就可以有效激发学生探知传统文化的兴趣。但事实与之形成了鲜明对比:教学内容非常单一,仅仅依靠教材当中的内容进行讲解,没有拓宽学生的学习思路,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仅仅局限在古诗词内容当中,这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掌握和理解。

(三)传统文化教学与实际不符

一方面,部分教师在传授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忽视了与德育的结合。教师在授课时应巧妙地将传统文化与德育融合起来,这样才可以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目标。另一方面,教师在讲授传统文化时要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融合起来,这样才可以使学生真正掌握、理解知识。学生主要是在课堂中获取知识,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整体学习兴趣,预想了很多新颖的方式来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但在实际的落实过程中存在各种问题,这就需要教师进一步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与学习需求展开课堂规划,挖掘学生的潜力。

(四)学生传统文化学习兴趣淡薄

因为部分学生对传统文化探究兴趣不高,所以他们对传统文化知识与内涵的理解并不深刻,根源还是在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非常浅显,对传统文化缺乏深入的剖析和了解。如,他们对古诗词的学习仅仅是在古诗词课堂当中,并且理解层面也局限于古诗词表面。教师一味地要求学生背诵古诗词,造成了学生厌倦心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越来越低。由此看出,传统文化的实际渗透效果并不理想。

三、 传统文化渗透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策略

(一)营造良好氛围,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熏陶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离不开良好的学习氛围。结合小学语文课堂对学生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师可以逐步推动教学水平的提升,帮助学生在学习各种知识的过程中开阔眼界。语文教学也要与传统文化紧密结合,这样才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品格。在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许多诗词歌赋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如,小学语文教材就包含了非常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并且这部分内容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具有紧密的联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展开教学指导,可以有效地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构建相应的文化活动,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参与到活动中。如,在班级展示栏以及学习天地中为学生展示传统文化内容,这也是学生在校园中最容易接触传统文化的领域,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感受传统文化的存在,接受熏陶,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下获得文化素养的提升。

(二)创设良好教学情境,调动学生情感共鸣

要想全面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就要帮助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如,教师可以通过构建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使学生在沉浸式的环境下展开学习和体验,从而有效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传统文化是语文课本中的部分分散知识点,其作为一种精神文化与历史产物的结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在特定的情境当中进行感悟和理解,这样才可以有效渗透我国传统文化的积极内涵,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优秀的精神品质以及良好的性格。教师要注重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时精神世界的塑造与情感变化。例如,在学习古诗《悯农》时,部分学生仅仅通过教师的课堂讲解很难切身体会农民劳作的辛苦,需要教师先与学生进行沟通互动:“你认为农民在劳作的过程中都需要做些什么?”“你觉得在田地中劳作一天需要多少时间?”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将学生带入相关的情境当中。小学生生活阅历不足,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及总结存在一定的主观性与片面性,教师若能结合图片或视频为学生展示农民劳作的情境,就更容易引发学生情感方面的共鸣。借助此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体会古诗内涵,了解粮食来之不易及农民勤劳的品质,进一步加深其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三)丰富教学手段,吸引学生关注传统文化

教师必须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与时俱进,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现代教学设备及手段,为小学高年级学生带来全新的文化学习体验。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融入生活化教学元素,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全面调动学生参与传统文化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提高语文课堂学习效果。

(四)充实教学内容,进行传统文化教学渗透

1. 字词教学中的渗透

字词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当中的重要内容,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字词基础,此时培养他们的思维及理解能力,会对他们未来的语文学习产生深远影响。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挖掘字词的历史与内涵,字词教学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效果并没有呈现出来。我国的汉字文化博大精深,大多是在历史演变中转化而来。如果教师能够借助汉字历史帮助学生提升学习字词的兴趣,就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能力。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等不同途径收集相关的资料,在语文课堂中对学生展开提问并引导他们思考。如:“同学们知道哪些汉字古写法与现在的写法不同?早期的文字是怎样的呢?”教师将“孝”字书写到黑板上,然后结合结构为学生进行拆分讲解,“孝”字上面是一个“老”字,下面是“子”字,这让人们联想到人老之后需要依靠子女,这种理解与“孝”字的本意也是契合的,孝的精神要求就是要指导学生孝顺父母,成为父母年老后强有力的支撑者。在字词教学过程中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有效讲解来渗透传统文化思想,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这样就可以真正借助传统文化实现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和价值观的塑造。

