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北周第428窟故事画的“动势”理念研究
2022-04-13西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郭兆龙
西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郭兆龙
一、莫高窟北周故事画的形成
“刻木为佛,以形象教人”,佛教最初传入中国,多通过绘画、塑像等艺术形式传入,因而又称为象教。印度佛教本是“以塔代佛”进行礼拜,直到犍陀罗艺术受希腊艺术的影响,“英雄式”佛像出现;逐步影响到了龟兹及敦煌一带,楚王英至桓帝、灵帝时代,礼拜佛像成了礼拜佛陀的主要形式。
佛教造像最早出现以单画面为主,塑像也多以独立方式出现。犍陀罗艺术最早礼拜对象以佛塔为主,佛本生故事、本行故事等都是作为塔的浮雕而出现。佛教故事主要包括佛传故事、本生故事以及因缘故事,为便于传教,壁画中开始呈现。莫高窟壁画中表现佛教故事画,一方面,受到西域石窟的影响,另一方面,故事画的形式在中国汉代就已出现,汉代“事死如生”,墓室壁画、画像石与画像砖就有宣扬帝王贤臣、仁孝礼制的故事画。莫高窟故事画自北凉就已出现,至唐才逐渐减少。北周428窟是北周典型的中心柱窟,故事画分布在四壁,东壁有萨埵太子本生图、须达拿广行布施图,北壁画有降魔变等,内容宏富。
二、画面中的“动势”理念
“动势”在造型艺术中主要指使对象具有动感而言,画家通过变形、夸张、模糊、连续等方式,利用视觉神经学、心理学等科学,使得静止的画面造成运动的视觉感受。立体的表现有助于画面“动势”的呈现,而立体化的呈现主要靠透视法,北宋郭熙“三远法”透视使得山水空间层次明朗、豁然大气,西方文艺复兴“成角透视”“隐没透视”等使得画面更加真实,但真实不等于动势。早期绘画的平面式呈现依然能够表现出画面的生动,中国在新石器时代彩陶就开始尝试表达人物的运动,马家窑文化彩陶《舞蹈纹彩陶盆》盆内壁描绘了三组手拉手踏歌而舞的人物形象,其中每组外侧两人外手臂均绘制两根线条,像是表现频繁的舞蹈动作,这是在画面上表现运动最初的尝试;四川汉代弋射收获画像砖中猎人张弓欲射的姿态也以夸张手法表现其动势。
对于动势,更在于外在形式的表达。拿木棍与绳子来比,曲线相对于直线更有动势,莫高窟连环故事画以山树组合构成曲线来分割画面,极具动感;四方建筑对于江南园林,气势上也许咄咄逼人,但江南园林的动势及韵律则是更胜一筹;20世纪未来主义画派巴拉《拴着皮带的狗的动力》表现了正在行走的人和狗,可见,重复连续性的表现亦可增强动感。
三、北周428窟故事画“动势”表现
(一)莫高窟北周428窟艺术特征
第428窟为莫高窟最大的中心塔柱窟,经甬道进入窟内,南部为人字披,此时洞窟形式已受到中原式建筑的影响,窟内设有中心塔柱,塔柱四面各开一龛,信众绕塔礼拜。造像方面比起北魏的“秀骨清像”,北周形象表现面型方圆,整体质朴厚重,衣饰方面保留着“褒衣博带”的特征,壁画人物晕染更偏向西域式画法。
(二)东壁《萨埵太子本生图》
《萨埵太子本生图》(图1)位于428窟东壁门南,画面以长卷式构图表现,异时同图,共有三层,讲述萨埵太子野游,遇见饿虎饥肠辘辘,为救回饿虎,纵然跃下,舍身饲虎,尸骨被人们起塔供养之事。画面以山川树木分割出骑马出游、舍身饲虎等多个场面,视线自上而下依次是:第一层从右往左、第二层从左往右,第三层再从右往左,整个构图呈“S”形动势。
