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之以法 授之以渔
——以“等可能条件下的概率”的学法指导为例

2022-04-16江苏省宜兴市楝树中学

中学数学 2022年18期
关键词:骰子概率数学知识

⦿江苏省宜兴市楝树中学 潘 刚

1 引言

初中数学属于那种既有枯燥的理论原理,又有生活情趣的抽象概括的学科.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抽象思维尚未健全,对形象的知识可能还一知半解,对抽象的概念则望而生畏.如何让初中生以灵活的学习方法认知抽象的数学知识呢?这是当下每一位一线初中数学教师面对的重大课题.笔者结合多年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总结了一些指导初中生学习数学的方法,现以苏教版初中数学教材“等可能条件下的概率”的学法指导为例,谈一谈课堂教学中“导之以法、授之以渔”的经验.

2 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在“围观”中探究数学知识

数学源于生活,初中数学中很多案例都来自于日常生活.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让他们在“围观”中探究数学知识是一种激发学习兴趣的好方法.一方面,教师需要找到现行教材与学生日常生活的结合点,使学生从教材枯燥的数学知识中挖掘出生活中的常见质疑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另一方面,学生从自己喜欢的游戏着手,或是从有挑战性的情境出发,会对质疑情境产生浓厚的兴趣,自然而然地将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数学建模.所以,积极引导学生在“围观”生活情境中学到数学知识,就是一种“授之以渔”的做法.

例如,在“等可能条件下的概率”教学过程中,笔者采用“模拟真实”的方式,把教材中的例题创设成广告形式,课前先准备一个漂亮的转盘,授课时将教室模拟成超市.预设如下活动.

师:今天,本超市举办有奖销售活动.

电子白板出示:凡在本超市购物满88元者将获得一次转动转盘的机会,当转盘停止后,指针落在下列区域,顾客就可以获得本超市购物券,即红色区域为一等奖——16元,黄色区域为二等奖——8元,绿色区域为三等奖——6元.

准备好三种购物券各10张.

师:欢迎大家都来参加本次有奖销售活动.请同学甲以优秀营业员身份代表本超市向顾客(全体学生)介绍今天超市的促销活动内容.

甲:凡在本超市购物满88元者……(电子白板展示的内容.)

师:同学乙(顾客)购物花费了110元.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

(1)他转动一次转盘能获16元购物券的概率是多少?中奖的概率是多少?

(2)分析本次促销方法与商品价格打九五折相比,哪一种方法向顾客让利更多.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模拟生活情境,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初中教材中,有不少这样的案例.作为教师,创设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就把教学变成对学生进行的生活指导,从而大大提升了学生积极探究知识的兴趣,也培养了他们勤于观察、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对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有重大意义.

3 创设具有形象思维的生活情境,在“感悟”中探究数学知识

电子白板展示:掷骰子游戏规则.同桌之间两人进行游戏,每次每人轮流掷一次骰子,比较得到的点数,点数大的得胜,记录胜负情况.

学生进行活动,约30次.再让学生解决下列问题:

(1)每次每人掷骰子得胜的概率是多少?m=,n=;

(2)每次每人掷骰子得到的点数是3的概率是多少?m=,n=.

设计意图:预设的游戏活动是以等可能条件为前提的,但需要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分析并明确“等可能条件”的重要性.创设的问题较为简单,学生可以进行口算回答.在回答过程中,让学生理解掷一次骰子和掷30次骰子,两个人获胜的可能性不相等.

因此,数学教学中应该创设良好的质疑情境,把学生亟需解决的问题融入到数学运算的教学活动中,重视口算,加强估算,使算法多样化.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指导学生对生活情境的数学感悟能力的构建.

4 创设学生素养提升的质疑情境,在“拓展” 中探究数学知识

作为学科的素养就是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数学学科的这种“双基”无疑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基本能力,它涵盖观察力、注意力、分析能力、推理能力等方面,这些方面的素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就一定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正如笔者所列举的“掷骰子游戏”这一案例,在下发游戏道具——骰子时,学生必须观察骰子的构造特征,教师在课堂上要指导他们细致、全面地观察,从骰子六个面上的点数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用差异寻求不同点,找出骰子的性质特征.在数学教学中,学生提高了观察力就会存疑,进而释疑和解疑.俗话说“一心不能二用”,学生的注意力也需要通过适当的训练才能形成,其对数学的学习有重大的帮助.初中数学已经步入了实数的范畴,个别学生会因为一时的注意力不集中而忽略某个符号,导致全盘皆输.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提升对数学问题的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呢?笔者经常采用如下方法:一是合理建立合作学习小组,注意小组成员的数学水平层次的比例;二是适时地进行有效干预,必要多关注和帮助学困生,鼓励他们参与小组的学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增强学习的信心.

例如,在“等可能条件下的概率”课堂教学中,笔者创设了如下小组讨论问题:

质疑情境:如图1,在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中,指针位置固定,扇形的面积都相等的四个区分别标有数字1,2,3,4.

(1)同学乙转动转盘一次,当转盘停止转动时,指针所指扇形区中的数字是奇数的概率为多少?

(2)同学乙先转动转盘一次,当转盘停止转动时,记录下指针所指扇形中的数字;再转动转盘一次,当转盘停止转动时,再次记录下指针所指扇形中的数字.求这两个数字之和是4的倍数的概率.(用画树状图或列表等方法求解.)

5 结束语

总之,在初中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学情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指导,这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及提升学科素养的关键所在.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围观”中探究数学知识;创设具有形象思维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感悟”中探究数学知识;创设学生素养提升的质疑情境,让学生在“拓展”中探究数学知识.长此以往,导之以法、授之以渔的美好愿景就一定可以实现.

猜你喜欢

骰子概率数学知识
第6讲 “统计与概率”复习精讲
第6讲 “统计与概率”复习精讲
概率与统计(一)
概率与统计(二)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骰子不见了
巧猜骰子
测测你的空间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