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形象构建的自我与他者视角研究

2022-04-14李晶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民族认同国家形象他者

摘要:在哲学领域中,“他者”是一个与主体相对应的参照体,而“他者视域”即指在这样一种二元对立的关系体系中,相对于“自我”的另一方看待事物的立场和角度。文章通过对英国广播公司拍摄的纪录片《中国新年2016》与中国央视拍摄的纪录片《春节》为蓝本阐释,作为西方文化背景下的“他者”与中国本民族文化下“自我”对同一中国传统最盛大的节日——春节的真实记录,展现英国广播公司如何通过影视语言塑造其眼中的中国形象,掌握中国国家形象构建过程中的话语霸权的,进而探究与中国人自我认知下的中国形象产生差异的根源。在此基础上,学习借鉴英国广播公司拍摄纪录片的技巧,提高我国纪录片的创作水平,将中国的国家形象由“他者构建”转向“自我构建”,树立中国的话语权,并运用国际语言,用中国人自己的声音讲述中国故事,构建中国的国家形象。

关键词:他者;自我;民族认同;纪录片;国家形象

中圖分类号:J9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02-0043-03

一、他者眼光和自我民族认同

(一)他者与自我理论

纪录片因拍摄者身份的不同,而出现他者与自我的区分。“‘他者(the other)和‘自我(Self)是一对相对的概念,西方人将‘自我以外的非西方世界视为‘他者,将两者截然对立起来。”[1]从实质上讲,自我和他者的完全融合与统一是难以实现的。他者眼光与自我眼光的不同,所创作的纪录片也就不同,英国广播公司(以下简称BBC)拍摄中国春节就是以“他者”身份来记录中国的,央视拍摄中国春节是以“自我”身份来记录的。

(二)民族认同理论

一般说来,民族在历史背景、文化渊源、民族风俗、语言文字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民族认同”,指构成本民族的成员对本民族的历史、信仰、文化、语言的接受、承认、赞同,并由此生成的一种特殊的民族依赖感、忠诚感和归属感。

文章将纪录片拍摄与民族认同联系起来,从综合性、历时性的动态视角来研究纪录片创作。

二、纪录片中的“他者”与“自我”

(一)BBC:作为西方文化的他者

BBC真实记录了全球范围内历史史实、人文生活、自然地理等,并不仅限于对英国本土的记录。当它拍摄英国本土外的纪录片时,也就作为真正意义上的“他者”来进行拍摄制作。BBC宣扬的是真实记录、客观记录,当然这也是所有纪录片最核心的部分,但是,当它作为“他者”时,难免会带有俯视或者仰视的视角进行拍摄及编排。

2015年,BBC连续拍摄了《我们的孩子够坚强吗?中国学校》《中国新年 2016》《中华的故事》三部纪录片。而这三部中国题材的纪录片画风突变,BBC不再用各种方式来俯视中国,而做到了平视中国,较为正面地对中国进行记录。

尤其从2016年BBC拍摄的《中国新年 2016》可以看出,BBC的中国情结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对于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竟然可以拍摄出三集大型纪录片,几乎对春节的全部流程都进行了讲述。将春节前的“回家”、过节时的“团圆”以及春节后的“欢庆”全方位展现出来。大至春节联欢晚会,小至路边的姜粥制作,可以看出,BBC不想放过任何有关春节的细节,也就是不想漏掉任何展现中国的机会。

(二)“他者”的局限

作为异域文化的“他者”,BBC在拍摄《中国新年2016》时有很多创新与收获,但是,在制作过程中不免带有西方人的眼光。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拍摄者与被拍摄者之间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具有极大的文化隔阂。

在《中国新年 2016》中,关于春节联欢晚会的内容,主持人重点关注的是中国的武术表演,功夫虽是中国特有的,但是并不能代表中国人的生活状态。在中国,真正学习功夫的只有极少部分人。然而对于异域文化的“他者”来说,功夫就像是中国人的一个标签,已经深深地烙在“他者”的心中。因此,这就体现了“他者”的预设与现实情况的不符。

(三)央视:作为本土文化的自我

作为本土文化的“自我”,央视在拍摄《春节》时,抓到了春节背后关于家、关于民族的东西。《春节》将中国最盛大的节日以各种具体的人物、事件展现出来,讲述一个中国人最熟悉,但是也鲜为人知的春节。“自我”对本民族的记录,因其受到本土文化的滋润,会忽略掉很多本民族人基本认知的事物。“自我”的表达或多或少都会带有主观的情绪,并且这种主观的情绪正是因“自我”这一创作视角而形成的。也正是由于创作者的这种主观意识,影片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也就形成了“自我”纪录片最大的特色。

