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金课”建设探究

2022-04-19张娅

高教学刊 2022年9期
关键词:金课课程建设应用型

张娅

摘  要:打造“金课”是我国加强“双一流”建设,推进现代化教育强国战略的重要保障,是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以本为本”“四个回归”和“两个基本点”的重要途径。建设“金课”的根本目的,在于突破传统教育桎梏,使教师教书育人履职尽责,学生读书学习专心致志,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开创教育事业的新局面。文章分析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现状及其存在的弊端,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金课”建设的标准、原则和实施举措进行探讨研究。

关键词:金课;应用型;大学英语;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09-0065-04

Abstract: The establishment of "golden lesson"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China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double first-class" and promote the strategy of modernizing education, and an important way to implement the  "basic-oriented" "four returns" and "two basic points" in the national education work. The fundamental purpose of building "golden curriculum" i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break through the shackles of traditional education, realize educational innovation, make students return to reading and learning, and teachers return to teaching. 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nd its disadvantages, and discusses the standards, principles and implementation measures of College  English "gold course" construction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Keywords: golden lesson; applied; College English;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自2018年6月陳宝生部长在教育部召开的新时代中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金课”概念以来,全国各高校便拉开了去掉“水课”,打造“金课”,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序幕。建设一流本科教育,重在建设一流专业;建设一流专业,关键在课程建设。对此,陈宝生部长在会上强调指出:大学生急需有效“增负”,要把“水课”转变为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同年11月,高教司吴岩司长在第十一届“中国大学教学论坛”上提出了将“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即“两性一度”作为高等教育“金课”建设的标准。所谓高阶性,就是教学目标和结果需体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融合。创新性,则要求教学内容要具有时代性和前沿性,教学形式须体现互动性与先进性,其三教学评价标准应凸显个性化和探究性。挑战度是指在课程方面要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三项指标相互关联、互为补充,是对现代课程论之父拉尔夫·泰勒(Ralph W. Tyler)所提出的课程目标(起点与归宿)、课程内容(目标的载体)、教学组织(目标的手段)与评测系统(检验的工具)等构成课程框架“四要素”的深刻阐释,为推进高校的“金课”建设指明了方向。全力打造“金课”,坚决清除“水课”,这是当前各个高校专业课程建设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应用型本科院校进一步深化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笔者拟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在分析大学英语课程教与学两方面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基础上,以“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即“两性一度”为标准,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金课”建设进行探讨,以求教于同行。

一、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课程的处境难堪

教育部在201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曾提出:高校开设大学英语课程,一方面是满足国家战略需求,为国家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另一方面,是满足学生专业学习、国际交流、继续深造、工作就业等方面的需要……学习英语有助于学生树立世界眼光,培养国际意识,提高人文素养,同时为知识创新、潜能发挥和全面发展提供一个基本工具。然而,随着英语学科教育教学的深入普及和国人英语水平的逐步提高,近年来却出现了“高校公共英语课堂教学是否还有继续存在的必要”等人们热议的话题。许多高校缩减了大学英语课程的学分占比。有的院校作出了对已通过了四、六级考试的学生可免修大学英语的规定。在部分理工科院校中,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并未得到校方应有的重视,存在着“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的使之边缘化的现象,往往在经费、设施、科研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不够,因而致使一些教师工作懈怠,对教学改革与科学研究缺乏应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下降,学生的反映意见增多,课程的建设和发展难以为继。

(二)学习的动机不纯

笔者通过对本院的大学英语教学状况进行了实地调研之后发现,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动机普遍较为模糊。除一小部分因喜爱学习英语或对自身未来发展有一定规划的学生动机较端正外,其他大部分人都是以能在大四之前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为终极目标。分析其中原因大致有二:一是对个人今后的生活目标缺乏明确规划。在校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人生与职业发展拟应早做规划认识不足,只是粗浅地认为现所学专业在实际工作中与英语学的好不好没有太大关系,因而觉得英语并无深入学习的必要,对与此之外的职业发展或学业进修的目标感甚为缺失。二是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在校学习的大学生因尚未踏入社会,缺乏相关的实际生活经验,加之日常应用英语的机会太少,故不少人认为英语对于现实生活和工作是可有可无。由此可见,如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对学生的学习目标加强培养,那么就很难激发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亦将会大打折扣,也就更无从谈起线上学习和课后巩固。

(三)需求的差异较大

我校生源主要来自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相对而言,多数学生的英语水平偏低是不争的事实。部分来自偏远山区的学生甚至没有接受过较为正规的英语听力训练。不少学生对学好英语的自信心不足,在校学习英语只是为了期末考试及格或四、六级考试达标。但是,少数来自城市的学生其英语基础还是比较扎实,他们对英语学习的目标也较为明确,就是要谋求日后结合职业发展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业务技术水平或出国继续深造。于是就产生了不同的学生各有不同需求的情况。然而,学院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采取的却是“一刀切”的做法,对所有专业的学生使用的是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教法和统一的考评方式,并没有根据学生的英语实际水平或不同的需求进行分级、分类教学。

