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理论视域下文化类综艺节目的传播策略分析
——以《典籍里的中国》为例
2022-04-15王双振
□ 王双振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和国家政策大力提倡发扬传统文化的背景下,文化类综艺节目逐渐走进大众视野,掀起了传统文化回归的风潮。自2021年2月开播后,《典籍里的中国》(以下简称《典籍》)犹如春雷乍响,凭借中国文化典籍的优质内容和时空对话的创新形式迅速出圈,在节目本身成为现象级传播产品的同时带动了一波典籍阅读热。本文结合场景理论从价值认同、传播风格、场景建构、传播语态四个方面解读《典籍》引发现象级传播的原因,以期为文化类综艺节目的策划呈现提供实践参考,丰富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传播的理论探索。
场景理论的提出和发展
场景一词最初是指在戏剧和影视表演中由特定的时间、空间和人物关系所构成的具体场面。随着网络技术的变革和移动媒体的发展,场景逐渐演变为一个综合的概念,其释义逐步由单纯的空间偏向转为描述人与周围景物的关系的总和。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介应用逐渐普及,并创造了新的社会环境。在这种时代背景下,1985年,美国传播学者约书亚·梅洛维茨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的影响》中将场景的概念引入到传播学的研究领域。他认为现代社会媒介的变化会间接导致人类行为的变化,对人们的交往具有决定作用的并非物质场地本身,而是信息流动的模式。2014年,美国记者罗伯特·斯考伯和谢尔·伊斯雷尔在《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中提出了“场景五力”,即移动设备、大数据、传感器、社交媒体和定位系统。他们认为媒介技术的发展为场景传播时代的来临创造了必要条件,互联网和智能媒体所营造的内容场景将帮助个体获得一种前所未有的在场感。随着网络的发展和媒介技术的变革,西方学术界提出的媒介场景理论正在不断被证实,Web2.0的社交媒体时代已演变为Web3.0的场景传播时代。
《典籍里的中国》的场景传播解读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微观社会学认为,特定的时间、空间、情境、场合、需求等对个人的角色和行为具有内在规约性,而围绕个人存在的一切就是场景。场景的打造有助于实现价值观念的传播,形塑个体的价值认同,而文化类节目的有效传播正是基于观众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认同的前提。中央民族大学蒙曼教授作为文化嘉宾参与了《典籍》的节目录制,她指出,“一说到观众,往往觉得年轻人只喜欢花哨的东西,其实传统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厚重,而观众也比我们想象的要深沉,如今的电视观众也欢迎并且完全能接受更深邃的思想内核。”《典籍》聚焦《尚书》《天工开物》《史记》《本草纲目》《诗经》《楚辞》等优秀传统文化作品,涵盖了中国文学、历史学、古典哲学、医药学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不同学科,基于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以“文化+综艺”的形式为观众呈现了兼具艺术熏陶和精神洗礼的文化盛宴。
中华文化传承的人格化传播。场景是人使用媒介的载体,其核心理念是以人为中心。施拉姆曾在《传播学概论》中指出:“传播是各种各样的技能中最富有人性的”。在传播中凸显人的元素,通过展现人的个性特质、情感体验、品格魅力等方式塑造内容,用“具象”的人来感知媒体,有助于拉近传受双方的心理距离,增强受众对传播内容的认同感。《典籍》通过“当代读书人”撒贝宁的角色设定引入了青年视角,结合实力演员的演绎,以戏剧艺术的方式复现了先贤人物为传承文化付出的艰辛努力,通过对专家学者的访谈展现了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绵延不绝、生生不息的强大生命力。节目以典籍中的核心人物作为切入点,加上实力演员的用心演绎,对核心人物的性格特征、品格魅力、人生轨迹进行了全面的呈现和细腻的刻画,提炼蕴含在典籍中的中华民族精神,以人格化传播的方式呈现给观众。《典籍》还在每期节目中邀请与本期主题紧密相关的知名学者,请他们从各自的专业角度讲述典籍的核心要义和价值内涵,补充说明与核心人物有关的故事情节,让典籍中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活生动。
