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民俗风情的当代石雕表现

2022-04-15左一刀

东方收藏 2022年3期
关键词:民俗风情

摘要:艺术作品历来被视为时代风貌与时代精神的具体体现。作为一名石雕艺术家,笔者从业数十载,在创作当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进而创作出一大批题材源自民俗风情的作品,既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意在生动展现不同国家人民的日常生活情趣。当然,如何运用石雕艺术表现形态各异、形神兼备的人物形象是一门大学问。在中华传统雕塑领域,喜用象征、意象等手法,托物言志、借景抒情,除宗教仙佛人物外,便是已经化为文化符号的李白醉酒、羲之爱鹅等题材,较少聚焦广大普通民众的悲欢喜乐。为此,笔者将在本文中与各位读者共同交流探讨“民俗风情在当代石雕中的表现”这一课题。

关键词:民俗风情;石雕技法;题材表现

艺术当随时代,这一直是文艺圈的共识。作为一名石雕艺术家,笔者从多年来的创作实践和学习感悟入手,在此与大家共同聚焦“民俗风情在当代石雕中的表现”这一课题。

一、深入生活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多民族国家,不同地域的民俗风情各具特色、博大精深。对此,笔者十分着迷于那些根植于深厚地域文化特色之上的多元化民俗风情。

生活是最好的艺术创作来源。艺术家要在实践中摸索出创作对象的特征,并对区域化民俗风情进行梳理和总结,从中汲取创作营养,简单地说便是艺术创作前的“取材”过程。只有深入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之中,体悟不同的民俗风情,才能够掌握所要表达对象的基本特质,从而创作出能够触动人心、引发共鸣的好作品。

2015年,笔者创作了《彝族风情》,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这件作品以彝族老人和少女作为雕刻重点,其中最为直观明显的特点便是对于人物服饰的刻画。彝族服饰色彩丰富、鲜艳明亮、纹样繁多、款式多变,并以银器及刺绣装点服装及头饰。彝族属于少数民族,其服饰与汉族有很大的区别,越是民俗的越具有个性特征。为了更好地创作这一题材,笔者深入到彝族人的生活当中,充分感受他们的建筑、美食、歌舞和服饰之美,通过自己的思考和视角,采用石雕的形式,展现最美的彝族人民,深情讲述中华民族大家庭幸福团结的故事。

而笔者的另外一件民族题材作品《阿诗玛》,则以彝族撒尼族民间人物为创作蓝本,讲述了名为阿诗玛的主人公勇于与强权作斗争、坚强不屈的故事,展现了彝族撒尼人“断得弯不得”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在该作品中,笔者将视觉重心置于少女的上半身,少女的形象则定格在其最青春靓丽的年华。只见在晶莹剔透的巴林石上,曼妙的彝族少女穿着纷繁而华美的服饰,石头自身的肌理被刻画成阿诗玛的民族服装的纹路,形象惟妙惟肖,十分生动,勾勒出满溢着民族风情的高雅灵魂。沉静的外表下却不乏火一样的热情,任凭世间一切美好拂过眼前,都抵不过那甜美的一笑,给人以美的享受。

传统的寿山石雕题材经过多年来的积淀,如今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面貌,但新一代的寿山石雕艺术家要想有所突破,就必须另辟蹊径。在笔者看来,创新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方面是在题材上,另一方面则是在雕刻手法上。在以往,收藏家多青睐于传统题材,但近些年来这一现象有所改变,创新题材的寿山石雕作品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至于笔者为何对民俗风情这一题材情有独钟,主要还是源于笔者对不同地域文化的好奇。

令笔者印象最为深刻的民俗风情题材作品,乃著名画家陈丹青的油画作品《西藏组画》。在他的笔下,不再仅仅是描绘藏民载歌载舞的欢乐形象,更是直接明了地记录下藏民的生活片段,如信徒朝圣、母子憩息、拥吻情侣……仿若亲眼所见的真实场景,没有英雄革命的壮阔,也没有载歌载舞的轻快。在此之前,对于民族题材的创作一直都是游离于艺术创作主体之外,并被赋予了各种寓意和象征,但陈丹青将其归于现实,是美学领域中民族题材与现实主义融合的典范,成为一种厚重的文化象征。受其影响,笔者也希望通过石雕作品呈现不同地域人们的思想情感,表现他们的精神状态,进而开拓寿山石雕艺术的题材内容,使其更加符合当代艺术审美取向。

中国的玉石雕艺术拥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它通过雕刻来表达艺术家的情感和思想,而要刻画出令人拍案叫绝的作品,就要求艺术家厚积薄发、推陈出新。当代艺术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面貌,各种风格题材变化多样,多种创意思路层出不穷,诞生了不少令人耳目一新的优秀作品。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如今依然有许多作品缺乏文化底蕴支撑,缺乏地域特色。

