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职业启蒙教育的价值、存在问题与内容建构

2022-04-18董同强

职业教育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自我认知劳动教育

摘要:职业启蒙教育作为基础教育阶段开展职业教育的根基,对引导学生开启职业生涯以及培养健全人格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学界尚未意识到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职业启蒙教育的重要性,在理论层面缺乏科学的理论框架和可操作的实践范式。文章阐释了以促进学生理解职业生活为追求,以培育完整的个体为导向,推动基础教育体系综合变革,谋求启蒙性与未来发展契合的职业启蒙教育的价值,并提出建设以学生为中心,以回归学生生活、谋求未来发展为价值取向,以学生自我认知、职业认知以及职业理想与价值观培育为主题的职业启蒙教育内容框架。

关键词:职业启蒙教育;自我认知;职业认知;劳动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22)03-0016-05

职业启蒙教育作为儿童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为满足个体生命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需求,针对基础教育阶段6~12岁儿童所进行的自我认知与职业认知层面的教育活动,旨在依据儿童身心发展特点,通过合理的教育手段,促进儿童对自我与职业关系的认知发展,帮助儿童掌握基本的职业知识,形成初步的职业理想与向善的职业价值观,进而达到促进儿童自由而全面发展之目的[1]。儿童时期作为个体成长的启蒙阶段与关键时期,其认识、信念、习惯、态度、技能、行为等都在这一时期萌芽并发展,倘若不加以正确引导,就无法培养出具备健全人格的个体[2]。职业启蒙教育作為面向儿童未来、为儿童终身发展奠基的教育活动,理应受到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等的重视,但目前在基础教育领域涉及儿童职业启蒙教育的研究极为稀少,实践探索也并不成熟。基于此,本研究旨在厘清当前儿童职业启蒙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拟从论证儿童职业启蒙教育开展的价值与可能性入手,明确开展儿童职业启蒙教育的内容选择与发展策略,力求为我国儿童职业启蒙教育实践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一、儿童职业启蒙教育的价值分析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活动中几乎不涉及职业启蒙教育相关内容,缺少关于职业关切与社会理想的培育,无法引领儿童与职业世界建立密切的联系[3]。职业启蒙教育作为个体从生物性的“自然人”向社会性的“社会人”转变过程中所必须经历的教育活动,将被赋予新的使命[4]。充分剖析和把握儿童职业启蒙教育所具有的多维价值,是推动基础教育综合变革的动力之一方面。

(一)开展儿童职业启蒙教育是实现儿童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

职业启蒙教育作为一项培养人的活动,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实现人的本质,服务个体对“适合的教育”的渴求,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引导个体享受职业生活。对儿童进行职业启蒙的整个过程就是人通过不断探究职业的本质、不断展开人的职业生活之域、不断升华人的职业价值观的过程。因此,职业启蒙也是体现个体发展与职业生活相统一的关键路径。就人的“类”而言,启蒙是人类生活方式、实践方式以及思维方式在人成长方面的体现,对人进行启蒙,就意味着“依照人的尊严来对待人”,即通过对必要知识的传授与思想的引导,实现对愚昧与无知的开化[5]。就个体而言,儿童能否正确理解职业,对于职业的态度与价值观是否正确,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其后来职业生涯的发展,从而影响其人生价值与意义的实现程度,进而影响其生存方式。具体到学校教育,职业启蒙可以扬弃由于教育本身的工具属性所引发的异化,使教育回归到以传授知识、促进个体全面发展为目的指向,进一步帮助学生获得对职业生活的真实理解,培养个体的劳动习惯和健全人格,还原学习知识的意义,提升其生命价值。

