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溧阳杨家山土墩墓群D1和D3发掘简报

2022-04-14南京博物院溧阳市博物馆

东南文化 2022年1期
关键词:底径下腹泥质

南京博物院 溧阳市博物馆

内容提要:杨家山土墩墓群D1保存状况一般,清理墓葬5座、器物群8处,为典型的一墩多墓式结构,中心墓葬有“人”字形木椁;D3保存较差,发现墓葬1座、器物群4处,为一墩一墓式结构,中心墓葬铺设石床。随葬品主要有几何印纹灰陶罐、硬陶坛、陶鼎、陶盂、原始瓷碗、原始瓷盂等,时代为春秋中期。

杨家山土墩墓群位于江苏省溧阳市东南15千米的社渚镇新塘村下田舍组东北300米处,北邻乡村公路,东侧为养鸡场,南距S360道路约500米,西北距S239道路约970米(图一)。墓群地貌为山前缓坡上隆起的小土丘,周围地势较为平坦,地表为松树林,并有少量水塘和稻田。为配合溧阳至宁德高速公路(江苏段)建设项目施工,2020年,南京博物院联合溧阳市博物馆对线路范围内的4处土墩墓(编号2020LSYD1—D4,以下简称为D1—D4)进行了考古发掘,其中D1、D2、D3位置相近,D4位置距离较远(图二)。现将D1和D3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图一// 杨家山土墩墓群位置示意图

图二// 杨家山土墩墓分布示意图

一、土墩现状与发掘方法

D1位于杨家山土墩墓群中南部,西南距离D2约50、距离D3约190米,东北距D4约700米,中 心 坐 标 为 东 经 119°18′40.26″、北 纬 31°19′16.92″,海拔高度19米,标段号K20+380。土墩东南紧邻水塘。D1表面布满松树树根、杂草,部分区域存在堆土和建筑垃圾,整体保存情况较差,四周均遭到取土平地,东侧尤为严重,被民房破坏小半部分。平面形状大致呈椭圆形,南北稍长约24、东西略短约22米,中心高度2.1米,面积约430平方米。

D3位于溧宁高速施工便道内,标段号为K21+100,西南距360省道约350米,地理坐标为东经119°18′36.28″、北纬 31°19′10.97″,海拔高度18米。土墩东北20米为水塘。D3墩体保存很差,南北长约22、东西约15米,存高约0.75米,面积约260平方米。表面布满杂草和树木,顶部基本被推平,北、东、南侧均被破坏。

此次考古发掘采用布设十字隔梁的发掘方法,将整个土墩划分为四个象限,发现重要、复杂遗迹现象时增设小隔梁。

1.D1M3、M4俯视图

2.D3M1俯视图

3.硬陶坛(D1M1︰1)

4.硬陶罐(D1M2︰2)

5.灰陶贯耳盖罐(D1M4︰1)

6.红陶鼎(D1M4︰2)

1.原始瓷盂(D1M5︰5)

2.红陶鼎(D1M5︰6)

3.硬陶碗(D1M5︰7)

4.硬陶瓿(D1M5︰8)

5.硬陶罐(D1Q4︰2)

6.硬陶罐(D3Q3︰1)

二、地层堆积

1.D1地层堆积

根据土质土色,D1地层共分为7层(图三)。

图三// 杨家山D1南北向隔梁东侧剖面

①层:耕土层。灰褐色土。土质较软,结构较疏松,内含大量植物根系和近现代砖、瓦块等,凸镜状分布。厚0.08~0.2米。分布于整个土墩。

②层:黄褐色砂土。较疏松,内含植物根系、棕色斑点,凸镜状分布。距地表深0.1~0.2、厚0~0.35米。主要分布于土墩外围,中心区域不见,整体南侧高于北侧。器物群Q1置于该层之中,Q2掩埋于该层之下。

③层:灰黄色砂土。土质略松软,含植物根系、木炭等,凸镜状分布。距地表深0.1~0.6、厚0~0.4米。基本分布于整个土墩,南侧较厚,北侧较薄,分布范围小于②层。M1、M2开口于该层下,Q5叠压于该层之下。

④层:青灰色土。土质细腻,砂性大,凸镜状分布。距地表深0.4~1、厚0.2~0.45米。较为均匀的分布于整个土墩墓,分布范围小于③层。M3和M4开口于该层下,Q3、Q6和Q8叠压于该层之下。

