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英语教学延伸绘本阅读的实践策略

2022-04-15姚甜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整合教学绘本阅读小学英语

【摘 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关注学生英语知识、思维、情感、跨文化等素养的发展,借助英文绘本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听、说、读、写意识,让学生在绘本阅读、故事情节推演、精美图示观察与分析中,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整合教材与绘本资源,帮助学生学习词汇、句型、语法,提高学生英语阅读水平。

【关键词】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整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2)06-0190-02

绘本的显著特点是图文并茂、短小精悍、生动有趣。在小学阶段,认识词汇、了解句型、掌握语法是英语教学的重点任务,单纯地识记、背诵会让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对此,教师可将教材与绘本资源整合起来,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情境,帮助学生突破英语学习难点,提高学生自主阅读意识和英语阅读能力。

一、指向词汇,积累词汇量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学习语言要从词汇积累开始。在小学阶段,词汇相对简单,但要想读懂文本,需要具备一定词汇量。除了学习教材中所出现的词汇外,教师可以适当借助绘本阅读,丰富学生的词汇量。在词汇教学中,教师要把握词汇间的关系,善于串联词汇,发现其规律,利用相关绘本帮助学生快速、轻松掌握词汇,让词汇教学事半功倍[1]。

四年级学生已经认识了一些简单的词汇,能够参与简单的听、说、读、写活动。教师可利用英文绘本The Magic Words,让学生提高对词汇的学习兴趣。在故事中,魔法师表演魔术,将单词图卡放入魔法帽,挥舞魔法棒,口念咒语,一团烟雾散去,魔法帽里呈现多个礼物,如watermelon、starfish、popcom等。这一趣味、生动、精彩的绘本,

能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跟随教师学习词汇的兴趣。在词汇讲解中,教师可以抓住“magic”这个主题,从“魔法”入手展开词汇教学。如教师在课堂上引入一段魔法表演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接着向学生讲解单词:watermelon一词由water和melon构成;starfish一词由star和fish构成;popcorn一词由pop和corn构成。然后让学生回忆所学的词汇,再结合单词构成规律,想一想还有哪些词汇的构成特点与之类似。很快有学生发现,classroom由class和room构成,tabletennis由table和tennis构成,playground由play和ground构成。这些单词都是由两个简单词汇组合而成的,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已学词汇来理解记忆新词汇。

小学生年龄虽小,但是求知欲很高。在绘本阅读中,教师可结合教材中的词汇,指引学生从绘本中去发现有类似规律性的词汇,由此及彼,帮助学生积累词汇。单纯地理解、记忆词汇难免枯燥,教师应通过归类、整理,带领学生从语境中感知词汇的构成特点,让学生掌握“合成词”的构词规则。

二、指向句型,从情感体会中领悟语言知识点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对句型知识点的学习和运用,很多学生习惯于死记硬背。运用这种学习方式会使学生出现混乱,难以实现自主、灵活表达。语块教学法认为,可以将语言看作预先编制好的语块,语块通常是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来构成的语言表达单位。结合教材中的基本的句型知识,辅以绘本阅读活动,为学生搭建真实、有趣的言语交流平台,便于学生主动运用句型进行交流。

在学习译林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 6“What Time Is It?”时,本节的基本句型为“What time is it?”“It's ...o'clock.”。除了在课堂上进行多次操练、运用外,教师可拓展英文绘本The Old Clock's New Hands。在英文绘本阅读中,指导学生深入故事情境,唤醒学习情感,培养学生基本句型的表达能力。

从故事的发展来看,可以将绘本故事分为三段。第一段,蛇来前,老钟报时;第二段,钟坏,不能报时;第三段,蛇帮老钟,作为指针,继续报时。为让学生能够深入到故事情境中,教师可开展角色扮演活动,由学生扮演老钟、蛇、村民等角色,让学生多次反复操练“What time is it?”“It's ...

o'clock.”等句型。学生从角色演练中,一方面可巩固基本句型,另一方面也能对绘本故事有深刻理解。教师可提问:Why didn't people like the snake? What might people say to the snake? How did the snake feel?要求学生结合绘本故事内容,边读边想,感受村民对蛇的情感变化,并谈谈自己的想法。这样的教学渗透了“与人为善、知恩图报”的道理,从英语知识、交际对话中深化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指向语法,从任务创设中搭建学习平台

小学阶段的语法知识教学是培养学生英语表达能力的重要基础。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布置任务,让学生从英语阅读中去发现语法知识。另外教师可借助问题启发学生关注语法,反复操练并掌握语法知识。绘本故事所营造的语言学习情境,能为语法渗透创设良好氛围,让语法知识变得直观、生动、有趣[2]。

在译林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1“The king's New Clothes”的教学中,学生已经了解和学习了“一般过去时”的语法规则,但对该语法的内涵并不理解。对于“过去时”,很多学生感到难以理解。于是笔者顺势拓展英文绘本A Carrot Seed,该绘本中有很多与“过去时”相关的语言表达内容。笔者提出问题:What did the little boy do in the story?学生围绕绘本展开自主阅读,从阅读中能了解与小男孩相关的故事。笔者借助绘本中的图示信息,让学生对“planted a carrot seed”“pulled up the weeds”“sprinkled the ground with water”进行圈画标记。这些语块都是“过去时”的表达方式,学生对照图示信息能了解各语块的基本含义。笔者让学生观察这些“过去时”句子的语法规则,发现其共同点是在动词的后面加了“-ed”或“-d”。也就是说,动词后面加“-ed”或“-d”是“过去时”表达的基本特征。接着,笔者提出问题:What did people say to the little boy?启发学生细读文本,从文本中找出答案。显然,课本中就有这一问题的答案:His mother said,“I'm afraid won't come up.”;His father said,“I'm afraid it won't come up.”;His big brother said,“It won's come up.”。对照三个人对小男孩说的话,可以得出,他们都说了“It wouldn't come up.”。

从绘本阅读中,指导学生把握过去式的一般特点。从自主阅读中,让学生明白say的过去式是said,keep的过去式是kept。这些动词在转换成过去式时,要注意音、形、义的变化特点。由此可见,语法知识具有较强的概括性,且细碎、多样,小学生难免存在难懂、难记、难学的问题。教师在讲解语法知识时,不能生搬硬套,要结合趣味横生的绘本,指引学生边读边思考,从具体的句子中发现语法的特点,循序渐进地掌握语法规则。

现行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非常注重故事的趣味性。对小学生而言,词汇、句型、语法是学习重点。通过拓展英文绘本,立足阅读技能的培养,促进学生获取相关知识,加深对英语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思辨、审美、创造能力。另外,教师在结合教材延伸绘本阅读时,要把握阅读情境的适切性,促进学生对英语语言技能的内化,让绘本阅读成为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增进心智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宋春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绘本阅读策略研究[J].小学生(下旬刊),2021(9).

[2]蔡琦.小学英语融合绘本阅读的方法探究[J].校园英语,2021(24).

【作者简介】

姚甜(1987~),女,江苏常州人,漢族,本科,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猜你喜欢

整合教学绘本阅读小学英语
一年级“短语、句式”的整合教学的探索
绘本阅读教学中如何运用恰当有效地提问促进幼儿积极情感体验的发展
新课改背景下英语绘本阅读分析
孩子们与绘本的那些事
数学史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策略研究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有效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