(二)开展儿童职业启蒙教育是推动基础教育体系变革的支撑

目前,阻碍基础教育健康发展的主要矛盾集中于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与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基础教育的向往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须遵循基础教育规律与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努力构建适合不同个体的教育,使不同性格禀赋、不同兴趣特征以及不同素质潜力的儿童接受促进其健康快乐成长的教育[6]。职业启蒙教育作为新时期推进“适合儿童的教育”实施的重要举措,重点关注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儿童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最为核心的能力与品格,对促进其未来美好生活的实现具有奠基作用,对于解决基础教育健康发展的主要矛盾,满足儿童对适合的教育的追求具有现实价值。

(三)开展儿童职业启蒙教育是积极贯彻新时代劳动教育方针的实践探索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重要战略资源[7]。因应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是教育需要必须明确的关键问题。具体到基础教育阶段,“培养什么样的儿童、如何培养儿童”这一问题是新时代基础教育事业发展所面临的首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诠释了新时代“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尤其是对“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内涵进行了丰富与发展,增添了关于“劳”的元素,凸显了新时期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劳动教育作为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职业观的重要手段。在基础教育阶段对所有新生代国民开展职业启蒙教育,能帮助儿童在直接体验中感受到劳动的真谛与劳动过程的魅力,拉近儿童与劳动之间的关系,为后续劳动教育方针政策的落实起到奠基作用。

二、开展儿童职业启蒙教育的基础

(一)儿童大脑与神经系统发展的依据

儿童时期是个体大脑和神经系统发展的关键时期。相关研究表明,儿童大脑皮层传导通路的神经纤维在6岁末时几乎全部髓鞘化,7岁时儿童大脑容量已为成人脑重的90%[8]。同时,生理生物学的大量研究表明,儿童大脑与神经系统的发育与其学习行为密切相关,学习行为能促进儿童脑皮层神经细胞的体积增大和突触数量增多[9]。当儿童进行学习活动时,其大脑皮层处于“优势兴奋灶”的状态,此时条件反射容易形成,学习、活动的能力与效率较高。由此可见,得益于儿童早期大脑与神经系统的快速发育,抓住儿童学习的关键时期,对儿童开展相应的职业启蒙教育是可行的。

(二)儿童认知发展的依据

受“传统职业教育理念”的影响,许多家长甚至教师认为职业教育就是以就业为核心,以满足社会需要为宗旨,培养面向技术岗位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无法将职业教育与儿童联系起来[10]。但事实上,从儿童终身发展的角度来看,通过开展融合于基础教育阶段的职业启蒙教育,引导儿童探索职业生活世界,领悟职业世界的精神与内涵,有利于儿童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与健全人格。相关研究探讨了儿童对于职业以及自我概念的认知过程,研究结论主要集中于以下两点:第一,儿童对于“职业”概念的理解程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加深,由最初的好奇转向开始思考自我与职业之间的关系,呈现出阶段性的特点[11]。儿童对职业概念的理解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从外界感知到许多职业,对自己觉得好奇和好玩的职业充满幻想并开始模仿;以兴趣为核心,开始试图理解、评价职业;开始试图考虑自我能力与相关职业是否符合并有意识地开始能力培养。第二,儿童对于“职业”概念的理解程度会受到学校、家庭环境的影响,且存在文化差异[12]。由此可以发现,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并呈阶段性发展的过程。尽管在这一过程中儿童进入特定阶段的年龄存在个体差异,但总体来看发展呈现上升趋势。因此,考虑到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针对儿童合理开展职业启蒙教育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三、开展儿童职业启蒙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启蒙教育课程资源缺失

通过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内容的调查发现,所开设的课程中包含的职业启蒙教育内容仍比较匮乏,职业启蒙教育专门课程的开展情况并不乐观。由此可见,目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对职业启蒙教育体系的研发以及实施缺乏关注。要改变当前状况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筆者认为,首先,要“因时”“因地”制宜,组织相关专家以及职业院校、中小学的一线教师在充分考虑学生实际学习需求的基础上,融合学校自身特色、办学理念等开发高质量的职业启蒙教育专门课程。其次,学校可以立足于现有课程,通过采用适宜的方法与形式将职业启蒙教育相关因素融入到校本课程活动中,从而使职业启蒙教育变为学校教育的内在组成部分。