三、“他者”纪录片与“自我”纪录片的比较

(一)两种叙事方式

出于文化背景的差异,BBC和央视以两种不同的身份来记录中国春节。BBC以“他者”的身份进行记录,而央视以“自我”的身份进行记录,进而采用了两种叙事方式。

1.“他者”的参与

BBC拍摄的《中国新年 2016》,采用了独特的叙事方式,即主持人参与式,并且是多名主持人轮流参与解说、采访,这成为该纪录片叙事最大的特点。而选择这种主持人参与式的叙事方式,也正是由“他者”这一视角决定的。

BBC纪录片中所有的主持人都是生长在国外的人,即使有中国面孔,但也是受西方文化熏陶的人,可以说,所有的主持人都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传统习俗很陌生的“他者”。他们作为外来者,对于参与的有关春节的活动感到十分好奇。中国的十二生肖对中国人来说是常识,但对于拥有异国文化背景的“他者”来说,是一个值得探究的事情。

每位主持人都有其特点,每一个事件由不同的主持人讲述,并且主持人的人数也在发生调整,有时是一位主持人,有时是两位主持人,这样的安排自有其合理用意。单独一位主持人适合聆听被拍摄者的故事,在介绍中国酒文化时,就只用了一位男主持人,他扮演的是聆听者和讲述者的角色。而在第一集中,两位滑稽、幽默风趣的主持人在为骑摩托车的人们熬粥,在家里吃火锅等,这是两位主持人有很多交流,也就使内容更加生动丰富。“他者”这一视角让主持人参与更有意义,而主持人参与让“他者”视角更自然生动。

2.“自我”的旁观

央视拍摄的《春节》,运用了最常见普通的纪录片的叙事方式,即旁观式。这种叙事方式具有客观纪实性,在应用过程中,一般是主题先行,确定好主题之后再进行记录式拍摄。该纪录片正是采用这种方式,以真实记录为主,进行故事的叙述,并配以相应的解说词。

作为“自我”的央视,以上帝视角对其进行艺术记录。“自我”对于本土文化十分熟悉,具有与被拍摄者相同的文化背景与生活体验,这也就决定了它不能参与其中,若作为参与者则不能发挥出问题提出者或者聆听者的作用;若作为旁观者,制作者为《春节》配有简单、客观的解说词,解说词简单明了,既讲述了关于春节的各项传统,也升华了节日内涵。《春节》第三集《祭祀》,在讲述福建三元村对神明的祭祀活动时,以简单的时间顺序为线索,配以朴素的解说词,讲述了整个祭祀事件。解说词搭配纪实画面,既介绍了质朴的祭祀活动,又表达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民俗文化的传承。“自我”的旁观让纪录片更客观真实,也赋予其更深刻的内涵与深厚的感情。

(二)两种叙事结构

两类纪录片在故事叙事结构上也有很大的差异,BBC的纪录片《中国新年 2016》是主题型叙事,央视的纪录片《春节》是故事型叙事。不同的叙事结构,会让纪录片产生完全不同的表现效果。

1.主题型叙事

“所谓主题型叙事是根据表达的主题安排作品线索的叙事方式,主题型叙事多用于电视专题片中。”[2]BBC版纪录片《中国新年 2016》一共分为三集,分别是《回乡》《团聚》《欢庆》,它便是一部依据主题编排叙事线索的影片。它的目的就是:全方位展示一场全球最盛大的盛宴——中国春节,展现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魅力。每集内容在展现2016年春节故事的同时,追溯历史,从而实现整个作品结构历时性叙事与共时性叙事的同一。BBC版《中国新年 2016》的主角是“中国春节”,而人物的故事则是配角,通过不同人物的故事去表现春节的各个方面,通过对人们忙碌情况的碎片化展现,让“中国春节”这一抽象的主题变得具体而清晰,而单个人的命运则因为碎片化的处理而变得模糊。

2.故事型叙事

与BBC《中国新年 2016》的主题型叙事不同,央视的《春节》采用的是故事型敘事,故事型叙事是以情节为动力的叙事方式,即在作品的整体结构中必须有驱动故事发展的动力(原因),承载故事线索的主体(人物与事件),以及情节发展的段落(起因、发展、高潮、结果)。《春节》一共有五集,分别是:《团圆》《祭祀》《驱邪》《祈福》和《闹元宵》。每一集都选用双线平行叙事的结构,以主人公和故事为主,故事型叙事更有利于故事情节的推动,从而表现主题。以《春节》的第一集《团圆》为例,围绕团圆,拍摄了两个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得较好的家庭,其中一个家庭有自己的家庭春晚及最佳媳妇的评选,而另一个家庭则聚焦父亲与儿子关系的破冰,让主人公担任叙事线索,将故事讲述完整。故事的叙述,让内容更生动丰富,能够吸引观众的眼球,从而调动观众的情感。

