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历史材料分析能力培养策略

2022-04-15堵晓雯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初中生培养策略

【摘 要】在近年的初中历史学科考试中,为提升学生对历史的多层次掌握,增强历史各领域的联系,历史材料分析题的类型发生了较大变化,对学生的分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初中生历史材料分析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历史教师教学思考的重点。文章对初中生分析历史材料时存在的问题进行解析,并为提升学生历史材料分析能力提供了一些策略。

【关键词】初中生;历史材料分析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2)06-0112-02

初中生在学习历史时不仅需要简单地记忆,更需要加强对历史的了解与掌握,深刻铭记我国历史发展的繁荣与落寞,促进以史为鉴目标的实现。目前初中生的历史考试材料分析题已产生一定变化,生搬硬套已不适用于材料分析题的解答,初中生应加强对我国历史各领域的联系的理解,把握材料的核心,增加历史知识储备量,提升自身分析能力,以促进历史学科成绩的提高。

一、初中生分析历史材料时存在的问题

(一)阅读能力较低

部分学生在面对历史材料分析时,只是对材料进行简单阅读,未抓到材料的核心内容与重点内容,导致历史材料的分析质量大大降低[1]。另外,部分学生在阅读材料时,未有效结合相关问题,导致在解答材料分析题时与问题的主旨存在一定偏离,降低答题效率。还有部分学生在阅读材料时无从着手,未找到问题的切入点,导致阅读速度缓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学生回答问题的效率,不利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全部试题。

(二)知识储备量较少

在中西方文化冲突较为激烈的今天,部分学生对我国历史缺乏了解的兴趣,对相关历史资料的研究较少,导致学生的历史相关理论知识掌握不足,在进行材料分析时不能有效结合历史知识进行问题解答,不能明确材料的重点。另外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一些学生只是对教材上的内容进行掌握及理解,未在课外查找相关的历史文献资料,对历史材料的理解较为片面,历史科目的学习系统性不足,导致学生在进行历史材料分析时未对其深入了解,知识储备量不足,材料分析不深入且流于表面。

(三)信息获取能力不足

我国历史文化悠久,具有十分庞大且丰富的历史信息资源。因此,初中生在进行材料分析时应具备出色的信息获取能力。然而部分学生在分析历史材料时,未及时获取有效信息,对历史材料的挖掘深度不足,降低了材料分析的质量[2]。

二、培养初中生历史材料分析能力的策略

(一)提升学生信息解读能力

历史教师应加强对学生信息解读能力的培养,提高其获取重要信息的能力,加强其信息处理能力,使学生在对历史材料进行分析时能准确获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促进学生分析能力的提升,保障其历史材料分析更科学。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加强对每一章节重点知识的掌握,查找相关史学资料,对教学设计进行优化,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相关材料,提高学生的知识广度,拓展其知识深度。

如教师在教授“第一次鸦片战争”时,首先,可向学生提出问题,使其明确该战争发生的时间以及涉及到的人物及国家,引导学生抓取事件主线,加强对其提取信息核心能力的培养。其次,引导学生掌握英国向我国走私鸦片的主要目的,了解当代背景下的资本主义,明确资产阶级的本质,如利益至上、虚伪等,促进学生对材料信息的进一步挖掘。最后,带领学生了解林则徐的相关事迹,从人物的行为及话语对其性格进行分析,使学生深刻感受其爱国情怀,感受其维护民族利益及尊严的决心,对材料中相关人物事迹进行深入解读。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细化分析,使学生掌握分析历史材料的步骤,提升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增强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加强对相关历史信息的解读,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使其具备优秀的知识运用能力,强化其分析能力。

(二)增加学生历史知识储备量

初中生进行历史材料分析的前提是具备一定知识储备量,这样才能保障历史材料分析的科学性及合理性。首先,教师应引导学生提升对教材内容的重视,使其充分掌握教材内容,在进行历史材料分析时,有效结合相关历史知识,提升学生解读材料的逻辑能力。其次,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旁征博引,加强学生对相关历史知识的了解及掌握,提升学生的解析能力[3]。最后,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教师可向学生推荐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史学资料,为历史材料的分析积累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材料分析能力。

如教师在教授“隋唐文化”时,首先,应让学生了解隋朝文化的建立,加强学生对隋朝历史的掌握,为有关隋朝历史材料的分析奠定基础。其次,教师应加强对唐朝盛世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体会民重君轻的思想,培养学生对唐朝历史材料的深度挖掘能力。最后,根据学生的兴趣向其推荐不同的史学资料,如部分学生对安史之乱比较感兴趣,可以向其推荐相关史学资料,使其深刻体验唐朝由繁荣走向败落的过程,让学生从中吸取相关经验,明白自大的害处,培养学生以史为鉴的意识。教师可让学生根据知识储备解析材料,促进学生分析能力的提升,保障材料分析的深度,深刻体会相关历史材料背后的含义,促进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提升。

(三)提升学生认知能力

教师在教授学生历史知识时,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知识讲解,使学生逐渐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4],提升学生材料分析深度和历史材料解析能力。教师可根据相关历史资料及事例,一步一步引领学生对材料进行分析,加强材料与日常教学的联系,使学生形成独具特色的抽象思维,提升学生的深度分析能力。此外,历史教师应明确,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根据学生不同认知水平进行相关解析能力的渗透,避免揠苗助长,避免使学生的认识水平与思维深度脱节。

如教师在教授不同年级的学生时,应根据其不同的思维能力进行教学模式的调整,保障学生在学习历史相关知识时由简单过渡到复杂,实现学生思维结构由低层次至高层次的转化,为培养学生的历史材料分析能力奠定基础。教师在讲授“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首先,应使学生明确战争爆发的起点,即慕尼黑阴谋。其次,教师对慕尼黑阴谋进行讲解,使学生了解慕尼黑协定的目的及实质,引导学生学会深度剖析历史材料。最后,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祸水东引的危害性,明确该做法只会放大侵略者的野心,应加强反法西斯斗争,避免事件的扩大化发展。通过一步步分析使学生领悟到姑息养奸只会造成侵略步伐的加快,从而加强材料分析方法及思维的渗透,使学生在进行历史材料解析时由表层现象逐渐探索深层含义,提升学生的历史材料分析能力[5]。

历史材料不仅是指单一的历史事件,其中还包含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历史事件。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历史材料分析时应加强对相关时代背景的讲解,使其了解相关事件发生的意义及影响,保障材料分析的质量与深度,促进学生思维结构的优化,提升学生历史材料解析能力。

【参考文献】

[1]汤金玲.史料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探究[J].甘肃教育研究,2021(3).

[2]江全国.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史料教学探析[J].考试周刊,2021(54).

[3]徐弦钰.提高初中生历史材料解析题解答能力的路径[J].新智慧,2020(22).

[4]伍晓萍.基于提高初中生历史材料自主阅读能力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2020(52).

[5]汲寿军.探索提升初中生解答历史材料考题能力的策略[J].汉字文化,2019(19).

【作者简介】

堵晓雯(1991~),女,汉族,江苏江阴人,本科,中小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历史教学。

猜你喜欢

初中生培养策略
巧用地图培养初中生史料实证意识——以《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为例
省考背景下初中生地理识记能力提高的策略探讨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