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作业注入活力 核心素养永恒追求

2022-04-15范佳静

求知导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语文作业创新小学语文

摘 要:作业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它不仅能够帮助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导入,还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语文是一门纯文科性质的学科,有大量的知识点需要学生记忆。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其会布置抄写作业加深学生的记忆。但是,语文学科比较枯燥,如若教师按照传统的作业模式布置作业,就会使学生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教师应该创新作业形式,给语文作业注入新的活力,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化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作业;创新;作业模式

作者简介:范佳静(1994—),女,昆山市石浦中心小学,二级教师,本科学历。

引    言

利用课堂进行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而课堂作业是教学的主要方式之一,是学生巩固语言文字知识的有效载体。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是学生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但是小学生的年纪小,心性未定,心智不够成熟,喜欢玩闹,喜欢热闹的事物。语文的学习隶属于语言的学习,其学习方法通常枯燥、无趣。在课外,学生没有教师的监督,很难能够自主、认真地完成语文作业。为了尽量减少这种事情的发生,教师应该努力去寻找,尽力去开发新的、适用于小学生的语文作业形式,让学生的课后作业更加有趣,使学生在课后乐于去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提高学生的作业完成率和语言文化素养。

一、小学语文作业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套用现成的作业,缺少对作业的自主设计

教师一般直接套用教材、教辅资料上的题目作为学生的课后作业,而学生对语文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好的段落、句子以及生词的抄写也是語文作业的常见形式。这些作业形式都是固定的,但每一个学生、每一个班级都具有差异性。教师要设计符合自己班级特点的作业,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巩固。

(二)缺乏实践类作业

在教师布置的作业中,实践类作业较少。教师布置的作业一般都是针对每节课相关知识点的训练和巩固,学生只是机械地做题,很少将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缺乏实践类作业的训练,极有可能导致学生“高分低能”,学生的理论知识虽然很丰富,但没有实质性的作用,因为学生不会合理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同时,其动手操作能力极差,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布置作业时还应注重学生的实践,让学生将学习过的知识用于实践,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三)以书面作业为主

教师喜欢给学生布置书面作业,比如抄写词语、古诗词等,这一类型的作业能够方便教师对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但这样的语文作业机械、枯燥,难以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是一门语言类的学科,要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不仅要专注于培养学生“写”的能力,还要重视并加强对学生“听”“说”“读”的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说”的能力,教师应该着重让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并且能够运用学到的语文知识更好地将自身的想法表达出来。对此,教师应该布置一些口语作业,鼓励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开口表达,以此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对不同类型学生的要求无针对性

教师在选取和布置作业时,对全班每个学生的作业都是一样的,没有考虑到学生理解能力以及兴趣的偏差导致的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出现偏差。一模一样的作业对学生的能力提高作用有限,过于简单的作业对成绩好、理解能力强的学生来说起到的训练效果有限。如若作业过难,理解能力差的学生短时间内根本做不出来。比如,有的学生抄写一遍生字就能记住,而有的学生抄写十遍也记不住。所以,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长,语文教师在作业设计上应当遵循分层原则,针对不同语文素养的学生设计难度、数量不同的语文作业,确保每个层次的学生均能获得提升。然而,当前小学语文教师在这方面普遍没有给予重视,设计的作业缺少层次性、针对性。

二、为小学语文作业注入活力

(一)课后作业减“量”加“质”

在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中,教师为了加强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的记忆,其会找大量的与该知识点相关的练习题布置给学生,期望通过大量的练习学生能够理解该知识点,并且利用该知识点灵活地解决相关的问题。确实,教师通过布置大量的练习可以使学生掌握知识点,并且学生面对所练习过的相应题型,能够很快地写出正确答案,但是对没有练习过的题型却无从下手,缺乏做题的思路。因此,教师为了让学生对所有题目都能够做到有解题的思路,就要尽力去搜寻、归纳之前的试题中出现过的各式各样的题型给学生练习。但是这样会大大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学生的课余时间都花在学习上,这不仅与我国一直推行的“双减”政策背道而驰,并且长期的、大量的学习也不利于学生的“德”育的学习,与我国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新教育理念也相冲突。并且小学生还处于低龄阶段,他们的心智没有成熟,不具备较理性的思考能力,做事情也大多凭借自我喜好进行。大量的课后作业,不仅不能达到让学生正确掌握、灵活运用知识的目的,反而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特别是小学语文知识点大多需要学生进行记忆,所以教师特别喜欢布置抄写作业。而反复、枯燥的抄写,更容易让小学生失去学习的热情以及求知的兴趣。因此,为了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保持积极性,教师应该给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减“量”。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上讲述的知识点,教师应该给学生布置适量的作业。“适量的作业”并不等于为了减少学生的课后作业的数量而去降低教学质量以及对学生的要求。教师追求的是在布置适量作业的情况下,依然能够达到较高的教学质量。因此,教师要努力提高课后作业的质量,而这一点对教师来说也是最难以实现的地方。教师要努力改变之前语文作业形式单调、内容机械、应试色彩浓重的问题。合格的、高质量的课后作业应该是教师根据本班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以及对新知识吸收的速度来选取的作业。这样的课后作业更加适合本班学生,他们能对当天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加深记忆。并且,这样的课后作业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学生完成课后作业之后仍然有很多的自由时间,他们可以尽情去玩耍,而不是闷在家里,成为一个只知道死读书的“书呆子”。这样的做法在减少作业量的同时,也提升了作业的质量。

