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起步作文教学,我有妙招

2022-04-17马妮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2年14期
关键词:营造氛围

马妮

摘 要: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面对作文,往往无从下手。但是三年级又是学生开展习作的关键阶段。我们可以先创设情境,先说后写,说写结合,排除学生对习作的畏难心理,实现顺利过渡;接着,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做生活的有心人,积累素材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最后营造写作氛围,开设丰富多彩的活动,搭建习作展示的平台,并运用多种方式进行鼓励、评价,让学生树立写作的成就感,从而慢慢爱上写作。

关键词:说写结合;学会观察;营造氛围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面对作文,茫茫然无从下手。其实,要使学生不为作文头疼,我的作文教学是有一些妙招的。

一、排难激趣,顺利过渡

小学生经过两年的语文学习,储备了2000多个常用词汇,通过写话训练,基本上能完成“看图写话”了。但是要让学生离开图形,把口语直接转化为文字。学生不知道该写什么,不知道怎么写,就会对作文发憷。因此,教师必须要“注重口语交际,注重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注重对学生“说写结合”的训练,把口头作文变成书面作文。指导学生习作之前,要为学生创设口语交流、口头作文的环境。

1.提问式。如指导学生练习写作《一件快乐的事》,我提问“你现在一下子就能想起的非常快乐的一件事是什么事?”问题一出,学生立即乐呵呵地开始思考,踊跃回答自己想起的一件快乐的事。

2.实物式。如描写一种小动物,我带来一只可爱的仓鼠让学生观赏,仓鼠在笼子里滑滑梯,上下跳跃,听见孩子们的欢笑声一脸茫然,吓得咬笼子……孩子们被这只可爱的小精灵所吸引,纷纷举起小手說自己观察到的最难忘的画面。

3.亲身实践式。如写一个难忘的游戏活动。我与孩子们先一起玩一个游戏,让孩子们观察周围人的动作、神态,留意周围人的说话声。游戏结束后,让学生说出印象深刻的同学的表现,他们往往津津乐道,兴趣盎然。

4.儿歌“诱饵”式。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我常常以儿歌为“诱饵”,创设情境,每周选一定时间欣赏、朗读、背诵儿歌,让学生多接触儿歌。让鲜明生动、意境优美,易于引发学生想象的儿歌,扩大学生的视野,积累丰富的表象,丰富学生的词汇和语言,从而对写作产生好感。

借助创设的情境,无论是先观察后说,还是先实践后谈,学生通过观察,积极地思考,进而产生表达的愿望。当然,在观察和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有目的地指导,渗透写作能力点的训练。这样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写作,同样的素材,不一样的体验,学生们不仅兴趣浓,而且写出的文章感情真实。这样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写下来,“先说后写,读写结合”,学生写起来感兴趣,“难”字就会不翼而飞。

二、学会观察,积累素材

三年级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少,加上平时没有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或是观察不得法,在写作中普遍存在“无话可说”的现象。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选择学生可感可看的事物,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比如,先让学生观察静物为主,教给学生观察要抓住事物的特点,观察要有目标,注意观察顺序和观察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书包、教室、操场等。接着,扩大观察范围,从室内到室外,由静到动,从颜色、形状、大小到发展变化,从看、听、闻、尝、想等方面写动态片断。

生活是写作的活水源头。农村环境为学生提供了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优越条件。农村孩子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游玩在美丽的大自然中:秧苗青青的田野,野花遍地的山坡,明澈清凉的溪流,香飘万里的金秋硕果……这些美好的事物,丰富了孩子们对美的感受。为发挥农村孩子的这些优势,教师恰当地把学生作文的目光引向广阔的空间。引导他们学会观察事物,感受生活,把头脑中丰富多彩的表象加工成写作素材,一旦作文需要,便会“文思泉涌”。

三、营造氛围,爱上写作

积累了一定的素材,有了写作的兴趣,我们一定要营造写作氛围,让学生的写作欲望永久发酵,树立写作的成就感,爱上写作。

1.课前5分钟挑习作。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体会,用自己的语言,记录下自己每一天最想记录的内容。课前5分钟,小组内互读并推选当天最好的习作,并把这类佳作积累起来编成班级《优秀习作集》。这样,既表彰了优秀习作,又交流了写作成果,最关键的是给自己的习作天天刷“存在感”,在相互交流中取长补短,激励学生留心身边事物,争写佳作。

2.注重语言的积累。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定期精选一些与学生学习、生活有关的书籍或者文章及名人名言、警句、格言等向学生推荐。把好词好句摘录下来,经常翻阅,适时运用,定期开展“好词好句大PK”,在PK中激趣,交流中进步。

3.习得方法,模仿练习。每次学习课文,针对课文最大的写作特色,精心设计,结合实际情况,引导学生理解、体会文章精妙的表达方法。把学课文与教习作结合在一起,结合实际进行模仿练习。同时及时向学生介绍好文章,并分析它的特点,加以品评,使学生从范文中受到启示,然后加以模仿。学生从范文中得到教益,再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进行仿写,便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4.评价激励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利用作文评价“激发兴趣,增强自信”,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无论是口头评价还是书面评价,要尽可能利用教学中的一切机会,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增加学生的成功体验。可以组织优秀作文展,范文宣读;将学生的作文制成习作集,起上好听的名字;鼓励学生参加征文,把优秀作品推荐给报刊发表。

总之,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只要学生学会观察,留心周围事物,并养成积累语言的好习惯,就会有真实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学生就有了浓厚的兴趣,再辅以写法的指导,自然就能做到有话想说,有话能说,有话愿写。作文教学是一项重要而又具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只要我们当老师的多一份心,不断探索、实践、创新,一定会给学生带来一片芳草地。

参考文献:

[1] 吴立岗.小学作文教学论.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2.

[2] 王中杰.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训练策略[J].才智, 2011(07):l3—14.62EBDE39-13DA-4168-8E44-350C38FA61B3

猜你喜欢

营造氛围
如何营造初中语文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探析小学科学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优化教学互动,激活语文课堂
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搭建支架发展“说”“写”
低年级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索
分享之路,从小起步
学生习作难题之解决策略
开展科学绘本活动建构生动课堂探研
做好教学工作应把握的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