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拓扑分析的古镇空间结构特征及变化研究
——以重庆市丰盛古镇为例

2022-04-16赵万民尤家曜

中国名城 2022年4期
关键词:空间结构轴线古镇

赵万民,尤家曜,杨 光

引言

古镇是我国反映聚居文化和地域特征的重要空间组织形式,山地历史城镇以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在我国古镇中占有一席之地。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山地历史城镇希望通过规模化的新建获取更大的发展优势,但此举会严重破坏古镇街巷格局和风貌特色。因此,探索保护规划如何维护传统空间形态及其独特内涵是提高古镇保护质量的必经之路。作为文化资源和社会组织形式的空间载体,古镇空间结构的留存是凸显其特色的重要内容,是承载其历史、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古镇空间的连通和组织方式蕴含了独特的空间构造逻辑,而量化分析能够有助于更加准确地把握和梳理空间结构,发现其在不同规划阶段的客观变化。

拓扑分析来源于数理学,现多用于网络研究之中。在空间研究中,拓扑分析常通过对特定对象及其连接关系的抽象提取,透过复杂的空间样式,梳理不同空间之间的组织关系和构成逻辑。空间拓扑分析的研究有多种形式,其中空间句法提供了量化且可视化的方法,有助于直观地理解空间。空间句法作为一种对人居环境的空间结构进行量化描述的方式,在微观的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的空间结构研究中,有广泛的研究基础和经验。金丽纯等人结合图论等拓扑分析方法对怀化高椅村公共空间进行分析,探究村庄集聚发展点及整体空间结构;陈仲光等人结合空间句法轴线分析,对福州三坊七巷的空间构成特征进行研究,指引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建设;陈雨薇等人以重庆安居古镇为例,结合空间句法数据的描述,揭示古镇空间特征及演化规律。空间句法常以街巷作为重要载体,对其形成的轴线与视域进行分析,以句法指标量化相对关系来描述古镇的空间结构状态,使古镇空间形态描述更加趋于客观。

基于空间句法的成熟性及当前国内研究在空间变化时序性研究方面的缺失,本文以重庆丰盛古镇为研究对象,在保护与发展兼顾的古镇开发背景下,通过空间句法量化对比更新前后古镇空间形态结构特征的持续性变化,分析其变化构成机制,为未来古镇更新工作中功能、交通、场所营造等方面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范围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西南山地历史城镇是我国山地历史城镇的典型代表,是在西南山地特殊的人文、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建设形态。西南山地山水格局鲜明、人居环境建设要求高、聚落形成原因多样,具有明显的形成特征。就自然要素而言,山地历史城镇多有独特的地形地貌,人居环境建设强调与自然的结合。就交通要素而言,山地历史城镇多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借长江、嘉陵江、茶马古道等水陆要道,因商贸活动频繁而建设起来的聚居集镇。就人文要素而言,在移民浪潮裹挟之下,山地历史城镇多元文化习俗交融共存。2002年重庆市公布第一批共20个市级历史文化名镇,2012年又新增第二批共8个。这些古镇留存了长期聚居的痕迹,折射出地区历史发展背后重要的人居环境建设理念。

研究选取2002年入选第一批重庆历史文化名镇,2008年入选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巴南区丰盛镇进行空间结构及形成原因分析。丰盛古镇始建于宋代,原名为“封门”,后因商贸发达,明清时期正式建场镇。古镇整体地貌以丘陵、低山为主,镇域内有明显的商贸场口活动及庙宇文化留存,具有山地城镇的明显特征。自然环境方面,古镇周边山水环境与城镇形成“九龟寻母”的建设格局,体现了山地城镇的营建思路。交通贸易方面,由于历史上频繁的商贸往来,在古镇通往洛碛、涪陵、南川、木洞等地的道路交接处曾有热闹的场口活动。建筑留存方面,古镇内商业发展繁荣,留存有一品殿、茶市楼、十全堂、曾仪楼、依仁西医馆、仁寿茶楼等保存程度较好的历史建筑。文化发展方面,古镇内建有“三宫”:禹王宫、万寿宫、万天宫,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民俗文化的交融。2007年前仅古镇中部的禹王宫有部分残存,北侧万天宫已被拆毁改建为供销社宿舍楼,南侧万寿宫改为镇政府办公楼。古镇内多处祠堂、文庙等大型公共建筑被拆毁。2007年后逐步对禹王宫、十全堂、场口碉楼等历史建筑进行保护和修复。

