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在边疆民族地区高校食品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实践探索

2022-04-16余森艳李志红卢珍兰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课程思政食品

余森艳 李志红 卢珍兰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广西·崇左 532200)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于 2015年开设的一门工科专业,与思政课程相比,传统的工科专业更倾向于专业教育,体现为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和操作技能的训练,而缺乏对学生人文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富与拓展,导致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脱节。2016年12月,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这为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课程思政”强调其“融合性”[2],也就是将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政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中,实现思政教育与知识教育的有机统一[3,4]。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再次强调,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解决好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5]。习总书记的讲话均明确指出高校各门课程都肩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在“课程思政”理念下,各类专业课程尤其是工科专业更亟待挖掘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将高校专业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效融合,使当代大学生在专业技能、思想道德和人文素养方面都能得到良好的培养,满足其成人成才的多元化需求[6]。

截至目前,还未见有针对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关于食品专业课程思政内容的研究报道。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坐落在中国通往东南亚门户城市、桂西南区域交通枢纽城市、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被誉为“南疆国门大学”,本文立足学校地域特点和办学特色,在“课程思政”背景下推动食品专业课程进行教学研究和改革,以期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思想觉悟高、专业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边疆民族地区对食品专业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并形成示范效应,带动其他专业课程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

1 现状分析及教学改革意义

1.1 “课程思政”在“食品教育”中的必要性

食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保障民生的基础产业,同时承担着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提供安全食品的重任。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其中第五章、第十五章、第二十五章分别提到了“引导合理膳食”“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加强健康法制建设”等与食品有关的内容[7]。2017年2月14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指出:尊重食品安全客观规律,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是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8]。2017年6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指出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关注国民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营养健康,将营养融入所有健康政策,提高国民营养健康水平[9]。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作为国家发展基本方略中的重要内容,这体现了党对人民健康重要价值和作用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食品教育”呈现出关注度高、行业性强、社会热度高等特点,如何通过“课程思政”将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也将敬业精神、工匠精神、职业道德以及社会责任意识传承给当代大学生,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

1.2 “课程思政”在边疆民族地区高校食品专业开展的重要性

广西壮族自治区富有先天的地理优势和良好的气候环境,孕育着众多的特色农产品和特色农业,为发展食品工业提供了良好的供给基础和条件。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确立了“扎根基层、甘于奉献”的“基石”精神和“进德修业、崇学善成”的校训,在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及教育事业发展、社会进步和民族团结等方面更是肩负着重要的育人使命,也更需要培养学生的担当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2019年8月26日,《国务院关于同意新设6个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批复》(国函[2019]72号)中正式明确同意设立包括广西在内的6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其中广西崇左片区将在15平方公里的实施范围内,加快发展以智能终端、特色农产品、水产品等为主的高端加工制造产业,引领广西沿边经济带发展,未来将会有大量新企业落户自贸区,必然会对人才产生不小的需求,也更需要大量专业能力强、思想政治素质高的大学生能扎根这片区域,为“通道经济”向“口岸经济”转型升级、建设高标准高质量的自由贸易区贡献才智。崇左是全国亚热带名优水果生产基地,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有甘蔗、粮食、蔬菜、水果、木薯等。作为广西最年轻的城市,崇左伴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而不断成长,是“一带一路”南向通道的重要节点城市,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对高素质人才需求大。

为此,在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内探索将“课程思政”融入食品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中,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服务崇左及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作用,同时也可给其他专业课程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2 教学改革的主要措施

2.1 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主导作用

专业教师是专业课程实施的主体,如何将食品专业课程中的大国工匠精神、刻苦钻研和求真务实精神、科技报国与使命担当精神等思政内容有效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既需要专业教师平时多参加“课程思政”学习培训及学术交流活动,提高思政能力和水平,更需要专业教师注重积累,如各种与食品有关的故事、典故、时事政策、案例分析、相关视频等各种德育素材和思政资源,并将其融合到食品专业课程群的教学中,提升教学内容的思想性、人文性,使“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

