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肾结石患者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及对满意度分析

2022-04-13卢霞何小欢谭敏珍徐永秀

智慧健康 2022年35期
关键词:肾结石生理循证

卢霞,何小欢,谭敏珍,徐永秀

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 外五科,广东 佛山 528000

0 引言

在泌尿科疾病中,肾结石作为一种常见的多发性疾病,以疼痛、血尿以及腹胀等为常见临床表现,且具有反复发作特点,会严重影响患者生理和心理健康[1]。在肾结石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治疗方法较多,包括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但是无论采取何种治疗方式,均要加强患者治疗期间的护理干预,以尽可能的保障治疗效果,提高结石清除率[2]。循证护理是一种可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相结合的新型护理模式,在临床实践中能够有效满足不同患者的护理需求,提高护理质量[3]。为此,本次研究将以120例肾结石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进一步探讨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现将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以随机表数字法将本院2021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120例肾结石患者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参照组男45例,女15例;年龄25~73岁,平均(51.16±6.78)岁;结石直径15~24mm,平均(19.77±2.45)mm;病程2~17个月,平均(10.93±2.27)个月。实验组男43例,女17例;年龄26~71岁,平均(51.24±6.75)岁;结石直径16~25mm,平均(19.86±2.41)mm;病程2~19个月,平均(10.84±2.30)个月。两组肾结石患者上述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符合肾结石相关诊断标准[4]者;②签署知情同意书者;③意识清晰者;④既往无泌尿系统手术史者;⑤治疗配合度良好者。排除标准:①尿路畸形者;②妊娠期或者哺乳期者;③合并精神类疾病者;④存在止痛药物依赖史者;⑤拒绝参与研究者。

1.2 方法

对照组展开常规护理,包括监测生命体征指标、环境护理、疼痛护理、饮食指导、用药观察以及健康宣教等。实验组展开循证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提出循证问题: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以及科室实际情况提出循证护理,本次循证护理问题为如何提高肾结石患者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

(2)寻找循证依据:护理人员通过知网以及万方等平台以“肾结石”“护理”以及“满意度”等为关键词检索相关文献资料,提炼循证依据,结合自身临床护理经验以及患者实际情况等总结循证护理方案。

(3)实施循证护理:首先,需要加强患者治疗期间的心理护理,告知患者肾结石发病原因以及治疗方法效果等,耐心回答患者提问,对于担心手术效果的患者可以为列举临床成功案例,同时多给予患者鼓励和关怀,以增强其治疗自信心,消除其心理顾虑。其次,需要加强患者术后疼痛干预,对于尚可耐受疼痛的患者,可以指导其以深呼吸或者是听音乐等方式转移疼痛注意力,对于无法耐受疼痛的患者,可以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同时指导其如何保持正确体位,可以将一个大小软硬适中的枕头放置于其两膝中间以帮助其维持身体稳定。再次,需要加强患者饮食管理,鼓励患者积极饮水以加快结石的排出,同时告知患者日常饮食中尽量避开菇类以及韭菜等草酸盐含量较高的食物摄入,以降低结石复发率,提高结石清除效果。最后,需要加强患者的并发症防范干预,确保各管道通畅以及固定良好,对患者体温以及导尿管颜色尿量等变化进行密切观察,在无明显出血时可以鼓励患者下床进行适量活动加快患者康复进程。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肾结石患者生理应激指标、疼痛症状以及睡眠质量在护理前后的变化,同时统计其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其中生理应激指标包括统计其收缩压(SBP)变化以及舒张压(DBP)变化;疼痛症状以视觉疼痛模拟评分量表(VAS)进行评价,评分越高疼痛症状越严重,最高为10分;睡眠质量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5]进行评价,评分越高睡眠质量越差,最高分21分;护理满意度以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价,包括服务态度方面、操作水平方面、沟通交流方面以及安全管理方面的满意度,评分越高满意度越高,最高分均为100分。

1.4 统计学分析

由统计学软件SPSS 22.0分析研究数据,以()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n(%)]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组间生理应激指标SBP及DBP护理前后变化对比

如表1所示,护理前组间生理应激SBP指标以及生理应激DBP指标对比结果显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生理应激SBP指标以及生理应激DBP指标均较护理前有明显下降,同时组间比较,实验组生理应激SBP指标以及生理应激DBP指标明显较参照组低(P<0.05)。

表1 组间生理应激指标SBP 及DBP 护理前后变化对比()

表1 组间生理应激指标SBP 及DBP 护理前后变化对比()

注:相较于护理前,①P<0.05.