画面第1、2情节表现三王子告别父母出游,三王子跪拜与骑马出行,这种“势”是由“重复序列”而体现的,同种样式表现人物,能更清晰地体现人物之间的关系。此时背景的山川树木是静态的、笔直的,以静显动,表现了一种正常的运动状态,画幅上方有老虎逐鹿,此场景的老虎雄壮有力。第3、4场景以不同的姿态表现了三兄弟射靶训练以及兄弟继续前行。第5、6场景表现三兄弟见饿虎,萨埵嘱二兄先回。第7场景萨埵脱衣躺到虎旁,任其食肉,此时萨埵双臂舒展,可见他面对死亡的坦然,更能体现出“我佛慈悲”及“众生平等”的理念。此时的“动势”是由萨埵舒展的双臂体现的,老虎虽体型较大,但瘦骨嶙峋,此时的老虎形象与第二场景的“老虎逐鹿”中的虎又是表现有别,也可与三太子马的形象作为对比,马雄姿勃勃,老虎虚弱无力,形销骨立。第8场景跳崖舍身,饿虎嗜血食肉,这种饿虎食肉的动势也像是“降魔变”的向内集中式。第9、10场景是二兄见弟尸骨,难过至极,飞驰宫中。第10场景为了表达兄弟之急切,马的步伐更加矫健,马蹄腾空的高度比出游时马蹄高度要高很多,有风驰电掣之势,为了表达速度,周围树的姿态跟马动了起来,表现得极为倾斜,对比衬托,很难想象北周艺术家构思如此缜密。第11、12场景表现了禀告父王以及收尸骨起塔供养的情景。
(三)北壁“降魔成道图”
北壁东起第二幅是《降魔成道图》,降魔变最早见于印度桑奇大塔的雕刻。北周428窟降魔变以单幅形式描绘了群魔为阻止释迦牟尼成道而进行施法作恶的场景。构图呈中轴对称式,释迦牟尼结跏趺坐于画面中间,镇定自若,群魔面目狰狞,施出武力、魔力袭击释迦牟尼,但依然无法伤害;波旬又让自己女儿向佛陀献媚,但佛陀致其女儿成老妪。北周时期佛的背光表现简约,但总之表现的是“光”,但是“降魔变”里表现的像是遁甲,群魔无法靠近,群魔眼神、武器之势都朝向佛陀,这种以群体的朝向表现画面的动势,更能体现群魔对于释迦牟尼成道的恐惧。
图1 萨太子本生图 莫高窟北周428窟东壁门南
此外,洞窟西壁有着莫高窟最早的涅槃图,释迦牟尼安详入灭,弟子们悲痛欲绝,艺术家为表现悲伤,用夸张的手法,眉毛、眼角、嘴巴下垂,极力体现悲伤之情。南壁说法图上部四身飞天都为半裸,有别于巴米扬石窟长着翅膀的天使形象的飞天,为了表现飞动之势,夸张动态,加长飘带,增加云纹,依靠人物动态和衣带飘举,营造自由的飞天氛围。
四、总结
观画本是视觉审美活动,绘画是把某种物质、情绪、思想等以图像形式表现在二维媒介上的过程,动势即在绘画中表现出视觉上产生瞬间动力的感觉。通常方形的构图难以体现动势,多给人以平静之感,而曲线的趋势更易表现运动性,北周428窟《萨埵本生》《须达拿本生》构图以山川树木构成的曲线趋势分割画面,《萨埵本生》第10场景“回城报信”中马的奔跑与树的倾斜衬托出当时之急切,又增强了画面的动势。总之,重复性形状的表现可以增强势,曲线式趋势有助于增强韵律,圆形集中式构图更能突出重点,夸张化的形变以及对比衬托、重复性序列都是增强画面动势的因素。在绘画实践当中,要在静止的画面里表现“动势”的视觉感受,莫高窟这些无名艺术家的作品确实值得今人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