⑤层:灰红色土。土质细密,较硬,凸镜状分布。距地表深0.85~1.5、厚0.25~0.55米。较均匀地分布于土墩中心位置,分布范围小于④层。Q4、Q7叠压于该层下。

⑥层:灰黄色砂土夹杂灰褐色砂黏土,较纯净,凸镜状分布。距地表深1.15~1.5、厚0~0.45米,中间厚四周低。较均匀地分布于土墩中心,分布范围小于⑤层。M5开口于该层下。

⑦层:灰黄色砂土。较纯净,土质较密,水平分布于土墩中心,分布范围略小于⑥层。距地表深1.9~2.1、厚0.1~0.2米。以下为生土。

以上地层,②—⑥层是封土堆积,⑦层是垫土堆积。

2.D3地层堆积

D3破坏严重,保存状况极差,根据土质土色,D3地层共分为4层(图四)。

图四// 杨家山D3东西向隔梁北侧剖面

①层:灰褐色土。土质较软,内含大量植物根系和宋元瓷片等。厚0.1~0.25米。分布于整个土墩表面。

②层:灰褐色砂土。土质致密,近水平分布,东侧较薄、西侧较厚。距地表深0.1~0.25、厚0.05~0.2米。分布于整个土墩墓,为M1封土堆积。同时器物群Q1—Q4叠压于该层之下。

③层:灰黄色砂土。夹杂少量黏土颗粒,接近水平分布,分布范围小于②层。距地表深0.25~0.55、厚0.3~0.56米。M1位于该层面上。

④层:灰黄色砂土。含有少量白色斑点,水平分布于墩体,土质较致密。距地表深0.5~0.65、厚0.05~0.2米,是D3的垫土层。以下为生土。

以上层位,②层为封土堆积,③层和④层为垫土堆积。

三、遗迹与遗物

D1为一墩多墓,共清理墓葬5座(D1M1—M5),除中心主墓外,其余墓葬主要集中于第四象限中,呈向心式分布,另发现器物群8处(D1Q1—Q8)(图五)。D3破坏严重,仅发现墓葬1座(D3M1),器物群4处(D3Q1—Q4)(图六)。D1出土器物53件(套),D3出土器物17件(套),共计70件(套)。器类有陶鼎、釜、罐、坛、瓿、盖,原始瓷豆、碗、盅等。质地有泥质陶、夹砂陶、硬陶和原始青瓷四种,陶色有红、黑、灰、褐等。原始瓷多为青灰胎、施青釉;印纹硬陶器纹饰有方格纹、菱形填线纹、水波纹、席纹、弦纹等,多为两或三种纹饰组合出现(图七);泥质陶、夹砂陶和原始青瓷器以素面为主。

图五// 杨家山D1平面图

图六// 杨家山D3平面图

图七// 印纹硬陶纹饰拓片

(一)D1墓葬

D1M1 位于第三象限。开口于③层下,打破④层。墓向280°。土坑竖穴,坑口呈圆角方形,斜壁,平底。墓口长1.2、宽0.84、深约0.27米,墓底长约1.07、宽约0.75米。墓内填土为灰黄色砂土,土质较密,内含少量木炭屑、砂石粒和陶粒等。墓内放硬陶坛1件,坛口覆盖夹砂红陶鼎1件,二者均被挤压致破碎(图八)。从墓坑形状、器物组合和摆放方式判断,M1可能属于瓮棺葬。

图八// D1M1平、剖面图

硬陶坛 1件。D1M1︰1,泥质红陶。侈口,圆唇,卷沿,束颈,颈饰弦纹,溜肩,弧腹,腹最大径偏上,平底略内凹,肩和腹饰菱形填线纹和方格纹。口径 22、腹最大径 42、底径22.8、高44厘米(图一二︰1;彩插四︰3)。

D1M2 位于第四象限。开口于③层下,打破④层。墓向281°。竖穴土坑,墓口呈圆角梯形,斜壁、平底。墓葬东端被民房破坏,墓口残长1.94、宽0.74~1.08、深0.1~0.3米,墓底残长1.84、宽0.68~1.08米。墓内填土为灰黄色砂土,土质较密,内含少量木炭屑、砂石粒等。墓内随葬器物2件,硬陶坛、硬陶罐各1件(图九)。

