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三月三”:“走”出来的亲戚
2022-04-18崔健
崔健
在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流传着这样一首打油诗:“尧舜故乡何处寻,晋南平原汾水滨。历经四千七百载,往事传闻犹如新。羊獬历山万安村,圣裔眷念结神亲。虔诚丰祀永不断,不愧炎黄贤子孙。”几千年来,在尧帝和舜帝的故乡“晋南平原汾水滨”,人们依然诉说着他们的故事。作为尧舜“圣裔”的羊獬、历山等地的村民,感慨于祖先的动人事迹,出于对他们的尊崇,每年都会虔诚祭祀,并且彼此之间还结成了牢不可破的“神亲”。这些并不存在实际血缘关系的“圣裔”是如何结成亲属关系的呢?
传说在上古时期,当时最高统治权力的交替是通过“禅让”来实现的。也就是说,前一任最高统治者不把权力交给自己的儿子,而是在年老时传给提前选好的德才兼备的接班人。按照这一传统,尧帝就在自己年老之际多方访贤以寻找接班人。经四处探访,尧帝在历山发现了以耕田为生的舜。由于舜十分聪慧并非常孝顺,于是尧帝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了舜,后又对他进行了多次考察,认可了舜的才干和管理能力,欣然将“帝位”禅让给了舜。
由于住在羊獬的尧帝把两个女儿嫁给了居于历山的舜帝,羊獬便是娥皇和女英的娘家,历山则成了她们的婆家。因为羊獬人称尧帝为爷爷,所以叫他的两个女儿为姑姑;历山人则把舜帝的两位妻子称为娘娘。每年农历三月初三,羊獬人都会大张旗鼓地去历山接两位姑姑回家祭祖。由于四月二十八是尧帝的生日,所以两位姑姑在祭祖完毕后,一般要住到四月二十八历山人来羊獬给尧帝祝寿,典礼结束后才跟着祝寿的队伍一起回到历山。
基于这个传说,在羊獬和历山两地间,逐渐形成了“三月三,接姑姑”“四月二十八,祝寿、迎娘娘”的走亲习俗。每年农历三月初二至初五,羊獬村民从当地的神庙里,隆重地抬出两位姑姑的驾楼(神轿),在锣鼓和铳炮声中,一支走亲队伍仪仗齐备,越过汾河,经过跋涉,涌上历山,从历山神立庙里接回两位姑姑的神像,回到羊獬;四月二十八,历山的走亲队伍则以参加尧帝过寿活动为契机来到羊獬,再将两位娘娘的神像迎回,途中的热闹场面一如三月。
历史上,洪洞走亲习俗形成于何时已无法确知,目前可见相关的最早记载是明万历九年(1581年)晋朝臣所作的《帝舜二圣母神祠记》。据作者说,当地的走亲习俗“相传以来,亦不知千年矣”。鉴于其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2008年,洪洞走亲习俗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洪洞走親活动由“三月三,接姑姑”“四月二十八,迎娘娘”“尧帝过寿”等大型仪式组成,活动范围地跨汾河两岸,活动影响五万余人,还有专家学者、地方领导、多家媒体参与其中,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走亲民俗活动。具体说来,走亲活动的范围跨越五个乡镇——洪洞县的甘亭镇、万安镇、辛村镇、龙马乡和同属临汾市的尧都区吴村镇,及下属20多个村庄参加。
在整个走亲仪式中,走亲队伍的往返是两条不同的路线,恰好构成一个“走亲圈”。从羊獬出发,最后按照另一条路线回到羊獬,标志着“三月三,接姑姑”仪式的结束;四月二十八,历山“迎娘娘”仪式的路线就是按照羊獬“接姑姑”的路线反向走一圈。