1.2 研究范围

丰盛古镇内建有江西街、半边街、长宁街、公正街、书院街,与留存的福寿街、十字街等组成“回”字形街道系统。街道两侧建筑控制在1—2层,街巷空间高宽比宜人、形态丰富,创造出古镇中诸多重要的外部场所。为保证空间句法与传统空间结构的适配性,研究范围为以古场镇为核心,涵盖镇区部分主体区域(图1),在建立空间句法模型时范围适当进行外延。

图1 研究范围及主要节点

1.3 研究方法及数据特征

丰盛古镇街巷系统空间形态多样,由街巷、场口、坝场、车行道等多重空间组合而成。研究通过提取《重庆丰盛镇总体规划(2005—2020)》及2005年批准生效的《丰盛古镇保护规划》(下文简称两部《规划》)中数据,并结合实地调研对数据进行修正,得到古镇规划前后街巷空间的矢量数据。以人的步行尺度为依据建立0.7 m格网,正常人眼可观察景物细部的最远距离50 m作为模拟视线距离,进行视域连接度对比分析;以Depthmap自动生成的Axial Map及减少到最少数目的轴线为参考轴,结合场地街巷特征进行空间轴线连接度对比分析;以可理解度作为识别稳定性的量化指标,通过全局及局部整合度的线性拟合,进行规划前后的可理解度对比分析。

通过轴线连接度分析、视域连接度分析、可理解度分析、局部整合度分析、穿行度分析,将规划前后空间高值进行统计后得到如表1的对比结果。除可理解度外,其余数值规划后较规划前均有一定程度的增长,说明规划后的丰盛古镇在保留原有古镇可识别特征的基础上,通过空间的调整,有了更高的可达性。

表1 丰盛古镇规划前后句法参数对比

2 丰盛古镇空间结构变化特征

2.1 结构中心的位置转移:由内聚型聚落向外放型聚落的转变

研究利用空间句法视域连接度衡量空间结构中心的变化情况。视域分析通过等视域网格的划分,将视点集聚、易于被看到的地方进行叠加整合,得到视点集中程度最高的核心区域,集中展现某些对古镇在可视层面有影响力的空间。这些空间多表现为古镇中具有中心影响力的公共场所,与公共建筑的使用息息相关。

根据规划前古镇空间视域连接度分析可以看出(图2a),禹王宫与十全堂之间的广场空间连接度值最高,为4 701,是古镇的核心。在南侧镇政府(原万寿宫)附近数值为2 889,北侧公路数值达到3 117,在连接度图示中显示为中等程度聚集,形成相对次要的连接中心。规划后外部空间视域连接度有较明显的变化,在控制前后测试对象连接度阈值相当的情况下,规划后连接度高值为6 043,位于东北侧对外连接公路的古镇入口处(图2b)。其余高值主要分布在西北侧公路连接古镇内街的入口处(连接度值为5 101)和南侧旅游服务中心(连接度值为4 197),东南侧碉楼前广场连接度值亦呈现出红色聚集,数值为5 207。原先古镇内连接度值较高的十全堂附近广场虽依旧有较其他区域略高的连接度值3 776,但明显低于北侧对外车行道路处。

图2 规划前后空间视域连接度

以图示中呈红色明显连接聚集的连接度值4 500为划分标准,规划前仅为以祠堂及十全堂周边区域为核心的单中心空间结构,而规划后则整体形成以古镇入口与南侧碉堡广场为核心的双中心空间格局,说明以主要公共建筑为中心形成的单中心空间结构已转变为沿外部公共空间分布的多中心结构。该转变反映了古镇空间结构整体由集中向分散的发展趋势,结合区位地物可以看出古镇的空间结构由以宗祠为中心的内聚型结构向以场口为中心的外放式结构转变。

2.2 结构轴线的交通化依附:由平行结构向折线结构的转变

研究对空间轴线的确定主要依据空间句法轴线分析中的全局连接度值,计算每条提取轴线与全局所有轴线的交叉关系,全局集成度的高值反映了该线在古镇中相对更高的通行性和中心性,在空间上也具备承载更多人群活动的能力。

