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友好城市视角下的武汉里分建筑空间更新策略研究

2022-04-14陈李波马冰洁

华中建筑 2022年4期
关键词:意愿满意度空间

陈李波 马冰洁

“儿童友好型城市”(Child Friendly City,简称CFC)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人居署在1996年联合国第二次人居环境会议决议上提出的。该倡议将儿童福祉和生活质量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管理的终极目标,通过完善儿童的生活环境,实现儿童在身体、心理、认知、社会和经济上的需求和权利。目前全球有40多个国家3000多个城市和社区参与,中国国内尚为空白[1]。我们在对社区设计研究和关注中,潜意识地把成人当作社区设计的行为空间主体对象,儿童等弱势群体的需求往往被忽视,在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中的参与更为缺乏。部分城市虽倡导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但在实际建设上尚未完全落实[2]。

2020年1月,武汉市“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将积极创建儿童友好型城市。有鉴于此,本文尝试以武汉里分建筑为例,在社区公共空间与建筑内部空间改造相互整合的框架上,以调查研究为基础,为儿童友好城市背景下的老旧社区更新提供目标及方向。

1 研究设计

1.1 武汉市儿童人口现状分析

截至2019年,武汉市0~18岁户籍儿童人口数量已达147.8万人,占全市人口的16.7%,这一比例高于上海(户籍人口)的12.1%,接近深圳(常住人口)的18.9%[3]。由此可见,我市儿童人口基数大,且总体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

随着儿童人口的不断攀升,儿童活动空间的需求问题逐步凸显,而不同年龄段儿童对于活动空间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大不相同。儿童发展心理学表明,儿童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6岁以下为学龄前儿童,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而活动危险意识不足;6~14岁儿童户外空间活动最为积极;而3岁以下儿童活动能力较弱。因此,本文聚焦以3~14岁儿童为主要调研群体,对其活动空间进行整体化和差异化改造。

1.2 武汉市老旧社区现状分析

老旧社区不仅是旧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民生保障的重要载体。基于历史文化与地理位置等因素,武汉的发展重心之一仍在沿江一带老城区。然而,武汉老旧社区由于建成年代久远、基础建设落后、周边业态复杂,使得儿童的户外活动空间寥寥无几。不仅如此,老旧社区内的大量房屋存在着墙面脱落、墙体开裂、设施老化、底层返潮、屋顶漏水等现象,极大地影响了儿童的生活质量和环境认同感。

1.3 武汉市里分社区的研究意义与研究价值

武汉里分社区是武汉老旧社区的典型。武汉近代里分建筑的建设于19 世纪末起步,在历经一百多年后,现今依存的武汉近代里分建筑仍具有极其丰富的延承价值。里分社区遍布多处博物馆群、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街巷,拥有天然的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空间载体,对于成长期儿童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有鉴于此,本文撷取南京路大智路片区坤厚里、汉润里、江汉村等汉口代表性近代优秀里分社区为主要调研区域(图1)。所调研的社区由于历史与区位等原因,产权不明晰,社区硬件滞后。这些都制约了儿童活动空间,因此有必要通过里分社区的儿童友好型改造,充分利用区位资源,挖掘其发展潜力。

图1 南京路大智路区域里分建筑分布图

1.4 问卷调查设计

本研究基于预调研基础上,对里分社区3~14岁儿童采取详细问卷调查(8大项,267子项,表1)并结合上门访谈方式,采集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中:按3~14岁儿童总人数×2%作为样本数(不足50份按50份计),共发放问卷调查289份,收回267份,有效调查问卷248份,问卷均通过信度与效度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和实践价值。

表1 调查问卷题干设计

2 数据调研与分析

2.1 整体因素分析

(1)儿童居住意愿与相关整体因素分析

儿童定居里分是儿童友好型改造的前提条件,所有儿童友好型改造都是围绕着儿童在里分社区继续居住与生活展开。故以儿童居住意愿为中心,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可知:愿意继续在里分居住的儿童比例超过五成(54.7%)。而里分社区临街的里分大部分被改造成商铺,巷道间成了居民晾晒衣物和排烟排污的场所,原本不宽的街道被小摊贩挤占……其复杂的人居环境难以满足儿童活动的基本需求,这便是儿童友好型改造的必要性与急迫性所在。