(四)教学的模式单一

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是高校大学英语课堂沿袭多年的教学方式。综合课以教师说英语、讲课件,学生做笔记、记知识为主体;听说课由教师播放听力材料、学生反复听、死记硬背课后答案,期待考试过关是常态。由于教学方式老套单一,学生亲身体验和应用所学知识的实践过少,所以造成他们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偏低就不足为怪了。

二、打造大学英语“金课”的基本原則

(一)切合社会发展需要

在《指南》中指出:大学英语课程应根据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参照本指南进行合理定位,服务于学校的办学目标、院系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各高校应依据本指南提出的三级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结合学校、院系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应以《指南》为依规,把体现时代精神和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教育观、人才观与质量观作为导向,着重在“应用型”上狠下功夫,构建有利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的学科专业与课程体系,满足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建设对人才的需求。

(二)体现应用型办学特色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以“两性一度”为标准加强大学英语“金课”建设的过程中,应立足于本校的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与资源优势,突出实用,强化实践,改革创新,大力培养既有专业技能又懂英语且独具特色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三)适应学生实际需求

为了端正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积极性,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课程应在既不违背外语教育教学规律,又能兼顾不同程度的学生对学习英语多样性需求的前提下,坚决摒弃“一刀切”的传统教学方式,选择适合本课程的灵活多样又实用高效的教学方式,从而使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增强,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三、构建大学英语“金课”的举措

如前所述,应用型本科院校构建大学英语“金课”应以“两性一度”为标准,密切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对自身的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等要素重新进行全方位地审视和整改。要以国家和地方经济的发展需求为导向,确立起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核心的课程教学目标体系,使学生既可以全面提升英语的基本技能,又能够学会相关专业的语言知识,完美实现语言与专业的有机融合,为国家和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更多的应用型优秀人才。为此,拟采取以下对策与举措。

(一)优化课程设置

适当地提高课程的深度和难度,以体现课程的“挑战度”。基于需求的导向性、学生的中心性和专业的相关性等原则,按照语言学习的规律和大学生认知的发展特点,同时考虑到学生当前已具备的英语实际水平和学习的现实需求,拟创建“分类递进式”的大学英语专业化课程体系,即以学年为基础,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分阶段从通用英语→专门用途英语→学术英语去实施课堂教学计划。具体来说:第一学年,开设通用科技英语课程。为改变教学内容陈旧或与过去所学知识同质化的问题,收集、选择与学生专业学习相关的英语科普方面的文献资料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以体现课程内容的前沿性和时代性。第二学年,开设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和跨文化交际的选修课,以满足学生的专业学习发展需要,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第三学年,则开设学术英语课程。开设此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部分英语水平较高且在职业领域或学术研究方面尚有特殊需求的学生,进一步提高他们应用英语深入进行专业学习和开展学术交流的综合能力。“分类递进式”的课程体系,是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创建大学英语“金课”,实现其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满足国家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最佳模式。针对本校生源特点和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还可以将学生按高考英语成绩分层分级开班进行教学。即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可让他们先加入EGP阶段的学习;对于已经具备《指南》所规定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学生,则可提前直接进入ESP阶段学习,使该部分学生尽可能多地涉猎一些专业领域的知识,这有助于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完善个人的知识结构。分层分级教学方式,既能使学生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增强学习效果,形成竞争的良性循环,也可最大限度的利用好师资资源,提升教育教学效益。

(二)整合教学资源

整合课程教学资源,体现课程的“高阶性”。课程资源,包括纸质资源和网络资源,是开展大学英语教学活动,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十分重要的直接条件。为了满足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需求,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建设大学英语“金课”的过程中,务必要加大对线上线下各类教学资源的整合力度,将智慧教学资源生态体系建设好。应坚决淘汰那些内容陈旧过时的纸质教材,换用内容与时俱进,充分体现前沿性和高阶性知识的新教材。可组织教师自编纳入各学科前沿知识和最新成果的校本教材或讲义,还可通过互联网检索搜集相关的文献信息资料,开发具有本校办学特色的数字化课程教学资源。

(三)创新教学模式

采用智慧课堂教学的新模式,体现课程的“创新性”。课堂从来是教学的主要阵地,但以教师为核心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已越来越难以满足新时代教学与学生多元化学习的需求。教育部在2018年12月发布的《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中明确要求:探索实施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的教育,推动形成“互联网+高等教育”的新形态。可见教育教学网络化和智能化,是信息化时代高等教育新的发展趋势,将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转变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实施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式,是打造“金课”的有效途径。为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建设大学英语“金课”的路上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完善网络化和智能化教学的基础设施建设,推行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新模式。要把封闭式课堂转变为在时空和内容上的开放课堂,将课内教学扩展到课外学习;进一步增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注重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性思辨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四)加强师资培训

