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与发展:红色基因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

2022-04-14邹佳卉李清江

公关世界 2022年6期
关键词:红色基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路径

邹佳卉 李清江

摘要: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为新时代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引导与启示。在此基础上,将红色基因有效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弘扬和传承爱国主义精神与革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阐述传承红色基因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分析红色基因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境,积极构建红色基因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升育人实效。

关键词:红色基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实现路径

“红色基因是指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领导和团结各族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进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所凝聚而成的精神内核。”[1]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指引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强调要将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下去,“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经历了多少坎坷,创造了多少奇迹,要让后代牢记”[2]这既彰显了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发展,又体现了红色基因的重要时代价值,更是为新时代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引导与启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传承与发展红色基因的重要渠道,将红色基因有效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弘扬和传承爱国主义精神与革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传承红色基因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

1.传承红色基因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思想引领的需要。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是实现思想引领的重要路径。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国内形势日趋复杂,网络信息日益发达,大学生的思想文化受到不断冲击,需要一种强有力的精神来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强化思想政治引领。红色基因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精神力量,它蕴含着无数革命先烈的坚定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将红色基因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能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更是能将红色基因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让革命精神永垂不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思想引领的现实需要。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传承与发展红色基因的重要渠道。红色基因是经过艰难锤炼与历史沉淀所形成的精神力量,蕴含着丰富的精神文化,包括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大庆精神等,彰显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伟大革命精神和优秀民族传统,因此需要让红色血脉得到延续。高校是我国优秀文化和历史精神延续与发展的重要阵地,将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红色基因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渠道。同时,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在他们意识形态、思想观念养成过程中,将红色基因贯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并植入他们的精神思想,不仅能培养出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更能引导新时代青年自觉弘扬和传承红色文化与精神,对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3.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传承时代精神的体现。红色基因贯彻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的每一个阶段,它涵盖了每个时代特有的精神,不仅体现了中国人民不畏牺牲、艰难奋进的优良革命传统,也彰显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将一直弘扬并传承下去,将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便是传承时代精神的一种体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思想教育的重要形式,具有思想政治引领、人生价值导向、文化传承与发展等重要作用,将红色基因所蕴含的时代精神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并有效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全面培养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对新时代弘扬与发展红色文化精神具有重要价值意蕴。

二、红色基因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境

1.先进技术与国外思想文化冲击。一方面,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经济文化日趋多样化、国际国内形势日渐复杂化的背景下,随着大数据、新媒体、互联网的普及,世界各地的思想文化已经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当代我国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文化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冲击。由于大学生大多涉世未深,正处于人生价值观念养成的阶段,更容易受到网络上良莠不齐的文化影响。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生活在和平年代,处于安逸享乐的环境中,对于各种思想文化、意识形态的分辨与把握能力不足,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与影响,尤其国外一些激进的思想文化容易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念、理想信念、文化素养的形成与塑造,使红色基因的传承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与挑战。

2.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不足。当前红色基因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处于发展阶段,教育经验相对不足,教育内容与形式也相对单一,创新性不够。由于红色基因的融入是一个系统工程,是需要將传承红色基因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整个体系,并不是简单地开展红色教育,无法充分发挥育人实效。同时,“红色基因承载着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不畏牺牲的英雄气概、改革创新的鲜明品格”[3]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大量的历史素材和丰富的教学资源,但大部分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能充分运用好红色资源,这就需要不断拓展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创新红色基因传承与发展的形式与内容,为新时代青年成长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3.大学生对红色基因的认知不够。当代青年生活在一个和平幸福的年代,没有经历过饥寒交迫的动荡生活,没有经历过浴血奋战和艰辛探索,不能感同身受地体会到革命时期的艰难与困苦,有些甚至不清楚我们能生活在如此安逸稳固的国家,是无数伟人披荆斩棘带给后人的幸福。在如今物欲横流的社会,高速发展的网络带来了各种各样的诱惑,给红色基因的传承带来了极大挑战,红色文化对大学生的感染和熏陶还不够深入,当代大学生对于红色基因的认知也存在不足,积极主动地学习红色精神与文化的意识不到位,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重视不够,经常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不仅不利于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发展,也不利于大学生明确自己的责任、使命与担当。

三、红色基因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

1.将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程形式,更是红色基因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渠道。红色基因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正确的教育价值导向,能够有效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感染力和说服力[4]。因此要充分利用红色资源,认识红色基因的重要理论价值,围绕红色基因设计思政课教学内容,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调整与丰富,让大学生真正将红色基因入脑入心。除了理论知识教育,还要让红色基因活起来,通过开展红色基因主题讲座、近距离接触红色文化、分享红色故事、推送红色旅游景点等方式,采用学生容易接受的形式,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在拓宽红色基因传承方式的同时,也激发了思政课堂的活力。

2.着力打造传承与发展红色基因的平台。一方面打造红色基因教育平台。传承红色基因除了充分利用好思政课教学主阵地外,还要将红色基因贯彻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红色基因与专业课、实践课等协同互通,将红色基因有效融入课程思政,如在课堂上穿插一些革命历史事件或革命先烈感人事迹等,形成红色基因育人合力。另一方面打造红色基因校园宣传平台。充分运用微信、微博、抖音等大学生广泛接触的网络平台,搭建红色基因宣传阵地,在平台上传播红色文化、开展红色网络知识问答、分享红色小故事等,使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随时受到红色文化熏陶。在传承红色基因的同时与大学生形成良好互动,让学生积极在平台上交流分享红色基因学习心得、感人事迹等,促使红色基因深入学生思想骨髓。

3.将红色基因融入校园文化与社会实践。一是充分将红色基因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充分运用红色资源,创新校园文化建设活动,营造浓厚的红色氛围,将红色基因蕴含的革命精神、爱国主义等,潜移默化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让大学生与红色基因产生共情,同时树立校园红色基因传承与发展的先进典型,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带动身边人共同传承革命精神与优秀民族传统。二是充分将红色基因融入社会实践,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依托社会实践,通过利用红色资源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自发举办红色文化实践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相关志愿服务活动、推进红色基因融入第二课堂教学等,使红色基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引导大学生弘扬与践行红色精神。

4.搭建红色基因传承与发展的教育基地。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注重依托红色教育基地,使大学生在亲自实践和体验中感受到革命精神力量,增强责任担当与爱国意识。一方面建立校内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内设理论知识宣讲区、网络学习区、资料阅读区、实践活动区等多功能区,使红色基因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增强红色教育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加强红色基因传承与发展的持久性;另一方面建设一批校外红色文化教育实践基地,与地方红色基地合作,定期组织大学生前往合作的革命圣地、烈士纪念馆等红色基地,依托红色资源开展学习教育、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同时邀请红色基地工作人员为学生进行深入宣讲,让学生近距离感受革命历史和精神文化,从而更加坚定理想信念。

(本文系宜宾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辅导员专项):传承与创新:红色基因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1SZZD10。)

【参?考?文?献】

[1]于润艳.红色基因视阈下的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培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20):28-30.

[2]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N].人民日报,2021-02-15( 01).

[3]黄恩华.高校应成为红色基因传承的主阵地[J].中国高等教育,2019(Z1):43-45.

[4]万信,乔湘平.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课教学的策略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35(05):102-106.

(责任编辑:姜秀靓)

猜你喜欢

红色基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路径
论思想政治教育在培育大学生成为红色基因传承者中的作用
红色基因融入精准扶贫工作的价值研究
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启示
浅议人民银行金融稳定职能的实现路径
国际私法法典化的挑战与实现路径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激活红色基因在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中的生命力
我国学术期刊的价值设定与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