走亲活动的两个端点是羊獬和历山。羊獬在洪洞县城西南约20千米处,有南、北羊獬两个行政村。相传当年尧帝访贤时,与夫人散宜氏及众大臣来到了一个名为周府的村庄。这天,村里的一只母羊生下了一只奇特的独角小羊。这只小羊具有分辨忠奸善恶的能力。村里有纠纷时,它就用独角去顶恶人,如果恶人不肯认错,就会被小羊一直顶死。尧帝听说这件事后十分惊奇,便带人前去观看,发现此羊果然不同寻常。又来到生独角羊的地方探查,看到此地一片绿草,唯生羊之处寸草不生,下雨不湿。于是将神羊命名为獬,让司法官皋陶收去以协助他公正执法。在獬出生的第二天,散宜氏在这个小村庄里为尧帝生下了第二个女儿——女英。此女坠地能坐,三日能言,五日能走,七日能劳动,百日竟通天文地理。尧帝认为,周府村既生神羊又生神女,是块宝地,便将其改名为羊獬村。后来尧帝又听从夫人的建议,迁居于此,从此羊獬村成了尧帝的第二故乡。历山在万安镇的西北部,历山脚下有6个村庄,即“历山六社”:西圈头、神西、东圈头、兰家节、三教、宋家沟。
羊獬和历山,前者坐落在汾河东岸的河谷平原上,后者处于汾河以西的丘陵山区,两地相距80余里。在中国乡村交往的传统中,二者之间存在如此大的空间距离和地理差异,正常来讲很难维持稳定、持续的联系。但千百年来,二者之间却每年都进行着“接姑姑、迎娘娘”的走亲活动,俨然是实实在在的亲戚。这一来一往,走出了亲情,也走出了文化。
在洪洞走亲的路线中,还有三个村庄非常特殊。一个是西乔庄村。抗战时,历山的娘娘庙曾被炸毁,而此前西乔庄的村民刚好在村里建了一座新的娘娘庙。因此,当地人一直视西乔庄为娥皇、女英的避难所。第二个是万安村。据说很久以前,“接姑姑”并不经过万安村。300多年前,羊獬人到历山去“接姑姑”,那一年发生了很严重的蝗灾,历山人拿不出食物招待羊獬来的“亲戚”,此时距历山不远的万安村有一位姓乔的老者接待了羊獬人,自此万安人和羊獬人也结成了“亲戚”,万安成为走亲队伍重要的停留地点。万安人会招待羊獬“亲戚”吃当地的特色小吃“油盐饽饽”,认为吃了可以保佑他们健康平安。还有一个是韩家庄村。传说韩家庄是舜帝后母的家,舜的后母心狠手辣,对舜百般虐待,不得已舜离家逃亡,四处漂泊,最后落脚在历山耕田。因此将韩家庄作为走亲路线中的一站,起初很多人都不能理解,但亲戚总归还是亲戚,哪家没有点矛盾纠纷呢?所以走亲路线并没有绕过韩家庄。
能使羊獬、历山甚至汾河两岸的30多个村庄,从联系不算多到联结在一起的红线是当地的走亲队伍。这是一支什么样的走亲队伍呢?
以羊獬的走亲队伍为例。它由近200人组成,成员基本都是男性,按照摩托队、礼炮队、铳队、旗队、威风锣鼓队、銮驾队、驾楼队、布施队的顺序行进。摩托队11人在前开路,每人身披书有“弘扬尧舜精神”等标语的绶带。然后是礼炮队12人,他们将12门扎着红绸的新式礼炮架设在机动车上,为整个队伍放炮引路。铳队八人,铳以三眼为多,下接三尺三寸(1.1米)木柄铳杆,俗称“三眼炮”“三眼铳”。过去队伍几乎每行至一个路口都会鸣铳,但由于铳需要手动燃放,比较危险,所以现在只是象征性地扛着,引路的任務则交给了礼炮。其后两位青年双肩抬着一面直径约70厘米的“神锣”,时走时敲。锣后有一人举着“羊獬总社”大旗,后接龙凤幡旗一对、狼牙旌旗12对。接着是身穿古代武士服装的威风锣鼓队,这是走亲队伍中最热闹的一支。他们一路上敲敲打打,营造喜庆的氛围。再后是22人的銮驾队。一对“肃静”“回避”牌、一对龙头、一对盘龙棍、一对金瓜、一对银瓜、一对朝天蹬、一对判官笔、一对春秋刀、一对方天画戟、一对钺斧、一对龙凤日月牌,这11对銮驾仪仗过后便是整个走亲队伍的核心——驾楼队。
驾楼是“接姑姑”仪仗中最为尊贵的器物,由八名轿夫抬扶,通高六尺六寸(2.2米),体围八尺(2.7米)有余,檐下中空, 里面是供奉娥皇、女英神像的神龛。龛体为殿阁造型,红墙黄瓦、雕栏朱柱,上有“德配重华”的匾额。在驾楼下端三尺(1米)处,左右各穿有一根长九尺(3米)余的抬杠。驾楼后面,有四人打着龙凤扇、狼牙黄色龙凤锦旗各一对,后有一人手撑一顶万民伞。最后为两人抬食盒一副,里面装有面制的寿桃等食品。
走亲队伍之后常跟有大量的随行群众,浩浩荡荡,场面壮观。可以想见,一支“有声有色”的队伍,经河过桥,锣鼓喧天、色彩鲜艳地出现在广阔的黄土地上,是一道多么亮丽的风景!
