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双修”理念下的河道空间景观设计策略研究
——以高淳石固河北延拓宽工程为例

2022-04-14李浩年

华中建筑 2022年4期
关键词:双修城市双修滨河

殷 韵 李浩年 李 平

城市依水而建,水给城市带来了灵气与活力。城市河道不仅需要满足防洪、通航、取水灌溉等功能,还要与城市整体、人居环境等协调发展。城市滨水空间往往是城市形象的展示窗口和体现城市特色、提供户外休闲的空间载体,是城市环境中最为典型、复杂、集中和活跃的构成要素的总和[1],对城市的生态、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城市中最富有生命力的部分。

如何在更新开发建设与生态保护之间寻求平衡,避免出现在城市开发建设的同时导致水体污染、河道生态系统失衡和地域文化丢失等问题,同时让城市河道发挥出其应有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人文价值,是我们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通过高淳石固河北延拓宽工程在“城市双修”理念下的景观建设,体现了营造富有地域特色的滨水景观空间的设计策略。

1 现状概况

石固河位于南京市高淳区,北连石臼湖,南接固城湖,全长12.6km。现状河道宽15m左右,堤顶宽35m左右,河道两侧河塘分布,堤岛相连,堤埂相连,阡陌纵横,体现了高淳特有的圩田水乡空间基底。

①从河道功能角度来看,防洪排涝、灌溉是石固河的主要功能,但现状由于河道内部有不少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污染了河道水体,且河道自身的泥沙不断淤积,河道局部变窄,出现行洪道不够畅通的现象。

②从河道两侧植被及生态环境来看,沿着河堤两侧断续分布着杨树林和少量乡土大树,植物景观单一。堤岸上分布着不少周边村民自发种植的菜地,还有不少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随意堆放在岸边,堤岸两侧自然植被局部被破坏。

③从河道两岸空间来看,河堤两岸分布着工厂、村庄,景观性不佳,且基础设施破旧。河堤与水面高差较大,导致亲水性较差;在河道位于芜太公路北侧处还有一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石拱桥,曾是周围居民过河的主要通道。

随着城市的建设发展,周边拆村建区,居民户外活动,人们对居住环境的改善要求越来越迫切,石固河作为高淳城市的生态走廊,对城市的环境影响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2 “城市双修”理念的引入

2.1 “城市双修”的概念

“城市双修”是“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的复合概念。“城市修补”是指对城市环境治理的不断优化,对城市各组合要素的不断调整和更新,使城市功能体系和其承载的空间场所得到全面系统的修复、弥补和完善[2](包括修复城市设施、空间环境、景观风貌,提升城市特色和活力等)。而“生态修复”是指对于那些因人的活动而遭受破坏的自然风貌(包括山体,植被,河流水系等等)进行恢复和完善,提升生态环境质量[3]。通过上述双修手段,来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城市绿色发展,因此有必要将“城市双修”的理念引入高淳石固河北延拓宽工程。

2.2 “城市双修”理念引入的必要性

①石固河作为高淳城区中心重要的河道,现状的河道形态已经不能满足区域发展要求。提出的“城市双修”概念是运用修复与修补的手段对河道环境进行改善,使其朝着良好状态发展,与未来城市空间发展的要求相协调,同时满足群众对河道滨水空间的使用需求。“城市双修”与河道景观建设的目标是一致的,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与满足群众生活需求是二者共同追求的结果。

②“城市双修”旨在运用城市整体环境的修复与修补手段进行一种新的城市发展模式探索,需要综合思考文化、经济和社会多个层面的动态均衡,修复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例如河道景观空间的生态功能修复、使用功能完善、文化塑造等,都需要使用“城市双修”概念为指导。为河道景观修复与修补提供指导方向和路径,使河道景观修复与修补工作可以准确、高效率地完成[4]。

综上所述,未来城市河道景观空间设计以“城市双修”理念为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引,可以更好地使河道景观朝生态化、绿色化、精细化等方面发展,最终实现城市河道景观的可持续性发展。

