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立场:表现性评价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实施路径

2022-04-16林秋停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表现性家乡评价

林秋停

(华中师范大学厦门海沧附属小学,福建 厦门 361026)

2020 年10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方案在主要原则中强调“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1]这样的评价充分体现尊重人才成长和教育发展的规律,是指向人的核心素养培育的“表现性评价”。这是一种动态的、多元的、可持续的评价方式,其实施的过程就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关键是通过关注学生在任务情境中的表现,利用评价指标引导学生反思学习。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和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的营造,如何发挥教育评价的正确导向及引领作用,落地实施是关键。文章以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实施表现性评价为例,分别从起点评估、过程评估与拓展评估三个不同阶段进行论述。

一、起点评估:基于儿童视角,探寻“原点”

纵观每一堂课,其关键点不在于教师教了多少、教得多深,而在于是否教在学生不懂处。教师应站在儿童视角,以儿童认知的起点为教育的原点,这就涉及什么应该教、什么不该教、什么现在教、什么以后教等问题。因此,了解学情,探寻“原点”,成为备课的首要任务。教师要探明这一点,并将此作为教学的重要依据,制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内容。在教学的起始阶段实施表现性评价,对教师而言,能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及当下的学习状态,并依据学情调整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实现依学定教;对学生而言,不仅可以唤醒已有的知识储备,还能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激发内在学习动机,有利于更快进入新授课的学习。

例如,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2 课《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第一课时《改革创新谋发展》,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通过了解改革开放的历史,感受改革开放后祖国在各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课堂信息量大,覆盖面广,与学生认知有一定距离。教学的切入点在哪里?如何精准定位目标?面对这些备课的困惑点,教师不得不回到教学起点,进行课前诊学,把握学情,探寻“原点”。在正式学习之前,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诊学单上所提供的五个词(“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改革第一村”“四个经济特区”“辉煌成就”),结合自己查阅的相关资料,在小组内开展“改革开放知多少”的交流活动。此时,教师依据学生交流情况,开展表现性评价(如表1)。

表1 “改革开放知多少”小组交流学习评分规则

从总体评价情况分析,全年段372 名学生,优秀的人数为0,良好和合格占80.9%,19.1%为不合格。可见,学生对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及意义并不了解,对于今天富足生活的历史渊源也知之甚少。通过表现性评价,师生共同确定学习的起点,以中国改革第一村小岗村、对外开放第一城深圳为引子,设计教学第一个环节“一村一城看改革,求新思变谋发展”。将“改革开放”一词具象化,具体到改革开放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引导学生从“一村一城”的发展中,认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探寻改革开放的历史意义。

课时目标的制定,最重要的是根据学情不断调整细化。准确又快速地了解学情,成为教师备课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表现性评价作为课前诊学的重要方法,可以帮助教师掌握第一手资料,通过对评价量表的数据统计与分析,较为准确地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而发现真正的教学问题,并以此作为课堂探究新知的生长点,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二、过程评估:立于儿童当下,打造“圆点”

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原点不动,还应关注教育过程,以生命为圆点,回归生命本体。围绕这一中心,向四周发散绘出圆,或向多维延伸形成一个球体。打造教育“圆点”,就是要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生命回归自身价值,推动教育持续发展。表现性评价中,学生需要利用评分规则,进行自我主导学习,不断反思,从而促进和改善表现。

表现性评价可以是在一堂课中实施的综合性任务;也可以是持续一段时间的,以课程目标、大单元设计为载体的任务群。

(一)综合性任务

过程评估,更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经历,评价的是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多方面的表现。表现性任务不是单一或零散的,而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才能完成的较为复杂的任务。表现性任务评价的不是课堂所学的几个知识点,而是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交流合作和批判性思考等多种复杂能力的发展状况。[2]这就要求教师准确把握单元任务群的核心目标,梳理本单元的知识要点,寻找新旧知识的关联之处,设计出综合运用知识的表现性评价任务。

例如,“我在这里长大”是《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该单元以对家乡的爱为主线,通过讲述家乡的人、事、物和环境等,体现家乡的美景和人文,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家乡,激发爱乡之情。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对家乡知道得越来越多,但是都比较零散。如何在学生脑海中烙下“家乡印象”,留下这一主题的“收官之作”,尤为重要。教师将情境设置在疫情过后,给抗疫英雄邮寄自制家乡明信片,邀请他们到我的家乡来旅游。这一任务要求学生将自己所了解的家乡“浓缩”在一张明信片上,体现的是综合运用知识和信息整合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开展“我的家乡明信片”展示及小组间互评活动。

指导语:在“我的家乡明信片”展示活动结束后,请按照之前的抽签号,找到相对应的明信片,仔细阅读并如实填写以下评价表(如表2)。

表2 “我的家乡明信片”制作评分规则

各数字含义分别为:4=优秀;3=良好;2=合格;1=不合格。总评:10 分及以上为“优秀”,5 分及以下为“待改进”,其余为“良好”。

这样的任务是真实或模拟真实的,具有挑战性,测评的能力直接与生活中复杂的能力相对接,连接课堂内外,打通由知到行的通道。在清晰简洁、易理解、便操作的任务指导下,该做什么、怎么做以及用什么形式呈现出结果,在每个人心中都很清楚,教学过程也有条不紊、层层深入。此外,表现性评价中的指标,能引导学生完成自我检测,每个学生都能清楚地知道自己与标准之间存在的差距,对自己在某方面的不足之处也能心中有数。这样的评价,让学生不仅知道学得“怎么样”,更重要的是知道接下去该“怎么学”,正所谓学而知不足,不足而知学。每次的评价都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学生学得明白,悟得透彻,核心素养的培育也能自然落地。

