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与遗产保护的冲突和共生
——以天水古城内古民居为例
2022-04-16刘军民汪子菡
刘军民,汪子菡
引言
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的重要途径。广义的城市更新是指城市的向外扩张和内部调整,向外扩张是城市化的必然过程,表现为城市用地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内部调整则是城市向外扩张达到一定规模后,通过对城市建成区原有建筑的更新实现城市功能的升级改造。狭义的城市更新专指城市建成区对现有功能和建筑物的调整和改造。本文采用狭义的城市更新概念。
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城市中最具有文化特色的一类,或曾是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军事要地,或集中反映了所在地区的文化特色和民族特色,其间历史建筑集中成片分布,保留了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利用好历史文化名城,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精神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城市更新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给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带来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古城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遭到严重破坏。
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居甘、陕、川之要冲,1994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天水古城有历史街巷、古民居、古树名木等文化遗产,古民居作为古城的基底,数量最多且分布广泛,是古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天水市井生活和地域文化最重要的载体。近年来,天水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升,城市建设速度和质量稳步提高,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改观,但古城内古民居集中分布区则存在道路、给排水等市政基础设施落后,民居建筑年久失修,甚至较严重的安全隐患等问题。如何保护并利用好这些古民居,让现代天水城市生活的舒适便利与天水传统市井生活的烟火气和谐共存,让传统文化在天水古城的城市更新中传承,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1 从“大拆大建”到城市更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受“先生产,后生活”思想的影响,城市的建设资金主要集中在生产发展和新工业区的建设,对于旧城则采取逐步改造的策略。由于这一阶段的管理体制不健全,改造政策不成熟,财政资金有限,城市改造以“大拆大建”为主流模式,在这期间破坏了大量留存在城市里的文化遗产。古民居作为城市内主要的文化遗产,多被推翻重建,或者在原有房屋的基础上进行不合理的改造,城市历史文脉受到了冲击。
基于此,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学者开始呼吁保护城市文化遗产,并对此展开了大量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著名城市规划学专家陈占祥教授将城市更新概念引入国内。城市更新理论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欧洲,主要是解决城市快速发展下产生的资源分配不均匀、结构布局不合理的问题。陈占祥提出,城市更新除了指对老旧城市推倒重建外,还应包括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留和对旧建筑的修复。1994年,吴良镛教授通过北京菊儿胡同改造实践提出了有机更新理论,总结其核心是要做到以人为本,在满足社会发展的同时传承区域历史文化。
