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渗透“立德树人”策略,让中学语文教学绽放光彩

2022-04-19张庆红

考试周刊 2022年8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立德树人语文教学

张庆红

摘 要: 立德树人是现代教师实施教育的根本任务。语文是一门最容易将“立德树人”渗透其中的学科,所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尤其是初中语文,对思想尚未成熟阶段的学生今后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初中语文教育在渗透“立德树人”方面仍然存在较多问题,因此需要针对性解决问题,加强教育的改革,推动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 立德树人;中学语文;语文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918(2022)08-0042-04

一、 引言

语文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可见,由此看出其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初中语文是小学语文的升华,老师教学过程中不再只是局限在简单的词、句、段落的讲解,而更应该通过内容深化,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生。由于语文是一门文学类的学科,包含丰富的知识,且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及人文性,所以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具有重要作用,不仅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还能让学生思想更丰富、品德更高尚;另外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其能在较为轻松愉快的氛围下进行知识学习,进而提升语文教育的效率及质量。因此,在如今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加强德育的渗透,才能够让学生受到语文的熏陶,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立德树人的目标。

二、 立德树人的含义

立德树人在现实生活中通常是指人在接受道德教育之后,能改变自己不正确的思想或者观点,重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简称“三观”),同时在实践中提高思想认知水平,培养良好的德行,做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品行兼优的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教育事业高度重视,尤其强调在教育过程中要将立德树人为首要任务。因此,教育工作者需要牢记以立德树人为教育使命,将该使命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去,尤其是初中语文,不断提高德育教育的教学时效性,从而有效促进学生价值观念的培养,教育出更多综合素质高的人才。

三、 立德树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在当今社会主义价值观中,友善、诚信、敬业、爱国是每个公民需要遵守的道德准则,初中学生的思想正在不断往成熟阶段发展,语文教师需要把这些道德准则融入课堂教学中。拥有良好的品德,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的首要条件,反之若一个人品德低下,也将会败坏社会风气,影响社会的稳定发展。因此,在新社会主义社会中,立德树人在教育中是十分关键的,其中初中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师要以身作则,才能将道德文化渗透于教书育人的工作里,将道德准则印入学生的脑海中,使中华文明及热爱祖国在其心中根深蒂固。教师在教育学生过程中,尤其是初中语文学科教学中,要融入道德教学,使得学生更好地吸收,让其拥有更丰富的内涵,从而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源远流长。

四、 立德树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初中语文学科是一门具有较好德育功能的学科,教师要以身作则,树立立德树人的理念,才能符合语文学科的教学特点。目前,在国家的大力倡导之下,立德树人已经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得到较为广泛的使用,虽然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仍存在较多问题,对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造成的制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堂导入设计未融入立德树人的知识点

课堂导入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因为其关系到是否能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如果教师能将课堂导入部分与立德树人相结合,那么除能有效帮助学生增加知识外,還能有效开展德育教育。但是现实教学中,较多教师只是局限于讲解课堂知识,却忽略了德育教育的融合,导致语文课堂缺乏趣味性,且无法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中所要体现的美好品质。

(二)德育教育方式跟不上时代需求

初中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德育教育工作存在教育方式落后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语文教学大多数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较少,从而造成教师在讲解德育知识时,通常只是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缺乏互动性,没有真正融入语文课堂中,较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积极性,这样会导致教学质量差,无法获得较好的德育教育效果,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产生不利影响。

(三)教育过程中未真正树立立德树人的理念

党中央虽然明确提出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重要任务,但是我国现实中教育方式依然以应试教育为主,学生家长都比较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导致教师的教学重点均放在了语文知识教学上,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的开展就会减少。虽然很多教师也认识到德育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但是却没有真正将立德树人的理念渗透到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因此无法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不利于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

(四)对学生的实际德育教育针对性不强

在立德树人教育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在展开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认知情况及其需求,并以此为根据,采取针对性的立德树人教学策略,从而增强立德树人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作用。但是在现实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初中学生的关注度往往不够高,对其现实的需求了解不充分,使得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针对性不强,最终造成教育效果渗透性差,无法发挥德育教育的作用。

