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外语课程思政路径探究
2022-04-17战双鹃韩金龙方久华
战双鹃 韩金龙 方久华
摘 要:以语言文化为载体的外语课程是高校文化育人的重要手段。在新时代我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展的背景之下,强化外语课程价值引导,重构外语课程国家意识是外语学科发展的重要趋势。本研究聚焦外语课程核心要素,以人才培养为核心诉求,探究高校外语课程思政实践路径,以实现我国高校外语课程知识转移和价值引导的有效结合。
关键词:新时代;外语课程思政;路径建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08-0081-04
Abstract: Based on language and culture, foreign language courses are the important means of cultur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strengthening the value guidance of foreign language courses and reconstructing the national consciousness of foreign language courses are crucial trends in the development of foreign language subjects.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core elements of foreign language courses, with talent training as the core appeal, and explores the path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practice of foreign language programs in universities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effective combination of knowledge transfer and value guidance of foreign language courses in universities in China.
Keywords: new era;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practice of foreign language courses; path construction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应[1]。“课程思政”是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
现阶段的高校外语教育在课程设置、教材编制、教学设计等众多环节侧重对大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国家思想政治工作与语言文化教学的深入融合,弱化了外语课程社会文化服务功能,存在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脱节的现象。高科技、自媒体时代为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新的变革,如今的高等教育的对象,年轻的大学生们的思想、行为与价值观受到复杂的、多元的文化冲击与影响,传统的“轻价值、重实用”的外语教育理念已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需求。在新时代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推进高校课程思政深入发展背景下,重新审视并探寻更加适合研究型大学外语课程的育人路径,是提升研究型大学教育质量、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为国家发展培养高素质国际化人才的关键举措。
从本质而言,“课程思政”是一种教育理念,是一种教学理念,即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课程的各个环节,旨在高等教育阶段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切实发挥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现实使命。高校外语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显著特征是以语言文化为载体,相对于显性思政课程,以语言和文化为主要载体的外语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更有助于高等教育文化的教育引领功能,更有利于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高校亟需强化外语课程价值引导,突出语言类课程塑造文化素养的使命和价值,从人才培养的根本使命出发,从国家意识形态的战略高度着手,于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要素落脚,充分发挥高校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功能,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阐释及服务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能力,丰富学生人文内涵,以实现外语课程知识转移和价值导向的有效结合,实现外语教育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2]。本文聚焦高校外语课程核心要素,从教师、教学设计、教学评价和管理机制等方面构建外语课程思政路径,以期为推动我国高校外语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一、“从师入手”——增强教师课程思政育人意识
教师是人才培养系统中的核心要素,是学生发展的重要舵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传递的精神与价值意义非凡。传统教师教育发展的改革实践重在关注教师的知识传授技能,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教师在思想文化、价值理念方面的重要育人功能。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在多元意识形态充斥的现实社会,在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背景之下,唤醒教师的价值引领功能,在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加强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学习,提升个人精神气质势在必行。高校应加强树立“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不会干扰专业课程自身的教学活动和减弱教学效果,相反还会提升教学的思想性、人文性,深化教学的内涵,提升教学的效能[3]”的意识,突破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想教育的壁垒,把对两者的学习变为一个协调同步、互促互进的过程。
对大学外语课程教师个体而言,要始终把“文化育人”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在语言知识教学过程中强化文化价值观的传递与塑造。这意味着,授课教师首先要深刻理解并认同我国社会文化深邃价值,主动承担课堂教学中的德育重任,厚植“引人以大道、启人以大智、育人以大德”的理念,彻底改变传统的“西方文化输入”的单一模式,在语言文化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理念与价值传递给学生,不再仅做传授课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授业者”,也成为弘扬我国文化价值的“传道者”。通过打造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品牌语言文化课程等方式,引领学生多角度理解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价值”与“中国方案”,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理想信念。