2000年后,我国在城市发展实践中不断深化和完善城市更新理论,陈鸣借助CiteSpace工具对我国城市更新相关文献进行了分析,初步确立了我国城市更新近10年(2009—2018年)的三阶段发展历程,其中在第二阶段(2011—2012年),城市更新研究开始关注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城市历史建筑也受到了极大的关注。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历史文化街区时提出:“城市规划和建设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环境改善,更多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2019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批准《传统建筑工程技术标准》为国家标准的公告,对古民居修缮用到的工程材料,以及木构架、墙体、屋顶等结构的维修工艺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成为目前古民居修缮遵循的主要准则。目前,我国城市更新中古民居的保护依旧遵照“有机更新”的原则,摒弃了大拆大建模式,循序渐进地进行民居的修缮,取得了不少成功的案例,例如北京菊儿胡同、小后仓,丽江古城,泉州历史文化名城等。与上述地区相比,经济欠发达的西北地区城市更新进度慢,政策落实不到位,城市内古民居保护起步较晚,导致了形象工程严重、缺少完善的规划策略方法和值得借鉴的案例,以及“千城一面”“万楼一貌”等问题。笔者调查了天水古城内古民居,发现尽管古民居的保护工作已经开始,但是由于资金短缺、起步较晚、古民居自身产权复杂等原因,天水古城内古民居保护工作收效慢,利用率不高。
2 天水古城内古民居及保存现状
天水古城位于天水市秦州区,拥有伏羲城、西关城、中城、大城、东城“五城相连”的城市格局,古民居主要分布在伏羲城和西关城内,建造年代大多为明清时期,其他3个古城区有零星分布(图1)。据2020年《天水市秦州区文物局关于天水西关古城综合保护与利用项目中文物保护注意事项的函》中统计,天水古城内现存古民居院落229个,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处。
图1 天水古城历史文化遗产分布
2.1 天水古城内古民居特点
天水古民居不同于河西地区、陇东南地区等甘肃省其他地方的古民居,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天水古民居的屋顶构造并不是西北地区常见的平屋顶,而是以悬山顶和硬山顶为主要结构的坡屋顶。这种具有一定坡度的屋顶有利于应对天水地区相对较多的降水。与南方民居相比,天水民居降低了屋架的坡度,形成了明显的南北民居过渡形态(图2)。以院落为单元的天水古民居将南方常见的天井纳入院落结构中,又有多种组合,形成了不同的样式,同时加强了防火、防雨、防晒、通风、采光等功能。就建筑结构而言,天水古民居既有晋陕地区的砖木结构,也有南方地区的木楼,这些都充分显示了天水古民居南北过渡、东西交融的特征。
图2 天水何氏宅院民居剖面图
天水历史上“华戎杂处,战事频繁”,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古代兵灾匪患较多,天水古城内古民居常以封闭且厚实的高墙围合为院落,宅院大门一般只开向支巷,不开向主街道,具有突出的防御性。天水古城内古民居在建筑装饰和布局等方面也体现了天水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心态。天水是人文始祖伏羲的诞生地,伏羲创阴阳、演八卦,因此天水古民居在装饰和布局上都蕴含太极八卦思想,多以圆、太极图、太极八卦组合图等作为门簪、门窗上主要的装饰图案(图3);另外,中国古代“生殖崇拜”的文化现象也会在天水古民居太极八卦装饰中出现,太极八卦的根喻是家庭,是繁衍生殖,天水古民居的生殖崇拜文化观念通过太极八卦图案进行展现也是天水古民居独有的文化现象。
图3 澄源巷118号门簪
2.2 天水古城内古民居保存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天水的城市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天水城市发展刚刚起步,在这期间古民居遭受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但尚未改变古城的基本格局。20世纪80年代,天水进入城市高速建设时期,中城、大城、东关城里的古民居基本被拆除,古城遭到了严重破坏。2001年,胡氏民居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着天水进入了古城保护新阶段,古城保护意识不断提高。古城内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部分省级文保单位的古民居逐步采取了保护措施,将古民居内的原住民迁出,对古民居进行修缮,并将文化馆、图书馆等文化机构迁入古民居,置换原有功能,加强对古民居的保护管理。
根据天水古城保护管理有关规定,古民居严禁居民私自拆建,严禁改变古民居外立面,内部修缮不允许改变承重结构。这些管理制度和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维护古民居的成本,使居民的生活受到影响。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天水古城内多数古民居依然有居民居住,但基础设施已经很难满足居民的大部分生活要求,如生活取暖、天然气接驳、生活污水排放等。
天水古城内古民居保护现状可分为保护利用较好、保护利用一般和保护利用较差等3个类型(表1)。天水古城内古民居共有229处,其中保护利用较好的有8处,约占3%,以伏羲庙和南宅子为代表,作为文化机构使用;保护利用一般的有29处,约占13%,以张庆麟宅院、石作瑞宅院为代表,有居民居住,历史风貌和院落结构基本保留;保护利用较差的有192处,约占84%,以张家院、马家宅院为代表,院内无人居住或多户杂居,历史风貌和民居本体都受到了较大的破坏。可以看出,保存现状较好和一般的仅占16%,且主要是市县级以上的文物保护单位,大部分的古民居面临着较大的保护问题,整体保存情况不理想(图4)。