(二)单元任务群

当下的课堂更重视将单元的主题分成几个相对独立的小主题,每个小主题下有几个知识点,教师在点对点的突破中推进整个单元教学。当学生的表现与预案中一致时,教学被视为有效的;否则,就得反思教学,重新设计教学环节,使学生表现与预设一致。课堂成为无数个点组成的模糊课堂。纵观整个单元的教学,这种点对点的教学显得十分零散而细碎,学生很难完成自我的知识建构。[3]而表现性评价任务是注重关键能力、高阶思维学习的完整的大任务,要求学生个体和小组能完整地经历学习过程。任务贯穿整个单元学习,将原本单一的小任务有机的融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单元任务群。试以《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环保主题为例,设计单元整体化表现性评价任务群。

本单元的总体任务是争做“低碳小达人”,学会过绿色生活,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在单元总体任务的驱动下,整合单元学习内容。设计前后关联的表现性任务,引导学生从环境污染问题入手,关注垃圾再利用,倡导学生过低碳、绿色生活,体现从知到行的递进过程。

任务一:说一说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环境污染呢?请各小组根据之前的调查做好汇报交流准备(如表3)。

表3 身边的环境污染

任务二:算一算家里、班级、学校一年产生的垃圾量。分别从横向、纵向观察数据,再谈谈你的发现(如表4)。

表4 一年产生的垃圾量

任务三:想一想有些废弃物是不是真的没用了?能不能找到变废为宝的好办法?(如表5)

表5 变废为宝小妙招

任务四:做一做家庭低碳生活小计划。生活中一些不经意的小事都藏着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请你选择一个方面,制定一份“家庭低碳生活小计划”(如表6)。

表6 家庭低碳生活小计划

任务五:评一评“低碳小达人”。在小组内开展“低碳小达人”竞选演说,依照评价规则,评选“低碳小达人”。其中两项为“优秀”且没有“不合格”者,将获得“低碳小达人”称号。(如表7)

表7 “低碳小达人”评价规则

相对单个任务而言,这样的任务群更加完整、系统,是贯穿整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也是课堂上师生开展单元学习活动的重要依据。任务群的设计体现“知—情—意—行”逐步深入、不断整合的过程,学生对环保认识经历了从了解到触动,再到思考与行动,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链,开启学生的思维智慧,帮助他们构建起新的认知体系。整个教学过程是表现性评价的过程,学习与评价融合,确保教与学的方向和品质,使评价不仅起到检测作用,还能发挥导学促教的功能。

三、拓展评估:朝向儿童发展,追溯“远点”

涂尔干曾说:“我们不能僵硬地把道德教育范围局限于教室中的课时:它不是某时某刻的事情,而是每时每刻的事情。”道德与法治课程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内,还应将学生置身于更广阔的社会生活中,朝向儿童发展,追溯“远点”。教育者要着眼于社会长远发展要求,将学生推向更远处,引导他们走向生活,走向未来,帮助每个生命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在教学拓展阶段开展表现性评价,既是对课堂所学的检验,又可以锤炼学生的情感思维,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然而,很多拓学活动只是停留于活动,没有后续评估和反馈,学生和教师都无法对所学所教有个评判。开展课后评估,教师可以从知到行全过程,跟踪学生近阶段的能力水平和素养现状,明确下一步教学需改进提升的方向。学生通过自我评价、自我诊断,矫正不当言行,从而悦纳自我、完善自我。[4]

例如,《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10 课《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的第一课时《从“白色污染”说起》的教学难点,除了知道“白色污染”带来的危害以外,还有重要的一点是:如何将减少“白色污染”的做法落实到日常生活中?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什么是“白色污染”及其危害都有一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设计课后拓学活动:“我们也可以行动起来,为减少‘白色污染’做出贡献。周末与父母商议,拟定一个家庭‘减塑’方案,如果执行得好,还可以将这个方案在亲朋好友中推广。”在活动一周后,开展家庭自评活动。

指导语:在开展了一周的家庭“减塑”活动后,请同学们邀请全家人,一起为这次活动打打分。仔细阅读并如实填写以下评价表(如表8)。

表8 “我家的‘减塑’方案”评分规则

各数字含义分别为:4=优秀;3=良好;2=合格;1=不合格。总评:10 分及以上为“优秀”,5 分及以下为“待改进”,其余为“良好”。

在课后拓学活动中开展表现性评价,可将学生置于真正的生活场域环境中。利用评价指标引导学生自评,学生可以比较清楚地反思,从课前所知到课堂所学,延伸至课后所用。在这一过程,学生根据评价指标的内容,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表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明确下阶段的学习目标,增强了学习动机,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值得思考的是,表现性评价“落地”到课堂后,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评价量规都是针对某一个具体实践活动或者作品,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操作过程也比较复杂。后续如果能开发更多具有普适性的评价量规,并与表现性评价任务类型相配套,建立可共享的、开放的表现性评价数据库,将实现让表现性评价不仅“落地”,还在课堂“扎根”。

猜你喜欢

表现性家乡评价
浅谈音乐课堂中的表现性教学提升策略
高中说理性文言文表现性评价案例设计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夏天的家乡
家乡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