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有效课堂实施策略与教学设计研究
——以《铁路货运组织》课程为例

2022-04-16李延岭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货运成果铁路

左 瑛 李延岭

(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内蒙古·包头 014040)

0 引言

尽管我国职业院校已经逐渐走出“传统教学论”的框架,“三教”改革工作也在不断深化,但深入到课程建设与实施层面,发现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课程设计的固化、课堂教学的随意、课程思政的附会刻意融入、课程资源的陈旧等问题,导致课堂教学质量受到冲击。围绕质量核心价值取向,“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Outcome based education,简称OBE)”建构起的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课程精准育人,支撑人才培养目标达成[1]。

1 混合式教学模式与OBE教学理念的内涵

“填鸭式”的知识漫灌型课堂,教学效果差,每堂课真正的有效教学时间非常有限,知识充斥整个课堂,学生被动式学习,有心学却无神听,老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同样缺乏创新,老师“复制”的知识无法有效传输到学生的“容器”。不同与此,混合式教学是传统教学与网络化教学优势互补的一种教学模式,既能突出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又能解决网络化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缺失的问题,同时可以结合线上教学的信息反馈优势和线下教学的示范监督效果,实现精准施教和有效学习[2]。

成果导向教育,遵循的三个基本理念:成果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围绕OBE理念的四个基本问题分析如下:(1)学习成果是什么?[3]通过课程的学习想让学生取得的学习成果来源于毕业要求、社会需求、学生自我期望三方面,包含知识获得、能力获得、情感获得三层次;(2)为什么要取得这些学习成果?其目的一方面是达到工程技术类人才相关基本要求,另一方面是满足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期待和学习需要;(3)如何有效取得学习成果?结合信息化技术,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灵活性、多元化特点,通过教学过程中问题导向、任务驱动、讨论答疑等教学手段的实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帮助学生取得这些学习成果;(4)学习成果取得效果如何有效反馈?用评价反馈机制中的产出成果评价、知识考核检测、学习数据分析等分析学习效果达成度。进一步细化到具体课程中,为了达成既定的学习产出目标,研究提出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整体思路(见图1)。

图1:混合式教学整体思路

“铁路货运组织”是高职院校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核心主干课之一,其理论性和实践性强,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铁路货物运输基本理论和岗位作业技能,培养学生铁路职业素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课程实践性强、岗位作业标准多是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的特点,“线上理论+线下实训”的混合教学模式有助于充分结合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特点,打破时空界限开展“项目—任务”型教学,有效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探究创新能力。本课程注重资源整合,随时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调整课程教学内容,更加关注学生学到了什么而不是教师讲了什么。

2 教学环节设计

教学设计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是在认真分析教学中的问题的基础上,重组教学项目,基于成果导向理念,选取教学内容,并合理组织和协调各种教学要素而制定实施方案的系统的计划过程[4]。按照教学内容、方式、评价对上一级目标达成的支撑度,评价教学设计的有效性,以此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目标指向和实施质量。

以“铁路货运组织”课程进行研究改革,依托超星学习通平台,将课程教学内容设置了“线上线下”授课环节。“铁路货运组织”教学资源均为教学团队自主开发。参照新工科人才培养教学指委会建议,“线上”教学任务为课程总学时的20%~50%,本课程设置约30%比例的“线上”课程,主要包括整车货物发送作业、货运交接检查作业、阔大货物装载技术条件、危险货物运输等部分的知识点。设定“线上”课程主要针对理论性较强、不易被理解的知识点,部分采用的“线上”教学可充分发挥网络资源优势,将不易理解的部分通过动画演示、视频解说、模型等形式表现出来,加强了学生感官认识和理解深度。

课程教学环节设计关注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契合度、教学方式对教学目标的支持度[5]。设置“课前准备+铁路运输播报+课堂任务+知识点讲解+课堂互动+主题研/训”等环节(见图2),并通过思政元素的融入,实现思政育人。其中,铁路运输播报以小组为单位,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铁路货运事件进行小组播报,典型事件如中欧班列、集装箱海铁联运、重载运输等,并且播报内容具有时效性,以最新铁路运输动态为播报对象,结合铁路货运技术,融入团队观点分析,启发学生对于交通发展问题的关注与思考。课堂任务遵循OBE教学理念,设计每节课的学习任务,并以产出成果衡量教学目标的达成性。知识点讲解有的放矢,重点解决学生课前准备中遇到的疑点和任务完成所需掌握的重难知识点,融入思政元素;互动环节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线下”教学可通过师生互动、学生表情、状态等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线上”教学则通过“抢答”“主题讨论”“随堂练习”“问卷”“分组任务”“投票”等环节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使学生聚焦课堂的同时及时反馈学习效果[6];研/训环节以任务导入或案例导入为主,调动学生兴趣,开展主题研讨或技能训练,做到“研有所获,训有所专”。