表1 天水古城内古民居保护现状调研结果
图4 天水古城内古民居保存现状评估
3 天水古城内古民居保护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上强调,要着力解决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遗产屡遭破坏、拆除等突出问题,加强顶层设计,统筹保护、利用、传承,坚持系统完整保护,既要保护单体建筑,也要保护街巷街区、城镇格局,还要保护好历史地段、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2022年印发《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全面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提出要统筹好文化遗产与城乡建设、经济发展和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要深入融合发展,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和区域协调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有效推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天水古城内古民居是西北地区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明清时期居民院落群,也是天水明清时期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当时天水人的生活状态和社会状况,同时也是天水地区地域文化的载体,具有重要的价值。保护利用好这些古民居,对于保护天水城市发展文脉,保留天水古城文化特色,改善天水古城内群众生活条件,具有重要意义。
3.1 有助于保留天水古城文化特色
天水古城内古民居是古城的基底,是天水市城市发展见证者,是天水社会形态演变的载体。尽管地处西北地区,但天水古城内古民居为了适应特殊的气候条件,形成了有别于西北其他地方的建筑形态,这种独特建筑是天水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名城文化展示的重要内容;另外,传统民居体现着所在地人民的时空观,天水古城内古民居不论在建筑装饰或是房屋布局中都渗透着华夏人民的宇宙意识,表现出羲皇故里先民对伏羲所创八卦的崇拜,体现了当地居民特有的文化心态,是天水历史文化名城特色的重要体现。保护古民居还有利于保护天水人民独特的择居习俗,天水人在建造房屋时非常注重风水,房屋建成前要“请阴阳”“供梁”,建成后要“祀土”“入烟”,这些都是典型的农耕文化的展现。对天水古城内古民居进行合理保护,能让文化遗产得到保留,历史文化得以传播,当地风俗人情得以延续。
3.2 为天水提供城市建筑文化元素
天水民居同中国传统合院式民居一样,其内外融合渗透的空间处理体现了古人“天人合一”的观念和“因地制宜”“兼收并蓄”的思想,这对天水市的建筑设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尽管天水古城内古民居的典型合院式格局可能在天水不会再大规模建造,但合院自成一体的格局与一些公共空间,如博物馆、文化馆等的需求吻合度高,可以借鉴使用。另外,建筑中的一些元素,例如屋顶样式、建筑色调、影壁、墙雕等建筑外立面元素能够更好地彰显天水的名城特色,分析与提炼古民居的建筑艺术,将其充分融入新的建筑设计中,有利于形成并凸显天水城市特色。
3.3 为当地居民提供适居住所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工作中需多关注人民的需要,关怀群众的生活,关切到每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天水古城区的常住人口以老人和外来人口为主,依然有人居住的古民居呈现出住房拥挤、设施陈旧、环境杂乱、火灾隐患严重等现状,居民生活非常不便,甚至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天水古城内古民居虽已存在了数百年,但它依然是居民生活的场所,将古民居进行合理的修缮整治,为古城内的居民提供适居住所,改善居民生活,提高古城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才能把居民留住。
3.4 具有旅游价值和教育价值
