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华日报》宣传报道成渝铁路建设的策略解析

2022-04-14郝维侃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新华日报

摘要: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面对解放初期西南地区百废待兴的社会经济状况,作为中共中央西南局机关报的《新华日报》充分发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鼓舞西南人民重建家园信心的重要作用。大量新闻报道全面反映了大西南政治文化的重建和经济生活的恢复。文章以重庆图书馆馆藏《新华日报》为研究对象,归纳整理1950—1952年成渝铁路从开工到全面通车期间的相关新闻。经过梳理与总结发现,《新华日报》通过军工、民工参与成渝铁路建设,成渝铁路建设对西南地方经济恢复发展的带动作用等方面的报道,对成渝铁路建设这一西南地区重大工程予以全程关注,着力于恢复饱受战争伤害的西南人民群众对生活的信心,致力于建立他们对新生人民政权的认同感和做新时代的主人翁的意识。

关键词:成渝铁路建设;《新华日报》;宣传报道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02-0118-03

一、成渝铁路建设与《新华日报》创办背景

成渝铁路东起重庆菜园坝火车站,西到成都火车站,全长500余千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自主修筑的第一条铁路,是西南地区的第一条干线铁路,也是邓小平任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后作出的经济建设方面的一个重大决策。成渝铁路的建设计划由来已久,但从清政府到民国政府的近半个世纪,工程进展缓慢,寸轨未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成渝铁路在西南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从1950年6月15日正式开工建设到1952年7月全线通车,仅用了2年多时间。

1949年12月10日,中共中央西南局机关报《新华日报》在原《中央日报》旧址黄家垭口创刊[1]。随着西南大区撤销,1954年8月31日《新华日报》出版最后一期后停刊。在3年零8个月时间里,《新华日报》报道和记录了大西南解放初期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建设情况。其中成渝铁路作为大西南地区的重大建设工程,《新华日报》对它从谋划开工到建成通车的全过程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报道。据不完全统计,在成渝铁路的两年建设期间,《新华日报》共发表相关新闻报道289篇。其中第一篇相关报道出现在1950年5月27日。1950年6月15日成渝铁路正式开工后,《新华日报》对成渝铁路的新闻报道呈现平稳上升趋势,1950年有69篇,1951年有103篇,1952年有117篇。在1952年7月成渝铁路全线通车前后,报道数量到达顶峰,其中1952年6月有47篇,7月有32篇,而在8月之后则迅速减少。

二、《新华日报》对成渝铁路建设进行全程记录

成渝铁路的开工建设引起了成渝两地人民的高度关注。“西南铁路工程局在沿线设了九龙坡、油溪、永川、荣昌、内江、资中、资阳、简阳、成都9个工务段”[2],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随着建设的推进,各个节点工程相继竣工,《新华日报》及时且详尽地报道了为成渝两地人民所关注的铁路建设进度。

1950年6月15日成渝铁路开工当天,《新华日报》在第一版以《西南铁路工程局,已奉令定于六月十五日正式开工兴修成渝铁路,并订于今日下午四时在西南军区驻地开庆祝开工典礼大会》为标题进行了报道。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西方国家封锁禁运,物资短缺,百废待兴的严峻现实,邓小平在开工典礼上特别强调,“我们今天建设成渝铁路,是在经济与设备困难的条件下开始的。因此人民对建设的希望是花钱少,事情办得好,我们调出一部分部队参加建筑,也是为着替人民少花一些钱,把铁路建设起来”[3]。

成渝铁路开工后,1950年10月2日《新华日报》报道了成渝铁路第一辆机车“一五一九”号于国庆日在九龙坡试车,这是筑路大队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国庆节为大西南人民献上的礼物。

1950年12月30日,《新华日报》对成渝铁路第一总段菜园坝至江津段在29日全线通车作了报道,这是西南地区1950年交通建设的重要成果,为成渝铁路的全线通车打下了坚实基础。

《新华日报》于1952年6月30日和7月6日分别以《庆祝成渝铁路全线通车,重庆成都将分别举行盛大集会》和《自七月六日起成渝铁路全线开始办理营业》为标题进行了报道,宣告西南人民盼望了半个世纪的铁路终于全线通车了。

三、《新华日报》报道成渝铁路建设的宣传策略

分析《新华日报》成渝铁路建设相关新闻报道,可知晓《新华日报》报道的重点内容及报道角度,并由此总结出《新华日报》的宣传策略。

(一)强调成渝铁路建设与人民的认同关系

《新华日报》对成渝铁路建设过程的报道,从部队的参与、大量就业机会的提供以及当地经济的恢复等方面展开,全面反映了成渝铁路建设对西南地区经济恢复重建的重要性,以及人民群众对新生人民政权的认同感[4]。