图九//D1M2平、剖面图

硬陶坛 1件。D1M2︰1,红褐色器表,灰褐色胎。残缺。侈口,圆唇外卷,短束颈,溜肩,弧腹,平底内凹。颈部饰弦纹,肩部贴塑扉棱并饰水波纹,腹部饰菱形填线纹。口径17.6、底径19.6、最大腹径39.2、高44.7厘米(图一二︰2)。

硬陶罐 1件。D1M2︰2,灰褐色器表,口部残缺。侈口,圆唇外卷,短束颈,溜肩,鼓腹,平底内凹。肩部及上腹饰水波纹,下腹部饰菱形填线纹。口径10.8、底径10、最大腹径16、高13厘米(图一二︰3;彩插四︰4)。

D1M3 位于第四象限。开口于④层下,打破⑤层。北侧为M4,西侧被蚁穴破坏,东端被民房打破。土坑竖穴,墓向150°。墓口呈圆角梯形,直壁平底,墓口西北高、东南低。墓框残长1~1.76、宽0.98~1.12、深0.15~0.3米。墓内填土为红褐色黏砂土,内含少量木炭屑、砂石粒等。墓内随葬器物5件,有陶鼎3件,原始瓷碗和硬陶瓿各1件(图一〇;彩插四︰1)。

硬陶瓿 1件。D1M3︰1,器表红褐色,青灰胎。直口,圆唇,折肩,鼓腹,下腹斜收,平底微内凹。肩饰弦纹、对称横S状贴塑,折肩处有一圈凸棱,腹部饰水波纹和菱形填线纹,并对称贴塑泥条索状饰。口径13.4、底径15、最大腹径 24、高15.5厘米(图一二︰4)。

原始瓷碗 1件。D1M3︰2,青釉,青灰胎,釉面泛黄。直口,圆唇,束颈,下腹微鼓,平底微内凹。内饰轮制螺旋弦纹,底面有疤痕,外底有弧形抹痕。口径7.3、底径5、最大腹径8、高3.9厘米(图一二︰5)。

D1M4 位于第四象限。开口于④层下,打破⑤层。南侧为M3,西侧被蚁穴破坏,东端被民房打破。浅坑竖穴,墓向115°,圆角梯形,直壁平底。墓口残长1.6、宽0.78~0.9米、深0.15~0.3米。墓内填土为红褐色黏砂土,内含少量木炭屑、砂石粒等。墓内随葬陶器3件,有贯耳罐、盆形鼎、釜各1件(图一一;彩插四︰1)。

贯耳盖罐 1件(套)。D1M4︰1,泥质灰陶。敛口,圆唇,溜肩,鼓腹,平底微内凹。底部等距分布三个乳丁足。肩部对称附两贯耳,腹部饰粗弦纹。器盖微圆饼状,表面饰三组凹弦纹,中心为桥形钮,器盖为子母口。罐口径11.5、底径14、最大径23.6、高18厘米。器盖直径11.6、通高3、桥形盖钮高1.2、钮孔直径0.5、子母内口高1厘米(图一二︰6;彩插四︰5)。

图一〇// D1M3平、剖面图

图一一//D1M4平、剖面图

鼎 1件。D1M4︰2,泥质红陶。侈口,方唇,折沿,上腹较直,下腹较鼓。平底微内凹,蹄形鼎足略外撇。腹部饰戳点纹,口径17.6、底径18.6、最大径21、腹深7、高10.2厘米(图一二︰7;彩插四︰6)。

图一二//D1M1—M4出土器物

D1M5 位于D1中心位置,南侧被蚁穴破坏,修建于垫土层即⑦层面上,开口于⑥层下,⑥层应为M5的第1层封土。M5周边发现1圈柱洞,共计42个,整体呈东南—西北走向,方向312°,部分柱洞内残留木柱痕迹,高出垫土0.1~0.15米,柱洞深浅不一,且位于基槽内。基槽分为南北两条,北侧基槽长约3.2、宽0.15~0.3、深0.1~0.25米,柱洞24个;南侧基槽的中间部分被蚁穴破坏,通长约3.1、宽0.15~0.4、深0.1~0.15米,残留柱洞10个。通过解剖发现,南北两侧柱洞均相向内斜,基槽剖面呈锅底状,可断定M5存在“人”字形木椁(图一三)。木椁内填土与⑥层土一致,均为青灰色黏砂土,土质较为致密,内含少量红色黏土块。木椁内为M5放置随葬品和葬具区域,葬具仅发