2017年天水南站的投入运营,将天水并入了全国的高铁网络,便捷的交通带来了大量的游客,拉动了天水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天水古城旅游开发迎来了重要历史机遇。古民居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展示着天水古城的历史文化和老天水人的民风民俗,与麦积山等天水其他旅游资源相互联系、互为补充,共同彰显天水历史文化名城风貌。此外,古民居不仅是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更是难得的教育资源。天水民居非常注重天人合一,讲究宅院与环境的和谐交融。其主体建筑细部的书法、雕刻题材等大都表现了忠、孝、节、义等内容,如“种德第”“世德堂”“诚毅常存”“清恭第”等,有的推崇处世哲学,有的歌颂古圣先贤,有的表达人生理想,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组织青少年研学活动,以融于生活中的忠孝节义等儒家思想为教育资源,对青年学生的品德和价值观的正确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4 古民居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冲突
2009年6月26日,国务院批复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经济区以大西安(含咸阳)为中心城市,宝鸡为副中心城市,天水、渭南、铜川、商洛、杨凌、庆阳、平凉、陇南等为次核心城市,形成中国西部发达的城市群和产业集聚带。该经济区也是中华文明极其重要的发源地,十三朝古都西安、华夏第一帝都咸阳、炎帝故里宝鸡、羲皇故里天水、农耕文明发源地杨凌等地都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为天水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机遇,也给天水古城内古民居保护带来了挑战。尽管天水古城保留了一批较为完整的古民居,但由于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居民生活模式的转变、古城居民数量的变化等因素,原有的生活空间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部分古民居闲置,保护状况堪忧。
4.1 新城建设与旧城保护之间的冲突
天水古城位于天水市秦州区,南北两侧被群山环绕,渭河流经城市中心,城市沿河流分布,受地形限制,形成东西长约30 km,南北宽约3 km的狭长型城市格局。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天水古城中的东关城、中城、大城3座古城被完全改造,导致古民居数量锐减。根据《天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5—2030年)》,截至2014年底天水古城区仅有12.69%的建筑具有传统风貌(表2)。《天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5—2030年)》规定,文物古建两侧的新建建筑高度必须控制在9 m以下,限高3层,但实地调研发现,由于用地指标有限,用地紧缺导致传统居住用地和文物古迹用地与商业用地等现代用地类型混杂,文物周围的建筑高度并没有严格遵循限高,除伏羲庙外,位于城市中心的文物周围均有超过限高标准的建筑,既威胁着文物安全,又破坏了古城历史风貌。
表2 天水古城区建筑风貌评价统计②
4.2 “静态”保护思维与“活态”居民生活的冲突
20世纪末,在天水大规模旧城改造和开发过程中,古民居被大量拆除,古城历史风貌遭到严重破坏,同时又新建了一批仿古建筑和街区,如将西关城东侧的城门和牌坊拆除后,又在原址上进行了仿建。根据《天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5—2030年)》,天水古城中古民居的保护应“按原有传统样式、布局、工艺、材料、结构进行修复”。随着规划的实施,古民居的保护工作已经展开,部分古民居本体安全和环境状况得到很大的改善。因为保护修复技术要求高,资金需求大,大量的古民居依然处于待维修状态。古民居不是样板房,是存在了数百年的居民生活的载体,现今的民居中依然生活着当地居民,居民的生活是动态变化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有的古民居,甚至是已经保护修复过的,也很难满足当代人生活的需要。
4.3 公共服务设施更新与文物保护的冲突
相较于新建城区,天水古城区内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落后,超市、医院等便民服务设施缺乏。与新城或其他城市便捷的交通相比,古城中只有解放路、民主路、大众路3条主干道有公交线路,站点稀少且分散,居民出行十分不便。另外,古城中未建停车场,城内居民和自驾游游客没有可以停车的场所。街巷中没有垃圾收集站等设施,各类电线电缆分布杂乱,存在环境问题和安全隐患。大部分街巷道路状况不好,路面凹凸不平,雨雪天气出行尤其困难。天水古城总面积为3.61 km,但是古城中仅有一所医院,没有大型超市,居民日常购物、就医都存在问题。现代居民对社区环境和生活品质的要求逐渐提高,古城中的居民对服务设施改造有着迫切的需求,但是由于文物本身脆弱和不可再生的特性,工作略有偏差就有可能对古民居造成破坏,因此改造成本高,改造难度大,改造工作进展缓慢。
4.4 居民生活与文物保护的冲突
居民的日常生活需要便捷的设施和优美的环境,但是天水古城内古民居中的生活设施非常落后,如房屋内没有暖气,取暖设备为老式的火炉;浴室和卫生间都在离家较远的公共地区;排水设施差,大雨时院子有被淹没的危险。有的古民居的部分房屋已经出现房顶破损、院墙塌陷等情况(图5)。同时,部分古民居院落中修建了2—3层的违建房,一些民居屋顶进行了不合理改造(图6-7)。此外,部分多户杂居的院落人口众多,居住环境拥挤,生产活动严重威胁民居安全。另外,居住条件的落差也在一定程度上引起民众情绪上的不满,导致民居管理工作得不到支持,对古民居保护十分不利。