总体而言,古镇主要轴线发生较大变化,由纵向双轴结构转变为“马”字形折线结构,并且古镇轴线多呈现出逐步依附具有更高连通能力街道的发展趋势。规划前古镇连接度最高值为十字街及福寿街以西的内街(图3a)。整体形成以两条街为中心的街巷渗透体系,东侧以十字街为主体,向南串联南侧碉堡、祠堂等历史建筑;西侧以内街为主体,与西南方向扩建的镇区形成较好的交互生长。整体空间轴线呈纵向平行发展态势,且轴线所在处多为具有明显聚集功能的公共建筑或场所。规划后轴线连接度最高值位于古镇南侧镇政府前街道,数值达14(图3b)。横向连接度的提升使轴线产生了交叉。原十全堂往南的轴线连接度降低,位于古镇外部的主要车行道成为规划后的主要空间轴线。

图3 规划前后空间轴线连接度

结合地物变化可以发现,原先由十字街引向古镇南侧的纵轴式空间连通格局转变为由西南侧规划旅游服务中心连通北侧公路和南段乡道,形成“马”字形的折线连通,串联起原主要轴线并与主要游线“回”字形街的西南侧进行联系。这种转变是梳理场地的外部交通并将游线入口引向古镇南侧的结果,反映了结合现代交通方式及古镇开发要求的轴线整合规划思路。

2.3 重点场所的感知拟合:整体结构可理解度的稳定

为量化古镇空间结构关系的稳定性,本研究引入空间句法可理解度概念。可理解度可用来表征古镇空间全局整合度与局部整合度的相关性。一般认为人们可以一定程度上通过对局部重点场所的感知来掌握整体空间的结构,因而可理解度与空间识别程度呈正相关,在相关趋势中拟合度越高,相关性越明显,大于0.7时可认为显著相关。

规划前数据表明,拟合度为0.858 726,大于0.7,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图4)。该结果显示古镇局部场所的整合度与古镇整体整合度呈正相关,人群可从就近空间的风貌形态反推整体古镇空间结构,古镇街巷局部空间对古镇风貌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局部场所风貌特色明显,与古镇整体融合性佳。规划后拟合度为0.840 15,较规划前略有下降,但依旧呈显著相关,古镇局部风貌代表性较强,可识别性较高,反映出保护规划后的整体融合性未遭到明显破坏,空间结构保持相对较高的可识别稳定性。

图4 规划前后古镇空间可理解度

3 丰盛古镇空间结构变化机制

3.1 功能价值导向下的空间结构核心转移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消费模式也从物质消费转向更高层的精神消费、空间消费。空间作为使用价值的传统价值模式与资本开发下作为交换价值的新模式间产生了碰撞。在此价值改变的背景下,空间主要功能和使用方式也产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由此使得古镇的功能定位、空间使用方式、结构中心等均产生了明显的转移。这种变化体现在空间消费的文化浪潮影响下,功能需求的改变对古镇结构产生的影响。

3.1.1 从传统聚居到文化空间的城镇功能转型

丰盛古镇的自然形态是经济社会发展下形成的场镇聚落。自宋朝建制以后,古镇便是周围地区商品、货物的重要周转地。两部《规划》实施后,古镇的功能定位从原本的自然聚落转变为具有历史特色的文化空间,服务对象及服务目标均发生了较大程度的改变(图5)。在自然聚落状态下,古镇的主要服务对象为镇区内居民,因居民生活、文化精神等各方面的需求产生了庙宇、商铺等重要聚集场所,由此创造出扎根本地特色、满足居民需求、保障生活质量的优质公共空间。而在两部《规划》的开发引导下,古镇转化为呈现历史感的文化空间,服务的主要对象为外来的游客。为满足游客的观光、休闲需求与兴趣偏好,古镇的打造需考虑旅游服务配套、景点特色及质量、游线的可识别度等外向性问题,由此创造出具有较好旅游吸引力,能为游览提供充足服务的特色商品化空间。

图5 规划前后古镇“回”字形街区内建筑功能变化

3.1.2 从生活到旅游的空间使用方式改变

古镇重要公共建筑使用功能的转变也对公共空间结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建筑主要使用功能从原有的生活服务向旅游服务转变。具有核心影响力的大型公共建筑的空间使用方式受到功能价值转变的影响,由原本具有精神引领意义的、对外相对封闭的核心空间转变为偏重文化娱乐性质、对外开放性强的公共活动空间。祠堂、文庙等传统的政治性空间在规划前具有一定的精神意义,是举办重大活动的典型场所,因而占据着有利位置。由原万天宫、禹王宫、万寿宫形成的纵向轴线成为原空间结构轴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体形成围绕该中心发展的包围式结构。而在两部《规划》实施后,作为古镇人文精神标志和区位中心的禹王宫承接了旅游、集会、表演等新的功能,规划后的功能植入更偏重娱乐性的文化活动,缺少不可替代的实际功能,因而虽有承载公共活动的广场空间,但总体公共性较弱。