图一三//D1M5平、剖面图

1、2硬陶坛(D1M1︰1、D1M2︰1) 3.硬陶罐(D1M2︰2) 4.硬陶瓿(D1M3︰1) 5.原始瓷碗(D1M3︰2) 6.陶贯耳盖罐(D1M4︰1)7.陶鼎(D1M4︰2)现棺痕迹象,平面为长方形,长1.3、宽0.4、残高0.02~0.04米。随葬品放置于棺痕外侧,共计9件,有硬陶坛、硬陶盂、原始瓷盂、灰陶罐、硬陶碗以及夹砂陶鼎等。

硬陶盂 1件。D1M5︰2,灰褐色器表,灰色胎。微敛口,尖唇,弧腹,高足内凹,内底有乳钉凸出。器壁有轮修痕,圈足表面有手抹痕。口径10.8、底径 4.8、腹径11.4、腹深 3.1、高4.5厘米(图一四︰1)。

图一四//D1M5出土器物

原始瓷盂 3件。青灰胎。侈口,圆唇,矮圈足呈喇叭口。D1M5︰3,鼓腹,腹饰弦纹,内壁有烧结疤。口径6.3、底径3.3、腹径7.1、腹深2.3、高3.8厘米(图一四︰2)。D1M5︰4,整体烧制变形。釉色泛黄,外壁施釉不及底。卷沿,折腹。腹内饰一凸棱,底心为乳钉凸起。口外沿饰一弦纹,近底部有修痕。圈足变形,足内有手抹痕和轮修痕。口径9.8、底径5.2、最大径10、高4.7厘米(图一四︰3)。D1M5︰5,釉面部分剥落。唇面内凹,饰二弦纹。束腹,腹饰三弦纹。下腹折收,折收处刻凹槽。腹内轮制弦纹。口径10.1、底径5、腹径10.9、腹深3.3、圈足内深1.2、通高5.2厘米(图一四︰4;彩插五︰1)。

鼎 1件。D1M5︰6,夹砂红陶。敞口,圆唇,沿面内斜,弧腹,近平底,三足呈扁锥状足,素面。外壁有烟炱。口径16、腹深5.1、鼎足高约4.5、通高8.1厘米(图一四︰5;彩插五︰2)。

硬陶碗 1件。D1M5︰7,红褐色器表,灰色胎。敞口,圆唇,唇下凹弦纹,折腹,足底内凹,足壁外撇,盘内底部有乳钉状凸出。器壁有轮修痕。内底有乳钉凸出,器壁有轮修痕,圈足表面有手抹痕。口径20、底径4.2、腹深7.4、高8.8厘米(图一四︰6;彩插五︰3)。

硬陶瓿 1件。D1M5︰8,红褐色。侈口,圆唇,卷沿,短束颈,颈部饰粗弦纹,广肩,弧腹,腹最大径偏上,平底微内凹。腹径大于通高。肩和腹上部饰菱形填线纹,肩部对称饰双系,双系均已脱落。下腹部饰方格纹,近底部有轮修和修削痕。口径12.2、底径15.2、腹径22.5、高13.9厘米(图一四︰7;彩插五︰4)。

(二)D1器物群

D1Q1 位于第二象限边缘地带。埋于②层中,应为堆土时同时摆放。出土硬陶坛1件(图一五)。

图一五// D1Q1平、剖面图

硬陶坛 1件。D1Q1︰1,保存很差,仅剩坛底。红褐色器表,灰褐色胎。上部残缺,下腹弧收,平底。腹部饰方格纹,器表有气泡疤痕。底径15.6、残高14.8厘米(图二三︰1)。

D1Q2 位于第二象限,Q1西侧。平地掩埋于②层下,放置于③层面上。出土陶瓿1件(图一六)。

图一六// D1Q2平、剖面图

瓿 1件。D1Q2︰1,保存很差。器表为红褐色,青灰胎。侈口,圆唇,唇面饰凹槽,矮颈、广肩、鼓腹、平底。肩部及腹部饰席纹。口径14.4、底径17、腹径23.2、腹深15.6、通高16.6厘米(图二三︰2)。

D1Q3 位于第二象限。平地掩埋于④层下,置于⑤层面上。放置器物2件(图一七)。硬陶罐(带泥质灰陶器盖)和夹砂红陶釜各1件,保存很差、缺失较多,未能修复。

图一七//D1Q3平、剖面图

D1Q4 位于第四象限中西部。平地掩埋于⑤层下,置于⑥层面上。放置器物4件,保存状况一般(图一八)。

图一八//D1Q4平面图

罐 1件。D1Q4︰2,泥质灰陶。侈口,圆唇,卷沿,束颈,溜肩,弧腹,平底略内凹,上腹饰方格纹,下腹饰菱形填线纹。口径13.8、腹径25.8、底径16.4、高22厘米(图二三︰3;彩插五︰5)。