图5 古民居损毁
图6 张庆麟故居违建房
5 古民居保护与城市发展共生的策略
“共生”是一个生物学概念,指两种生物之间的紧密互利关系,在共生关系中,一方为另一方提供有利于生存的帮助,同时也获得对方的帮助。共生关系意味着平衡,古城区中居民与院落,院落与古城区,古城区和新城区在空间上长期共存,只有实现共生,这种天然的空间共存关系才能长久。城市发展有利于城市功能的优化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传统民居因其原有功能的丧失逐渐变成了发展中最容易被忽略的区域。但古民居是我国城市演变的重要载体,集中体现了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对城市肌理和风貌的塑造有着重要的作用,是现代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天水古城内古民居与天水市必须要“共生”。
5.1 改善居住条件,留住居民
古民居是天水古城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古城区落后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古城区的居住环境与新城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新城区的吸引力导致古城区出现了“空心化”现象,许多原住民搬离了古城。与高楼相比,四合院更适合老年人居住,虽然设施落后,但这些居民有着“热土难离”的情感,习惯了古城中的慢生活,仍旧愿意留在老城,是古民居保护的主力军。目前,由于资金短缺,天水市政府只出资修缮了很少的一部分民居,修缮后的民居也被用作了公共机构。
图7 哈锐宅院内的新建房
资金问题是历史建筑得不到修缮的直接因素,为此,广州市探索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方参与”的BOT模式,鼓励专业的历史建筑修复团队利用文旅公司资本介入,在政府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苏州市成立古城投资建设有限公司,通过企业自筹资金、申请国开行贷款进行资金筹措。天水市政府需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筹措机制:一方面,可以成立天水古民居保护基金会,由政府出资一部分,社会机构和团体募捐一部分,筹集古民居修缮资金;另一方面,还需要给古建筑修复的专业团队给予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培养更多专业队伍和人才,保证维修质量。另外,还需请专业团队制订古民居修缮设计导则,古民居维修之前向有关部门报备,批准通过后由基金会补贴一部分,居民自己出一部分,居民根据设计导则结合自家实际情况进行古民居的修缮和保护,形成一个政府-社会-居民相互协作的保护机制。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保护了古民居,为古城内的居民创造了舒适的居住条件,还提高了居民的参与度和幸福感,把居民留在古民居,有利于古民居保护和天水古城文化传承。
5.2 筹建“老天水”社区博物馆
在近半个多世纪的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下,博物馆与社区和社群的关系越来越紧密,1948年《魁北克宣言》提出了“新博物馆学”,关注社区的发展和社群的需求,倡导利用文化遗产的原生地来保护文化遗产,由原住居民进行自主管理和保护,将原生环境和遗产保护结合起来。陈亮对福州三坊七巷社区博物馆进行了研究,在全面总结和分析以及借鉴了类似的国内外文化遗产保护和街区(社区)发展的案例后认为,社区博物馆可以作为城市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一种全方位、立体、持续的保护模式,并对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系统传承。
天水古城内古民居保护工作不能脱离天水的地理环境背景和区域发展条件。伏羲城中伏羲庙东西两侧的古民居因为靠近伏羲庙和伏羲广场,客流量大,可用来建设社区博物馆。将名人故居、祠堂、书院等作为小型专题博物馆,收集旧影像、老物件、记忆中的历史和故事等进行展览,建设天水“城市记忆”博物馆群,打造天水古城居民参与交流平台。社区博物馆群也是开展研学旅游的重要平台。文化遗产是具有代表意义的修学旅行资源,同时修学(研学)旅行也可以保护文化遗产。2016年教育部出台的《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提到:“要加强研学旅行基地的建设,依托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建设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基地。”随后在2017年教育部利用中央专项彩票等公益基金在全国范围内选出了一批研学基地,天水市博物馆被列入甘肃省教育厅推荐名单。天水古城中目前有枣园巷小学、伏羲路逸夫小学、育生中学等9所学校,天水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等文化设施也在古城中,可以由文化馆和教育局牵头,联合博物馆和中小学校开展研学活动,带领学生参观古民居群,介绍天水古城内古民居的发展历史、民居特色、保护意义。此外,在伏羲和西关城中打造精品研学点,利用剪纸、雕漆、泥塑等天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传承天水地域文化。