那么如何在艺术实践中出新意?生活是艺术的来源,生活赋予作者靈感,只有深深地扎根于生活,才能创造出鲜活的作品。以笔者从事的石雕艺术行业而言,只有在研究历史、提升技艺的同时,关注生活、积极实践,才能创作出符合当代审美和市场需求的好作品。深入生活,发现新方向、寻找新思路、触发新灵感、拓宽新视野,从大千世界中汲取艺术营养,更好地发挥想象力,进一步拓展创作空间,才能创作出生动鲜活、不同凡响的艺术精品。

如笔者作品《未来不是梦》,便是截取了社会底层普通百姓最真实的生活片段。啃着包子的农村娃,嘴角有点歪斜,头微微地仰着,眼睛无助地望着远方,硕大而沉重的书包,以及在寒风中蜷曲着的稚嫩身躯,构成的可怜模样让人心酸。而这个作品的原型,是笔者回老家时在车站看到的场景,孩子无助、无奈、柔弱的样子令人动容,让笔者产生了将其通过石雕作品表现出来的想法,而作品也因源于生活而具备了打动人心的魅力。

二、技法创新

要想运用石雕表现当代民俗风情题材,不能仅仅停留在传统的技法之上,而是要融合多种技法,努力刻画出所要表现人物对象的性格气质。在笔者看来,传统的寿山石雕工艺和现代手法相结合,更能够符合年轻一代受众的审美。如笔者在传统石雕技艺中引入了当代雕塑理念,借鉴图片拍摄的“光影重叠”效果,首创“三象融合雕刻手法”和“光影叠加构图法”。“三象”指的是具象、抽象和意象:具象是对于现实的真实具体的反映;抽象乃透过现象看本质,总结出多种事物的共同特征;意象则是一种更加抽象的概念,受主观意识影响而创作出一种寄托情感的艺术形象。相对来说,具象雕刻受现实束缚较多,其追求还原对象的本来面貌,创作时没那么自由;抽象雕刻则因与现实的具体物象关联不大,仅以点、线、面当作造型母语,在创作时可天马行空;而意象雕刻恰恰综合前二者之长,艺术创作的自由度相对较为灵活,表现形式也更加丰富,且充分体现了对人的尊重,主要表现在对艺术家主观能动性创造的尊重上。雕刻时可将“三象”进行融会贯通,从而达到别具一格的效果。

在中国石雕艺术领域,一些雕刻艺术家已经自觉或是不自觉地合理运用“三象”技法,使自己的作品独具风格。在多年的雕刻过程中,笔者一直都在尝试着根据不同作品题材采用不同技法,穿梭于“三象”之中,使它们发生碰撞与融合,或“二象兼备”,或“三象合一”,让作品呈现出别样的艺术张力和审美效应。如笔者作品《印第安酋长》,便是运用了具象和抽象相结合的技法,刻画了独特的服饰造型,表现出浓厚的异域文化。着重打造印第安人服饰形态各异的花纹,使图案具象化,尤其是独特的头饰鹰羽冠。而相对次要的创作内容,如披肩等,笔者则是采用抽象手法进行刻画,使作品繁简结合,富有浓郁的地域风情。作品《黄河母亲》亦是实现了具象和意象两种技法的融合运用,原石中的两块俏色被处理成不同的物象,黄色部分雕琢成满脸皱纹的苍老的母亲形象,额头一侧的头发被巧妙地处理成浪花,脸庞部分则利用石头的肌理处理成因干涸而龟裂的河床,这个母亲形象是具象,她眉头紧缩,目光深邃,仿佛正在诉说着内心的百感交集,直观可感,体现了黄河母亲的精神状态,表达出她对水资源流失的忧虑。

寿山石雕还可借鉴漫画的创作手法来表现,雕刻师应当另辟蹊径,大胆尝试和探索写实雕刻与漫画相结合的方式,运用多元艺术创作语言来表达作者情感。雕刻艺术家要使自己的作品有韵味,就不能只是纯粹地继承传统,只求自然的形似,而是应该呈现人物的精神,达到形和神的统一。我们不但要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还要汲取当代理念,做到博观约取,采用多种技法,通过技法服务于内容。

三、赋予作品文化内涵

形为体,神作魂。很多时候,人们更期待的是作品本身在诉说些什么、在传达些什么、在思考些什么、在关注些什么,因此,我们在民俗风情题材作品的雕刻过程中,要充分赋予作品以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