走亲队伍在途中有严格的纪律:要听从负责人指挥,文明出行;要保管好自己的仪仗器具,不得损坏、丢失;在各村做客,饮酒要适量,只论亲情,不得惹是生非;安全第一,避免发生事故。此外,在走亲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原则是姑姑不能走回头路,也就是说,走亲的路线必须是从一个村的村头走到村尾,然后再到达下一个村,走路的方向不能逆反。
由于“三月三”和“四月二十八”两次走亲活动的过程基本一致,下面我们就选取“三月三”为例,来了解走亲活动的具体情况。
“三月三,接姑姑”的走亲仪式一般从三月初二开始,至三月初五结束,历时四天。
三月初二,在羊獬的姑姑庙举行启动仪式。这天早上7点,参加“接姑姑”的人员陆续来到羊獬村唐尧故园内英皇双凤殿(姑姑庙)前的空地上。集合完毕后,负责人入园内尧帝寝宫焚香辞行,与此同时,姑姑庙前“请驾楼”的仪式也开始进行。相关人员将装饰一新的、用来“接姑姑”的轿子——驾楼和龙凤扇、万人伞等随侍物品从姑姑庙内抬出,并把为姑姑准备的小披风等衣物放入驾楼内。
礼炮三响,队伍启行。出唐尧故园后,队伍于村中穿行,涌向村口的将军庙,绵延数十米,所经之处,人潮涌动,观者如山。来到将军庙前,驾楼朝南停放妥当。将军庙是一间形制简单的小殿,门外贴有一副红纸对联“护国将军护驾前呼后拥,开路将军开道所向披靡”,横批是“忠心耿耿”。殿内没有神像,只在墙上贴有一张黄裱纸,上书“供奉火龙将军神位”。众人焚香祭拜,请火龙将军为走亲队伍开道,保佑他们一路平安。威风锣鼓队在此敲打一曲《笑回乡》之后,轿夫抬着驾楼在庙前顺时针绕行一圈。在村民们的目送下,走亲队伍穿过庙门外马路上贴有红纸金字“省亲门”的临时门框。随着礼炮连发三响,一声“起驾”,“接姑姑”的旅程正式开始。
在过去,“接姑姑”的队伍都是徒步走到历山,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现在已经是以车代步了。走亲车队有村民提供的50多辆大小不等的汽车,每辆车的前灯处都系着吉祥的红布条。羊獬村村口的宽阔大道,从将军庙一直延伸到汾河的河堤。临近河堤时,在汾河东岸鸣炮三声,然后过河。过了汾河,就到了河西地界。在河东的羊獬,娥皇、女英被叫作姑姑,而河西的众村庄则随历山人称她们为娘娘。过河后,“接姑姑”的队伍要焚香祭拜汾河河神,请求河神保佑当地风调雨顺,也保佑他们能够平安地到达历山。之后,威风锣鼓队要痛痛快快地敲打一通《西河滩》。走亲队伍敲锣打鼓,途经屯里、洪堡等村庄,各村民众村头迎接,焚香祭拜,接抬驾楼,热情招待,村尾送行,场面热烈。
傍晚,羊獬走亲队伍抵达目的地历山神立庙外,浩大的迎接队伍早已在庙前恭候多时。两支队伍汇合行至五龙璧处,合奏锣鼓,过山门时,每跨越七个台阶转换一个曲牌,活动由此进入高潮。进庙后,两支队伍在舜王殿前的广场上再次合敲锣鼓,历山主事人陪同走亲队伍的主事人依次到舜王殿、尧王殿、娘娘殿上香。上香之后,羊獬“亲戚”们被热情邀请到村中吃饭、歇宿。
三月初三,在历山神立庙举行回程启动仪式后,羊獬人将二位姑姑的神像接回娘家。历山的神立庙虽祠祀众多神灵,但主要的供奉对象是舜帝和二位娘娘,早在唐朝时就建有娥皇、女英祠,可见当地娥皇、女英信仰的源远流长。由于历山人想赶在娘娘被接走前上香许愿,所以回程仪式这天,历山神立庙前后的人群络绎不绝。在庙后的路两侧有卖各种商品的摊位,形成了非常热闹的庙会集市。