图2:教学环节设计

3 教学资源开发

目前关于混合式教学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较多,就资源形式而言,主要以微课、PPT、任务单、图片、电子教材等预制资源形式呈现;就资源运用来看,这些资源往往偏向于放置在线上课程平台,供学生自主学习,此类资源开发均逐渐成熟。

相较于传统的线下教学,线上教学无疑可以借助其信息化优势,记录每一位学生对资源的使用数据,从而形成有效的课程反馈,有助于实现精准育人。但就职业教育而言,针对高职院校理实一体化课程的混合式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较少。“铁路货运组织”是典型的理实一体化课程,传统的微课、PPT等资源形式不足以满足课程OBE教学理念和课程思政的要求。例如铁路货运工作岗位作业中需要借助一些作业管理系统来完成某些作业,其作业成果也需要借助系统得以呈现,而此时仅仅通过预制资源难以满足混合式教学的需要,开发开放线上虚拟仿真实训室可进一步优化完善混合式教学资源,提高混合式教学质量。

4 课程思政教学实施策略

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我们发现构建思政内容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如课程思政与知识点结合的深度不够、课程思政依旧带有“刻意融入”色彩、内涵和高度挖掘不够等。每一门课程都是思政教育的主阵地,都蕴含着大量的课程思政元素,铁路货运组织课程也有安全、价值观、情怀、价值观等德育要求,这些要求是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找准课内契合点,建立思政育人和课程之间的内在生成关系,创新专业课程话语体系,实现知识和技能传授与情感价值引导的有机统一[7]。结合混合式教学的优势,将课程思政目标渗透到课程教学目标中,把“知识点”和思政元素融合成一个个“知识—思政”点,进而以点成线、以线成面形成交叠前行、张弛有度的“课程思政体系”。构建“知识目标+能力素养目标+情感与价值观目标”三位一体的课程思政,在不影响课程知识图谱和逻辑结构前提下,将课程思政“基因式”融入教材开发中[8]。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课程思政育人思路,将课程思政以“滴灌式”渗透到课程教学各环节中。

以“铁路货运组织”课程为例,在进行线上教学上传教学资源时,专门设置一个岗位职业素养模块,主要包括“铁路人精神”“走进铁路货运”“信息化技能”“思政小视频征集活动”等栏目。在项目测试和学期考核中设置5%左右的思政题目,从考评角度引导学生对思政元素的关注和兴趣。混合式教学中充分利用线上平台的打破时间空界限的优势,开展线上拓展课堂,引导学生通过组队制作小视频进行体验式学习,深度参与的过程提升了学生信息获取和处理水平,最后通过作品秀的线上展播过程,学生成就感十足,思政育人“润物无声”,学生作品“有趣有型”。

5 多维度评价体系的构建

实践中,混合式教学能够产生较好学习效果不仅取决于混合式教学设计和方法,也取决于混合式教学构筑的评价考核机制。基于OBE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摒弃了传统教学在学生之间开展比较性评价的做法,更强调成果的达成性评价,突出学生自我参照标准和自我超越。

多维度评价是基于OBE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超星教育的“一平三端”,涵盖课前、课中、课后、日常教学的全过程,能实现对教学过程的多元化、多样性考核,且考核具有客观性和高效性。铁路货运组织课程考核方式采用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模式,过程考核包括课堂表现、专题研讨、课外作业、铁路运输播报等,结果考核为期末考试。平时成绩占40%,包括作业(15%)、课堂表现与研讨(10%)、线上资源使用度(10%)铁路运输播报(5%);期末考试成绩占60%。

6 结语

目前混合式教学的优越性逐渐被院校认可,但在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在线教学所需的软硬件环境不够完善,教务管理对混合式教学的考核管理办法的不健全,教师创新应用混合式教学的动力不强以及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等情况。针对这些问题需要从教务管理、教师、软硬件投入及学生管理等方面研究制定解决策略,使混合式教学真正可以服务师生,助力课程精准育人。

猜你喜欢

货运成果铁路
沿着中老铁路一路向南
工大成果
铁路通信线路维护体制改革探索与实践
波音公司试飞电动垂直起降货运无人机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AT200大型货运无人机实现首飞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
无人机在铁路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与思考
货运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