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帝的神话传说
2017-09-23周诗语
尧帝,是远古时代道德最高尚的圣人,又是最伟大的帝王。尧帝的故事中出现很多超自然的奇迹,神话内容很丰富;但是,这些奇迹往往具有非常浓厚的道德主义色彩,跟原始神话的自然主义风格存在一定的差别。这是因为,人们在这位远古帝王的身上寄托着对优秀国君的想象,与此同时,人们也以尧帝为标杆约束后世的帝王,要求他们学习尧帝的道德品质。借助尧帝的故事,我们更容易看到神话对后人成长所发挥的作用。
尧帝的诞生
尧帝,本名放勋,是帝喾和庆都的儿子,是黄帝的第四代孙。庆都在河边与帝喾变的神龙结合,怀孕十四个月,生下放勋。尽管他和常人差别不大,但他的眼睛却与众不同:他每只眼睛里有两个互相重叠的瞳孔。他的面相不大好,眉毛呈八字形,脑袋上面尖,下面宽,满脸吃苦受难相。
放勋的父亲帝喾死后,由放勋的同父异母兄弟帝挚继位。可是帝挚治国无方,不久驾崩,于是,放勋登上皇帝宝座,世人尊称尧帝。他的首都在平阳,就是现在山西的临汾。
尧帝的治国奇迹
尧帝爱护百姓,不愿增加他们的负担,生活极其简朴。在他的宫殿里,柱子和屋梁都是外皮粗糙的木头,根本没有刨过,更不要说涂彩色了。宫殿顶上没有覆瓦,铺的是茅草,和百姓住的茅屋差不多。宫殿的台阶都是土的,没有砖石。尧帝的食物是粗粮淡饭,喝的是野菜汤。夏季穿粗麻做的布衣,冬季就随便披一块鹿皮遮挡寒风。日常用具都是土碗、土盆之类。他是传说中最朴素的皇帝。
虽然生活如此简朴,尧帝对于自己的职责却从来没有松懈。百姓饿肚子,他就责备自己:“这是我使他吃不上饭。”百姓缺少衣服,他就责备自己:“这是我使他没衣服穿。”有人犯罪,尧帝也责备自己没有管理好:“是我害了他。”由于工作忙碌,尧帝没有时间修饰自己。头发披散,有七尺长,几乎拖到地面。
过分的操劳,使尧帝十尺高的身軀瘦得像风干的腊肉一样。尧帝高尚的品德深深感动了百姓,尽管遇到很多灾难,但是百姓们都坚决追随在他身边。
其实,不仅人类被尧帝感动,天地万物也被他感动,于是一天之内出现了十个自然奇迹,从而昭示了上天对尧帝的肯定:皇宫中喂马的草料突然变成水稻,吉祥的凤凰从天空降落在宫院之中,台阶上长出历草……
历草,又叫历荚,就是一种可以当作日历的草。传说,历草生长在尧帝宫殿的土质台阶上。每月初一,历草长出一个豆荚,以后每天长一个,到十五日,正好长十五个豆荚。从十六日开始,历草的豆荚每天掉一个,到月末,正好掉完。下个月,重新开始这样的周期。历草就像一个活的日历一样,所以得名“历草”。据说,尧帝那时没有日历,做事很不方便。有了历草,困难就解决了,百姓对此也非常称赞。
台阶上还长着另一种奇特的草,名字叫“指佞草”。凡是有奸佞的坏人从台阶经过,这种草就立刻弯曲,草尖指向坏人。在这种草的帮助下,加上天生的双瞳孔眼睛,尧帝慧眼识人,选择了一批品德高尚、才能卓著的人做大臣,让他们协助自己治理国家。尧帝的贤臣有:后稷,负责农耕。倕,负责手工制造。皋陶,负责司法。舜,负责刑罚。契,负责军事。
尧帝在大臣们的协助下,把国家治理得繁荣富强,人民生活富裕,安享太平。百姓劳动之余,有很多空闲时间,他们就聚在一起做游戏。其中一种游戏叫“击壤”,是用几块上尖下宽的木片玩的。玩的时候,把一块木片放在地上,每人各拿一块木片,站在数十步之外,用手中的木片投击地上的那一块。击中者获胜。
这一天,有位名叫壤父的八十岁老翁和大家一起玩击壤游戏。壤父的游戏技术高超,围观的人很多。有一个观众看到这种幸福情景,十分感慨。他说:“这都是尧帝的功劳呀,我们的尧帝真伟大!”壤父听到这句话,很不以为然。他对那个观众说:“你这叫什么话?太阳出来,我干活;太阳落山,我休息。吃的粮食,是我自己种的;喝的水,是我自己打井挖出来的;穿的衣服,是我自己织的。请问,尧帝对我有什么帮助呢?”那人被问得哑口无言。
但壤父这种反应,恰恰是尧帝所希望的。尧帝从来不把国泰民安看作自己的功绩,在他眼里,这一切是他这个皇帝应尽的本分,享受幸福的百姓也不需要感激他。
神奇法官皋陶
皋陶是尧帝委任的大法官。这位大法官脸色青绿,就像生的瓜皮一样,毫无表情。他长了一张鸟嘴,有硬壳,说起话来,斩钉截铁。
他做法官,精明干练,又铁面无私。任何疑难案件到他手里,都能够水落石出,一清二白。皋陶能做到这一点,很大程度上靠的是他养的那头独角神羊——羊獬。羊獬全身长着青色的毛,头顶长了一根独角。它性情忠诚、正直,天生明白是非曲直。遇到两人发生争执,别人无法判断是非的时候,它就用角去顶那个无理狡辩的人。皋陶审理案件,总是带着羊獬。遇到自己无法判断事实的时候,羊獬能够帮助他判断。遇到罪犯,羊獬就用角顶;遇到无辜者,羊獬就不顶。皋陶只要看到羊獬的表现,就知道被告是否有罪。