五、 渗透“立德树人”策略,让中学语文教学绽放光彩

(一)教师在教新课文时,需重点导入立德树人教育知识

课堂导入是提高新课感染力的重要环节,良好的课堂导入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在进行新课导语设计时,要联合立德树人教育精心设计文章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语文教学情况进行导入语设计,如在讲解过程中增加一些相关的例子,以及通过对文章背景进行简要分析,提升课堂教学感染力,让学生能在这些背景中,潜移默化吸收立德树人的相关知识,形成美好的道德品质。

比如,在讲解《我三十万大军顺利南渡长江》时,可以通过引用一些我国战争中取得胜利的例子来引出该篇文章的内容,这样除了让学生了解新闻的几大要素外,还可使其更深刻地体会到那个年代军人艰苦奋斗、不怕牺牲,勇敢为国捐躯的精神。在讲解过程中,教师要对文章的深层含义进行全面分析,尤其是要重点说明军人战斗中的艰苦,让学生学习军人的努力拼搏、不怕艰苦、永不放弃的美好品德。最后再回归现实生活中,将立德树人的理念渗透,鼓励学生向这些美好品德靠近,告诉学生在未来的人生路上,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不怕艰苦、勇敢拼搏、坚持不懈,相信努力后一定会取得成功的信念。

(二)运用新型的德育教育方式,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若想要德育教育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语文教师需要摒弃落后的教学方式,运用正确的教学方式,才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德育的兴趣,从而让其收获美好的品德。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日常中观察学生的兴趣爱好,并以此为依据,为学生设计课堂情境,教学过程中多提问题,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讨论中,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德育素养,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

以《老王》一课为例,教师在课堂的开端,可为学生播放一首《让世界充满爱》的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温暖、充满爱意的氛围,待歌曲播放结束后,教师即可导入课堂,口述歌曲中的高潮那一部分:“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得更美好。”同时告诉学生要真诚地对待他人,人人若都能从自我做起,那么这个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那么你们认为怎么样做才是真诚呢?之后,可以抽取几个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以增加互动,营造较好的学习氛围。在讨论火热时,教师可以再次结合课文提出新问题:“文中是如何通过与车夫的交往来诠释这一话题的呢?”让学生积极思考,同时注意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加深对课文的内涵理解。接着,继续提问:“文中的作者与老王一共接触了几次?”这一问题能让学生思考真诚待人的具体做法。最后让学生谈谈对“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句话的看法,让学生更深刻地领悟德育知识,明白真诚待人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懂得关怀弱者,保持有爱的心。

(三)德育教育过程中,重点引导学生学习正面榜样人物

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关键阶段,该时期学生的思想不成熟、不稳定,较容易受到来自外界的影响,所以教师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优秀的榜样人物,在课程中充分讲解榜样人物,以发挥榜样的作用,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同时,教师需要重点强调榜样的优秀品质,让学生学习其优良品德,不仅让学生吸收到知识,还能有助于提升德育树人的作用。初中语文教材中大多数的人物都是具有美好品德的,教师讲解中应选取某个人物作为榜样或者从现实生活中选取,不断发挥其正面作用。

以《谁是最可爱的人》一课为例,该篇文章讲述的故事体现了抗美援朝志愿者的气质、意志及优良品德,其中防空洞谈话的故事体现出志愿者的爱国主义精神;志愿者火中救小孩,表现出其具备国际主义精神等。因此,教师在讲述课文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向志愿者学习,并努力从自己做起,将志愿者的精神继续传承下去。课文讲解结束后,教师还应联系现实生活,举出类似志愿者的例子,如近期的新冠肺炎疫情,就涌现了很多像志愿者一样具有优良品德的医护工作者,她们不害怕艰辛及危险,勇敢奔赴疫情的最前线,保卫人们的生命健康。由此看出,抗美援朝战争虽然已过去很久,但志愿者的优秀品质依然长存。

(四)教师深入挖掘课文思想感情,向学生渗透德育思想

初中语文中,每一篇课文都有自己的中心主题,作者也将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了其中,所以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要引领学生进行情感分析及深入理解,使其感同身受,从而提升自我。教师只有深度挖掘课文中的情感,才能让课堂变得有意义,促进立德树人教育。