1.宣传军队参与建设

解放初期,大西南各项经济建设工作全面展开,要在短时间内从地方抽调大量干部及民工参加筑路工作十分困难。邓小平决定军工带头筑路,有计划地调配筑路军工部队。在成渝铁路开工典礼大会举行后,《新华日报》在1950年6月17日报道了部队组织军工大队参加筑路工程的情况,“西南军区参加修筑铁路的第一批主力军——军工总队的第二支队,已于昨晨从复兴关驻地出发,前往六十里外的施工地段白沙沱”,由此掀起了军工参加筑路的热潮。

1950年,一部分军工回到原工作岗位,剩下一部分军工带领民工继续建成渝铁路这一伟大工程。《新华日报》在1951年初就关于军工战士耐心教育、悉心指导广大民工,帮助他们掌握筑路技術,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关心他们的生活,解决民工的后顾之忧等方面作了翔实的报道。广大民工也在军工的带领下逐渐成长为筑路工程建设的骨干力量。

军工不仅完成了筑路任务,还做好了群众工作,使大西南的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只要军民一心,一定能建成两地人民企盼了半个世纪的成渝铁路,并由此对新生的人民政权产生了情感认同。

2.宣传民工动员运动

1950年9月西南军政委员会劳动部发布了关于失业工人参加修筑成渝铁路的指示,决定大规模动员民工参加筑路。《新华日报》在1950年8月17日的《游民收容所首批一千余人参加修筑成渝铁路》和1950年9月22日的《北碚矿工四百余人参加筑路工人》两篇文章中分别报道了无业游民、失业工人参加铁路建设的新闻。至此各行各业的工人、城市失业人员等经过各级人民政府的深入宣传动员,在“人民铁路人民修”的口号下,投入了修建成渝铁路的热潮,从此,筑路任务开始逐渐由民工承担。

在以民工为主的筑路过程中,在军工干部的带领下,广大民工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政治觉悟普遍得到提高。他们逐渐懂得了建好成渝铁路与提高自身经济利益之間的关系。当自身的利益与国家的利益一致时,他们初步意识到了自己是国家的主人。

3.宣传西南地区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邓小平在中共中央西南局常委办公会议上说:“要以修建成渝铁路为先行,带动百业发展,不但可以恢复经济,而且可以争取人心,稳定人心。”[5]

随着成渝铁路的修建,不少停产的工厂开始组织失业工人复工并着手扩充设备。《新华日报》分别在1950年8月28日与1950年9月5日刊发了《重庆钢铁、机械、水泥等工业,已因成渝铁路的订货而全部或部分复工生产》《合江的木材运销商也因修建成渝铁路所需大量木材,木材销路渐增,价格亦有合理提高》两条新闻,报道了与铁路修建密切相关的工商业复工扩产,使地方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

成渝铁路的通车更是使运输成本大为降低,带动了川东、川南地区城乡物资的交流,大量农村土特产的输出,人员的流动,极大地繁荣了市场,为提高与发展工农业生产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以布匹为例,1952年6月30日刊登的《成渝铁路全线通车将使西南经济日益繁荣》一文中提到,“过去重庆运往成都的布匹,汽车运费每吨是一百六十七万八千八百九十二元,现在火车运价每吨只要三十一万六千九百十元”。

1952年9月1日刊登的《成渝铁路沿线人民经济生活在变化着》一文中提到,“成都市很多行商到西康省的甘孜、格达、康定、富林及川西茂县专区收购土特产品,再通过成渝铁路销往全国其他城市”,说明成渝铁路的通车不但为沿线的物资打开了销路,而且对整个四川盆地以及大西南物资的内销、外销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在繁荣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的同时,也促进了成渝工商业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复苏,收入的增加,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得到很大的改善,其对新政权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

(二)树立典型人物形象

《新华日报》在报道新闻时,不但关注了大时代的发展,同时也注意到了典型人物在大时代背景下的影响。

1.宣传表彰劳动模范

为了进一步激发民工的劳动热情,顺利开展爱国主义劳动竞赛,《新华日报》对劳动模范代表大会以及劳动模范代表进行了深入报道,希望通过宣传教育,发挥劳动模范的示范效应,形成学习劳动模范的社会氛围,增强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

《新华日报》在1951年9月11日对劳动模范谢家全进行专题报道,还在成渝铁路通车以后将他的事迹以连环画的形式在报纸上连载宣传,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2.抨击牟取私利的个人

为了保护国家人民的财产不被任何人侵占,筑路大队广泛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运动。1951年8月3日,《新华日报》报道了隆昌民工筑路支队第二大队第三中队指导员余莹违反革命纪律,贪污民工费用,送泸县人民法院处理的新闻。通过对牟取私利的个人进行报道,使更多人意识到国家的利益与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保护国家的财产就是保护自己的财产,进而提升他们国家荣誉感。