仪式开始后,威风锣鼓队先敲打一通,然后羊獬主事人进入娘娘殿上香。随后,历山主事人在众人的协助下将两位娘娘的神像从殿内小心翼翼地捧到驾楼前。两位“娘娘”端坐在花团锦簇的宝座上,手持笏板,凤冠霞帔,慈眉善目,体态雍容。几位妇女将驾楼内部反复擦拭之后,小心翼翼地将两位娘娘的神像并排安放在驾楼中,然后驾楼起驾,经舜王殿,出正庙门“景行门”,过“古历山”大牌坊,在拥挤的人群注视之下上车离去。途经韩家庄、杨家庄后到达万安娘娘庙,在此夜宿。
三月初四,先在万安娘娘庙举行祭祀仪式。万安的娘娘庙有内外两进,外间的墙壁上绘有“女二十四孝”图,内间装饰华丽,门两旁各塑有一位牵马的戎装女子,这是二位娘娘的“拢马将军”。祭祀仪式后,在万安送亲队伍的陪同下,羊獬走亲队伍敲敲打打,走走停停,需要两个多小时才能走出万安,继续返程。经西梁、东梁等村庄,沿途各村民众对走亲队伍的热情程度与去时所经各村一样,热情不减。
傍晚时分,“接姑姑”的队伍回到羊獬。队伍过汾河后,在距将军庙100米处鸣炮三声,下车步行到将军庙。羊獬的妇女威风锣鼓队早已在此等候,男女威风锣鼓队共奏《笑回乡》。焚香跪拜后,两支队伍汇合在一起绕村游行,然后回到出发地唐尧故园。此时天色已晚,唐尧故园城楼两旁升起了红灯笼,红、绿两队手执宫灯的女子从城门中走出,列队相迎。进入园内,先将姑姑的神像从驾楼中请出,在尧王殿给尧帝夫妇请安后,众人捧像行至姑姑殿,举行安放仪式。先由一位老年妇女恭敬地将姑姑神像安放在殿内的供桌上,然后众人一起焚香跪拜。礼毕后,村民们要捧香回家,将香插在自家的姑姑像前,表示姑姑已经接回。
既然姑姑已经接回,“三月三”走亲活动至此本该结束了,但是还意外地留了个小尾巴,那就是三月初五的早晨,还有一场接二姑姑女英的活动。相传有一年两位姑姑从历山回娘家,大姑姑娥皇坐在车上,二姑姑女英则提枪骑马,姐妹俩前后而行,说说笑笑,不知不觉地到了汾河渡口。河谷凉风迎面吹来,细心的二姑姑俯视河水,发现腐草白沫,泥沙俱下,河水上涨,风浪激荡。此时还不到汛期,出现此种情况必有緣故。为使两岸村民免遭灾害,二姑姑让姐姐娥皇先回家拜见父母,自己则去上游查看究竟。
二姑姑催马北上,走着走着,发现前方浪头上有一见头不见尾的怪物,原来是水中蛟龙。此物出现,必有水患。二姑姑翻身下马,将枪扎在河边地上拴住马匹,然后飞身用佩剑对准蛟龙的头猛刺下去,受伤的蛟龙大叫一声,潜入水中逃得无影无踪,刹时间风平浪静,泥沙沉河。战败蛟龙后,二姑姑骑马回村,但已至夜半时分,为了不惊扰父母,她便在村外的蒲草地拴马歇息,第二天才回到家中。后来,羊獬人在二姑姑的村外休息处建了二姑姑庙。这便是接二姑姑的时间比大姑姑晚一天的缘故。
三月初五一大早,接二姑姑的队伍由唐尧故园出发,没有驾楼和仪仗,只有彩旗和威风锣鼓。接二姑姑的任务主要由之前走亲活动中参与较少的妇女们来担当。队伍来到位于一片麦田之中的二姑姑庙,在庙前鸣铳,锣鼓队随即开始敲打。二姑姑庙是一座一米多高、形制简单的砖砌小庙,庙门两侧有一副对联“为众生不畏寒,探水患居荒野”,横批是“二姑堂”。庙内没有神像,只有一张用黄裱纸写的二姑姑神位。拜祭过后,队伍返回唐尧故园,以示二姑姑已被接回。“接姑姑”的走亲活动至此圆满结束。