比如,教师在教授《秋水》一课时,可以讲解课文的感情线,对学生进行德育思想渗透。在讲解过程中,对学生提问:“河伯为何洋洋自得,欣然自喜?”让学生深入思考及分析问题,用自己的思想去理解课文;接着可继续提问:“河伯后来为何又望洋而叹息?”该问题能让学生从河伯的思想角度中去寻找问题的答案。通过该篇文章进行思想感情探究,可使学生代入文中人物,体会其情感,让文章的思想慢慢渗透至学生脑海中,使得学生受到启发:在求学的路上要谦虚,不要故步自封,要不断开拓进取,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教师讲解结束,能让学生提升内在思想,从而有利于立德树人理念深入到教学中,使其发挥更大的教育作用。

(五)教师通过课文融入正确的观念,培养学生良好价值观念

在当前教育新理念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课本中的知识,还要借此培养学生良好的价值观念。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各样的信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社会环境复杂,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违背学生价值观念的东西。而中学生年纪小,思想价值观不成熟,对外界的事物判断能力较差,较易受到外界不良信息的影响,从而阻碍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因此,教师的日常教学过程,可以通过挖掘课文中具有正确价值观念的思想内容,并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受到良好价值观念的启迪。

例如,教师在讲解《变色龙》一课时,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搜集相关变色龙的视频,拿到课堂播放给学生观看,让其更加深入地了解变色龙的真实样子,提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然后再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内容,最后针对内容提出相关的问题,讓其进行思考分析,如“变色龙是如何发生变化的?”“变色龙为什么要变色?不变色可以吗?”,以此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正确的观念,告诉学生要学会堂堂正正做人,明明白白做事,从而促进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

(六)教师坚持言传身教和以身作则,影响学生的言行举止

中学生的认知能力还处在初期阶段,各个方面的思想尚未成熟,对外界事物仍然有一定的模仿力,因此,教师要想有效进行立德树人教育,则首先要以德育人。作为一个中学教师,必须要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全的人格和能够感染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在日常工作中,必须爱岗敬业、品行端正和认真负责。中学生在校学习接触最多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就是老师了,所以老师的行为对学生的行为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学生,因人而异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并且保证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使其感受到被尊重,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学习。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坦诚与学生进行交流,耐心平等相处,以此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从而增加学生对自己的信任度,减轻学生压力,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和满意度,进而实现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例如,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始终坚持公平公正、一视同仁,不能根据学生的成绩高低进行不公平对待,歧视成绩差的学生。此时,教师在帮助成绩好的学生稳定成绩的同时还要做到鼓励成绩较差的学生认真学习,帮助其找到后进的原因,及时给予指导,从而使其提高成绩。教师能这样处理事情,那么长此以往也会潜移默化影响学生,让学生逐渐形成公平待人、实事求是的意识,最终实现以德树人的教学目标。总之,“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一定要谨记身体力行,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引导学生的言行举止。

六、 结语

总而言之,语文既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工具,也是初中教师立德树人的工具。作为初中教师,应该抓住学生在该阶段的思想需求,通过语文这门学科,将立德树人的知识渗透于其中,改善教学方式,并且保持良好的职业情操,言传身教,从学生需求出发,将语文中的德育内容深入挖掘出来,授予学生,让其内涵提升,全面发展,成为一个综合素质高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周丹青.“心”的实践“心”的成果——小学语文立德树人的方法与途径[J].语文课内外,2019(28):316.

[2]田莲青.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立德树人理念渗透[J].语文课内外,2021(14):284.

[3]张萍.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读与写,2021,18(9):31.

[4]何哲群.浅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大学语文课内外的渗透[J].劳动保障世界,2019(29):52,54.

[5]李艳,刘圣.大数据时代,立德树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教界,2020(22):51-52.

[6]颜爱晶.立德树人视角下初中语文教学的深度思考[J].文渊(中学版),2021(3):154.

[7]曾小庆.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的路径[J].中外交流,2021,28(5):185.

[8]祁善林.谈论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教育的策略[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19(6):52.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立德树人语文教学
加强中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思考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中学语文略读策略初探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