此外,高校外语教师亟需建构课程思政育人的教师共同体。构建教师理论知识学习与合作的机制,明确教育理念、端正学习态度、创新教育行为方式,通过多种渠道提高外语教师的综合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形成教学资源共享、学科相互支撑的良性互动局面,取长补短,携手并进,保持在思想认识上的一致性、育人行动上的同向性,发挥团队合力积极应对高校课程思政发展要求与趋势,切实提高学生外语课程学习体验,提高外语课程育人质量。
二、“以课为纲”——加强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在外语课程设置上,要明确综合外语的基础性地位,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开设有关语言文化类课程,构建以课程思政为统领的外语教学体系,加强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思政元素挖掘,增强外语课程的文化传导价值。
(一)课程内容的重构
挖掘外语课程中的思政资源及元素是建设课程思政的首要内容。每一门课程都蕴含着丰富且待开发的课程思政元素,都暗含有启迪人们智慧、激发爱国热情、具有文化自信、充满人文精神的思政元素。课程思政建设与改革的价值就在于充分发掘高校专业课程潜在的思想元素,需要专业教师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将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教育功能开发出来[4]。授课教师应针对自己专业特点和对口行业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特点和现状,及学生对未来职业发展的要求挖掘教学中的思政要素,将课程中蕴含的思政要素通过讲解实例、历史故事以及合作研讨等方式融入到外语课堂教学中。外语课程以语言和文化为主要载体,更能感染学生,激发起学生对文化价值的共鸣。因此,加强外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深度挖掘思政元素是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重中之重,也是充分发挥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关键所在。
优化外语课程设置,要将学习、借鉴西方文化价值与理解、传播中国文化价值相融合,并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增设多元文化理解学习环节,丰富课堂学习形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多元化需求。此外,依据教育部发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修订课程教材,更新外语课程教学大纲与考试量化标准,坚持文化育人导向,突出文化价值的渗透与引导;坚持遵循大学生发展规律,改革创新教育模式等。外语课程的更新设计要以现阶段大学生的特征与求知需求为基点,立足当前国家人才需求和培养目标,遵循大学生学习发展规律制定教学目标,延展外语教学内容,从而使外语课堂成为课程思政的有效载体。日常教学在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专业素养的过程中,同时要重视建立知识与人、与生活多向度的交融關系[5]。对学生思想与价值观的建设和引导要坚持历史与现实相统一,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人文情怀和世界胸怀;要启发学生思辨地认识现实;注重学生的精神气质、眼界胸怀的发展,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使外语课程育人变得更加有效、更加有益、更加有趣。
(二)教学过程的完善
教学过程的完善需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与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进行系统改良与优化。《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强调在高校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中,价值塑造是第一要务,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可见,在外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完善过程中,不仅要强调语言技能的学习和掌握,还要将思想理念融入其中,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价值与理念融入外语教育课程体系中,落实到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大纲修订、教材编审选用和教案课件编写各方面,贯穿于课堂授课、教学研讨及作业论文各环节,并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特点,积极适应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积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创新外语课程思政课堂教学模式。
(三)重构师生共同体
课程教学环境是建构师生共同体的最佳环境。然而,多年来,缺乏师生共同体理念的课堂教学困境仍未得到改观,课堂教学中仍存在“匠”多“师”寡、人文关怀缺失和异化、过度的教学预设、教育理念“神”与“形”的分离、消极的课堂氛围、师生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等现象[6],完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要聚焦课堂教学,不仅要回答教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还要重视“教与学”之间的关系问题,即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之间的互通、互融问题。师生合作互动有助于形成情感的认同与共鸣,从而使学生将接受到的被关心的体验和感受转化为关心的品质和能力[7]。情感与认知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学生的情感状态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如,与教师的互动与交流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并激发学习动力,与此同时,与学生的频繁互动与交流也为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体验过程提供了新的视角[8]。此外,还需建构“师”的课堂,创造有针对性的人文关怀课堂,适度追寻教学预设的完美与教学生成的精彩课堂,打造“神”与“形”兼备的外语课堂,营造积极的课堂教学氛围。以文化共识为媒介[6],通过师生研讨,积极完善教学模式与过程,提升课程思政的亲和力和说服力,发挥师生共同体在外语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宝贵价值。
三、“以评促建”——完善外语课程思政评价机制
课程思政背景下的评价考核机制应从传统的课业水平考试转变为形成性评价,关注教师的教学过程、课程的发展过程以及学生的学习过程,在教学开展过程中对教师、学习者进行全方位的跟踪测评,包括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效果、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学习参与程度以及各类能力的提升等。建构主义教学观,强调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评价在促进学生获得对学科积极体验的重要性和引导作用[9],而当前高校外语课程评价系统仍亟待完善,仍存在侧重对学生显性学习成果的测评,缺乏对学生学习体验的关注,尚未建立对学生文化价值观的关注与测评,缺乏对课程教学效果的全方位跟踪测评机制、师生作为评价的主体地位被边缘化和被动化等现实问题。
因此,高校外语课程思政建设亟需构建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制定完整的教学评价质量标准,包括对教师课程思政能力评价,对外语课程思政内容(思政元素的覆盖率等)、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的评价,对学生学习体验与学习收获的评价,对师生互动的评价等组成部分;充分发挥测评机制对外语课程育人的引导、监督和激励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外语课程思政的评价亟需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自下而上的评价模式,高校应着重发挥教师评价在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价值,进而提升外语课程育人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利用自评、互评等多种方式促进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发展,提高教师与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程思政评价原则中要明确:以培养具有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心且富有家国情怀的高素质人才为中心开展外语课程教学以及相关教学活动;在外语课程教育中助力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思想和方向,重视学生全面发展的水平和质量的提升。