在洪洞走亲民俗中,对尧舜二帝和娥皇、女英的祖先崇拜,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浓厚的“根祖文化”。这种“根祖文化”,将汾河两岸相距几十里的20多个村庄联结为拟亲属关系,构建了一个人与神、人与人、村与村之间的走亲共同体,经过千百年的文化积淀,形成了集民众信仰、亲情交流、鼓乐表演、民间宴饮等于一体的独特走亲文化,并深深地融入了当地人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下面我们就以走亲活动中的特色美食和威风锣鼓表演来领略这一民俗文化的动人风采。
在走亲活动中,献祭的贡品有面食、糕点、菜肴、饼干、水果等种类,一般以一、三、五等奇数摆放,或盘装、或碟盛、或并排、或叠垒。其中,最有特色的供品要数尖顶馒头、石榴嘴馒头和“高手”面塑等面食。尖顶馒头比普通的馒头多了一个尖顶,这个尖顶在当地被称作“献顶”,以此来献给高高在上的神灵。石榴嘴馒头是将馒头的顶部做成石榴嘴的样子,馒头的下方也相应地做出三个尖,整体形成一个石榴的造型,因为石榴多子,石榴嘴馒头就寓意着多子多孙。“高手”是面塑的手,寓意高寿,其造型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模仿人的手掌,五指伸开,纹路清晰;另一种则做得比较抽象,掌心外翻,五指交织成网,中间嵌着一颗红枣。面塑的台基由红枣面饼做成,上有云纹卷花,精细雅致。
各村供应走亲队伍的饭食也各具特色:如杨家庄和西梁的粉条拌豆芽,寓意生根发芽、源远流长;洪堡的豆腐烩青菜,寓意清白做人、公正办事;杜戍的苦苦菜,也称“灰菜”,寓意尧舜的子孙要忆苦思甜、不忘本色;新庄的红枣黏米饭是本地的黏小米拌着红枣、红豆、糖一起蒸熟的,味道香甜。
当地的锣鼓,敲响时似虎啸雷鸣,声震长空,威风凛凛,因此被称作“威风锣鼓”。威风锣鼓的演奏乐器一般有鼓、锣、钹、铙四件。鼓是挎鼓,鼓身两边各有铁环,用布拴住,敲打时鼓在人前,音色浑厚,声响震天。锣与木制花槌配套使用,敲打时花槌翻飞,英武洒脱。钹和铙是两种铜制乐器,形制相似,都是在圆形金属板的中间隆起半球形的碗,两片一副,相击发声,演奏时钹的声音相对响亮,而铙的声音则更为清脆。队员的服饰颜色艳丽,烘托着走亲活动的喜庆气氛。
威风锣鼓队还有方、圆两种阵型的变化。方阵以鼓队为中心,锣队分占左右,铙钹队排列在后,队列整齐、规范,展示了稳定、协调之美,营造了庄严、肃穆的气氛。圆阵则大圈套小圈,呈放射状,队员们前移后退,左旋右转,时聚时疏,变化精彩。当表演达到高潮时,演奏者会将钹和铙抛向空中,一时间空中金光闪闪,十分好看。
威风锣鼓表演不仅是当地民众走亲时的娱乐方式,还作为地方文化品牌多次对外展演。威风锣鼓历史悠久,保留了许多古老的曲牌。在走亲活动中,随着地点的变化,威风锣鼓队敲打的曲牌也各不相同,每个曲牌都饱含着特殊的寓意,营造了热烈的庆典氛围,让在场所有人都为之陶醉,调动起了人们的情感,激发起了认同的意识,从而强化了亲情和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