一件优秀的作品,只靠技法精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以神衬形,才能达到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笔者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就尤其注重作品中所蕴藏的文化内涵与勃勃生机,进而提升作品的品质与底蕴。笔者于2015年创作的《非洲情》,作品中刻画了一位头戴大草帽、梳着碎花辫子还戴着项链的少女,面容清秀,却目视远方,像是在沉思,她在想些什么呢?那个遥远的国度,还是心里那个黄皮肤的爱人?这件作品的创作灵感来自于央视四套的“华人世界”栏目,其中讲述了一个河南小伙迎娶非洲姑娘的故事。河南小伙马晓帆被公司派到东非国家埃塞俄比亚常驻,他在当地认识了一个姑娘,名叫卡莉,在陆陆续续的接触中他慢慢地喜欢上了这个勤劳又美丽的姑娘,两人最终修成正果,步入婚姻的殿堂。故事的大背景正是我国大力推进的“一带一路”重大倡议,非洲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这起跨国婚姻正是“一带一路”结下的硕果,也是中非人民友谊的缩影。因此在创作中,笔者利用木纹石天然的纹理和色泽,将非洲姑娘卡莉的形象通过雕刻的手法塑造出来,这在石雕创作领域无疑具有创新意义,也使得雕刻艺术具有了国际视野。可以说,这件作品既具有现实意义,又兼具观赏性。

而笔者的另外一件作品《异域风情》,则依循原石形体的色彩分布、凹凸起伏,因色造型、因材施艺,采用圆雕技法,雕琢了一个载歌载舞的异域女孩。橙黄的俏色被刻画成为女孩的帽子,作品动静结合、生动活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画面美好。此外,还有作品《草原情》,其原石具有红黄灰多色,笔者在创作中,运用圆雕技法将石料中的灰色作为主体,雕琢成一个外形健朗的草原女子。由于原石具有丰富的纹理和色彩,施以巧雕,魅力更加凸显,通过帽子造型及人物神情、动态等的精心布局,在视觉上能够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

于作品艺术创作内涵方面,笔者于上世纪90年代便开始做一些尝试,一组名为《市井人物》的系列作品,便是笔者努力探索的成果。其以一种戏谑调侃的方式,展现出一种新的世俗风貌,展现如同漫画一般场景化、趣味性、批判性、世俗性的特点。此外还有《如此奥妙》《掩耳盗铃》《悠·忧》等相关题材的新颖作品,笔者对于人物的表情、形态进行诙谐戏谑性的刻画,努力打造独具审美特质的个人风格。作品充满动感,既有雕刻语言上的突破,又兼顾了观者的审美需求。

《掩耳盗铃》是笔者参加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和新百花奖评选活动的一件作品。在该作品中,笔者以传统典故《掩耳盗铃》为主题,选取黑灰色为主的善伯石作为夜幕中的黑衣贼,画面中的房门、背篓以及门前的柴堆均巧借石材的灰黑特性。而被盗的门铃、门框則选用石材中的白俏色进行突出,与画面左侧一堵残破的土黄色墙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黑衣贼一手捂住耳朵,一手去扯拉铜铃,一本正经又带有几分得意的神态,令人捧腹,漫画艺术色彩呼之欲出。

四、总结

在当下,“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一理念得到了普遍的认同,但在关乎民俗风情题材方面的创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一个成熟的艺术家必须站在石雕艺术探索的前沿,通过自身的文化积累和技艺锤炼,让自己的刻刀随着灵动的思维“舞蹈”于石头之上,律动于肌理之间,深植在筋脉之下,让文化“入石三分”,赋予每一块石头以丰富而耐人寻味的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使其具备艺术生命力,这应当成为我们从事当代民俗风情题材创作的初衷。

参考文献:

1.贾丽君.中国先锋艺术——西方现代主义的“变异”[J].大众文艺,2014(08):53-54.

2.胡一楠.“模糊”的特有传达所带来的价值[D].中国美术学院,2011.

3.刘佳陶.三维影视动画场景的艺术建构[D].西北师范大学,2010.

作者简介:

林国仲,艺名左一刀。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全国技术能手。现为中国玉石雕艺术大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正高级工艺美术师、高级/一级技师、福建省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福州市劳动模范、福州市一级名艺人、福州市寿山石雕刻艺术研究会会长。现任中国轻工珠宝首饰中心国家级监督审查委员会委员、福建省工艺美术协会常务理事、福州市寿山石行业协会副会长、《珠宝玉石企业诚信管理体系评价标准》工作组专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玉石雕刻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福建省高级职称评委会委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工艺美术事业发展中心专家组成员、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轻工行业裁判员、福建省轻工业联合会工艺美术行业专家库委员、福州市传统工艺美术专家评委库委员

猜你喜欢

民俗风情
难以割舍的乌江情结
一幅湘南山镇民俗风情的展览画
《民族乐韵》教学设计
广西巴马赐福湖旅游区养心度假小镇开发研究
榕江县歌谣研究
节序词浅谈
知青文学中的陕北民俗风情
缤纷多元的盆地画卷
电视剧《三国》中的酒韵与民俗风情
贝锦三夫《武陵王》的艺术特色与思想内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