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英: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职学校“1+X”证书制度的探索
2022-04-15方英
方英
摘要:作为推进“1+X”证书制度实施的重要主体,中职学校结合市场导向,通过校企合作模式,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
关键词:校企合作“1+X”证书制度中职教育电子商务人才培养
“1+X”证书制度试点是国家对职业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2019年国务院颁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教育部等四部委印发“1+X”证书制度试点方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分步取消水平评价类技能人员职业资格,推行社会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
作为推进“1+X”证书制度实施的重要主体,中职学校教育应紧跟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人才需求,通过校企合作模式进行人才培养,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满足社会需求,做好教育与产业的衔接。
一、校企合作、资源共享,推动“1+X”制度建设全面开展
中等职业学校是面向企业、农村、个体等发展需求服务的,以培养适应其发展的,熟练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的教育机构。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中职学校单一的学历证书式知识技能认定模式与快速发展的电商行业企业需求适配度不高,对行业企业人才需求针对性不强,不能满足企业在市场发展中的人才需求,这就需要通过国家认定的企业(职业教育培训评价机构),以市场、企业需求为导向,对在校学生进行技术能力、理论水平、应变技巧等进行测试、评价、认定,发放国家行业部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即“X”证书)。从市场分析来看,“X”证书已成为学历证书之外,行业企业对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能力认定的重要条件之一。
目前,中职学校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模式出发,把“1”与“X”有机衔接,核心内容就是通过校企合作,实现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学校发挥在理论知识学习、前沿技术使用、市场需求分析等领域的优势,通过在校实训、企业实习,把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与企业需求结合相匹配、相适应。企业则为学校提供实习环境、平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实现优势互补,不断完善中职教育技能水平认定模式,促进中等职业学校发展。
二、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
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这就必然要求中职学校紧跟地方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以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为例,建设目标虽然明确,但是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得不够紧密,所以导致学校培养的人才不实用不好用。这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不断调整更新的要求,职业教育要紧跟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人才需求,把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积极引入教学活动的全过程。通过对“1+X”相关政策研究可知,学历证书“1”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X”是基础与强化、补充与拓展的关系。
中职学校在开展“1+X”证书试点工作之前,电商专业培养的学生毕业后无社会认可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无法证明其在校期间的专业水平能力。同时,没有“X”证书的赋能,职业学校对学生没有现实的吸引力,社会认可度不高,校企合作单位还要组织员工培训考证,增加企业成本,削弱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中职学校专业师资匮乏,教师教学任务重,无“1+X”新课程教学经验,教学计划未变更,课程与考试时间还未匹配,课证未融通。中職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急需紧随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来转变、优化,所以中职学校教师面临一个持续不断的学习、转型、提升的过程。
三、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职学校“1+X”证书制度实施路径
(一)建立科学完善的组织管理机制
中职学校形成学校、学部、教研组三级管理机制(如图1),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一级管理为学校领导,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负责。其主要负责整体建设,统筹规划,形成顶层设计,学校的实训处负责“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和考点工作的组织、宣传、预算经费等日常工作。二级管理为学部。学部作为二级管理部门,负责“1+X”申报、运维保障等工作,学部主任、学部实训中心主任按职责分别负责相关工作。三级管理由教研组负责,承担任务的落实、人员的安排,包括由哪些教师来上课、学生的选拔、考证学生课程学习和集训等,教研组长为第一责任人,专业老师分工承担相关工作任务,教研组关注全体学生,依托学部有筹划、有组织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二)校企合作,书证融通
中职学校现有课程内容与要求不能涵盖企业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与素养要求,需要单独补充学时,迭代专业标准,迭代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对教学组织与实施进行统筹,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教法上结合知识诉求,充分借助线上平台开展数字化教学,提高人才培养的灵活性、适应性、针对性。教材上充分理解标准,课程重难点突出,定制融通训练项目。
以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3+2高职班)校本教学计划为例:我们将“1+X”电子商务数据分析基础和实操(初级)纳入学校课程教学中,扩充原有的学科体系课程教学内容。
从上表中我们看到,“1+X”电子商务数据分析理论和实操课程放在二年级第一学期上,这样安排的目的是,新生入校以后经过一年的学习,已初步掌握了电商相关基础知识,我们适当压缩原有课程任务课时,新增考证课程任务,以达到课证融通的目的。
(三)建立专业教师教学团队培养机制
1.组建“1+X”教师教学团队
根据考证提出的“项目导入、任务引领”模式,强化对专业教师的岗位知识与技能要求,推进并锻炼职业能力,提高教师的职业水准和专业素养,为“1+X”电子商务数据分析考证提供坚实的保障。为此,学校通过建立职业技能等级教师培养机制,开展任务式课堂教学培训、举办企业讲师进课堂、线上学习平台学习等途径,建立起一支数量充足、质量较高、梯度化的考证教师教学队伍。
2.校企合作,教师参加企业师资培训,提升实践技能
中职学校组织教师积极参加校企合作企业的各项目标培训,提升老师的教学研究水平,促进老师快速成长。
教师通过企业在线学习班,完成课程学习、实训、测验、直播等任务;同时通过QQ群、平台互动频道进行学习交流、互动答疑,形成“自学+社群研讨”网络学习新形式,以研讨促学习,以交流促思考,提升课堂教学互动有效性。
企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按照培训课程模块的内在逻辑,提炼“1+X”证书核心知识和技能点,开发高匹配度的视频课程、测验试题、实训作业等内容,教师通过在线班级学习,外加直播课点拨、实操演示、作业答疑点评的补充纠正,可以快速搭建标准的知识和技能体系,方便企业培训组织管理工作开展。
三、校企合作,实现教、学、训、证、赛的多元互促的学生发展机制
中职学校学生学业水平参差不齐,学生学习兴趣缺乏、专长特点不明显,以及目标期待差异巨大,究其原因是学生的学习无趣、无效,和造成这种状态的心理因素——缺少成功感受与经验的激励。其中有一部分学生考证意愿不强。因此我们采用了选拔制度,选拔那些有意愿、平时努力学,有能力考的学生参加集训。我们在实践中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以企业工作任务为核心,按照企业工作任务流程展开实践。同时把技能竞赛机制引入到教学中,实现多元化的学生发展机制。而学校专业教师通过培训考核成为X证书的培训师,同时把企业专家引进为兼职教师,开展讲座、开设远程在线课堂,培养双师型团队,作为学生发展的重要支撑。
校企合作模式下“1+X”证书制度把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贯穿起来,推进了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有机衔接,对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深化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有着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黄大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