2.2 组间疼痛症状VAS评分及睡眠质量PSQI评分护理前后变化对比

如表2所示,护理前组间疼痛症状VAS评分及睡眠质量PSQI评分对比结果显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疼痛症状VAS评分及睡眠质量PSQI评分均较护理前有明显下降,同时组间比较,实验组疼痛症状VAS评分及睡眠质量PSQI评分明显较参照组低(P<0.05)。

表2 组间疼痛症状VAS 评分及睡眠质量PSQI 评分护理前后变化对比()

表2 组间疼痛症状VAS 评分及睡眠质量PSQI 评分护理前后变化对比()

注:相较于护理前,①P<0.05。

2.3 组间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碎石成功率对比

如表3所示,护理后实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较参照组低,碎石成功率明显较参照组高(P<0.05)。

表3 组间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碎石成功率对比[n(%)]

2.4 组间护理前后满意度评分对比

如表4所示,护理后实验组服务态度方面、操作水平方面、沟通交流方面以及安全管理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均明显较参照组高(P<0.05)。

表4 组间护理前后满意度评分对比(,分)

表4 组间护理前后满意度评分对比(,分)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直线上升,与此同时,肾结石发病率也随着人们生活及饮食习惯的不断改变而不断上升,对人们生活及工作学习等带来严重影响。研究[6]表明,护理干预在肾结石患者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对缓解患者疼痛以及提高碎石成功率具有积极作用。循证护理作为新型护理模式之一,其可以在循证科学依据基础上结合临床实际及患者综合评估结果等为其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和常规护理相比,其更加注重临床护理的灵活性以及创新性,更容易满足患者的个体化护理需求,促进患者疾病早入康复[7]。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前,组间生理应激SBP指标以及生理应激DBP指标对比结果显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生理应激SBP指标以及生理应激DBP指标均较护理前有明显下降,同时组间比较,实验组生理应激SBP指标以及生理应激DBP指标明显较参照组低(P<0.05),同时护理前,组间疼痛症状VAS评分及睡眠质量PSQI评分对比结果显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疼痛症状VAS评分及睡眠质量PSQI评分均较护理前有明显下降,同时组间比较,实验组疼痛症状VAS评分及睡眠质量PSQI评分明显较参照组低(P<0.05)。提示循证护理可以在更大程度上降低肾结石患者生理应激反应水平,更有利于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提高睡眠质量。赵雪利等[8]也在对105例肾结石手术患者护理的随机对照研究中指出,循证护理无论是在减轻患者疼痛方面还是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等方面均比常规护理更具优势,和本次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进一步分析显示,护理后,实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较参照组低,碎石成功率明显较参照组高(P<0.05),同时实验组服务态度方面、操作水平方面、沟通交流方面以及安全管理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均明显较参照组高(P<0.05)。提示循证护理可以进一步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更有利于提高患者碎石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这主要是由于循证护理在临床实践中可以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临床实际和护理经验等为患者制定更加切实可行的护理方案,更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方案的科学性以及可靠性,因此可以在更大程度上保障临床护理效果,帮助患者降低护理期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的可能,提高碎石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9]。

综上所述,在肾结石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循证护理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生理应激反应水平,帮助其缓解疼痛,改善睡眠质量,而且还可以进一步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碎石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肾结石生理循证
鬼针草水提物对大鼠肾结石改善作用
《循证护理》稿约
祛除肾结石,鸡中有内“金”
打破生理“平衡”
维生素D、高钙尿和肾结石的关系探讨
位置大数据侦查循证研究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旋转血泵生理控制
妈妈们产后的生理烦恼
“DIY式”小创新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中的应用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