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体育课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几点做法

2022-04-18王朝进

中学生报·教育教学研究 2022年9期
关键词:个性差异思想品德教育渗透

王朝进

【摘要】体育教学是整个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活动不仅能使学生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巧和技能,而且还能发展智力、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增强组织性、纪律性,促进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本文就体育课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方面谈几点做法。

【关键词】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个性差异

体育课作为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本体感受为主要形式,以增进身体健康为主要目的必修课程,它关注的不仅是通过体育教学增强学生的体质,而且还要通过体育教学改善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可是,我们的学校和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以运动员的要求进行竞技项目的训练,忽视了学生个性发展,抹杀了学生的创造能力,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于体育教学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改革我们广大体育教师应借此之机,切实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个性,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课堂是我们实践的舞台,怎样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我们应该多方面地进行思考和探索。

一、用教师的真爱去激发学生的兴趣

要想使学生热爱体育,首先教师自己要热爱它,并且要将这种热爱之情恰当地表现在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上,体现在教师言行中,让学生深深地感觉到他的老师的这种真挚的热爱之情。同时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形成愉悦的课堂氛围,如用体育领域的成就去鼓舞学生,用体育家、体坛名将的动强拼搏事迹感染学生,激发学生更加热爱体育,珍惜体育成就,教育他们为体育献身的崇高思想。

其次,要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针对教学内容设置相应的情境。情境教学也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正确人生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对于低段学生,好奇心求知欲比较强,兴趣也比较容易激发和转变,因此教师选择内容时也应多样化从学生心理和生活出发,多选择一些趣味性强的运动项目,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法加以引导和转变,让学生放开心扉,融入到老师设置的情境中,激励学生主动的参加体育活动,并且在实践中体验到体育学习带来的无穷快乐。

二、转变教学观念,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

学生是认识活动的主体,一切教育教学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才能为其接受。教师是主导者,组织者,他对整个课堂起调控作用,只有通过教师才能达到信息的交流和沟通。主体性教学的学生观是:没有差生而只存在互相差异的学生。我们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提倡个性发展,更要理解个性发展,个性发展并非教师依照每个学生的意愿进行针对其个

人的教学,学生喜欢什么学什么,而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尊重其主体感受,发挥其主体作用。特别是我们广大农村学校,场地器材比较落后,许多方面还不能满足学生活动的需求,而且许多体育教育教师要兼职好几门课程,造成了教师对体育课敷衍了事,讲得多,动得少,不注重学生的感受,更谈不上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们的许多认识已不适应现代教学的发展,因此教师要转变观念,课堂上必须把学生摆在主体位置上,针对差异启发引导,独立探讨,获取知识,从中真正体验到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產生愉悦的情感体验,把体育学习看成一种既紧张又愉快的活动,从而自觉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三、利用课堂这块主阵地,进行思想品德养成教育

(一)严格开展队列练习,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

队列和体操队形不仅是对学生身体姿势和空间知觉的基本训练,同时也是一项严格的集体活动。它要求学生在共同的口令下完成协调的动作,从而培养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朝气蓬勃的集体主义精神,发展反应迅速、动作准确和协调一致的应变能力。

(二)精心组织各种技能训练,培养吃苦耐劳精神

体育课的特点是以身体活动为基本特征。由于学生各自的身体素质、体能和意志不同,往往在练习过程中,有的学生存在着畏难的情绪,如怕苦、怕摔、胆怯等一些现象,特点是在跳高、跳山羊、技巧、单杠动作等难度较大的练习中更加突出。出现这种情况之后,我针对学生各种不利于练习的心理,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在练习中,要以热情的态度关心帮助学生完成动作,使学生减小畏怕的情绪。通过不断反复的练习,学生终于有了克服困难的信心,然后进一步培养学生坚忍不拔、吃苦耐劳和勇于克服困难的思想意志品质,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了:“世上无难事,只怕用心人”的含义。

(三)精心组织体育比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学生进人高中阶段后,运动能力和技术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提高,能开展一定的体育锻炼和活动。如果在教学中继续采用教师教学生学的形式,那么既单调又枯燥,容易产生厌恶心理,而学生学习新的技术动作和锻炼方法的兴趣不浓,就给体育教学和组织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我通过反复思考,在实践中尝试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将比赛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以此改变学生对体育课教学的态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实践证明,比赛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比赛提高了学生的运动水平,锻炼了学生的身体,增强了学生的体育保健意识,培养了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发展了学生个性,培养了学生竞争、创新、合作意识和应变能力,以及自立自强,坚毅勇敢顽强拼搏和开拓进取的精神。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比赛的作用和功能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通过器材的准备和收拾,培养热爱劳动、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

课前整理场地,领取器材和课后收拾器材,是引导学生热爱劳动、爱护公物的重要契机。例如,在上课之前,老师叫学生们搬运器械(如垫子)时,要求学生不许拖、拉。领取的器材(如篮球、排球、羽毛球拍、乒乓球拍),不许用脚踢、不能扔等等,发现有不爱护公物的现象应及时教育制止,对于那些热心协助老师整理场地的同学应给予当众表扬。这样,不仅对保护学校体育器材有好处,而且使学生们养成了热爱劳动和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

总之,充分利用体育课堂教学,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同时,思想品德教育对体育教学起着促进作用,能促使学生主动地、自觉地去学习和掌握体育科学文化知识。

猜你喜欢

个性差异思想品德教育渗透
从《论语》中汲取文明礼仪养成的营养探析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新目标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关注学生发展,从作业批改开始
粤教版思想品德教材中“阅读与感悟”的特征与作用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