(二)教师职业启蒙意识淡薄,未完全掌握开展职业启蒙教育的方法

客观地讲,目前在我国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对于教师职业启蒙意识培育的关照不够,教师也未完全掌握开展儿童职业启蒙教育的方法,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程度也不高,这是阻碍儿童职业启蒙教育实施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加强对中小学教师职业启蒙意识的培育,完善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化培训体系至关重要。首先,在职业启蒙教育实施过程中,推动教师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引导儿童主动探索身边的相关职业,激发他们对于职业性质、职业类型、职业要素等内容的兴趣,主动结合自己的兴趣确立职业理想。其次,注重对教师职业启蒙意识方面的培训,鼓励教师参与职业体验教育,提高教师对职业启蒙游戏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能力,为教师提升自身职业素养提供良好机会。最后,探索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儿童职业启蒙教育师资队伍,通过聘请不同职业类型的兼职人员与儿童分享职业成长的典型经验,共同担当指导任务。

(三)尚未形成政府主导的家庭、中小学、社区“三位一体”的职业启蒙教育共同体

目前来看,开展儿童职业启蒙教育的主体主要以商业机构为主,学校、社会机构以及科研机构等还未完全进入到该领域,这就导致大多数中小学在开展职业启蒙教育活动时缺少系统、完整的教育规划。为保证儿童职业启蒙教育的顺利推行,建设由政府主导的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职业启蒙教育共同体已成为目前的当务之急。建设职业启蒙教育共同体的意义在于凝聚各主体的力量,形成开展职业启蒙教育的合力,搭建职业启蒙教育立体平台,引进系统、专业的职业启蒙教育资源,提供职业体验虚拟环境,为职业启蒙教育提供更好的实践机会。首先是政府层面,应以教育治理改革为契机,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学校提供职业启蒙教育的资金保障,通过购买公共教育服务的方式,引入职业启蒙教育专业资源与服务,并将学校的职业启蒙教育实施状况纳入日常考核评价体系中,制定职业启蒙教育宏观规划。其次是学校层面,应积极充当中介者的角色,从儿童生涯发展的角度来看,通过开设职业启蒙教育校本课程以及相关的职业体验实践活动,将职业启蒙教育真正融入儿童成长、成人、成才的过程中,同时为教师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培训与指导,组建专兼职相结合的职业启蒙教育师资队伍。最后是家庭与社会层面,充分调动、整合家长资源,开展多样化的职业体验活动,鼓励各类社会组织开展公益性的儿童职业启蒙服务,发挥家长与社会力量,营造合力育人的氛围。

四、儿童职业启蒙教育的内容建构

儿童职业启蒙教育内容的科学建构有助于落实基础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根本目标。在选择儿童职业启蒙教育内容时,应首先注重儿童身心发展特征与教育内容相符合,特别是儿童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特点以及儿童对“职业”相关概念的认知规律。这就要求在实施儿童职业启蒙教育时要充分考虑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按照心理学规律组织教育内容,使其能够通过儿童与环境之间有意义的互动而被儿童同化。其次,儿童职业启蒙教育内容的选择要贴近日常的社会生活,并充分顾及儿童的兴趣、需要与能力,易于被儿童所接受与理解。最后,儿童职业启蒙教育内容的选择应强调与职业、劳动等的联系,强调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利用相关的游戏体验活动帮助儿童更加全面地理解与职业、劳动相关的知识与技能。