(三)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

孟华曾在其著作《比较文学形象学》中指出,“一切形象都源于自我与他者、本土与异域关系的自觉意识之中,即使这种意识是十分微弱的”[3]。

1.他者建构

BBC拍摄的中国题材纪录片,虽然在制作表面上大致符合中国的现实情况,但是在制作过程中某些画面的拼接、解说词的撰写确实受到了意识形态的干预。BBC拍摄的中国题材的纪录片,一方面为世界留有历史性的影像资料,另一方面,是在向英国及其他国家的人介绍中国,使其了解中国。BBC拍摄中国题材的纪录片时,就是作为“他者”在构建中国的国家形象。BBC一般标榜自己可做到客观真实的叙事,因此,BBC的他者构建总体来讲是客观真实的,但是渉及跨国形象宣传时难免会受到两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关系的影响。因此,中国形象建构主体是“他者”时,拍摄的纪录片很容易失真,因此要避免误差的产生,构建更加全面客观的“中国形象”。文章提出中国形象建构主体要从“他者建构”走向“自我建构”。

2.自我建构

“自我建构,self-construal,指的是个体在认识自我后会将自我放在何种参照体系中进行认知的一种倾向。”[4]

央视是中国最具话语权的影视制作机构,它也应当承担起构建中国形象的责任。作为“自我”的央视,熟知本土文化,也知道中国的形象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在很多方面占据相当大的优势,有能力对中国形象进行“自我建构”。但是央视在拍摄本土纪录片时会或多或少带入自我认知与期待,在制作中对于客观记录仍然缺乏一定的技巧。在纪录片领域的国际地位有待提高,要塑造一种客观、权威的形象才能更好地对中国形象进行“自我建构”。

3.从“他者建构”到“自我建构”

中国的形象是每一个中国人关心的问题,它是一个便签性质的事物,关系到中国在世界的地位。中国的形象应该是“自我建构”而不是“他者建构”,要将话语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形象的构建,目前,中国形象的构建在国际上还是以“他者建构”为主,我们要将中国形象的构建从“他者”过渡到“自我”。这就要求“自我”有足够的能力来为中国发出自己的声音,做中国自己的宣传片。

国家形象的构建有两类受众群,一是国内群众,二是国际群众。对于中国国内的群众来说,要充分利用同一民族、同一文化背景这一优势,唤起本民族意识,使民众产生强烈的民族认同感。而对于国际群众,就要学会用国际声音介绍中国,构建中国形象。多借鉴BBC、NHK的国际化的叙述方式、镜头语言,只有这样才能用自己的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构建中国形象。在此基础上,还应该勇于发出声音,掌握话语权,作为别国的“他者”来向全世界的民众讲述他国的故事。

四、结语

文章以BBC纪录片《中国新年 2016》与央视的纪录片《春节》为例,阐释了“他者”与“自我”两种身份在纪录片的制作上,由于文化相异、视角不同、叙事方式手法的差异而使同一拍摄对象有不同的呈现。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需要建立起自己的话语权,这就要求我国传媒人灵活转化“他者”与“自我”身份,首先要以“自我”的身份,用中国自己的声音,讲述中国故事,唤醒中国人的民族意识,使其产生强烈的民族认同感,从而凝集中国力量。同时向世界介绍正在成长的中国,构建美好的中国形象。在此基础上,向BBC、NHK等学习国际化的纪录片语言,用“他者”的身份来记录拍摄他国的故事,增强中国的话语权。要完全融入全球化的语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的影视行业也在积极努力地提升自身实力,增强国际的话语权。

参考文献:

[1] 宫小昀.作为“他者”的伊朗:以《逃离德黑兰》为例[J].美与时代,2015(4):117-119.

[2] 王庆福.中西纪录片版本差异:央视版纪录片《春晚》与国家地理版《透视春晚》比较分析[J].中国电视,2013(6):83-87.

[3] 陈强.遥远的西部天堂[D].济南:山东大学,2011.

[4] 王琇婷.他者之眼:NHK纪录片中国镜像呈现与思考[D].合肥:安徽大学,2015.

作者简介 李晶,硕士,晋中信息学院电影评论中心教师,研究方向:新媒体推广。

猜你喜欢

民族认同国家形象他者
“他者”眼中的“她者”
试论中国主流媒体重大事件报道的国家形象传播策略
新形势下国家形象塑造及对外传播策略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为中国国家形象“加分”
“莉迪亚死了”——《无声告白》中他者的悲剧解读
他者视域下曹保平作品的文化反思
为“他者”负责:论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责任
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和谐关系建构取向
新媒体时代我国对外传播“搭车思维”的应用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疆民族问题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