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志欣:科学运用素材,助力法治意识生成

2022-04-15李志欣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9期
关键词:信仰法治思维

李志欣

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承担着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的重要责任,在法治课堂教学中科学运用素材,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法治事件,有利于促进学生提升法治思维,有利于激发学生践行法治信仰。本文以具体事例为例,从课前教学导入、课中深度探讨、课后提炼升华三个部分对初中生法治意识的生成进行分析。

关键词:素材法治事件法治思维法治信仰

一、高效导入,关注法治事件

教学的过程中导入新课是重要环节,导入的效率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高效的导入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要在情境导入环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需要教师进行巧妙的设计,合理运用不同的导入方法。在法治内容的教学中,导入的重要作用是引导学生关注法治事件,教师可以根据材料的不同,在实际教学中积极运用以下两种导入方法。

一是生活情景剧导入法。当前初中生逻辑性较好,能利用已有的线索进行创造和发展,对生活情境有较强的参与愿望。笔者根据这种情况经常采用生活情景剧导入法导入情境,让学生以表演的方式续写可能发生的事件。例如,在“善用法律”的教学中,展示以下内容:

学生根据情境快速展开想象形成观点,并派代表生动地表现出来,根据学生的演绎,教师顺理成章地引出“智勇双全,依法维权”的课题。这样的导入促进了学生关注法治事件,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生活情景剧导入使学生参与度高,但是时间较长,这就需要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围绕情景剧内容进行,情景剧内容的设计尤为重要。

二是社会热点事件导入法。由于信息传播方式的转变和社会责任意识的萌发,学生逐渐成长为“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社会人,通过网络、电视等更多地了解了社会热点事件,并能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同时,在法治教学中促进学生在真实法律事件中形成法治思维,提高法治意识非常重要。结合初中生关心社会热点事件和法治内容教学目标,社会热点事件导入法是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方法。比如在“生活需要法律”教学导入中引用高铁霸座事件,用学生熟悉的热点事件促进学生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同时提高学生关注度。用这种方法,要注意教学中选用的事件要真实可靠,通过真实案例给学生以正确法治观念的引导。

助力学生法治意识的生成中,对法治事件的关注是必不可少的,对法治事件的关注是一切法治意识生成的基础,唯有多关注和分析法治事件才能提高法治思维,践行法治信仰。法治事件本身就是很好的教学素材,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始发阶段要积极运用合适的方法导入素材,可以增强学生对法治事件的关注度,从而更愿意了解和分析法治事件,践行法治信仰。

二、深入探讨,提升法治思维

在教学的过程中深入讨论素材,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至关重要。在法治内容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法治思维能力的提高,需要根据素材设置合适的任务,以任务为导向促使学生对素材进行全方位分析,从而结合已有经验和知识輸出理解,同时在经验和知识的交流整合过程中形成更全面的认知,提高自己法治思维的运用能力。

在《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依法纳税”知识点的教学中,教师以“依法纳税,人人参与”为主题,选用了著名影星范某某偷逃税事件为素材,根据教学目标对素材进行分幕呈现,第一幕:2018年9月30日,范某某偷税、漏税被官方证实;第二幕:2018年9月30日,江苏省税务局向其下达“税务处理决定书”和“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要求其将追缴税款、滞纳金、罚款在收到上述处理处罚决定后在规定期限内缴清,需补缴税款共8.84亿;第三幕:2018年10月3日,范某公开发表致歉信,承认偷税、漏税,并表示积极补缴税款;第四幕:各个明星补税的补税、注销公司的注销公司。同时,根据分解任务有利于任务完成这一特点,分幕设置了四个问题,“范某某行为属于什么行为,这种行为有什么危害?”“为什么公民要依法纳税?”“依法惩处违法行为的意义有哪些?”“有人说,明星范某某需要依法纳税,我只是中学生,纳税与我无关,你认同这种观点吗?请说明理由。”学生在法治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通过证实范某某偷税—税务部门正式下达决定书—补缴税款—连带社会效应四幕素材层层递进,展示事件的发展过程,促进学生清晰地了解事件的进展。同时,根据事件发展过程以任务为导向设置“是什么、为什么、意义、辨析怎么做”四个问题,由浅入深地讨论和探究问题,促进学生由简单到复杂全方位思考本次法治事件。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围绕依法纳税这一理论知识对范某某偷税漏税的法治事件进行剖析,并在最后的辨析中将依法纳税知识落实到自己所处的初中生群体。学生在真实的法治事件的分析过程中不断深入,提升法治思维,提高法治思维运用能力。

助力学生法治意识生成的过程中,提高学生法治思维运用能力是重头戏,在教学中结合对真实事件的思考与探讨,有利于促进学生全方位地认知生活中发生的法治事件。同时,学生在与同学、教师的交流中思维不断碰撞,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对法治事件的剖析与思考的能力,促进自我法治思维发展,提高自我法治思维的运用能力。

三、提炼升华,践行法治信仰

当法律走进人心才能发挥它本来的作用,只有形成法治信仰才能真正做到守法、尊法、护法。在初中法治内容教学中促进学生法治信仰的生成是最终落脚点,笔者认为法治信仰的生成是通过长期的学习、实践、环境熏陶所产生的不易动摇的法治信念和意愿,并以这种信念和意愿为准则指引自己的行动。

在课堂教学中法治信仰生成主要对应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了达到课堂教学此项目标的最优效应,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积极提炼和升华素材,将来源于生活的法治事件所蕴含的精神力量展现出来,激发学生树立法治信仰,以指引现实行为。这一部分教学目标的实现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视频播放、模拟活动等方式进一步提炼具体内容,发挥具体素材所承载的精神力量。例如,在“治国安邦总章程”的教学中,教师以“维护宪法权威,争做宪法宣传小能手”作为主题素材,在最后组织学生进行“宪法宣誓”模拟活动,学生在庄严的模拟活动中进一步感受宪法的权威,促进宪法精神走进学生内心。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以主题素材为依托组织学生参与模拟活动,通过参与模拟活动,学生切身感受到法律的庄严与权威,从而将这种感受深植于内心,使其成为内在法治信仰的一部分。

在法治内容的教育过程中科学运用素材有利于促进学生法治意识的生成,然而我们也必须意识到初中生法治意识的生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巨大工程,不仅需要教师在学科教学中积极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还需要各方合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参考文献:

[1]陈国菊.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19):6364.

[2]邹俊仪.道德与法治辨析式情境教学设计[J].思想政治课研究,2020(1):153156.

[3]张奕富.基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情境式教学路径探寻[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9(5):123125.

[4]王芳.情境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以“依法行使权利”一课为例[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4):7984.

责任编辑:唐丹丹

猜你喜欢

信仰法治思维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信仰
漫画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