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英语绘本教学策略探讨

2022-04-15王娟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绘本教学小学英语教学策略

【摘 要】小学英语教学既要关注对学生英语学科知识的教授,也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品德素质的综合培养。绘本教学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小学英语教学素材,深受师生欢迎,且其在帮助小学生积累语言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自主学习习惯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结合实践教学经验,就小学英语绘本教学策略展开探讨,旨在与广大教师共同交流,为促进绘本教学的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绘本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2)06-0166-02

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英语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教学的重心从传统的单词积累、语法学习逐步转移到对语言的综合运用中。绘本通过图画营造故事情境,展开故事叙述,深受师生欢迎。特别是小学生,他们好奇心较重,对图文并茂的阅读教材有着天然的兴趣。采用绘本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英语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英语绘本文字较少,方便阅读,且更适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润物细无声”式的教学,让学生逐步积累词汇量的同时,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掌握更多的语言技能。

一、巧设问题和情境,发展创造性思维

绘本教学深受小学生的喜爱,但是学生的注意力也容易被生动的图画分散,这就需要教师精心引导,可以通过问题和故事情境的设置,引导学生跟上教学的脚步,学习语言技能的同时,发展其思维能力[1]。

(一)阶梯式提问,引领思维发展

每次开展绘本教学,学生都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与小学生好奇心重、探索欲强的心理特点直接相关。与此同时,小学生的毅力不足,捕捉重、难点知识的能力较弱。这就需要教师设置阶梯式的问题,引领学生思维的发展。绘本教学中,应通过精心设计问题,为学生搭设框架,引导学生构建清晰的思维框架,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如绘本The Camel and the Pig主要讲述了小猪和骆驼相遇,他们打赌,比赛看谁可以先吃到菜园里的蔬菜。比赛过程中,他们展示自身的优点的同时,也认识到了对方身上的优点。在这一绘本教学中,首先教师可以一边展示绘本图片,一边抛出引导性问题:“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利用问题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导入文本,然后适时地提出新的问题:“What will the camel and the pig bet? Why?”抛出这些问题是为了引导学生展开进一步的思考和想象。最后,再提出一些更深层次的开放性问题,如“Being short or being tall, which one is better?”引导学生积极表达自身的观点,对绘本故事展开深层次的思考。在层层递进的问题设置中,引导学生完成對故事的理解、想象、体验、表达全过程,同时有效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2]。

(二)创设真实情境,引领意义建构

根据情境认知理论,学习者应该通过营造特定情境、融入情境、积极参与情境来完成对知识的学习。根据这一理论,绘本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营造真实的情境。真实的情境更容易帮助学生产生真实的感悟、思考和理解,最终习得相关知识。如在绘本The camel and the pig中,描述骆驼和小猪取食的动作分别用了squeeze和reach这两个词。对于小学生而言,这两个词的理解难度较大。为此教师可以运用教具营造蔬菜园的采食情境,要求学生模仿骆驼和小猪神态。通过情境的再现,学生对这两个词语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记忆。

二、以兴趣为导向,促进自主化学习

作为教师,应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兴趣成为学生持续学习的动力。绘本教学中,应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学生“亲身经历”绘本故事,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

(一)自主预测,激发学习动机

教师要利用小学生好奇心重、求知欲强的心理特点,结合绘本图片、文本内容,巧设悬念,引导学生对绘本故事的内容发展走向进行预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在绘本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绘本图片,提出问题:What's the story about? What is the name of the story?引导学生结合图片展示的内容,展开丰富的想象,激发其学习动机,培养学生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学生自主学习、大胆预测,甚至可以发挥想象力赋予绘本各种精彩的故事版本,学生在这个自主探索过程中可以收获更多的快乐,学习兴趣更加高涨[3]。

(二)“亲身”经历,提升情感体验

教师应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绘本,这样的角色和情节更容易唤起学生生活经历,更有助于引起情感共鸣。学生可以亲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进而融入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悟。如绘本Mother! Dear Mother!是一个关于母爱的故事,讲述的是动物妈妈如何保护自己的孩子。在这一绘本的学习中,学生很容易联想到自己的妈妈。通过绘本故事展现、绘本朗读、角色扮演,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母爱的细腻与伟大。最后,教师再适时地提出问题:“What is the one thing that makes all the mothers the same?”引导学生从自身经历出发思考母爱,提高学生的共情能力,实现学科育人的根本目的。

三、因材施教,促进多元化发展

绘本是对小学英语教材的有效补充,但是不同学生个体对绘本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不同。教师展开绘本教学,必须因材施教,可以尝试引入协同合作、分层作业等方式,使不同的学生个体都可以在协作或者独立的语言实践活动中获得思维能力、语言能力等方面的多元化发展[4]。

(一)精选绘本

开展绘本教学之前,要依据学生的认知情况,合理选择绘本。绘本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绘本教学的开展。如小学低年级学生思维更加感性,因此趣味化、简单明了的绘本故事更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而针对已经有了一定词汇量的高年级学生,就应该选择故事情节更加复杂、更加有寓意的故事。

(二)分层教学

由于知识基础、个性、学习水平等因素的差异,学生对于绘本教学的接受程度和理解程度不同。许多学生并没有真正参与到绘本教学过程中。因此教师在设计绘本学习任务时,应该注重学习机会的公平化,即应充分考虑全体学生的共同学习需求,应给全部学生参与绘本教学过程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思考、探索、交流合作的全过程,并给出真实的反馈和评价。教师可以通过分层设计学习任务来实现学习机会的公平性。如对于学习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教师可以布置简单的读绘本、理解故事大意等学习任务,为学生布置开放性强的主题作业,鼓励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让学生从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对于基础较为扎实的学生,可以采用“阅读圈”策略,即学生自发地组成阅读小组,根据自身的兴趣和意愿进行阅读分工、内容梳理、内容总结等活动。

(三)多元化评价

学习的成果应该多维度地体现,因此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也应该是多维度的。教师要认识到不同学生个体的差异,不应以一份简单的阅读测试卷去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果,应该通过制定多维度的评价策略,帮助学生獲得学习过程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促进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发展。通过全面及时的评价反馈,教师可以更有效地改进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果。具体考查的内容,包括但是不限于故事角色扮演、故事文本的阅读理解、故事朗读、演讲辩论、读书笔记等。

四、结语

总之,小学英语绘本教学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引导学生主动进行知识的建构。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对教师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新时代的教师,必须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要根据不同学生个体情况因材施教,要引导学生展开合作,在语言实践活动中不断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张译木.如何将小学英语教材与绘本有效结合[J].江西教育,2021(24).

[2]王晓芬.英语绘本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中学生英语,2021(30).

[3]陈国苹.浅析绘本的运用对小学英语教学的助力[J].求知导刊,2021(32).

[4]王小慧.英语绘本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文科爱好者,2019(1).

【作者简介】

王娟(1982~),女,汉族,江苏宝应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英语。

猜你喜欢

绘本教学小学英语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从图画的背后读出含义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