3 项目定位和设计理念

高淳石固河北延拓宽工程,南起芜太路、北至石固河芦溪河交汇处,全长约3.1km,拓宽后的河道及两侧绿地总宽度约80~200m不等。我们以生态立区为原则,系统创新为基础,文化传承为宗旨,把石固河打造成为服务两岸生活和生产,融合慢城空间休闲功能、旅游体验、文化展示、生态保育于一体的3km黄金水道。以“慢城、水韵、淳生活”为设计理念,打造一个水乡慢城的文化地标、一个充满活力的滨水公共空间、一个生态平衡的水岸森林,实现慢高淳、淳生活的城市生活理想。

4 以生态修复为主的河道景观修复策略

4.1 河道水生态系统的修复

在满足河道防洪排涝、水循环的安全水利功能基础上,通过拓宽河道、模拟自然河道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循环,满足各类生物栖息的基本生态功能,最大程度地恢复石固河生态河道走廊。通过结合湿地及湿地植被群落,一方面营造多样化的动物栖息场所,另一方面实现对水体的净化储蓄功能。

在生态修复过程中可以利用水生动植物来净化河道水体和恢复水生生态系统。沿河岸种植变化多样的水生植物群落,来构建层次丰富的水岸植被体系和湿地滩涂,这不仅是为了丰富滨水空间的景观,优化河道岸线形态,还可以起到减少水体蒸发量、净化水质、修复水体生态系统等重要作用。净化后的雨水一部分汇入河流、一部分用作滨水绿地的浇灌与景观用水[5]。

还可以通过鱼、虾、海螺和贝类等底栖动物进行适当放养,利用捕食关系,有效去除水体中多余的营养物质,控制藻类生长范围,形成“细菌→藻类→浮游生物→鱼类”的食物链关系,有效净化河道水体质量,达到水生态平衡;对河道底质进行优化,营造自然水底生境,为藻类、鱼类等水生群落提供优质的水生环境,使之具有水体自净和动物栖息双重功能[6]。

4.2 滨河植被的生态修复

滨河空间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与水域生态系统的交汇地带,具有生态敏感性,它能为水体和陆地交叉区域的生态系统提供充分的缓冲空间,为动植物创造生存栖息环境。优化滨河植被缓冲带,即模拟大自然的植物群落生长方式,把具有互辅的植物品种栽种在一起,建立一个稳定的植被生态环境[7]。这样,不仅可以丰富滨水植物的观赏性,改善河道生物多样性,同时能优化改变河岸绿地径流量、调节洪水水量、存储养分、过滤水质、保持生态系统完整性、减少噪音、调节风力和调整场地微气候等河道重要的生态功能。

植物群落搭配上,应合理搭配高大乔木、低矮灌木、攀缘植物和地表植被,形成多层次、丰富化的绿化体系;选择的植被类型鼓励采用具有高淳本地特色的乡土树种,丰富植物群落层次性、色彩、质感以及注重四季变化的群落搭配,以适应河道生态系统、美化滨河生态景观(图1)。

图1 滨水植物群落

4.3 河道驳岸的生态策略

保留部分河道原始驳岸,保证植被的生长。以缓坡入水、浅滩湿地为主,满足场地的生态性,为藻类、鱼虾、动植物及微生物提供更舒适的生存栖息环境。局部设置亲水平台、栈道等驳岸类型,满足人们亲水的心理诉求。滨水码头及局部滨水休闲区,少量使用块石驳岸,创造活动空间的同时丰富滨河空间的景观变化。

4.4 滨水空间的雨洪调蓄

滨水空间的生态修复需要充分考虑“海绵城市”理念和低影响开发的发展方式,对雨水进行集约化处理。石固河河流自身可以作为城市雨水吸收、收集的主要容器,同时也是参与地下径流循环的主要空间载体。滨河两岸生态景观绿地在应对自然灾害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弹性”,通过在设计中融入“低影响开发”的一些技术手段,如下凹绿地、湿地塘、雨水花园、生态植草沟、透水铺装等景观形式,对雨水进行引导、储蓄、渗透和净化,让河道两岸充当“海绵体”,缓解河道荷载和管道压力,有效减轻自然水循环对城市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维持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同时也优化了动物赖以生存的场所[8]。