5.3 改造古民居,打造特色民宿
天水是国家一级旅游城市,气候适宜,冬暖夏凉,有大量且稳定的客流。天水市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古城内有伏羲庙、南郭寺、玉泉观、南宅子等文化遗产,周边有曲溪、温泉、小陇山森林公园等自然景观,还有麦积山、净土寺、仙人崖等集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于一体的旅游胜地。近年来,民宿产品发展迅速,就不少游客而言,与酒店相比,突出地方文化的民宿是旅游出行的绝佳选择。
天水古城内部分古民居空置,开发民宿产业是保护和利用这些空宅最好的途径之一。这些古民居目前面临着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古民居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毁,二是古民居无法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对这些古民居进行修缮和改造,满足民宿经营条件。改造应进行统一规划,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注重细节打磨,针对每座院落因地制宜地进行改造,根据需求增加基本生活设施;在改造门檐、门簪时还应充分体现天水特有的太极八卦装饰风格;利用古城巷道里的国槐和侧柏等古树修建户外休闲庭院,美化街巷环境。这样既能最大限度地保护民居的遗产价值,也能打造舒适的居住环境。还可提供然然、呱呱、甜醅、大卤面等天水特色美食,形成住宿、美食和天水文化体验为一体的天水特色精品民宿。
目前天水市民宿产业尚未发展,民宿经营企业的门槛低、投资少、风险小,对于居民来说既保护了世代居住的古民居,经营民宿又会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将成为天水古城内古民居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形式之一。
5.4 发展民俗旅游
1988年,天水市恢复了伏羲大典公祭典礼,截至2021年已成功举办了32届,可在社区博物馆建设的基础上,以“伏羲大典”为中心,开辟古民居利用的新方式——发展民俗旅游。天水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有伏羲祭典、天水黑社火、上九朝观、龙舟赛等民俗活动,有武山翻子拳、秦安蔡家拳、安家棍术等传统体育活动,有秦州小曲、天水皮影戏、天水古琴曲等传统戏剧歌曲,有木雕、根雕、竹雕、泥塑、剪纸等民间传统手工艺,还有罐罐茶、凉粉、面鱼等传统美食。以天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基础,围绕衣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需求,开发系列民俗活动。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能给游客带来独特的体验和新鲜感,吸引游客沉浸式体验,激发游客的兴趣,把游客留住。引导当地居民参与民俗活动的演绎和经营,让他们成为发展民俗旅游的主力军,使他们融入民居的保护和利用中,增加就业率,提高居民收入,增强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6 结语
天水古城内古民居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是中国古代民居建筑群的重要代表之一。就古民居的保护而言,保护对象不应局限于民居本体,而应该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在保护古民居的同时改善居民的生活,保护古城整体的历史文脉和山水格局。
城市更新和古民居的保护实现“共生”的意义重大,有利于保存天水古城的文化基底,改善老城区居民的生活条件,传承地方文脉,发展城市历史以及彰显天水历史文化名城特色。此外,保护历史遗存、传承历史文脉更是当下城市建设和遗产保护的重要使命,天水古城内古民居与天水市的共生路径可以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提供一种新可能。
注释:
①统计数据来源于《天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5—2030年)》。
②按照《天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5—2030 年)》规定:一类风貌建筑指文物保护单位及登记不可移动文物;二类风貌建筑指推荐历史建筑,能较好地体现地方特色的建筑;三类风貌建筑指传统风貌建筑,虽然历史信息与特征较少、价值不高,但仍然能代表地方传统风貌;四类风貌建筑指传统风貌不明显,是现代建设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