目前,多数发达国家已经构建了比较完善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与发展措施,也发布了一系列的职业生涯教育内容的指导方针或标准。例如,美国国家职业信息协调委员会制定的《国家职业生涯发展指导方针》规定,幼儿园与小学低阶段儿童的职业启蒙教育内容主要以儿童的职业生涯意识以及自我意识培养为主,并以小学阶段为例,划分为自我认知、教育与职业探索以及职业生涯规划三个能力层面[13]。德国的职业预备教育以帮助学生认知周围世界,培养职业理解力为主,涵盖了3~18岁各年龄阶段的学生。2017年12月德国文教部颁布的《中小学职业咨询与引导建议》为儿童时期开展职业启蒙提供了指导性纲领,建议儿童职业启蒙教育的主要内容可以包括职业理解力、职业理想、职业价值观等方面[14]。在我国,目前还未出现直接针对职业启蒙教育的指导性文件或纲领,只有少数学者在其研究中进行了相关探讨。如陈鹏在其《职业启蒙教育学》一书中指出应在学校中增设以职业了解为主要内容的常规课程,并提出幼儿阶段的职业启蒙课程内容至少应包括职业了解与自我认知两部分[15];刘晓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提出根据不同阶段青少年儿童的发展特征将职业启蒙教育的内容划分为自我认知、职业认知及实践洞察力培育等方面[16];施晶晖在其《学前儿童社会性教育:兼论儿童职业意识培养》一书中明确提出儿童应尽早学习与其职业生涯相关的主题内容,加强对学前幼儿进行职业意识教育[17]。笔者综合国外已有的相关实践与国内的相关研究内容,提出构建由“一个核心、两个取向、三个方面”组成的儿童职业启蒙教育内容框架,旨在从儿童可以接触到的职业生活入手逐渐深入到社会上的职业世界,其具体含义为:

“一个中心”是指职业启蒙教育内容要坚持以儿童为中心,立足于启蒙。开展坚持以儿童为中心的职业启蒙教育就是要求在对儿童进行职业启蒙时,需要坚持正确的儿童观,遵循儿童的认知发展特点、人格形成特征以及情绪、情感、意志等的发展特征,对职业启蒙教育内容进行设计及实施。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以儿童为中心并不是单纯为了实现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美好愿望而从成人的角度去设计儿童的学习内容,而是要立足于儿童本身,从儿童所处年龄阶段的特殊性出发,教师或家长加以指导,强调儿童认知层面对启蒙性职业知识与技能的构建。

“两个取向”是指在选择职业启蒙教育内容时应坚持以回归儿童生活、谋求未来发展为价值取向。学前儿童借助表象进行思维的特性明确了职业启蒙教育的内容应坚持面向儿童完整的生活领域,从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以及儿童与自我发展等角度整体把握教育内容,引导儿童从其日常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以及自然生活中逐渐建立社会劳动与职业社会的初步概念。此外,职业启蒙教育作为面向儿童生涯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在内容选择上需要充分考虑未来知识经济社会对人才全方位发展的要求,将儿童当下成长和未来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儿童未来面对任何职业发展时所需要的基本能力。

“三个方面”是指职业启蒙教育内容应从儿童自我认知、职业认知以及职业理想与价值观培育三方面出发,重点启蒙儿童的生涯意识以及职业价值观念。首先,在儿童自我认知层面,个体儿童时期的自我意识发展正处于萌芽期,主要凭借表象来进行思维,具有明显的自我中心特征,在这个时期的儿童总是喜欢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思维方式也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这就要求在设置关于“自我认知”层面的教育内容时,需要通过设计游戏性、体验性的教育活动内容,引导儿童建立积极健康的自我观念,帮助儿童获得感知自我、认识世界、认识生命的机会,启发儿童对自己的性格、兴趣、能力以及价值观等各方面进行自我探索与评价。其次,在职业认知层面,儿童期作为个体职业认知的基础阶段,考虑到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建议在实际教育过程中通过采用图片、动画、故事等具体形象的方式,帮助儿童认识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职业,了解一些常见职业的名称与基本特征,引导儿童从父母的职业开始探索不同的职业世界。最后,在职业理想与价值观培育层面,儿童正处于职业幻想阶段,受自我中心思维的影响,该阶段的儿童往往以自己为中心对周边的事物进行评价,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期待与幻想。因此,通过儿童职业启蒙教育幫助儿童培育正确、积极的职业价值观与职业理想,激发儿童对未来的职业想象是极其必要的。在实际教育过程中,通过设计各种劳动体验活动,引导儿童体会父母工作的辛苦,启发儿童尊重不同职业领域的劳动者,引导儿童发现自己的兴趣并激发其对未来职业的想象,呵护儿童的梦想。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儿童职业启蒙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儿童的全面和谐发展,为其实现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铺好第一块基石。对儿童进行职业启蒙教育的过程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劳动教育方针的实践探索,旨在凸显职业启蒙教育的独特育人功能,对儿童的职业意识、社会责任感、职业品德养成等具有指引和导向作用。儿童职业启蒙教育作为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以及教育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需要整个基础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政策制定者以及实施者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陈鹏.职业启蒙教育:开启职业生涯的祛昧之旅[J].教育发展研究,2018(19):21-27.