由于皋陶的存在,尧帝时代法制公正清明,从来没有发生过冤假错案。也许是因为现实中,有太多不平事,人们渴望有一个公正、公义的世界,所以才会想象神话里有皋陶和他的神羊,有指佞草,使得好人有好报,坏人都得到惩罚。尧帝统治下的时代,正是百姓们所期望生活的时代。
鲧治理洪水
尽管尧帝竭力治国,但是他命运多舛,在位时间长达七十年,遇到不少灾难。其中最大的一次,是十个太阳同时出现引发的一场大旱灾。擅长射箭的天神羿射下了九个太阳后,这场旱灾才得以解决。但洪水又接踵而至。大洪水是水神共工引起的。共工被颛顼打败之后,潜入水潭逃命。到了尧帝时代,他重新出来,让所有的河水全部倒流,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洪水。
尧帝心急如焚,召集群臣,商讨委派什么人治理洪水。大臣们都推荐鲧,尧帝觉得鲧刚愎自用,恐怕无法完成任务。但是,实在找不到更加合适的人选,只好让鲧去尝试。
根据神话,鲧是黄帝的孙子。接到尧帝命令以后,鲧邀请巫师大明占卜未来的命运。大明说:“这件事情很不吉利。有开始,没有结局。”尽管占卜结果不吉利,但是鲧最终还是接受了命令,前去治水。面对滔滔洪水,鲧修建河堤,阻挡洪水泛滥。可是,洪水实在太大了,鲧新修的河堤根本阻挡不了它。一连九年,鲧的所有努力都失败了。
就在鲧愁眉不展的时候,猫头鹰和乌龟为他出了一个主意。他们说:“天庭有一种特别的土壤,名字叫‘息壤。它能够自动生长,只要弄到一小块,投进水里,息壤就会越长越大,甚至于成为高山。用息壤阻挡洪水,一定能够成功。”听到这个主意,鲧十分高兴。他悄悄来到天庭,把息壤偷了出来。
鲧把息壤投进汹涌的洪水中。只见息壤落下的地方随即长出一块土地,它越来越大,越来越高,把洪水全部堵回了河道。洪水消退了,逃难的人返回家园。
天帝发现息壤被盗,气得七窍生烟。他派火神祝融来到人间,逮捕了鲧,并在羽山将他处死。天帝收回了息壤,洪水卷土重来,再次泛滥。这场洪水一直持续到舜帝时代。巫师大明的预言完全应验了。
鲧被杀之后,尸体一直没有腐烂。天帝害怕鲧复活,就派人用刀划开鲧的肚子。从鲧的肚子里飞出一条龙,直上云霄。这条龍就是鲧的儿子大禹。鲧的尸体最后变成一只三条腿的鳖潜入羽山下边的深渊。
尧帝禅位
尧帝的年纪渐渐大了,需要挑选继承人。他认为皇帝的宝座应该属于贤人,而不是父死子继。儿子丹朱不成材,而且冥顽不化。于是,尧帝下令,把丹朱放逐到南方的丹水去做诸侯,由后稷监管。尧帝到处寻访,物色皇位继承人。经过细致考察,尧帝发现舜道德高尚,能力超群。为了帮助舜,也为了进一步了解舜的为人,尧帝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了舜。最后,尧帝决定将帝位禅让给舜。
丹朱自然不肯接受,他和南方的“三苗”部落联合叛乱,企图进攻中原,推翻尧的统治。尧帝并没有因此改变自己的决定,而是亲自挂帅,带领军队开赴南方。父子俩的军队在丹水之滨进行了一场鏖战。因为尧帝的军队人心所向,便一举击溃了丹朱和三苗的联盟。有人说丹朱在这场战争中战死了,也有人说他畏罪自杀,投水自尽。
尧帝开创禅让制度并非可靠的信史,但是,这个神话传说在中国历史上也有非常独特的作用。王莽篡汉,曹丕称帝,就都采用了“禅让”的方式,实现了王权的平稳过渡。
尧帝死后,受到人们的普遍崇拜。《论语》里便记载,孔子称赞尧是一位像高山一样伟大的帝王,上天是那么高大,只有尧能学习上天;他的恩惠又是如此广博,百姓找不到语言来称赞他;他的功业如此伟大,他所制订的礼仪制度又是如此灿烂辉煌。孔子还称赞尧帝的继承人舜帝和大禹:“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意思是:他们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却一心为百姓操劳,一点也不为自己。可见儒家推崇的帝王,就是尧帝这样的,即所谓的“尧舜之君”。后世的人们遇到了不好的君主,总要追思尧帝的品德,呼唤出现一位像他这样的贤君。
人们为尧帝建了许多坟墓。《山海经》中记载,岳山、狄山都有尧帝的陵墓。纪念尧帝的祠庙更多,最著名的尧帝庙在山西省临汾市。至今,人们依然举行各种仪式,纪念这位贤明的远古帝王。
(作者:周诗语,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 金蕾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