比如,在《食品营养学》绪论部分,可以给学生介绍我国营养学奠基人侯祥川的故事,他热爱祖国、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求知精神,以及勤奋俭朴、无私奉献的高洁人品,都可以通过小故事传达给学生,一方面增加课程内容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感受故事中带来的精神力量。再比如,在讲授《发酵食品工艺学》这门课时,可以通过“酸汤子”中毒事件的讲述,让学生了解发酵过程中外部环境条件、微生物种类等对发酵的影响,并拓展介绍这类发酵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同时也可顺便向学生抛出问题,我们平时吃的馒头、醪糟、米酒等也是发酵的米面食品,它们为什么不会引起中毒事件的发生呢?此时,可让学生展开课堂讨论,最后给出参考答案,这是因为这类发酵剂使用的是较纯的发酵微生物,与原料混合后,在适宜的发酵条件下,微生物会形成优势菌群,其他的杂菌尤其是致病微生物无法繁殖起来。像这种结合了故事、案例的课堂交流活动,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且可以较好的培养学生的专业科学素养及思辨精神。

笔者对食品专业部分课程中蕴含的课程思政育人元素进行了梳理,如表1所示,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所讲授的内容择机融合到专业知识中。

表1:食品专业部分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举例

因此,专业教师要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营造具有专业性、探索性的良好课堂氛围,灵活运用思政元素,使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过程水到渠成,达到专业课程育人、育德的目的。

2.2 认真做好“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

根据国务院最近几年陆续出台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等国家政策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于2009年12月印发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文件,并结合学校边疆性、民族性特征,需要进一步规范食品专业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平台、成效体现和教学评价等环节的育人要求,建设一批蕴含思政和德育元素内容的食品专业品牌课程群,以推进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

此外,还可借助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到崇左周边食品相关企业见习或实习的机会,了解企业用人单位对学生在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方面的需求,便于更好地调整教学内容。同时,可安排企业技术人员或工程师对学生现场开展职业教育,激发学生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扎根基层、甘于奉献”的“基石”精神,为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多作贡献。

2.3 用心推动“课程思政”的实践举措

食品专业作为自然科学工科门类,强调应用性、实用性和创新性,因此,更需要采取不同的措施来推行“课程思政”。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可以利用“学习通”等网络教学平台开展与课程思政有关的主题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讨论中感受思政的魅力。如涉及食品加工与保藏的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各自介绍一种家乡的特色食品,简要说明它的加工保藏方法,并结合专业所学讨论该产品在品质上还有哪些提升空间?学生分别列举了“龙州桄榔粉”“柳州螺蛳粉”“南宁老友粉”“五色糯米饭”“钦州海鸭蛋”“玉林牛巴”“钦州大蚝”“马蹄糕”“桂林油茶”等,通过此项讨论活动,让学生在无形中产生了民族自豪感并感受到了饮食传承的力量,也激发了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及创新精神。在实验课程中,除了要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之外,老师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质,通过清洗实验用具、打扫卫生、整理实验操作台等,让学生养成讲卫生、爱整洁的良好习惯,并提醒学生离开实验室时要关窗、关灯、关电源、关门等,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展问卷调查以及各类食品专业学科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广西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区级或国家级大学生创新企事业训练计划项目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求知求真的探索精神、勇于创新的专业精神、团结协作的互助精神等,为学生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和良好的综合素养。

作为食品专业教师,也要积极主动为当地企业解决关键技术难题[10],促进产教融合,并将实践成果与经验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的职业素养与敬业精神,不断创新立德树人模式。

3 结束语

一座城市的发展和繁荣离不开文化与智力的支持,而一所大学则可为城市输出人才和先进的观念,具有传授知识和培养人才的社会使命,地方与高校相互影响,共生共荣。崇左市作为一座年轻的边疆城市,发展空间广阔,人才需求旺盛,最近几年陆续出台了若干“留人计划”行动,多渠道搭建校地、校企合作交流平台,以期获得更多的人才支持。因此,高校通过“课程思政”来提高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扎根基层,甘于奉献,对于服务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课程思政食品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食品造假必严惩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