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服避孕药联合宫腔镜子宫瘢痕憩室矫形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出血的效果分析

2022-04-15万水云胡敏华罗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7期
关键词:矫形术避孕药宫腔镜

万水云 胡敏华 罗丽

子宫瘢痕憩室为剖宫产术后多见的并发症,是由于子宫瘢痕及宫腔出现相通或形成憩室的一种病变类型。子宫瘢痕憩室可导致患者月经失调,引发不同程度的子宫出血,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影响较大。对于子宫瘢痕憩室导致的异常出血情况,口服避孕药及宫腔镜子宫瘢痕憩室矫形术都是常用的治疗方法。相关研究认为,传统的口服避孕药治疗,根治效果差,有反复发作的风险,给患者造成很大的困扰[1]。而宫腔镜子宫瘢痕憩室矫形术是通过将憩室进行矫形以改善出血症状的治疗方式,可有效改善子宫瘢痕憩室导致的出血。而在临床研究中,认为不管是单独口服避孕药治疗还是采取手术治疗,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此,本研究针对口服避孕药联合宫腔镜子宫瘢痕憩室矫形术方案应用在子宫瘢痕憩室出血中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其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筛选2019 年10 月~2021 年1 月收治的80 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顺序打乱后,以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 例。观察组年龄22~40 岁,平均年龄(28.2±4.0)岁;产次1~3 次,平均产次(1.6±0.5)次;孕次1~6 次,平均孕次(2.5±1.2)次;剖宫产次数1~3 次,平均剖宫产次数(1.2±0.6)次。对照组年龄20~38 岁,平均年龄(28.7±3.8)岁;产次1~3 次,平均产次(1.5±0.5)次;孕次1~5 次,平均孕次(2.3±0.9)次;剖宫产次数1~3 次,平均剖宫产次数(1.3±0.6)次。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患者均因阴道流血或经期延长入院诊疗,采用宫腔镜检查符合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出血;符合手术治疗标准;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患者及家属同意参加研究。排除标准:其他原因导致的异常出血;合并其他严重器官及系统疾病者;凝血障碍及血液系统异常者;存在手术禁忌证或对避孕药不耐受及过敏体质者;精神疾病或者认知、沟通异常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采用宫腔镜检查,对患者宫腔内情况,包括子宫瘢痕位置、出现穹窿状缺损程度、子宫瘢痕与宫颈外口距离、子宫内膜增生程度、对子宫瘢痕处血液凝集程度等进行充分探查。将病灶处子宫内膜组织送检,进行病理分析。

1.2.1对照组 患者采用口服避孕药治疗。屈螺酮炔雌醇片(Ⅱ)(Bayer Australia Ltd,注册证号H20140972,规格:炔雌醇 0.020 mg 和屈螺酮3.000 mg)于月经周期第1 天开始口服,服用粉红色药片1 片/d,随后在第25~28 天口服白色无活性片1 片/d,连续用药3 个疗程。

1.2.2观察组 患者采用口服避孕药联合宫腔镜子宫瘢痕憩室矫形术治疗。于患者月经干净后3~7 d 开展手术治疗。术前做好宫颈准备,将通液管插入宫颈管,充分软化宫颈,指导患者术前6~8 h 禁水、禁食。术前协助患者保持膀胱截石位,并严格进行外阴及阴道清洁消毒,常规铺设无菌垫巾。实施静脉麻醉,使用窥阴器扩张阴道,充分暴露宫颈。操作后再一次进行阴道及宫颈消毒,使用钳夹夹住宫颈,并将宫颈扩张至10 号。以生理盐水充分膨宫后,将宫腔镜电切镜置入宫腔内。对患者宫腔内剖宫产切口部位进行探查,发现憩室下缘有明显活瓣,憩室顶部见明显浅表血管及息肉样增生内膜,探查局部有充血现象,确定为憩室。在B 超引导下,使用电切环将憩室下缘活瓣组织切除,保证憩室下缘平坦,促进憩室内经血流出。以滚球电极电凝憩室内浅表血管及内膜,并充分止血。同时实施内膜刮诊术,操作过程中,注意避免憩室顶部穿孔。手术完成后常规使用抗生素,并观察患者术后月经恢复情况。患者术后第1 天开始口服,服用粉红色药片1 片/d,随后在第25~28 天口服白色无活性片1 片/d,下次待月经周期第1 天开始按上述服用方法,连续用药3 个疗程。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指标。