对调研数据中有序数值型变量(年龄、居住面积)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名义变量(受访者性别、目前居住状态)进行非参数中K个独立样本检验,得出以下结论:儿童居住意愿与受访者年龄、居住面积存在显著性差异,而与受访者性别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观察相关性得知,在所有因素中,居住意愿与居住面积存在显著的强相关关系。而与年龄存在弱相关关系(表2)。为进一步研究儿童居住意愿与各因素的具体差异,考察多重比较结果,并结合均值综合考察相关因素的关联性。

表2 儿童居住意愿与整体因素相关性分析

①年龄对儿童居住意愿的影响。随着儿童年龄逐渐增大,居住时间增长,对在里分社区的居住意愿更加积极。从分析数据(图2)得知,儿童在12岁之后,对里分社区的依恋感陡增。根据调研访谈可知,该年龄段儿童居住时间较长,对住区的建筑环境更为熟悉,依恋感更强。而在9~11岁年龄段呈现少许下降趋势,该年龄段儿童活动较为频繁,体现出对现居条件和改造欲望之间的矛盾与纠结,是重点关注年龄段。

图2 儿童居住意愿与年龄相互之间的均值差异

图3 儿童居住意愿与居住面积相互之间的均值差异

②居住面积对儿童居住意愿的影响。儿童居住意愿随着居住面积的增大而增强。不同的居住面积在儿童居住意愿两个极端(非常愿意与不愿意)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这表明,适当的居住面积是保证儿童居住条件的前提之一。

进一步分析可知,70~90m2居住面积段增速变慢,判定该区域为重点改造对象。此外,里分社区大多为老旧住宅,居住面积普遍较小,大于120m2的仅占4.5%,且居住意愿普遍较强,故此面积段不在改造考虑范围内。

综上所述,里分社区儿童友好型改造应重点考虑整体因素中年龄、居住面积的影响。儿童居住意愿与其他整体因素例如性别、父母职业、居住楼层等极弱相关或无相关关系(肯德尔相关系数Tau_b均小于0.1),不考虑其结果影响。

(2)社区内部环境因素分析

儿童居住意愿涉及到的层面远不止年龄、性别、父母职业、居住面积、居住楼层这些整体描述因素,其实还涉及到居住环境、教育配套等相关细节。对有序数值型变量(居室环境、社区环境、教育配套、活动场地、医疗护理、商购环境、社区服务以及周边娱乐设施)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儿童对社区内部环境总体满意度越高,居住意愿越强。其中,与社区环境、居室环境和教育配套条件存在中等强度相关关系(0.3<tau_b<0.5),判定为重点改造指标;与周边娱乐、活动场地、医疗护理、商购环境和社区服务存在弱相关关系(0.1<tau_b<0.3),也应进行针对性改造设计。

图4 社区环境满意度和改造度均值

2.2 重要因素满意度与改造度分析

为进一步考察儿童满意度在小区内部相关因素下的具体差异,下面将从社区环境、居室环境和活动场地进一步对里分社区儿童友好型改造各构成要素深入进行分析。改造度①是以满意度为基础,结合改造因素的重要性,计算得出居民对儿童友好型改造需求的相关数据。

(1)社区环境满意度与改造度分析

社区环境是儿童友好型社区的关键因素之一,社区环境的好坏影响着儿童对社区的认同以及居住意愿的倾向。这是因为儿童除居室环境之外,与外界最便捷的交往环境便是社区内部环境,儿童的大多数活动都在室外开展。并且由于属于公共区域,使得儿童友好型改造更加容易实践,且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对社区环境的各项指标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出,儿童对于建筑外观、出行交通、环境卫生和照明环境满意度较低。这是因为社区老旧,交通、卫生和硬件设施条件较差,并且儿童更喜欢有活力、色彩鲜明的个性空间。进一步分析可知环境卫生、出行交通和照明环境改造度较高,是改造中的重要因素。被访儿童大多认为上下学出行不便,街道较为拥挤,校门口停车不便。因此,学校周边优化布局也是考虑因素之一。