盆 1件。D1Q4︰1,泥质红陶。侈口,圆唇,卷沿,唇面饰凹弦纹,下腹弧收,平底微内凹,盆内饰轮制螺旋弦纹,底面有弧形修痕。口径28.2、底径22.4、高11.4厘米(图二三︰7)。

图一九// D1Q5平、剖面图

图二〇//D1Q6平、剖面图

图二一// D1Q7平、剖面图

图二二// D1Q8平、剖、侧面图

原始瓷碗 2件。青灰胎,釉面泛黄。微敞口,方唇,唇面外斜,上腹较直,下腹斜收,平底微内凹,底面有弧形修痕和钙化面,内饰轮制螺旋弦纹。D1Q4︰3,口径7.2、底径3.9、腹深2.5、高3.3厘米(图二三︰8)。D1Q4︰4,口径11.6、底径6.2、内深2.3、高4.1厘米(图二三︰9)。

图二三//D1Q1—Q8出土器物

D1Q5 位于第四象限南部边缘。开口于③层下,打破④层。浅坑呈圆角不规则形,直壁平底。坑内填土为灰黄色砂土,土质略疏松。浅坑放置器物2件(图一九)。

硬陶坛 2件。卷沿,束颈,溜肩,鼓腹,下腹渐收,腹最大径偏上,平底内凹。D1Q5︰1,红褐色器表,灰褐色泥质胎。口部残缺,颈部饰弦纹,肩部贴塑三个扉棱并饰水波纹,弧腹,腹部饰菱形填线纹。腹径39.6、底径21.4、高33.2厘米(图二三︰4)。D1Q5︰2,灰褐色硬陶。侈口,圆唇,肩和上腹饰水波纹,下腹印菱形填线纹。口径15、腹径28.5、底径15.6、内深27.9、高29.1厘米(图二三︰5)。

D1Q6 位于第三象限中部,北距隔梁3.6、东距隔梁3.15米。开口于④层下,打破⑤层。浅坑埋放,呈椭圆形,依墩势所建,东高西低,斜壁、斜底。坑口长0.73、宽0.5~0.64、坑底长0.6、宽0.5、坑深0.2~0.3米。坑内放置陶瓿1件(图二〇)。

瓿 1件。D1Q6︰1,泥质灰皮红胎。侈口,圆唇,沿微卷,沿面刻划凹槽,短束颈,溜肩鼓腹,下腹斜收,平底内凹。肩和腹饰席纹。口径16.8、腹径33、底径18.6、内深20.7、高22.2厘米(图二三︰6)。

图二四//D3M1平、剖面图

D1Q7 位于第四象限中部,北距隔梁1.7、西距隔梁4米。平地摆放,置于⑥层面上,被⑤层覆盖。放置器物2件,保存状况很差(图二一)。

釜 1件。D1Q7︰1,夹砂红陶。敞口,平沿外斜,圆唇,腹部被压折断,底部近圜,器表为褐色。口径约16.8、高4.8厘米(图二三︰10)。

鼎 1件。D1Q7︰2,夹砂红陶。敞口,圆唇,折沿,沿面内斜,上部斜直,下腹弧收圜底,扁圆锥状三足。口径18.7、内深5.5、鼎足高4.8、通高8.6厘米(图二三︰11)。

D1Q8 位于第三象限东侧隔梁内。摆放于④层面上,被③层覆盖。放置泥质灰陶三足罐1件,保存较好(图二二)。

三足罐 1件。D1Q8︰1,泥质灰陶。直口,圆唇,广肩,鼓腹,平底,肩部对称饰双系,肩部及上腹部饰四道凸弦纹,底部有三等距分布的乳钉状小足。口径5.8、腹径15.5、底径10.7、高 11.9厘 米(图 二三︰12)。

(三)D3墓葬

D3M1 位于D3中间位置,被②层掩埋,位于③层面上。铺有石棺床,石床采用不规则石块堆放而成,摆放并不整齐,部分石块凸棱朝上。石床东西长约4、宽1.3~1.6、厚0.1~0.2米。随葬品放置于石床上面,共随葬器物7件,均为陶盂(图二四;彩插四︰2)。