1.3.1治疗效果判定标准 治疗后,患者月经周期恢复至正常水平,月经持续时间缩短至<7 d,且异常出血情况消失为显效;治疗后,患者月经周期有明显改善且月经持续时间明显缩短,异常出血情况明显减少为有效;以治疗结果未达以上标准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2]。

1.3.2治疗指标 包括阴道流血时间、经期及经量。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7.5%,高于对照组的3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n,n(%)]

2.2两组患者治疗指标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阴道流血时间、经期短于对照组,经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指标对比()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指标对比()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3 讨论

子宫瘢痕憩室的发病原因目前还不十分明确,对于剖宫产手术患者,其子宫下段切口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愈合不良情况,与子宫腔之间形成明显的凹陷,即为子宫憩室形成[3]。子宫瘢痕憩室的存在,会导致患者子宫内经血难以有效引流,引发异常出血情况,其主要表现为经期延长及阴道流血,还会引发痛经、间歇期出血及不孕等后果。临床研究认为[4],子宫瘢痕憩室出血需要得到有效的诊治,以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目前,临床治疗剖宫产后子宫瘢痕憩室出血,以传统药物、宫腔镜子宫瘢痕憩室矫形术、瘢痕修补术(阴式憩室修补术、腹腔镜下憩室修补术、腹腔镜及阴道联合修补术)为主要治疗方式[5]。采用传统口服避孕药治疗,以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最为常用,治疗过程相对简单,但从临床治疗效果来看,并不理想[6]。长期服药引发的不良反应较多,患者多存在用药禁忌证,加上药物治疗只能改变疾病症状,未能从根本上消除病因,治疗后复发率较高;瘢痕憩室修补术,手术创伤相对大、手术时间长、失血量大,同时对手术技巧有较高要求,因此不能够作为主要的治疗方法[7]。宫腔镜手术治疗以改善患者疾病症状为主,通过电切环平整憩室下缘,便于经血流出,以减少异常出血情况[3]。在临床实践中,通过口服避孕药与宫腔镜子宫瘢痕憩室矫形术联合应用的案例比较多,对两种治疗方式联合用于剖宫产后子宫瘢痕憩室出血中治疗效果的研究,还在不断进展中[8]。本次研究的目的是验证口服避孕药与宫腔镜子宫瘢痕憩室矫形术联合治疗剖宫产后子宫瘢痕憩室出血的效果。

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7.5%,高于对照组的3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研究结果充分说明通过宫腔镜子宫瘢痕憩室矫形术将憩室下缘活瓣组织去除,有效促进经血流出,可对憩室引发的流血情况进行有效改善,有助于患者月经周期及月经量改善,联合口服避孕药能够改善患者机体激素水平的作用,相比单独口服避孕药治疗的效果更加显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阴道流血时间(6.1±1.5)d、经期(6.8±2.5)d 短于对照组的(7.5±3.3)、(10.5±5.5)d,经量(45.8±13.3)ml 少于对照组的(70.5±18.4)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这一研究结果分析来看,采取宫腔镜子宫瘢痕憩室矫形术治疗,可通过滚球电极对憩室内浅表血管及内膜进行电灼,避免内膜炎症对患者月经周期的影响。而术后第1 天开始口服避孕药,通过手术联合避孕药的共同作用,也可缩短阴道流血时间。

综上所述,通过宫腔镜子宫瘢痕憩室矫形术对子宫憩室下缘活瓣组织切除以促进经血流出,并采取术后口服避孕药的方式调节患者体内激素水平,可显著改善剖宫产后子宫瘢痕憩室出血患者月经状况,达到较好的止血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矫形术避孕药宫腔镜
口服避孕药谨防不良反应
脊柱后凸畸形的发生机制、鉴别诊断和矫形术的最新研究进展
口服避孕药会致癌吗
为口服避孕药正名
多次供精人工授精失败宫腔镜检查的意义
宫腔镜下电切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探讨
腹腔镜联合宫腔镜诊治女性不孕症54例
停服避孕药后,多久可以要宝宝
应用胸腔镜配合漏斗胸矫形术治疗65例先天性漏斗胸患者临床价值研究
脊柱侧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