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严重程度影响因素分析
2022-04-15张艳丽王希亮
张艳丽 王希亮
脑梗死即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各种原因所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脑梗死是脑卒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卒中患者的70%,且该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病死率及复发率。本研究对乳山市中医院脑病科2020 年1~12 月入院诊断为脑梗死的188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影响脑梗死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0 年1~12 月入院诊断为脑梗死的188 例患者,其中,男105 例,年龄 40~91 岁,平均年龄(70.22±10.84)岁;女83 例,年龄38~92 岁,平均年龄(73.71±11.91)岁。参照NIHSS 评分将入选患者分为1 组(112 例,NIHSS 评分≤3 分为轻度)、2 组(49 例,4 分≤NIHSS 评分≤10 分为中度)、3 组(27 例,11 分≤NIHSS 评分为重度)。
1.2诊断、纳入及排除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中医诊断参照《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国家科委攻关项目“85-919-02-01 中风病证候学与临床诊断的研究”课题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订)。西医诊断标准:按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的诊断标准[1]。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入院经头颅CT 或磁共振成像(MRI)证实有新发病灶。排除标准:①陈旧性脑梗死以及经头颅CT 证实有脑出血的患者;②有严重的肝、心、肾功能损害和自身免疫性疾病者;③部分入院相关检查不完善者。
1.3方法 根据上述诊断标准及排除标准,对本院脑病科2020 年收治的新发脑梗死患者进行初步筛选,选出符合要求的新发脑梗死病历,然后对筛选出的病历进行相关信息的采集,采集的资料录入Excel 表格,并进行统计。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三组计量资料比较 三组收缩压、舒张压、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尿酸、同型半胱氨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年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计量资料比较()
表1 三组计量资料比较()
注:三组年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较,P<0.05;1 mm Hg=0.133 kPa
2.2三组计数资料比较 三组吸烟、饮酒、糖尿病史、冠心病史、高甘油三酯、高尿酸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脑梗死病史、房颤病史、高血压病史、颈部血管斑块、高胆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同型半胱氨酸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组计数资料比较[n(%)]
3 讨论
本次研究显示,患者年龄越大、具有脑梗死病史、房颤病史、高血压病史、颈部血管斑块、高同型半胱氨酸发生脑梗死症状越重。年龄是脑血管疾病的一个不可控的独立危险因素,既往文献资料显示,年龄是脑梗死发病、大面积脑梗死发生、影响脑梗死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计量资料分析,年龄是影响脑梗死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年龄越大,脑梗死越严重。颈部血管斑块是指颈动脉、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颈动脉混合回声斑块为主,本研究188 例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混合回声斑块的发生率为69.15%。目前已知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发病机制如下:由于血管内皮损伤或血清胆固醇水平过高导致大量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主的脂质颗粒沉积于动脉内皮下,巨噬细胞大量吞噬脂质颗粒后死亡形成泡沫细胞,大量死亡泡沫细胞聚集形成脂池,并吸引动脉中层的平滑肌细胞迁移至内膜,随后平滑肌细胞产生大量胶原和弹力纤维等包裹脂池,形成典型粥样硬化斑块。颈部血管斑块是导致新发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混合斑块与新发脑梗死的关系尤为密切。郝志华等[2]研究指出颈部血管斑块的不稳定性越高。脑梗死发生率越高。洪柳等[3]研究显示,颈部血管斑块导致血管狭窄,狭窄程度越重,发生脑梗死的危险性越大。本研究显示,颈部血管斑块也是影响脑梗死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
同型半胱氨酸是蛋氨酸和半胱氨酸的重要中间代谢物,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4]。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促进血栓形成、加快动脉粥样硬化,可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使动脉粥样硬化进展迅速,引起脑部血液循环障碍,最终导致脑神经功能受损,因此,有研究认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5]。本研究显示,高同型半胱氨酸也是影响脑梗死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与吴霖浦等[6]及李继红等[7]研究结果相一致。Dziedzic[8]研究显示,高同型半胱氨酸意味着更强烈的炎症反应与血栓形成,所造成的脑损伤与神经功能缺损也就越严重。
另外,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高尿酸、房颤及脑梗病史等均是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可能由于样本基数不够大或回顾性分析所限,本研究仅显示脑梗死病史、房颤病史、高血压病史是影响脑梗死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显示血脂越低脑梗死程度越重,分析原因可能为:①脑梗死越严重的患者基础疾病越多,大部分患者平素服用他汀类降脂药以预防脑梗死,故入院化验时显示血脂不高,甚至部分患者血脂水平偏低;②脑梗死严重患者老年人较多,相比于年轻患者,老年人的饮食习惯相对健康,甚少应酬,血脂相对偏低,故导致统计结果不在预期之内。
综上所述,年龄、脑梗死病史、房颤病史、高血压病史、颈部血管斑块、高同型半胱氨酸可能是影响脑梗死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临床应给予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