3.1.3 持续变化下的规划调整与响应

面对现代社会背景下古镇内部居民及外来游客需求的不断变化,规划的调整与响应将这些生活方式及观念的改变逐步在空间上进行落实,直接造成了古镇核心空间的转移。

传统社会形态中的宗法制规则与如今的空间规划都是空间形成的重要因素。在原聚居模式下,公共空间结构与传统的宗法礼制有一定的联系。原处于古镇几何中心的禹王宫作为古镇“三宫”中唯一未被毁坏的文化空间,是古镇重要的文化和活动中心,吸引了古镇的向心聚集。这种对公共中心进行“回”字形包围的空间联系表现了自然演变过程中受宗法制控制的无形规划形式。而在如今的文化空间定位下,旅游服务中心及广场对全镇的景点、配套设施等具有明显的指引作用,也是古镇内部居民进行本土管理、空间参与的重要场所。同时,旅游服务中心作为连通古镇和外来游客的承接点,具备对外吸引和对内服务的强聚集能力。

3.2 交通导向下的公共空间轴线重构

交通道路是公共空间结构的骨架,是串联公共场所的重要通道。规划前丰盛古镇内部多为步行街道,西侧新镇区有部分小尺度车行道,主要车行道为古镇外部公路。此时的公共空间结构以古镇内步行街道系统为骨架,由步行道串联多个公共场所。

3.2.1 拉伸式与连接式:新建公路对传统轴线的影响

现代交通方式的升级扩大了人群的出行范围,为迎合现代交通出行方式而修建的公路带来了空间轴线的拉伸(图6)。外部公路与古镇内步行街道之间增设了连接公路与步行系统的“马”字形车行道,斜穿整个镇区。此外,在原有道路基础上,修缮、拓宽原纵向轴线,并以南侧镇政府及旅游服务中心建设为契机,提高镇政府前道路服务水平,由此与原轴线系统相交,形成折线形的新车行交通主轴。在现代生活方式影响下,车行交通轴成为新的公共空间轴线,原古镇内步行系统的轴心性减弱,中心发生转移。因交通方式改变,北侧古镇入口处的车行节点具有更大空间影响力,成为主要中心之一,南侧的旅游服务中心亦因其重要的服务功能,与周边重点保护的历史建筑共同成为南侧具有较强吸引力的空间中心。

图6 规划前后空间轴线及出行范围

3.2.2 引导性与连续性:步行系统对公共空间结构的影响

作为古镇重要的区域性特色留存,古镇的“回”字形步行系统得到了引导性的保护和规划,对空间结构产生了影响。一方面强化了公共空间的引导性。“回”字形街区通过内街串联禹王宫、十全堂等历史建筑景点,原南北向轴线被“回”字形格局阻断,形成以十全堂为中心,“回”字形街为包围的中心包围结构,使古镇居民及外来游客的主要公共活动空间聚集于步行街区之内,促使人群聚集中心的转移。另一方面,保证了公共空间的识别性。丰盛古镇“回”字形步行系统在规划前已存在,是古镇风貌特色的重要体现,但在古镇中心建筑十全堂及祠堂的向心作用下并未成为公共空间的焦点。规划后,保存较为完整的“回”字形街在界面控制等引导措施下,较好地体现了丰盛古镇传统建筑风貌特色,成为古镇空间识别性的重要保障。

3.3 场所导向下的节点空间识别与维护

古镇整体环境的可识别性稳定是系统结构稳定的重要表现,而在古镇空间系统中影响可识别性的核心要素为历史上重要的商业类与宗教类公共空间。商业类公共空间是古镇中贸易频繁的场所,多为民间自发形成的场口、集市。宗教类公共空间包括宫观、庙宇、祠堂等,文化特征鲜明,实体空间遗存具有较高的辨识度。二者均有可吸引大量人流,使用频率高的特点,能够形成强有力的场所记忆,是支撑整体环境可识别性的重要基础。

3.3.1 商业类公共空间的规划改造

丰盛古镇由于历史上连通多地,商贸交往兴旺,在古镇外围形成了与涪陵、木洞、南川、洛碛的物资交流集散地,成为外地游客、商户认知丰盛的标志性场所,也是本地居民印象中具有地区代表性的历史记忆场所。