陶盂 4件。泥质。饼形底,底部有修痕。D3M1︰1,灰陶。敛口,圆唇,弧腹,下腹斜收,内壁底部中心有乳钉状凸起。口径9.7、底径5.8、内深2.8、高3.9厘米(图二五︰1)。D3M1︰2,红陶。敛口,圆唇,微侈,溜肩,扁鼓腹,下腹弧收。肩饰水波纹,等距贴塑三个横向S形附加堆纹。口径8.3、底径5、内深3.5、通高4.4厘米(图二五︰2)。D3M1︰4,红陶。直口,圆唇,溜肩,折腹。口径9.5、底径5.1、内深3.4、高4.5厘米(图二五︰4)。D3M1︰6,红陶,青灰胎。敛口,圆唇,扁鼓腹,下腹斜收。口径8.9、底径6.1、内深3.5、高3.9厘米(图二五︰6)。

硬陶盂 3件。饼形底,底部有修痕。D3M1︰3,灰陶。敛口,圆唇,扁鼓腹,下腹斜收,器表有烧制气泡,外壁有轮制痕。口径8、底径5、内深2.8、高 3.7厘米(图二五︰3)。D3M1︰5,褐色陶,灰褐色胎。侈口,尖唇,折腹,下腹斜收,器表有气泡,器体变形。口径9.2、底径5.1、内深3.1、高4厘米(图二五︰5)。D3M1︰7,褐色陶,青灰胎。敛口,方唇,扁鼓腹,下腹斜收,器表有气泡,器体变形。口径9.3、底径6.4、内深4.8、高5厘米(图二五︰7)。

图二五//D3M1出土器物

(四)D3器物群

D3Q1 位于第三象限南部区域。平地掩埋于②层下(图二六),置于③层上。放置硬陶坛1件。

图二六// D3Q1平、剖面图

硬陶坛 1件。D3Q1︰1,泥质红褐色,青灰胎。侈口,圆唇,卷沿,沿面饰凹弦纹,短束颈,广肩,鼓腹,下腹弧收,平底微内凹。颈饰弦纹,腹饰席纹和菱形填线纹。口径19.6、腹径36.8、底径20.4、高42厘米(图二九︰4)。

D3Q2 位于第三象限南部,Q1西侧,距东侧隔梁2.05米,距北侧隔梁4.46米。平地掩埋于②层下,置于③层上。放置硬陶罐、硬陶瓿和原始瓷碗各1件(图二七)。

图二七// D3Q2平、剖面图

硬陶瓿 1件。D3Q2︰1,泥质红褐色,青灰胎。直口,圆唇,矮颈,广肩,扁鼓腹,平底内凹。肩饰粗弦纹,腹饰方格纹。口径12、腹径23.4、底径15、内深 8.2、通高 9.4厘米(图二九︰1)。

硬陶罐 1件。D3Q2︰2,泥质红褐色,灰褐色胎。口部缺失,束颈,溜肩,鼓腹,平底微内凹。肩饰弦纹,腹饰席纹。腹径22、底径14.8、残高16.2厘米(图二九︰2)。

原始瓷碗 1件。D3Q2︰3,原始青瓷,灰白胎。敞口,圆唇,沿面外斜、饰凹弦纹,直腹,下腹斜收,饼状底微内凹、有弧形修痕。碗内壁有轮制螺旋弦纹,外壁有轮修痕。口径12.4、底径6.8、内深3.3、高4.9厘米(图二九︰3)。

D3Q3 位于第三象限西南部。距北隔梁2.86米。平地掩埋于②层下(图二八)。放置硬陶罐1件。

图二九// D3Q1—Q3出土器物

硬陶罐 1件。D3Q3︰1,泥质,灰褐色器表,红褐色陶胎。敛口,尖唇,无肩,折腹偏下,平底。腹上部饰席纹,下部为菱形填线纹,双系残缺。口径10、底径12.2、腹径16.8、内深12.6、通高13.2厘米(图二九︰5;彩插五︰6)。

四、小结

溧阳杨家山土墩墓群属于常见的江南周代土墩墓。近年来溧阳地区已发掘土墩墓十余座,主要集中于溧阳上兴和天目湖地区,社渚镇范围内土墩墓考古工作尚属首次。杨家山土墩墓群在墓地选址、营建方式、葬制葬具、年代特征等方面均具有江南土墩墓的固有风格,同时也存在一定的自身特色。