教师是抓好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金课”建设的关键。大学英语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和课堂教学的引领者,面对时代的挑战应具备与时俱进的现代化教学理念,扎实的语言专业功底,深厚的人文知识积累,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和熟练的网络信息教育技术操作技能。为此,强化外语教师的培训势在必行,刻不容缓。首先,拟采用多层次的继续教育、进修交流等不同方式,加速对外语教师的培训。通过培训,使他们进一步充实自身的学科知识,提高教学技能,熟练掌握测试与评价等方面的新方法,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金课”教师。在培训的实施层面,拟开展多样化的校内、校际间的“金课”教学交流与竞赛,不断促进和提升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成效。其次,要建立对教师更为全面、客观、科学及准确的评价体系。毋庸讳言,目前不少高校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这种偏重于科研成果的做法是难以培养出外语“金课”教师的。所以,应重视从“金课”建设的顶层设计来确立正确的导向标准,重视营造浓厚的实践教学氛围,加大对潜心教学且业绩突出的教师的奖励力度。

(五)改革评价体系

深化大学英语教学评价改革,创建新的评价体系,对于大学英语“金课”建设至关重要。为此,大学英语教学评价应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从“评教”转向“评学”。要坚持“四个结合”原则,选用“五个多元”策略方法,创建一个“科学、真实、多元、动态”的评价体系,达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增效提质的目的。“四个结合”:一是要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注重对教学过程的形成性评价,促进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二是要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使大学英语的教学评价更为全面、客观和真实。三是线上评价与线下评价相结合。促进大学英语线上学习和翻转课堂的深度融合。四是实证性评价与人文性评价相结合。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提升大学英语教学评价的效度。“五个多元”:(1)多元的评价主体。采用学生自评、同学互评、任课教师点评、班主任(辅导员)参评等共同合作、互动。(2)多层面评价内容。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知识层面的评价,更要注重对他们的应用能力和思维品格等多方面的综合评价。(3)多角度评价标准。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既有分数的量化,也有文字的描述。(4)多样性评价方式。既要进一步完善课程教学各阶段纸笔考试规范,也要尽量采用实地观察、问卷调研、个别访谈座谈交流和建立档案等灵活开放的多种评价方式,全面收集、记录和分析学生学习各环节中的相关数据,确保评价结果公正客观。(5)透明化评价结果。公开透明地把综合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师生, 让教师掌握学生学习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修订教学计划, 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了解到自己与他人的学习状况,通过反思及时调整学习策略、激发自主学习能力,同学之间形成比、学、趕、帮、超的学习氛围,从而实现学生学业增长和教学质量提升的良性互动。

四、结束语

“金课”建设是新时代背景下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生事物,它是一项复杂的、跨学科的系统工程,其“两性一度”的质量标准,体现了新时期我国教育的核心价值、人才培养规格以及一流课程教学的新理念、新标准和新定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课程应以创新性、高阶性、挑战度为指针,结合自身办学优势和特色,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整合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模式、加强师资培训和改革评价体系,顺应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与时俱进,主动求变,为推进大学英语“金课”建设,促进本校内涵式快速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陆国栋.治理“水课”,打造“金课”[J].中国大学教学,2018(9):23-25.

[2]李棠,侯杰,徐启豪.高等农林院校大学英语“金课”构建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9(21):241-243.

[3]蔡基刚.中国高校实施专门学术英语教学的学科依据及其意义[J].外语电化教学,2018(2):40-47.

[4]陈冬纯,武敏.试论大学英语“金课”的质量标准与评估体系[J].外语电化教学,2019(5):27-32.

[5]教育部.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在第11届中国大学教学论坛上的报告[R].2018-11-24.

[6]宋英,何高大.应用型高校大学英语“金课”打造之探索[J].当代外语研究,2019(5):32-41.

[7]刘炜,林文娟.“互联网+”时代大学英语教学评价新生态的建构[J].考试与评价·大学英语教研版,2020(3):80-83.

[8]沈群英,赵敏,易安银,等.“金课”施为下英语学习过程性评价搜索-以四川民族学院预科英语学业评价为例[J].海外英语,2020(11):19-21.

[9]李志义.解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学生中心理念[J].中国高等教育, 2014(21):19-22.

[10]李酽.我国本科教学评价中的问题分析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 2020(12):341-342.

[11]王宁.新文科视野下的外语学科建设[J].中国外语,2020(3):4-9.

猜你喜欢

金课课程建设应用型
OBE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泛联盟式应用型本科产业学院运行模式
“金课”建设背景下光传输技术课程的建设实践
课程思政改革背景下“金课”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大学生心目中的“金课”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高校本科教育“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刍议
刘彦军: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