5 以“城市修补”为辅进行河道景观修补策略

5.1 修补滨河空间,进行功能创新

石固河滨河景观空间的打造以“城市双修”为指导理念,将恢复河道的生态功能、体现景观功能、提供休闲功能和展示文化功能,同时以带动未来商业、旅游功能的发展为目标,加强滨河空间对周边城市环境的作用力,实现多元化的滨河功能空间[9]。

在总体格局上构筑“一河两堤、堤岛相依”的景观空间结构,尊重自然河流、堤岛的空间形态。主河道作为主要行洪水域,和水上交通的通行航道,东岸打造静逸自然廊道,处理好与周边开发用地的空间过渡;原石固河道向西侧拓宽后,西堤岸全线作为乐活休闲漫道,是主要的滨河景观活动空间和城市形象展示界面。改造后的石固河西岸是连接的纽带,吸引周边人群来这里漫步、休憩交谈、跑步健身。

在交通游线上,将河道西岸景观空间布局与外部滨河市政道路系统合理衔接,丰富滨河城市空间与交通空间的景观界面;在河道西岸空间打造了一条慢行绿道,不仅串联了滨河绿带中的节点停留空间,还与城市慢行系统有机结合,提高了滨河慢行空间的可达性;以快行、慢游相结合的模式作为主要的交通游览模式,体现高淳慢生活,淳生活的旅游体验。

在功能空间上融入了滨河码头、双湖之心服务区、艺术公园和民俗体验区等公共空间的营造,为未来发展滨水商业提供空间,同时也带动了临近居住空间品质和价值的提升;复合滨水活动也将引动滨水经济和旅游价值(图2)。

图2 滨河慢游绿道

5.2 修补滨河空间活力,重塑文化意境

在“城市双修”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充分思考如何在激发滨河空间活力的基础上,设计出无可复制的景观,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传承场地记忆和精神价值,体现高淳独特的“慢生活”文化[10]。场地文化通过围绕“水韵、慢城、淳生活”的主题展开,全线划分了“淳城印象、淳素水岸、淳林水上、淳溪人家”四个主题文化空间。

①“淳城印象”通过对芜太路以北的现状曲桥进行了保留和保护,并且局部保留了原有西侧大堤,形成岛的形态作为原有桥体的场地支撑;河道绕岛通过,在新建西侧堤岸旁形成浅滩湿地水域,配以水生植物,形成生态景观空间。这个节点既保留了石固河的场所记忆,承载着周边居民的乡愁,又与生态景观空间自然融合,成为石固河北延拓宽工程起点的一处亮点(图3)。

图3 石固河老桥保护

②“淳素水岸”主要打造能体现城市新面貌的休闲水岸生活公共空间,融入户外剧场、童乐园、台阶草坡等等,通过慢行游线组织、交错的空间序列和创造多元视觉效果等方面进行景观空间呈现。

③“淳林水上”则注重打造水体陆地生态涵养的自然体验空间,通过河道中岛屿形成水上森林,亲水步道的打造等丰富水岸景观空间层次,为人们提供良好的滨河自然空间体验。

④“淳溪人家”位于石固河与芦溪河交汇处,保留了原有水乡村居的空间形态,通过对村居形态的优化更新,打造水乡人家慢生活的娱乐休闲空间,融入民俗体验。

结语

“城市双修”是城市在存量发展时期提升城市品质,缓解城市问题的有效手段,是改善人居环境、补足城市缺陷的重要举措,对城市生态环境、功能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11]。通过引入“城市双修”理念,从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两个层面对石固河河道空间与滨河景观空间进行更新优化,改善了河道生态环境,提高了滨河空间品质,展现了高淳现代的城市形象,以高标准打造了高淳区水生态文明城市示范区,为周边区域的城市空间发展起到积极引导作用。

资料来源:

文中所有图片均为作者自摄。

猜你喜欢

双修城市双修滨河
胡旭光
城市双修理念下的城中村改造研究
昌平滨河森林公园健身绿道系统建设
洪涝适应性滨河景观设计——以湖南省永州一中河段为例
浅析“城市双修”视角下的滨水公园设计——以界首沙颍河公园为例
城市滨河湿地生态景观营造探索
后工业时代的“城市双修”
谢金英:德与艺双修 雅与俗共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