(一)营建方式

考察杨家山土墩墓群D1和D3的封土堆积状况和遗迹分布方式可知,一墩多墓的D1和一墩一墓的D3虽在土墩内部结构上存在一定差异,但在土墩营建过程上仍具有相似性。第一步,选择相对高爽、平坦之处,对地表做整平处理。第二步,在该区域内铺设两层灰黄色砂土作为垫土层,垫土层范围近椭圆形或圆形。第三步,于垫土中心区域营建主墓或于主墓外围放置器物群。D1M5于⑦层中心区域营建“人字形”葬具,D3M1则于D3③层中心区域铺设石棺床,D3Q1—D4器物群放置于主墓南侧区域,以上遗迹均采用了平地掩埋方式。第四步,主墓之上层层堆筑封土,逐步形成土墩样貌。其中D3M1和Q1—Q4上覆②层土,完成D3营建;D1营建方式略显复杂,D1M5上覆⑥层土,后于⑥层面上放置D1Q4和D1Q7以作祭祀,再覆⑤层土,完成D1M5的整个营建行为,其后⑤层面挖坑埋葬M3和M4,并放置Q3、Q6和Q8,再覆盖④层土,同样于④层上挖坑埋葬M1、M2,并放置Q5,覆盖③层土后,放置Q2,覆盖②层土的同时埋入Q1,完成整个D1土墩营建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土墩墓附近往往会伴生水塘或洼地,以杨家山土墩墓群为例,已发掘的4座土墩墓无一例外均临近水塘,应与取土营建土墩墓存在密切关系[1]。

(二)葬制葬具

杨家山土墩墓群D1和D3共清理墓葬6座、器物群12处。墓葬形制以土坑竖穴和平地掩埋为主,其中两座土墩墓的中心墓葬均为平地掩埋形制,其余均为土坑竖穴形制。D1M5具有基槽、柱洞组合的“人”字形木构建筑和木棺痕迹,其中“人”字形木构建筑应为木椁葬具,该类葬具在江南土墩墓中常有发现,宁镇地区发现“人”字形木构建筑的代表性墓葬见于丹徒华山大笆斗土墩墓、句容浮山果园D29M45、句容东边山D2M1、丹徒辛丰大墩、句容下蜀中心山中心墓葬、溧阳沟西D4中心墓葬、南京江宁陶吴大墓、句容鹅毛岗D2M23、金坛茅东村牯牛墩 M1等[2]。学术界多认为“人”字形木构葬具是吴越地区高等级贵族墓葬所普遍采用的特定形制[3];还有学者认为宁镇地区土墩墓中“人”字形木构葬具往南传播,由早期“基槽配合柱洞”的构建形制,演变为石构基础构建,再到全部使用木枋构建,成为带有等级特征的越国葬具形制[4]。

D3M1以碎石块平铺营制石床,但取材并不考究,铺设难言规整,该现象在宁镇地区多有发现,多见于中心墓葬,具有一定特殊性,除做“棺床”的实用性以外,应有其他社会含义。

器物群以平地掩埋为主,少量有浅坑。

(三)土墩年代

1.D1年代

D1的营建年代可大致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该阶段包含D1⑤、⑥、⑦层堆积和D1Q4、Q7、M5等遗迹。

D1M5为D1中相对年代最早的遗迹单位,其出土硬陶盂D1M5︰2与浙江余姚老虎山原始瓷盂D1M4︰2[5]形制相似,原始瓷盂D1M5︰4与镇江句容鹅毛岗 D2M12︰14[6]形制相近,泥质红陶鼎D1M5︰6与南京高淳马粟GGⅡM4︰6[7]形制相同。值得注意的是,宁镇地区土墩墓中鼎足以近直或微内敛的圆锥形足较为常见,外撇的扁锥形鼎足所见较少,层位关系略晚的D1Q7亦出土同形制夹砂红陶鼎1件(D1Q7︰2)。余姚老虎山D1M4和高淳马粟GGⅡM4年代同为春秋早期,鹅毛岗D2M12年代则定为春秋早期偏晚。综合断定,D1⑥层下的D1M5年代应为春秋早期。同时D1⑤层下的两处器物群Q4和Q7年代与之相近,或专为祭祀D1M5而掩埋。