(2)活动场地满意度与改造度分析

社区活动场地中列举了八种典型空间(图5),对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出,组团间空地、店铺前空地、停车场周边和运动场馆的满意度均值较低,难以满足儿童基本活动需求。基于对散步运动、交谈交往、游戏娱乐和亲子互动四种儿童基本活动类型的分析可知,改造中应首要考虑各空间满足游戏娱乐活动的需求。从单个因素分析,店铺前空地亲子活动需求最高。儿童放学后在附近活动较为频繁,应进行个性化设计。

图5 活动场地满意度和改造度均值

图6 居室环境满意度和改造度均值

图7 居室环境改造示范性样本图示

(3)居室环境满意度与改造度分析

居室环境是儿童进行日常生活起居的基本场所。对居室环境的各项指标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出,就餐空间和学习空间的满意度均值较低,且住宅通风采光和私密性较差,这是老旧住宅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改造度分析可知,住宅私密性是居室环境中儿童最关注的问题。其次,里分社区的部分老旧住宅在功能布局上未将餐厅和书房单独布置,与其他功能混用,导致儿童满意度较低,后续设计中应适当调整优化。此外,被调研儿童中56.4%与老人同住,老人与儿童对他人的依赖和活动的有限度是相似的,但其生理和心理状态差别较大,改造中应同时关怀这两个极端年龄段的需求。

表3 儿童居住意愿与内部环境因素满意度相关性(肯德尔系数 Tau_b,按系数降序排列)

3 儿童友好型更新策略建议

3.1 总体改造方向研判

(1) 遵从儿童友好型原则:多功能型活力空间

建设儿童友好型社区的前提条件是提高儿童的参与度,以儿童的视角规划设计,充分考虑儿童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传统意义上,儿童友好型社区的建设标准包括开放空间的可达性、舒适性、多功能性和安全性四方面,但事实上儿童的需求不止于此。举例来说,不同年龄段儿童对空间的需求不同,学龄前儿童活动能力有限,倾向于安全、有趣的简单空间;而学龄儿童活动更丰富,更倾向于场地较大、设施较全并具有一定挑战性的活动空间。因此,针对上文数理分析得出的共性问题与突出环节,应当依据目标优先顺序综合考虑,打造复合多功能型活力空间,促进儿童的个性发展。

(2)打造老汉口城市名片:老人儿童共享空间

武汉里分社区不仅是市民居住场所,同时这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也给里分社区带来了浓郁的文化氛围,2016年中山大道经修缮后蜕变为“再现历史风貌,彰显汉口特色”的文化旅游大道。许多老房子修旧如旧地展现着江城历史文化的新风采,使里分社区的儿童切身地生活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就现状而言,武汉里分社区老龄化严重,普遍存在老人、儿童同居的现象。因此,结合当地历史文化背景,复合考虑老人、儿童的共性与个性化需求,提高空间利用率,打造具有“老汉口特色”的老人儿童共享空间。

3.2 针对性更新策略

武汉里分社区普遍存在着居住环境差、地块限制多、私搭乱建等弊端。此外,社区居民拆迁意愿与地块开发劣势两者之间的对立,致使拆迁前景不甚明朗,所以这些都给儿童友好型改造与房地产开发带来不小的阻力。然而,里分社区近代优秀历史建筑居多,且多为文物保护单位,建筑艺术与文化价值较高,这些都是城市肌理、记忆与情感的有机组成。有鉴于此,此类社区总体儿童友好型改造方向定位为以下三点。

一是资源整合,引入房地产与中介资金整体改造和租赁,应对产权不明与开发价值不理想的窘境。

二是在空间品质塑造方面,提供回归自然、释放天性的公共空间;建设安全的步行环境和趣味化的街道空间;营造活力友善的社区交往空间;实现充足多样、可负担、友善型的儿童公共服务设施。