2. 古诗词教学中的渗透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些诗词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能被编入教材的诗词都是优美和意境兼有的。学生在朗读的过程可以感受诗词意境以及诗人的情怀。在借助古诗词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透过诗人的经历了解不同时期的文化,感受诗人的家国情怀,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意义重大。语文教师要不断通过阅读教学对学生展开古诗词指导,借助古诗词教学培养学生优秀的传统文化底蕴,通过有效的方式,融合自身的实践,引导、帮助学生从各方面提升自己。例如,在学习《寒食》这首古诗时,教师借助这首古诗对学生展开学习指导,借助文章背景帮助学生了解寒食节的由来。史籍记载,春秋时期晋文公为了感恩介子推的忠诚之志,将其死难之日设为寒食节。教师引导学生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通过指导使学生理解该首古诗的文章主旨,使学生能够在古诗词学习过程中获得审美鉴赏能力的提升,真正将诗词之美传承下去,实现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

3. 读写结合教学中的渗透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阅读一些经典文章,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为学生推荐一些具有传统文化价值的文章来丰富他们的学习资源,积累一些创作素材,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例如,教师可以将《三字经》《弟子规》等历史文学推荐给学生,引导他们展开诵读,帮助他们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价值。在阅读文化素材的过程中,要懂得掌握其中的写作方法和表达技巧,许多传统文化内容有高超的表达技巧与鲜明的语言特色,教师要通过有效的引导和分析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例如,在阅读完《竹节人》这篇文章后,教师首先引导学生交流、讨论,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文章描写了做竹节人、斗竹节人的过程,表达出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其次教师引导学生从回忆的角度展开写作,读写结合,促进语言知识的积累,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及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五)多种活动方式,渗透传统文化

小学生在步入语文高段学习后,已经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在这一阶段开展教育引导活动,需要教师把握好教育方式,如果利用文字或道理这样刻板的方式进行讲解,就会使学生丧失学习探究兴趣,甚至出现排斥心理。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引入方法,基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进行有效创新,将传统文化当中的经典故事、成语典故、节日风俗等不同内容进行整合应用,利用科学有效的方式渗透传统文化。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学生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被动的记忆和背诵,学习主动权并不掌握在学生手中,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基于传统文化的教学指导,必须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真正将课堂交还给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文本内容以及传统文化、积极阅读,提高自我学习的意识,在积累知识与阅读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水平。教师为学生讲解文化知识时可以结合传统节日,如在重阳节来临之际为学生介绍重阳节的由来、风俗习惯,让学生了解古人是如何过重阳节的,与现在有什么不同?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学习经验是不同的,在这一过程中将表现出极大的学习差异性,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视频以及图片资料帮助学生了解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习俗。综上,学生了解了重阳节的由来,以及在这一节日要开展敬老、爱老等活动。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挖掘、了解当地的风土民情及习惯等,真正感受传统文化的巨大影响力。

为了全面培养当代学生的人文素养与民族精神,教育工作者要在小学启蒙教育阶段就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文化引导,在高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全面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语文教师要结合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知展开综合分析,创新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与文化素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蒋文彦.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渗透[J].家长,2021(27):124-125.

[2]孙香华.中华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与实践路径[J].文学教育(下),2021(9):188-189.

[3]苏万祥.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课程有效融合策略之浅析[J].学周刊,2021(28):143-144.

[4]张燕萍.探析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1(21):33-34.

[5]曹晓燕.浅谈传统文化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路径[J].读写算,2020(36):45-46.

[6]林振城.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路径探讨[J].新课程,2020(34):231.

[7]张群雄.探析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0(13):132-133.

[8]杨柳.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路径[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19(12):66.

[9]赖丽祝.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路径分析[J].新课程(上),2019(1):224.

[10]钟建兰.小学高年级语文传统文化教育模式的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8(9):13.

作者簡介:陈阿瑜(1977~),女,汉族,福建漳州人,福建省云霄县云陵第一小学,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高年级传统文化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高年级英语分层教学
浅谈小学高年级合唱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