再现真实的沉浸式空间搭建。空间与环境是构成场景的基本要素之一,场景传播的优势在于打破“一时一地”的常规界限,营造一种“再现真实”的氛围,形成感官上的身临其境和感知上的参与认同。通过沉浸式舞台空间的搭建,《典籍》将演播现场划分为三个舞台和一个甬道,一号舞台负责主戏剧的呈现,二号舞台为节目核心人物的出场留出空间,三号舞台由两个上下联通的平台构成,与一号舞台交错相接。三个舞台通过甬道相互连接,实现了灵活的场景转换,构造了一个全景式“故事场”。观众席可以随着表演空间的转换旋转方向,既保证了节目宏大戏剧场面的呈现,又为观众带来了沉浸式的戏剧体验。互联网的发展和媒介技术的革新是场景建立的基础背景,《典籍》利用 5G、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三维成像、环幕投屏、实时跟踪等技术手段拓展空间维度,创造了一个多维立体的空间环境,辅之以精美的服化道具和实力演员细腻生动的表演,在一定程度上再现了历史真实。以第八期节目《徐霞客游记》为例,节目利用5G、VR、环幕投屏等技术展现了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在书中描绘的“石乳下垂,色润形幻”“云散日朗,人意山光”“挂石投崖,悬藤倒柯”等壮丽景象,观众置身现场,仿佛身临其境。借助虚拟现实技术,主持人撒贝宁带领“徐霞客”来到三江源,喝到了长江源头的水,看到了“一日千里”的高铁,完成了他“朝碧海而暮苍梧”的一生夙愿。观众也在“穿越时空”的奇妙旅程中感受古代先贤为传承文化付出的艰辛努力,在情景交融的氛围体验中感悟中国文化赓续传承的精神力量。
平民化叙事增强情感共鸣。场景传播的目标是在特定的情境下为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适配,关注个体“此时此地”的需求,通过精准传播促进深度互动行为,建立情感认同。《典籍》突破了传统的文化类综艺节目的陈旧模式,运用巧妙的叙事转换将典籍中沉寂的历史文化进行人格化、故事化的艺术转码,拉近了传受双方的距离,以平民化叙事打通受众的情感勾连,减少了传受过程中的意义损耗,增强了传播内容的感染力。为了增强节目的互动效果,《典籍》极富创新性地设置了由主持人撒贝宁担任的“当代读书人”角色。在第一期节目《尚书》中,当代读书人撒贝宁“穿越时空”,见到了由演员倪大红饰演的古代读书人伏生。这场跨越2000多年的古今对话立意高远、场景宏大、令人动容,在“伏生”讲述自己的护书经历时,主持人撒贝宁多次泪洒现场。这种对话式、平民化的传播语态兼具大众化优势和通俗娱乐性,具有亲和、真实、富有人情味、贴近现实生活的特点,能够满足大众化的情感需求。观众跟随主持人撒贝宁的视角,参与并体验了“当代读书人”和“古代读书人”跨越时空的古今对话,深入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尚书》背后的感人故事,增强了对中国传统文化血脉相承的情感共鸣。
结语
《典籍》以“文化+综艺”的形式聚焦中国文化典籍,极富创新地形成了“戏剧+影视+文化访谈”的融合表达方式,基于观众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通过人格化传播、情景式再现、平民化叙事发挥场景传播的情感驱动和体验优势,为观众呈现了流传千古、享誉中外的中国文化典籍的魅力,传递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密码,展现了蕴含在典籍中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在国家大力提倡发扬传统文化的背景下,未来的文化类综艺节目也可以依托政策扶持和行业发展的趋势,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内涵,利用好场景理论优化传播内容,发挥场景传播在技术和理念层面的优势,自觉承担起传播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培育文化自信的光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