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方式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效果比较
2022-04-18赵晓冲周鹏刘新朕
赵晓冲,周鹏,刘新朕
(巩义阳光医院周围血管外科,河南 郑州 451200)
大隐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的下肢血管疾病,由于深静脉瓣膜无法密闭导致下肢静脉血液倒流,从而引起下肢肿胀、疼痛、瘙痒,严重者可发生溃疡,患者的正常工作、生活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1-2]。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联合团状曲张静脉点式剥脱术能够彻底消除大隐静脉主干的反流,但术后创伤大,痛感强烈,且影响肢体美观[3]。腔内激光闭合疗法是一种新型的微创手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的优点。在欧美地区静脉曲张硬化疗法是治疗各种静脉曲张有效、低风险且颇具效益的治疗方法[4-5]。腔内激光闭合联合聚桂醇栓塞硬化结合了两种治疗方法的优点,这种新型治疗方式中用到的泡沫硬化剂,尤其是以聚桂醇为代表的新型硬化剂的应用,能够从根本上避免对隐神经的损伤,术后不易出现患肢麻木、异常等症状,且可重复操作[6-7]。本研究旨在对比两种手术方式对于大隐静脉曲张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0月巩义阳光医院收治的117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1)纳入标准:①参照国际静脉联盟临床分级标准[8],确诊为大隐静脉曲张,分级为C2~C5级;②符合手术指征;③根据《实用临床麻醉学》[9]麻醉分级的Ⅰ~Ⅱ级;④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史或血液系统疾病;②对泡沫硬化剂过敏;③患有心、肝、肺等严重疾病;④有严重精神疾病;⑤妊娠期哺乳期妇女;⑥合并感染。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59例,男26例,女33例;年龄35~65(49.45±8.26)岁。对照组58例,男24例,女34例;年龄35~65(51.01±8.87)岁。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研究方法A组接受硬膜外麻醉。患者取仰卧位,在腹股沟处股动脉内侧沿皮纹做一斜切口,游离大隐静脉,并显露其分支,依次钳夹、切断、结扎其分支,在距股总静脉0.5 cm处将大隐静脉主干高位钳夹、切断,近端结扎并缝扎,远心段钳夹旷置,然后于患者内踝处做小切口,提起大隐静脉主干,远心端切断并结扎,近心端于管腔内顺行置入剥脱器至腹股沟处,将大隐静脉主干给予完整或分段抽剥。再于团状曲张静脉处做多点小切口,行点式剥脱术,完成后清洗创面,切口用纱布敷料覆盖,以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手术结束,嘱患者患肢抬高,并间断做康复训练。B组接受硬膜外麻醉。患者取仰卧位,于股动脉内侧下方做1~2 cm切口。游离并高位结扎大隐静脉主干。在内踝上方用穿刺针进入大隐静脉,超滑导丝与4 F(1 F=0.33 mm)导管配合,置入大隐静脉内,将导丝抽出,插入激光光纤。于穿刺点放入导管和激光光纤到结扎处,调整到合适的位置后固定,根据患者胖瘦及静脉粗细情况对激光设置进行调整,由上至下腔内烧灼大隐静脉内壁,对已行激光治疗的静脉持续压迫5 min,使大隐静脉主干闭合完好[10]。选用超声引导下多点注射泡沫硬化剂,处理除主干外标记的曲张静脉,超声引导穿刺入静脉内,回抽有血即推注泡沫硬化剂,可见硬化剂在血管内弥散。术后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嘱患者患肢抬高,并间断做康复训练。
1.3 观察指标
1.3.1 疗效 疗效评价标准[11]:显效,即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足靴区溃疡、曲张静脉)消退或减少2/3;有效,即患者的足靴区溃疡面积至少减少1/3,曲张静脉情况有所好转;无效,患者足靴区溃疡、曲张静脉等症状改善不明显,或有严重发展趋势。治疗总有效率为显效、有效例数之和占总例数的百分率。
1.3.2 疼痛情况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12]评估,分别于术前及术后24 h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患者根据自身疼痛情况进行划线,满分为10分,0分为无痛,10分为极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分数越高,表示疼痛越明显。
1.3.3 静脉严重程度 采用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表(venous clinical severity score,VCSS)对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的静脉严重情况进行评估,评分包括10项内容,采用1~3级评分法,满分为30分,分数越高,表明静脉曲张越严重。