第二阶段:该阶段包含D1②—④层堆积和D1M1—M4、Q1—Q3、Q5、Q6和Q8等遗迹。

D1④层下有D1M3、M4、Q3、Q6和Q8等5处遗迹。在以上遗迹中出土底部附有三个乳丁足的陶罐2件,底部附有乳足陶器在宁镇地区发现数量较少。其中泥质灰陶三足罐D1Q8︰1与溧阳天目湖庙山D1M2︰1[8]造型相同,类似三足陶罐还见于南京江宁陶吴春秋大型土墩墓D1K3︰7[9]和句容周岗 D2M16︰5[10]。泥质灰陶贯耳盖罐 D1M4︰1与金坛薛埠茅东林场D5Q20︰8[11]造型略有相似,但杨家山D1M4︰1乳状足略矮小,敛口无颈。与泥质灰陶贯耳盖罐D1M4︰1共出的泥质红陶鼎D1M4︰2,鼎足形制较为独特,呈蹄形略外撇,宁镇地区少见同类形制器物发表,仅在浙江德清三合塔山石室土墩墓[12]出土的1件原始瓷鼎上见同类鼎足。

D1③层下有M1、M2和Q5三处遗迹。几何印纹硬陶坛D1M1︰1与句容浮山果园D33M3︰9[13]、金坛茅东林场D5Q22︰1[14]形制相同,几何印纹褐色硬陶坛D1M2︰1与句容浮山果园D29M14︰28[15]形制相同。

结合已有资料可知,溧阳天目湖庙山D1M2和金坛薛埠茅东林场D5Q20年代为春秋晚期,江宁陶吴春秋大型土墩墓D1和句容周岗D2M16的年代为春秋中后期,德清三合塔山石室土墩墓年代为春秋中期,句容浮山果园D33M3、茅东林场D5Q22和浮山果园D29M14年代为春秋中期偏晚。综合遗物形制特征和层位关系,杨家山D1第二阶段营建年代应为春秋中期。

综上所述,杨家山D1的使用始于春秋早期,完成于春秋中期,存在一定时间跨度。

2.D3年代

杨家山D3因破坏严重,所发现遗迹均位于②层下,包含D3M1、Q1—Q4。

D3M1随葬品以硬陶盂为主,陶盂D3M1︰1—3、6、7与句容茅东林场D1M1︰1、D1M1︰2和D1M1︰3[16]形制极其相似。几何印纹硬陶坛D3Q1︰1与金坛薛埠许家沟 D2M4︰15[17]形制和纹饰相同,原始青瓷碗D3Q2︰3与句容鹅毛岗D2M10︰3[18]形制相同,几何印纹硬陶罐D3Q3︰1与金坛裕巷D2M3︰1[19]形制相似。

结合已有资料可知,茅东林场D1M1年代为春秋早期,许家沟D2M4年代为春秋中期偏早,句容鹅毛岗D2M10年代为春秋早期偏晚阶段,裕巷D2M3年代为春秋早期。综合D3出土遗物形制特征和层位堆积状况,主墓M1年代可到春秋早期,Q1—Q4均出土春秋早期和春秋中期器物。故,D1营建年代相对集中,应定为春秋早期。

通过以上对杨家山D1和D3营建年代的讨论可知:一墩多墓式的土墩墓内部遗迹会存在较为明显的年代差异,说明在使用时间上存在一定的时间跨度;一墩一墓式的土墩墓遗迹年代相对集中,营建时间应较短,但也存在器物群年代明显晚于中心主墓的现象,应是后期祭祀行为的体现。

(附记:本次发掘项目负责人为盛之翰。发掘人员有曹军、花纯强、李保国、史骏、段志成、段臣晖;器物绘图为葛昕炜、谢悦茹、李倩、徐永朋、李雅波;器物修复为花纯强、李保国、段臣晖、花子明、张家翔;器物摄影为曹军、谢悦茹、李倩。)

猜你喜欢

底径下腹泥质
甘肃省泾川县博物馆藏品
经脐单孔腹腔镜下腹直肌子宫悬吊术在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临床研究
元代磁州窑白地黑绘花鱼藻纹盆装饰浅析(中)
养胃 “一揉二提”
擦胸揉腹增强免疫力
陶刻技法简析
1B超诊断急性化脓性阑尾炎2例
柳孜运河遗址出土的耀州窑系青瓷碗鉴赏
甘肃省卓尼县洮砚乡达勿坪白土梁寺洼文化墓葬群发掘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