[2]韩玉梅,宋乃庆,杨晓萍,等.学前儿童核心素养:内涵、理论和指标体系[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85-95.

[3]程秀兰,余瑶.学前儿童经济素养教育:价值、内容与途径[J].学前教育研究,2017(3):55-63.

[4][16]刘晓,黄顺菊.职业启蒙教育:内涵审视、作用机制与实现路径[J].职教论坛,2019(11):28-34.

[5]陈仁,杨兆山.教育的人性启蒙观念及其历史生成[J].广西社会科学,2015(4):206-210.

[6]葛道凯.从矛盾变化看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走向[J].教育研究,2018(12):4-8.

[7]李晓燕,刘艳,林丹华.论儿童青少年品格教育[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23-31.

[8]朱家雄.幼儿园课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9]魏勇刚.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10]刘静.铺好人生发展的第一块基石:幼儿生涯发展教育的目标、内容与实施路径初探[J].基础教育,2018(1):47-55.

[11-12]塞缪尔·H.奥西普, 路易丝·F.菲茨.生涯发展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13]LESTER J N, WOODS J, CARLSON B L. The NOICC/SOICC Network: Policy, Programs, and Partners, 1976-2000[J]. The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 2013(2): 186-192.

[14]李俊,何多明.德国的职业启蒙教育新解——对历史沿革及课程定位的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6):76-82.

[15]陈鹏.职业启蒙教育学[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9.

[17]施晶晖.学前儿童社会性教育:兼论儿童职业意识培养[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杨在良)

Children's Vocational Enlightening Education: Dilemma, Value and Content

DONG Tong-qiang

(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 300350, China)

Abstract: As the found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stage of basic education, vocational enlightening educ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guide students to start their career and cultivate sound personality. At present, China's academic circles have not realized the importance of carrying out vocational enlightening education in the stage of basic education, and vocational enlightening education is lack of scientific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operational practice paradigm in the theory.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children,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value of vocational enlightening education, such as promoting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professional life, cultivating complete individuals, promoting the comprehensive reform of basic education system, and seeking the combination of enlightenment and future development.Based on the student-centred,vocational enlightening education should take returning to life and student's development as the value orientation .The framework of vocational enlightening educational content should take students' self cognition, professional cognition and the cultivation of professional ideals and values as the theme.

Key words: vocational enlighteningeducation; self cognition; vocational cognition;labor education

作者簡介:董同强(1993—),男,天津大学教育学院2018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启蒙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基金项目“我国职业教育治理的制度逻辑研究”(项目编号:CJA180258)

猜你喜欢

自我认知劳动教育
信息技术对自我认知的影响
邓颖超的妇女劳动教育思想
《追风筝的人》中影响阿米尔认知发展的人物分析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工具”角度看国内外校服的变革
大学生悦纳自我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探索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大学生自我认识偏差和整合分析
高职学生入学教育的自我认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