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支架式教学模式走进初中英语课堂

2022-04-18吴丽红

学校教育研究 2022年9期
关键词:支架理论初中英语教学模式

吴丽红

摘要:支架原本指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在这里用来形象地描述一种教学方式:学生被看作是一座建筑,学生的“学”是在不断地、积极地建构着自身的过程;而教师的“教”则是一个必要的脚手架,支持儿童不断地建构自己,不断建造新的能力。本文结合教学戴例分析了支架式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分五个阶段,即搭建支架;创设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关键词:初中英语;支架理论;教学模式

一、实施支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维果斯基,前苏联心理学家,被誉为“心理学界的莫扎特”。他的理论精髓集中体现在教学与发展的思想,提出了現有发展水平和可能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最近发展区”概念。他认为现有发展水平,表现为学生能独立自如地解决问题;潜在发展水平,是那些尚处于形成状态、心理机能的成熟正在进行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学生还不能独立地解决问题,须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和自己的努力才能完成;介于这两个水平之间的区间就称为“最近发展区”。

支架原指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scaffolding),它最早是由布鲁纳借用来说明在教育活动中,学生可以凭借由父生提供一种概念框架,帮助学生建构对知识的理解,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生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通过维果斯基的理论,给我们展现的正是这样一个画面:学生们沿看教卯二BMT记S是文本形式的,音像形式的,图片形式的,情景形式的,情感形式的,语言交流形式的,还可以是活动形式的。

二、支架式教学模式的运用步骤及其特点

1.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在最近发展区内搭建支架

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为我们更容易地创建一个富有活力的课堂环境,通过背景音乐、网上搜索图片、视频、文字资料,创设情景,设问悬疑,激发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为我们更容易地创建一个富有活力的教学环境,自然而然地过度到课堂诸多问题的挖掘中,使学生有一张水到渠成之感。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本能,有意识地营造“问题解决”的氛围,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促使学生对新事物产生兴趣,能自觉主动地观察事物,从而找到问题的特点和解决思路,就能及时点燃他们的思维火花,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进入到较为理想的求知状态。如我在上仁爱版英语七年级上Unit3 topic2 What does your mother do?时,主要学习表达家庭成员、职业和工作场所,我首先拿出我的一只全家福,学生一下兴趣就集中过来了,然后就一一向学生介绍我的爸爸妈妈、我的先生、我的孩子,利用一张照片就把表示职业的生词一一呈现给学生。然后再问学生 What does your mother do?学生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告诉我他爸妈的职业了,很快完成了导入任务。

2.创设情景——引入课题、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

引导探索,即“搭建支架”,这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索问题储境的阶段。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确立目标,教师要围绕当前的学习内容,为学生提供探索学习所需要的概念框架(使其内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该概念框架应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再次,教师要逐步引导学生进入探索问题情境,教师的引导要随着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增强而逐渐减少。

3.独立探索——使学生独立探索,自己去分析

让学生独立探索。探索内容包括:确定与本课话题有关的各种词汇、句型, 探索开始时要先由教师启发引导,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听、去说、去读、去写,在这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起初的引导帮助可以多一些,以后逐渐减少——愈来愈多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完成;最后要争取做到无须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能在概念框架中继续攀升。

4.协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协商,讨论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学生对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往往依赖于教师的指导和同学的帮助,所以最有效的学习策略是创造学习共同体,开展协作学习教师在一旁协助,学生遇到问题是引导他们解决问题,并与学生讨论,展开交流,教师采用小组讨论方式,让学生补充自己的想法。学习支架的作用在于帮助学生顺利穿越最近发展区,以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此后,教师应撤去学习支架,让学生有更大的自主合作的空间,在实践中求得发展,从实际发展水平逐渐上升到潜在发展水平。这一点体现在每堂课Pair work的设置上。在这个情景设计上,教师显然撤去了原先搭建的支架,让学生自主发挥,有利于真正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在支架式教学中,学生在教师提供的轻松、协作的学习氛围中开展合作学习,他们“互为支架,互相帮助”。

5.效果评价一增强学习自信

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评价内容包括:(1)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对小组内协作学习所作出的贡献。(3)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可让学生就以上几方面谈收获。

教师还注意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在这种评价的指导下,提高了自信心,勇敢的大胆开口说英语。另外,可通过自评和互评提高学习对自己和他人学习能力的认识,形成相互协作,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

在初中英语课堂上,通过搭建一系列支架,有力地突破了教学重点和难点,实现了三维一体的教育目标。因此,如何巧妙、准确地运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如何合理、有效地搭建不同层次的支架,仍是课堂教学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但我们相信,随着教学改革、教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这种模式将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天地。

参考文献:

[1]朱琳琳.关于支架式教学基本问题的探讨[J].教育导刊,2004,10.

[2]魏志平.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方法[J]

猜你喜欢

支架理论初中英语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支架教学模式的英语写作教学
用“支架理论”优化英语阅读教学
运用支架理论指导中学英语阅读教学
支架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