随着商品经济快速发展,场口文化中的经济贸易成分逐渐被淡化,商贸需求降低。两部《规划》对场口空间功能进行合理替换,将游客集散地、活动广场等现代生活新需求植入其中。一方面,维持原商业类公共空间的场所区位,保留空间上的认知记忆,并通过牌坊、路标等设施加强其辨识度,强化“四大场口”印象;另一方面,通过功能置换吸引人群,形成新环境下的场所记忆,保持空间认知度的相对稳定。

3.3.2 宗教类实体建筑的价值保留

丰盛古镇旧有的禹王宫是为祭祀大禹所建,传说大禹曾在涪陵、南川、巴县相交处治水,与丰盛地理位置相近。为感谢大禹治水之功,本地产生了崇拜禹王的浓厚风气。禹王宫正殿及部分回廊均为遗址,正殿内部尚保留部分彩绘内饰。两部《规划》除保留禹王宫旧址外,还补充修缮川渝常见的戏台,完善庙宇结构,强化静态的建筑实体在古镇结构中的中心地位。同时,还通过戏曲表演等活动的举行,增加游客对当地的动态感知,由此加强古镇中心的识别度,保持古镇内部空间识别性的相对稳定。

4 古镇空间结构保护对策与建议

由于时代变迁、生活方式转变、原有社会关系瓦解,古镇空间必然会发生主动或被动的改变。对于古镇的保护,不应完全照搬原有的空间格局,更不应推平重建,而应在合理的条件下进行空间—功能—产业的协调适配。通过对丰盛古镇空间结构变化原因的分析,本文对古镇的功能服务、交通格局、场所维护提出以下保护对策与建议。

4.1 健全生活配套,引导产业布局

一方面,应提升古镇原有的居住生活服务功能,完善现代生活所需的生活配套及社交空间规划,持续兼顾古镇原住民的生活需求;另一方面,进一步剖析古镇形态变化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规划,在切实挖掘居民及游客生活、消费需求的基础上适当引入商业,开发具有古镇人文特色的高端文旅消费产品。

4.2 完善交通配置,促进结构融合

优化交通体系规划,完善交通规划中的节点停留系统。如利用原空间格局下的边缘场口,通过现代交通功能的植入,在保留原有空间格局的基础上,促进新旧空间结构和场所功能的融合,完成从商贸场口到停车节点的转变。功能置换时应注意保留场所的特定空间特征,保证更新前后空间结构的一致性。

4.3 推进场所营造,强化地方特色

利用古镇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具有文化氛围场所的营造。如为延续场口文化进行集散场口的氛围营造,对禹王宫及戏台等文化活动空间进行氛围渲染,强化古镇重要节点空间的特征描绘。通过重点场所的记忆氛围打造,强化古镇自身的文化特色,凸显古镇空间结构的表达。

5 结语

西南地区特殊的自然和人文资源造就了形态丰富的山地历史城镇,孕育了特殊文化脉络下的人文内涵和生活风貌,其空间结构反映了长期历史发展中人们形成的尊重自然、适应环境的建设思路。

本研究通过对丰盛古镇规划前后空间结构的对比研究,总结古镇空间形态结构变化特征。丰盛古镇空间结构经历了从传统聚落空间的自发组织向适应旅游发展的演变,中心空间由原有祠堂发生了转移、分散,原串联寺庙宫观的纵向空间轴线转变为“马”字形轴线。变化机制表现为功能价值导向、交通导向和场所导向。山地历史城镇的保护和发展研究伴随着保护规划与建设实际的逐步开展,是动态发展的过程。希望通过对动态的持续性关注,在地域文化多元性、整体性保护方面达成古镇空间特征与现代发展的和谐统一,为山地历史城镇保护和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注释:

①视域连接度:对应格点在全局或设定范围内与其他部位的连接情况,连接度越高一般认为其可达性和作为目的地到达的可能性越高。

②轴线连接度:指轴线系统中某个空间的代表轴线与其余空间代表轴线相交的数目。

③可理解度:表示局部整合度与全局整合度的协同性,一般认为与空间被人识别、认知的水平有关。

猜你喜欢

空间结构轴线古镇
曲轴线工件划伤问题改进研究
格绒追美小说叙事的空间结构
古镇之旅
古镇——镇远古镇
同里古镇
基于回归分析的水电机组轴线曲折预判断分析
千年古镇
徐州安美固建筑空间结构有限公司
基于社会空间结构流变的统战工作组织策略研究
行书章法浅析(十五)书写应把握行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