四、建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长效机制
“课程思政”即课程承载思政与“思政寓于课程”,要实现人、环境和教育的相互影响,推动三者协同育人作用的发挥,高校亟需做好顶层设计,建立常态化的行之有效的领导机制、管理机制、运行机制及评价机制[5],并健全教学改革、教材修订、队伍建设、经费投入和成果应用等配套制度。将“课程思政”的理念体现在培养目标制定、教学大纲设计、教材资源选择、教学课堂监督、教学考核评价等各个环节[10]。
深入推进课程思政,教师是关键,课程是核心,制度建设是根本保障。实现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育人,亟需建立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长效机制。人性的发展、理智的发展、能力的发展没有终点[11],外语课程思政价值的发挥有赖于从育人价值的本位出发,坚持外语课程目的性、规律性与必然性相统一,坚持与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相统一,始终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学校培养目标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外语课程思政长效机制的建立亟需着重加强价值引领在学科发展及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以充分发挥外语课程育人为核心意旨,实现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专业课程三位一体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体系,进而突出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融通[12]。高校可以以加强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作为重要抓手,鼓励现有教学团队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专题研讨与研修活动;完善教材建设,将思政教育“如盐入水”地融入外语课程教材,并提升教材的系统性、规范性与适用性;更新课程教学大纲,构建具有思政育人元素的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将优秀的课程思政案例作为课程改革项目固化下来,发挥示范效用;加大外语通识课程改革力度,以“培养学生广博知识,广阔视野”为宗旨的通识课程是外语课程思政的重要阵地,聚焦通识课程内涵与价值的革新,实施外语通识课程思政元素全渗透;依托教学团队,对青年教师进行思政育人的教学素养指导,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13]。
五、结束语
文化的发展过程与人的发展过程之间存在的“生动循环”决定了教育过程的文化旨趣,作为培养人的活动,教育需要根植于特定的文化背景、文化环境、文化传统、文化精神和文化价值之中。教育只有厚植于特定的文化基因之中,才能融入这种“生动循环”,并真实地在人的持续发展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14]。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内涵式发展的重要阶段,人才培养质量是当下衡量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人才培养质量能否符合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否符合人的发展需要是影响高等教育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而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人的发展以及对人才的培养均离不开对国情、党情和社情的充分理解与把握。高校应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社会功能,而外语学科教育应转变传统的知识传授的范式,理清语言文化教育在价值引领方面的核心作用,并在充分认识尊重外语课程的特征与属性的基础之上,探索外语课程思政的切入点,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在保持英语课堂“专业属性”的同时,突出其“思政功能”,真正与思政课程形成协同效应[10],以发挥新时代外语教育引领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建设的重要作用;外语教师亟需提高对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认识,灵活运用多样化教学方式,将思政教育与专业课教学相互融合、真正实现外语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发挥新时代高校外语课程在“讲好中国故事”中的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刘正光,岳曼曼.转变理念、重构内容,落实外语课程思政[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20,43(5):21-29.
[3]陆道坤.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2018(3):64-69.
[4]杨守金,夏家春.“课程思政”建设的几个关键问题[J].思想政治教育究,2019,35(5):98-101.
[5]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7):10-14.
[6]刘济良,乔运超.走向生命化的课堂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20,40(01):62-67.
[7]黎琼锋,周凤霞.关心理论视域下的师生关系及其构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34):32-35.
[8]战双鹃.PBL模式在高校通识课程中的应用[J].高教探索,2018(5):50-55.
[9]张春莉.从建构主义观点论课堂教学评价[J].教育研究,2002(7):37-41.
[10]杜剛跃,孙瑞娟.高校英语教学“课程思政”有效策略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1(4):122-126.
[11]战双鹃.赫钦斯“通识教育”思想审思[J].大学教育,2020(9):56-58.
[12]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31-34.
[13]吕宁.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思路探析[J].大学教育,2018(1):122-124.
[14]郭元祥,刘艳.论课堂教学中的文化育人[J].课程.教材.教法,2020,40(4):31-37.
基金项目: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通识课程改革与实践——以PBL模式应用为例”(粤教高函[2018]180号);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高校通识课程教学模式研究”(2018GXJK004);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外语信息化专项“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GD20WZX01-13);广州市哲学社科规划课题“双一流背景下广州高校外语通识课程模式研究”(2019GZGJ21);华南理工大学课程思政示范团队建设项目“大学英语公共教学示范团队”(2020072706)
作者简介:战双鹃(1984-),女,汉族,辽宁丹东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外语教学、高等教育国际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