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提升高中历史教师立德树人能力的路径

2022-04-15肖勇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立德树人高中历史互联网+

【摘 要】高中历史教师是高中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主体。新时代提升高中历史教师立德树人的能力,构建一支德行端正、情怀深厚、视野开阔、终身学习的教师队伍,对高中学校培育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升立德树人整体成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中历史;立德树人;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2)06-0118-03

国家大计,系于教育,教育大计,系于教师。在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中心环节的新时代,高中历史教师一如既往地肩负着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重要责任,是高中学校提升立德树人整体成效的主力军,也是新时代教育工作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主体。

一、提升高中历史教师立德树人能力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提升高中历史教师的职业素养,更好地履行立德树人的职责

在立德树人成为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的背景下,提升教师立德树人的能力就是发展教师职业素养的基本要求。只有教师具备出众的立德树人能力,才能更好地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才能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

(二)有助于促进学生成才,成为更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中时期是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易于被影响、被左右的时期,尤其是在网络信息时代,尚处在“三观”形成和确立时期的高中生更容易被网络不良信息浸染、左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1]。这意味着要防止青少年的“三观”被不良信息支配、操纵,就要充分发挥一线教师立德树人的作用,要尽可能提升一线教师立德树人的能力,如此才能让直接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责任的教师,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三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有助于高中學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升高中学校立德树人的成效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高中学校的责任与义务。高中学校必须充分发挥一线历史教师的作用。一线历史教师是高中生学习知识、锤炼品格、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是高中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执行人,他们能力越强,越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越有助于把我党的教育方针落到实处,越有助于提升高中学校立德树人的整体成效。

二、提升高中历史教师立德树人能力的现实路径

高中历史教师立德树人的能力,直接关系到高中学校立德树人的整体成效。习近平总书记希望广大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2]。这为提升高中历史教师立德树人能力指明了方向。

(一)加强政治引领,提升高中历史教师立德树人的自觉性

加强政治引领是新时代提升高中历史教师立德树人能力的必然要求。高中历史教师是高中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主体,他们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具有很强的示范性,直接影响“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为此,必须切实加强对高中历史教师的政治引领,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他们的头脑,引导他们努力成为党执政的拥护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维护者、家国情怀的传承者、先进思想的传播者、民族复兴的助力者。如此才能更好地让他们自觉肩负起立德树人的使命,更好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二)厚植家国情怀,提升高中历史教师立德树人的主动性

厚植家国情怀是新时代提升高中历史教师立德树人能力的核心要求。我国现阶段教育的目的是要增强学生对自己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是要培养富有家国情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此,必须厚植家国情怀,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高中历史教师,让“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成为他们自觉的理想追求,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如此才能更好地肩负起立德树人的重任,更好地引导学生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立志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三)端正德行,提升高中历史教师立德树人的示范性

端正德行是新时代提升高中历史教师立德树人能力的基本要求。培养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为此,必须端正高中历史教师的德行。从主观上讲,高中历史教师要自觉正心诚意,主动提升自身职业道德修养,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理念内化为自身的精神追求;从客观上讲,学校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的理念,通过搭建师德师风培训平台和健全师德师风考核机制来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如此才能更好地让教师以自身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更好地发挥教师对学生的人格感化和道德示范作用。

(四)拓展视野,提升高中历史教师立德树人的榜样性

拓展视野是新时代提升高中历史教师立德树人能力的必由之路。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化不断发展的今天,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具有大视野、大格局、大境界、大智慧、大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也因此需要有更强烈的世界意识和国际视野,需要有更宽广的知识视野和历史视野。为此,必须拓展高中历史教师的视野,用“大视野方有大作为,大格局方有大境界”的理念感染他们,引导他们不仅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如此才能让他们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更好地实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标,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成长为具大视野、大格局、大境界、大智慧、大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五)终身学习,提升高中历史教师立德树人的持久性

终身学习是新时代提升高中历史教师立德树人能力的重要途径。第斯多惠认为,凡是不能自我发展、自我培养和自我教育的人,同样也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3]。在当今时代,终身学习既是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也是顺应客观环境的需要。首先,教师要履行神圣的职责,只有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才能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培养和自我教育,才能拥有不断进步的成就感、幸福感。其次,面对瞬息万变的客观环境和一届又一届不断变换的学生,教师固有的经验和过去的原则都面临着过时和失效的风险,只有与时俱进,实现认知升级和终身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环境变化的步伐,才能适应新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新学生,才能更好地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要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归根结底需要发挥高中一线历史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只有通过他们的榜样示范作用,才能够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EB/OL].(2018-09-10)[2021-12-20].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9/10/c_1123406247.htm.

[2]劉建军.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着力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N].北京日报,2019-04-01.

[3]郝经春.教师必读的外国教育名著导读[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肖勇(1981~),男,汉族,四川蓬溪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历史教育教学。

The Path for History Teachers' Moral Education Ability in the Context of "Internet +"

Yong Xiao

(No. 1 Middle School, Yuechi, Sichuan, 638300)

Abstract:High school history teachers are the main part to carry ou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build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students in high schools. In the new era, 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high school history teachers for establish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people, and to build a team of teachers with correct morality, deep feelings, broad vision and lifelong learning, which are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cultivate the qualified socialist builders and successors and improve the overall effectiveness of establish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people.

Key words:high school history; moral education; Internet+

猜你喜欢

立德树人高中历史互联网+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