3.刻画特殊人群

不同行业、不同社会地位的人都在他们的岗位上为成渝铁路的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新华日报》报道了这些特殊的群体形象,通过塑造他们的共同特征,表现出人文关怀,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凝聚力。

1951年9月3日,《新华日报》以铁路工地上的一群妇女为素材,宣传他们不但和男工一起筑路、护路、挑煤等,还照顾生病的工友,给工友们做饭洗衣,不管刮风下雨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她们是翻身做主人的妇女,是筑路工地上的半边天,是新中国建设的一股力量。

1952年6月20日,《新华日报》生动地刻画了码头工人的形象。他们以主人翁的精神克服了水位、航道、特务破坏等困难,超额完成了航行任务,使铁路建设没有因为物资短缺而停工。他们虽然没有直接身处成渝铁路建设第一线,但成渝铁路的建成通车同样有他们的一份贡献。

(三)关注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方案

《新华日报》关注铁路建设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以及民工在生产生活中的困惑,真实再现了筑路工人的生产生活面貌,针对这些具体的问题,寻找解决的方向,梳理出正确的处理方法。

1.铁路建设的技术问题

1950年8月16日,《新华日报》刊登了第29厂工人吴仲书,向西南铁路局反映成渝铁路从大渡口向九龙坡铺轨工作中存在的几个技术问题。10天后,《新华日报》又刊登了西南铁路工程局工程大队专门就这几个问题给出详细的答复,同时提出为了提高成渝铁路的建设质量,希望各界同志多提宝贵的意见。《新华日报》的连续关注,让更多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参与到铁路建设中,为成渝铁路的建成通车贡献自己的力量。

2.筑路工人的安全卫生问题

解放初期,全社会安全卫生意识薄弱,成渝铁路沿线筑路工地卫生设备也很缺乏,民工发病率高,其中以外伤为主,也有天花、疟疾、痢疾等传染性疾病,极大影响了筑路工作的建设进度。

为了增强筑路工人及工作人员的安全及卫生意识,减少疾病和灾害,1951年3月24日,《新华日报》报道,“西南铁路工程委员会、西南劳动部、西南铁路工程局、西南军区卫生部、西南军政委员会卫生部等单位,于3月初组成西南铁路工程委员会安全卫生工作队,开展成渝铁路全线卫生工作”。工作队检查筑路工地安全及公共卫生,针对医疗工作环境提出改善意见,对安全卫生生产进行宣传教育,组织接种疫苗预防传染性疾病。《新华日报》跟踪报道成渝铁路沿线安全卫生情况持续变好的状况,极大地鼓舞了筑路工人的工作热情,进一步加快了成渝铁路建成通车的进度。

3.民工家庭的生产问题

由于成渝铁路修筑时间较长,农忙时节,家住农村的民工家庭普遍缺乏劳动力进行农业生产劳动,为此,1951年3月1日《新华日报》对“各县农民协会普遍组织代耕队,代筑路民工家庭进行耕种;组织调查组,深入筑路民工家中进行访问,帮助民工家庭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进行了深入报道。这些报道,使部分民工对地方政府帮助自己的家庭开展农业生产有了了解,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对待筑路工作更有干劲和热情。

四、结语

在解放初期这一特殊历史时期,《新华日报》通过全面、持续、深入的报道,记录了成渝铁路从筹备开工到建成通车的全过程,从多个方面表现出了成渝铁路建设对西南地区经济恢复的巨大拉动作用,真实地反映了西南地区人民群众对新生人民政权从疑惑到认同的心路历程。

参考文献:

[1] 雷勃.西南局《新华日报》创刊前后[J].新闻研究资料,1987(4):5.

[2] 刁成林.新中国成立初期成渝铁路建设与民工动员[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9(4):77.

[3] 庆祝兴修成渝铁路 昨日隆重举行开工典礼 邓小平政委莅会致词[N].新华日报,1950-06-16(1).

[4] 田永秀.成渝铁路建成通车与民众认同[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6(6):8.

[5] 俞荣新.邓小平决策、领导成渝铁路的修建[J].湘潮,2016(2):8-9.

作者简介 郝维侃,本科,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地方文献。

猜你喜欢

新华日报
抗战时期《新华日报》的工人报道分析
抗战期间《新华日报》自办纸厂始末
抗战时期《新华日报》与受众之间的关系探究
抗战期间《新华日报》的广告探析
抗战记忆
浅谈《新华日报》华北版的战时舆论宣传策略
《新华日报》首报 “敢死队”英勇事迹
试析抗战烽火中《新华日报》之艰难发展历程
左中右三报抗战时期想象的共同体建构
添笔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