(二)增加课内作业的趣味性

课内作业是指教师布置的课堂作业。教师在课堂上以提出问题或者列出题目的形式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及通过课堂作业对学生进行下一个知识点的引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通过掌握学生课堂作业的完成情况,能够了解学生对学习过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及时地发现学生在课堂上存在的知识漏洞,并对学生进行纠正。同时,语文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如若发现学生较难理解某一知识点,其也能更好、更快地调整该节课的教学进度,或者教学方案,给学生进行更加详细的讲解,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该知识点。对小学生来说,语文课堂特别是当该节课的内容是古诗或文言文时,学生会觉得十分枯燥、无趣。教师为学生的课内作业注入活力,让学生的课内作业变得更加有趣,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活跃语文课堂气氛的作用。教师通过布置新颖、有趣的课内作业,既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又能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学生如果处于活跃的、有趣的课堂气氛中,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对语文课堂的关注度以及在语文课堂上的积极性。语文课堂具有有趣的语文作业,学生就会对语文课抱有期待以及兴趣,激发对语文学习的热情。语文学科教学具有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的作用,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能够学习到文中主人公的精神。

例如,教师在讲解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第二篇课文《腊八粥》时,正好前一篇课文是老舍先生的《北京的春节》,教师可以在学完老舍先生的文章后对学生进行提问,提问学生所知道的春节特有的习俗,對学生进行《腊八粥》的课前导入,给学生讲述吃腊八粥的习俗。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全文进行通读,并自主翻阅词典查找文章中的生僻字的拼音以及含义。这样的课堂作业对学生来说并不难,而且在课堂上学生可以互相帮助,合作查找,使得学生有了团结合作的意识。通读文章之后,学生不仅对即将学习的知识有了大概的了解,还对上一节课学习到的知识进行了复习,提高了自身的学习效率。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自主地查找资料,知识点是学生自己预习学到的,在后期教师讲解的过程中其也能够更加专心地学习,提升自身对知识的获取能力。同时,教师增强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意识,有助于学生今后在生活之中形成合作意识和集体意识。

(三)创新作业形式

课内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而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教师合理运用语文作业,能够对语文教学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抄抄抄,教师的法宝”,对传统的语文教学来说,语文作业大都以单一的抄写的方式来完成或者对教师指定的某一本练习册上的相关题型进行练习。大量的抄写作业逐渐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学生迫于教师和家长的压力只能完成,但是又实在不想进行反复的抄写,因此便有学生同时手握多只笔进行抄写。教师对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抄写心知肚明,因为抄写出来的内容上下对称,且字迹也更加潦草,但是教师依旧会给学生布置抄写作业。对于练习册上的作业,学生会认真地完成。但是,小学生由于性格原因,并不喜欢语文作业这种需要长时间阅读的枯燥的练习,有时候为了能够更快地完成作业,应付教师,学生会查找答案或者抄袭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的作业。教师应该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的作业形式,创新更多的作业形式,让学生既能认认真真、老老实实地完成语文作业,又能在完成语文作业的过程中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教师应该创新作业的形式,建立起多种多样的布置作业的形式,减少学生进行机械化抄写作业的时长,注重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并加强学生的口语训练。教师可以在每一天留下少部分的当天作业,并在每周一给学生布置一个周期作业,例如,让学生阅读名著,并写一篇读后感,或者让学生组织诗歌朗诵比赛,并自主选择自己想要朗诵的诗歌以及主题。学生为了能够更好地寻找主题,就会对之前学习过的诗歌进行复习,巩固之前所学的诗歌。又如,在对部编版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文《大还是小》进行学习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作业,让他们寻找他们所认为的家中最大的东西,并在课堂上进行讲解——为什么会认为它是最大的呢?这样的作业形式既不枯燥,又与实际生活相关联,能够让学生将刚刚学习到的关于大和小的概念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学生也能够更加认真地去完成,并且学生对这样的语文作业形式也不会产生排斥感。相反,他们会对这样的作业充满兴趣,因为这样的作业不是让他们简单枯燥地抄写,而是对实际生活进行观察。小学生年龄较小,他们比较喜欢观察周围的事物,并通过周围的事物学习。这样的作业方式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也能从正面引导学生对知识与生活进行融会贯通,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之中,学会将所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实际运用。

结    语

教师用心选取学生的课后作业,多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创新,让学生的作业形式变得更加丰富,这样学生面对丰富多彩的课后作业也能够充满斗志。学生课后怀着积极的心情去完成作业,就会慢慢爱上学习,提高对学习的热情以及兴趣,并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对语文的学习,更多的是对学生进行学科素质的培养,在语文作业中注入活力,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魏永良.浅析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09):123.

周菊敏.给作业变身,添语文活力[J].启迪:教育教学版,2015(01):29-30.

唐德蓉.构建开放而充满活力的小学语文课堂作业[J].西江月,2014(04):71-71.

于丽蓉.让新颖有趣的语文作业开发高年级学生的潜能[J].读写算(教育导刊),2012(9):113.

猜你喜欢

语文作业创新小学语文
谈学生语文作业纠错评价的有效策略*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