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体味审美之蕴 丰富语文之美
2022-04-15王培
王培
摘要:语文学科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工具之一,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是审美的工具,也是人类审美的集中表现。语文教学活动体现了美,也创造了美,所以语文教学与审美体验是密不可分的。本文主要从感受、理解和再创造三个难度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审美体验课堂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周围世界的美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变得高尚文雅,富有同情心,憎恶丑行。”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一种美的再现与创造,它启迪着学生心灵,陶冶着学生的情操,提升着学生的内在修养,影响着学生的兴趣、气质、胸怀,感染着学生的心灵。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美、体会美、欣赏美、创造美,其实就是以各种形式的审美体验去触动学生,以文化熏陶学生,使学生在学习文学作品的同时,受到形象而深刻的情感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美的情操。
一、审美体验之初——感受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一般既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又具有较高的艺术性。语言美、形象美、形式美、风格美、音乐美、意象美、情感美等,都在文章中交融着、体现着。古代诗文就是其中极为典型的,融合着多种美感的文学作品。在阅读这些作品时,最先获得的直观感受是作品的语言美、形式美、音乐美等。
比如大家所熟知的《琵琶行》,以“急雨”喻“大弦演奏的声音”,以“私语”喻“小弦演奏的声音”,以“大珠小珠落玉盘”喻“声音的交错”,以“莺语花底滑”喻“声音的轻快”,以“幽咽泉流”喻“声音的冷涩”等,生动的比喻表现了音乐美。而“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从侧面描写了琵琶声的妙绝之神,“此时无声胜有聲”,留给读者回味深远的广袤空间。这些丰富的词句、灵活多变的表现手法,不仅使音乐形象变得具体生动而又深刻,蕴含了多层次美感,更营造了一种凄婉哀伤的意境,带给人们多重的美感享受。
再如《兰亭集序》《阿房宫赋》《诗经》等讲求平仄、对仗工整、起承转合等多种技艺的运用,读起来朗朗上口,极具形式美。《诗经·采薇》采用重章叠唱的艺术手法,回环往复的结构加上叠音词,一唱三叹,音节和谐,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到作品丰富的形式美和音乐美,给学生带来初步的审美体验。
二、审美体验之品味——理解
审美离不开理解,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理解作品内在含义,通过形象的感知加深审美体验。同时学生在对美和艺术的欣赏、评价,也加深了其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现了审美教育的作用。
比如《像山那样思考》这篇哲理散文,有大量的长句和复杂的句子,学生感觉难以理解,给教学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学生要想体会到作品的哲理美,理解是基础。基于此,疏通文义成为教学中的首要环节。教学过程中笔者采取了如下几步:首先,从解题入手,引导学生思考题目的含义。学生最初不能真正理解题目想要传达的真正意思,但他们知道山有着包容、沉稳的特点,人应该像山那样胸怀宽广。其次,对于难理解的部分,深入浅出地讲解。教学环节的设计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化繁为简,引导学生联系与“狼”相关的成语,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进而通过文本阅读把握文章中关于环保这一主题的阐述。当然,对文章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环保意识上,还要进一步深刻理解作品的主旨和情感,引导学生认识到人和狼在大自然中是以平等的地位存在着,从而理解作者所呼吁的生态忧患意识,就是要通过“共生美学”来实现。
再如在《离骚》一文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虽然借助课文的注释稍稍了解了作品的内容,但对作品本身的意义和内涵并不能完全理解,自然也无法构建出作者的情感世界,缺乏审美体验。特别是对于诗句“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学生产生了困惑:“作者为何会有如此奇怪的装束?为什么会有这种异于常人的表现?”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去回顾《爱莲说》中莲的意象,学生自然就明白这里意象的作用,“芰荷”“芙蓉”是比喻作者高洁的品行。作品中比喻的运用,营造了明净、芬芳的意境,表明了作者的修养、纯洁,与现实的污浊、黑暗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在这种艺术冲突中,学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美好、对理想的执着、德行的高洁,也就能够理解后面“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中作者的清高、坚定与执着。再进一步引导学生联系作者的生平经历,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认识到,正因为诗人有着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哀民生之多艰”,所以“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诗人宁愿选择与国共亡,也不愿改变初衷。当学生充分理解诗歌的含义后,其中语言的艺术美、理想毁灭的悲剧美、人格的高尚美自然也就能进入其心灵,触动灵魂。
三、审美体验之深入——再创造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审美活动,这个过程既是欣赏美的过程,也是创造美的过程。别林斯基说过:“在艺术中起着积极和主导作用的是想象。”没有想象,就无法进入作者所创造的情境;没有想象,就无法实现美的再创造。因此在教学活动中,特别是对作品的艺术美进行深入欣赏和评价时,更要巧妙地引导学生,采用合理高效的方法,由浅入深,层层推进,设计清晰的教学环节,循序渐进,不断加强学生的实践和训练,从而使其获得更深刻的审美体验,把审美活动引向深入。
因此,语文教师要搭建文本和学生审美之间的桥梁,巧妙地拓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通过文学作品所描绘的画面,结合生活体验进行想象和补充,让作品中的形象在头脑中“活”起来。如教授《荷塘月色》一文,启发学生根据作品的情感与内涵,插上想象的翅膀,将审美体验引向深入。学生利用文中大量的比喻句,将荷花、荷塘、荷香、流水、月光等融合在一起,一幅恬静的荷塘月夜图自然浮现在脑海中。此时,学生结合作品的写作背景,进入文中的情境,进而产生了丰富的情感共鸣,体会到作品中“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有了这样的体验,学生在课后进行“荷塘月夜图”的绘画创作,并与大家分享,得到了多感官的审美体验。
再如《长亭送别》的教学中,课前要求学生阅读《西厢记》,了解故事情节。在课堂上学生反复地诵读,从“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中初步体会到作品的语言美。接下来引导学生思考:“‘一切景语皆情语’,这里的景物描写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学生结合故事情节,自然就能理解这里的依依惜别之情。由此,进一步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如果你是张生或崔莺莺,你此刻的心情如何?你会如何表达?学生沉浸在想象的审美体验中,表现的欲望被极大地激发出来。在这种呼之欲出的情感表达下,引导学生将《长亭送别》改写成现代剧本。学生根据自己的审美理解,进行了精彩的再创造:以旁白的形式表现了作品中的景物描写;对主人公的对话、动作、表情等方面都进行了准确的设计。同时,学生在这种强烈的审美情感冲击下,设计了情景剧,对作品进行了完美的演绎,不仅给自己带来深刻的审美体验,更让全班同学沉浸在审美的世界里,感受美。
总之,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巧妙合理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灵活。同时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养成高尚纯洁的人格。
参考文献:
[1]陈慧玲.审美教育[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
[2]刘荧.语文审美教育研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唐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