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和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2022-04-13刘芳吴佳林

智慧健康 2022年35期
关键词:依从性用药血糖

刘芳,吴佳林

北京科技大学,北京 100089

0 引言

糖尿病是临床慢性疾病的一种,可以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进行区分,以中老年人群为主要患病群体[1]。由于当前糖尿病治愈希望不大,更多需要靠患者在生活中保持正确的饮食习惯,坚持正确用药,从而达到预定治疗效果[2]。但是由于治疗过程教程,且疾病容易反复发作,患者很容易出现忘记吃药,暴饮暴食等情况,降低治疗依从性,影响康复效果[3]。因此,在患者出院阶段,科学的护理处置干预环节同等占据着不可或缺地位。鉴于此种情况,文章将以92例2型糖尿病确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实施随机分组前提下,针对部分患者开展社区护理,并且开展效果测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基于2020年7月-2021年7月,将本社区92例2型糖尿病确诊患者作为调查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均等分成两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男27例,女19例,年龄介于58~76岁,平均(69.32±5.74)岁,病程介于1~15年,平均(9.64±2.51)年。研究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介于59~74岁,平均(69.86±5.57)岁,病程介于1~13年,平均(9.94±2.84)年。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未见显著差异(P>0.05)。本次调查研究方案,已经通过医院伦理学委员会的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患者同意参加该项研究,并签署知情协议书;一般资料齐全。

排除标准:既往存在精神或心理方面疾病;合并肝肾心肺等器官严重疾病;合并恶性肿瘤;合并免疫系统、血液系统类型疾病。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为患者免费检查血糖,提供医疗咨询服务,并定期开展健康讲座,提醒患者保持正确的饮食习惯。研究组采取社区护理,具体包含以下方面:首先,加强对患者血糖水平的监测。记录社区患者的血糖情况信息,通过电话方式提醒患者定期保持测量血糖的习惯。其次,健康宣教。每月在社区开办2型糖尿病的健康讲座,吸引患者旁听,建立患者对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治疗方法、不良反应等方面的正确认识,并为患者提供一对一咨询服务,耐心解答患者关于疾病的各项问题。另外,应加强心理干预。很多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康复历程较久,因此心态会相对悲观,也会出现各类暴躁情绪。会逐渐失去用药耐心,饮食上也会相对随意。因此,护士要全面准确调查了解患者内在性心理压力的来源渠道,尊重并且关注患者的主观意志,引导患者全面表达阐释所思所想,继而逐渐改善提升临床心理护理干预过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护士也可以借由征求患者家属的配合,为患者提供基于心理性层面之上的有效支持,树立患者康复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在用药方面,应结合每个患者不同病情,为患者制定用药卡片,提醒患者正确用药,并将药物有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及自行更换药物、增减药量对病情改善效果的影响,以增加患者对医嘱的重视程度。最后,生活护理方面,应结合患者饮食习惯,为患者制定科学的膳食计划,减少含糖量较高食物的摄入。在患者身体允许的前提下,应提醒患者适当保持有氧运动,加速糖代谢,达到平稳血糖的效果。

1.3 观察指标

①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糖指标,包含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②采用社区自制调查问卷,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情况,该项评分的满分为100.00分,如果患者的评分分值处在90.00分以上,则将患者判定成完全依从,如果患者的评分分值介于61.00~89.00分之间,则将患者判定成部分依从,如果患者的评分分值低于60.00分,则将患者判定成不依从,用药依从性=(完全依从+部分依从)/总例数×100%。③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估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满分100.00分,患者的实际评分分值越高,则表示患者所处的生活质量状态就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择取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 24.0,计数资料择取[n(%)]形式加以表示,开展χ2检验,计量资料选择()加以表示,开展t检验,P<0.05,则认定组间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价值。

2 结果

2.1 两组接受护理干预前后的血糖指标衡量项目测算对比

在接受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血糖生理指标衡量项目未呈现出显著差异(P>0.05)。在接受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的空腹血糖衡量项目、餐后2小时血糖衡量项目和糖化血红蛋白衡量项目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情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糖指标对比()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糖指标对比()

2.2 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对比

研究组用药依从性为93.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57%(P<0.05)。详情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对比[n(%)]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干预前,研究组与对照组的生理职能评分衡量项目、生理机能评分衡量项目、健康情况评分衡量项目、躯体疼痛评分衡量项目、精力评分衡量项目、情感职能评分衡量项目、精神健康评分衡量项目和社会功能评分衡量项目未见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生理职能评分衡量项目、生理机能评分衡量项目、健康情况评分衡量项目、躯体疼痛评分衡量项目、精力评分衡量项目、情感职能评分衡量项目、精神健康评分衡量项目和社会功能评分衡量项目均高于对照组(P<0.05)。详情如表3所示。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3 讨论

2型糖尿病的康复是临床面临的难题之一,确保患者的康复效果,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病足、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发生率,进而保护患者生命[4]。相关临床资料表明,患者康复情况往往和自身用药依从性,以及保持合理生活习惯等情况息息相关。因此,除了临床针对性治疗,还需要在患者出院之后,继续加强护理,建立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识,从而令患者意识到正确用药的重要性,达到稳定血糖的目的[5]。社区护理是调动社区卫生服务资源的一种护理方式,可以在院外实施延续护理,提醒患者在生活中保持正确的饮食习惯和用药习惯,避免患者因饮食和用药因素,令血糖出现剧烈波动现象,此外,合理健康饮食还可以提高身体素质[6-7]。另外,2型糖尿病患者通常伴有严重负性情绪,有碍于药效的发挥,而心理护理可以随时给予患者治疗信心,避免在旷日持久的治疗过程中,出现负性情绪缠身的情况,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此外,良好健康的心理状态可以促进治疗护理效果,进而增加血糖控制有效性,促使血糖水平快速回落,糖尿病病情发展得到阻止[8-9]。针对患者的任何疑问,社区护理可以为患者提供医疗咨询,并通过监测血糖的方式,使患者明确自身病情,从而避免疾病复发。2型糖尿病患者经此护理之后,其健康、合理生活行为习惯得以养成,对不正确用药行为带来的负面影响有清楚认知,进而提高患者对医嘱的重视[10]。

研究结果表明,护理后,研究组各项血糖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用药依从性和生活体验质量状态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社区护理干预方案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管理工作中有较高可行性及临床价值,分析原因可以明确,该方案考虑全面,不仅对患者的日常饮食状态进行指导,还疏导了患者负性心理,患者用药依从性显著提升,药物疗效因而升高,血糖控制效果得到加强,患者病情改善,生活质量提升,健康良好心境得到维持,形成良性循环,糖尿病病情的控制有效性进一步提升[11-12]。

综上所述,指向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社区护理,有助于调整患者血糖指标,提升患者用药行为表现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依从性用药血糖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治病·致病·致命——用药需慎重
用药不如用乐——三择音乐养生法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猪的血糖与健康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