1.3.4 手术相关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统计患者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疗效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VAS评分、VCSS评分、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出血量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92%(56/59),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28%(57/58),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9)。
2.2 VAS和VCSS评分术前,两组VAS、VCS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两组VAS评分均降低(P<0.05),A组VAS评分高于B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VCSS评分均降低(P<0.05),B组VCSS评分低于A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s,分)
注:与同组术前对比,a P<0.05;VAS为视觉模拟评分法;VCSS为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
VAS评分VCSS评分组别例数术前术后A组59 8.56±1.21 7.61±1.25a 11.56±2.65 2.61±0.45术前术后a B组58 8.67±1.06 6.35±1.14a 11.67±2.53 2.35±0.50a t 0.523 5.694 0.230 2.957 P 0.602<0.001 0.819 0.004
2.3 手术相关指标与A组比较,B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更短,术后出血量更少(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s)
组别例数手术时间/h 术后出血量/mL 住院时间/d A组59 59.32±10.82 56.75±6.79 6.71±1.80 B组58 45.61±11.15 15.64±3.59 4.30±1.25 t 6.767 40.837 8.471 P <0.001<0.001<0.001
3 讨论
大隐静脉曲张是由于静脉瓣闭合不完全导致的静脉内压升高,血液倒流,从而引发静脉曲张,主要表现为大隐静脉增粗、扩增导致下肢肿胀、疼痛,对患者的生活产生一定影响[13-14]。目前,临床上一般采用药物和手术的方法对大隐静脉曲张进行治疗,其中手术是根治该疾病的常用方法,传统手术一般采用大隐静脉剥脱术,随着医学的进步,现多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联合团状曲张静脉点式剥脱术,可达到减小切口面积、减轻疼痛的目的[15-16]。有研究显示,术中注射泡沫硬化剂能够减少创口,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术后恢复,同时经过随访发现,复发情况减少[17]。两种联合治疗方法均具有一定优势,本研究旨在比较两种治疗方式的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总有效率差异不明显,与A组比较,B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更短,术后出血量更少,B组术后24 h VAS评分低于A组,术后6个月VCSS评分低于A组,表明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联合团状曲张静脉点式剥脱与大隐静脉腔内激光闭合联合聚桂醇栓塞硬化治疗法对患者均有效,均能有效缓解静脉曲张严重程度,但大隐静脉腔内激光闭合联合聚桂醇栓塞硬化治疗法手术用时较短,出血量较少,术后24 h痛感较轻,且恢复较快。原因可能为,传统药物进入病变血管会增加血管发生血栓的概率,而聚桂醇是一种泡沫制剂,能够降低药物在血管中的流动速率,使药物充分发挥作用,可增强药效,且该种泡沫制剂能够减少药物直接对血管的刺激,降低疼痛反应,同时该药物具有安全、经济、可重复的特点,因此近年来备受关注[18]。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离术创伤较大,手术切口长,术中出血较多,术后患者疼痛剧烈,且恢复时间较长。李文翔等[19]研究结果表明,联合点式剥离术能够有效缩短手术用时,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与应激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患者可尽早下床活动,促进疾病恢复。近年来,腔内激光闭合术被广泛应用于大隐静脉曲张的治疗中,朱小龙[20]研究采用腔内激光闭合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结果表明,该手术治愈率高达97%,且手术创伤较小,术后并发症减少,有利于术后恢复,与本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联合团状曲张静脉点式剥脱与大隐静脉腔内激光闭合联合聚桂醇栓塞硬化对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均有效,但后者能够缓解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术后疼痛,有效缩短手术时间短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有利于患者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