三是充分利用区位优势与周边教育资源,以功能置换与活化为儿童友好型改造突破点,改造或兴建小体量的儿童培训机构及文体建筑。并且通过整体改造与打包租赁,在硬件上大力提升居室环境。

3.3 示范性样本改造设计

(1)居室环境改造示范性样本

针对武汉近代里分社区,以汉口近代优秀里分同兴里14#为实证,提出居室环境儿童友好型改造的示范性样本。

①维持原有建筑结构,增加建筑面积,同兴里原有建筑层高4.5m,可将原有的两层改为三层,层高变为3m。②平面保持两开间,一层的前天井作为入户门厅,形成内外过渡空间,保留后天井,优化房间的采光通风条件。③为残障儿童与老人增加无障碍设施,变为开敞式厨房,增大就餐空间。通过对原有平面的合理调整,更新水电暖设备,优化使用功能,美化居住环境。④二三层户型提供了两种不同的改造模式,二层为两个两室户,三层缩小三户面积,每户不单独设置厨房,中庭内形成一个大的公共活动空间,既有私密性,又促进多代际间交流。

(2)教育设施改造示范性样本

以近代优秀里分坤厚里两间式住宅为实证,对其进行功能置换改造为小微型教育基地,提炼教育设施儿童友好型改造示范性样本。

①改造指导策略:立足里分社区地理与区位优势,挖掘其建筑特性,将既有老社区建筑改造为小微型教育基地,不仅可解决儿童就近培训的迫切需求,大幅缩短通勤时间,同时通过辐射周边社区,极大提升城市老社区教育设施便捷性。②具体改造步骤:一层在装修后进行相应功能置换,二层则拆除部分内墙,满足教室空间的功能要求(图8)。

图8 文体设施改造示范性样本图示

(3)社区环境改造示范性样本

考虑儿童的多样化活动需求,针对里分社区城市边缘区六大活动空间类型提出改造设计样本(图9)。

①改造指导策略:在原有道路基础上修缮路面、消除大的高差、增设休闲设施等,优化调整社区休闲与群聚空间。

②具体改造步骤:一是增加色彩鲜艳的引导标识,帮助儿童辨认方向;二是整改道路肌理,优化景观格局,丰富植物立体层次;三是实施人车分流,在小区主要入口和车辆较多的道路将人行道与车行道用栏杆隔开,在儿童活动频繁的道路节点设置升降柱,机动车分时段限行,在不影响交通的情况下保障儿童出行安全;四是强化照明设计,将更多的灯光融入到广场、庭院、雕塑、小品等设计中,能使其夜间的表现力更加丰富,降低安全事故。

结语

儿童友好型社区的构建是对现代社会儿童需求所做出的积极尝试。由于儿童属于特殊群体,儿童友好型空间设计的目标群体也包括成人,尤其是老人和行动不便人士。在将儿童权利考虑为设计主体之一的时代背景下,老旧社区中的弱势群体是不可忽视的一环。在建筑空间更新中给予儿童等弱势群体公平和关怀不仅能解决诸多社会矛盾,更是实现空间利用最大化的必由之路。我国未来城市发展应加速儿童友好型建设的进程,深化“城市双修”内涵,从老旧社区更新着手改善儿童活动的环境质量,引导儿童广泛参与,共同创造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

资料来源:

文中所有图表均为作者自绘或自摄。

注释

① 改造度=空间非满意度(便捷性)×重要系数,即:越不满意(越不便捷)又越重要的因素改造度越高。其中空间非满意度=6-行为满意度;重要系数按照调研问卷中相应重要度确定。为更加准确反映相对性,假定重要性为一般时,系数为1,重要性=非常不重要时,系数为0.5,重要性=非常重要时,系数为2,根据等比数列计算可得:当重要度为1,2,3,4,5,时。重要系数对应为0.5,0.7,1.0,1.4,2.0。并假定当满意度为一般,且重要度也为一般时,相应值3为理想状态改造临界值。

猜你喜欢

意愿满意度空间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空间是什么?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汪涛:购房意愿走弱是否会拖累房地产销售大跌
创享空间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