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课堂中趣味教学法的应用

2022-04-13王顺斌

家长·中 2022年3期
关键词:趣味习题初中生

王顺斌

趣味教学法的提出与应用,为寓教于乐教学理念的落实提供了有效途径。在这一教学方式的影响下,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有了明显提升,利于促进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使学生能真正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本文分析了趣味教学法的内涵与意义,对初中数学课堂上趣味教学法的应用策略做了简单探讨。

活泼、喜欢游戏是学生的天性,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们需要愉悦、生动、有活力的学习环境。而传统的数学课堂较为沉闷,学生多是在被动地学习数学知识,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对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是没有帮助的。趣味教学法的出现,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多样性,使他们对数学学习更加期待。那么,就此问题,笔者提出了以下见解。

一、趣味教学法的内涵与意义

(一)趣味教学法的内涵

趣味教学法是一种贴合学生心理特征与行为偏好的教学方法,具有较强的娱乐性,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趣味教学法并不是一种分类,只是对具有趣味特征的教学方法的称呼。因此,趣味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法之间并不是泾渭分明的。比如,游戏教学法也属于趣味教学法中的内容,多媒体教学法中也可以用到趣味教学法,实践教学法中也可以进行趣味教学。可见,趣味教学法的应用广泛而多样,初中数学教学中很多地方都能用到此法。

(二)趣味教学法的意义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趣味教学法的本质是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在教学中弱化了教师的作用,突出学生的表现。趣味教学法下,学生对知识是渴求的,在课堂上是积极的,面对未知会主动寻求答案,面对障碍也会迎难而上,教师则从旁进行提示与引导,充分体现了新时代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与目标。

2.提升教学效果。趣味教学法中,学生的表现更为积极,知识的展现形式也更为新颖,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率也会更高。实行趣味教学法的前提是教师拥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对数学教材的理解较为深刻,对教学手段的运用较为熟练。因此,趣味教学法是高质量教学水平、积极认真的学习态度、本质化的内容讲解形式的结合。比起傳统的教学形式,用趣味教学法的效果提升是非常显著的。

3.拓展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趣味教学法的目标是激发学生内在动力,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相比过去而言,教学目的有所创新。趣味教学法以“趣味”为核心,不局限于教材知识,而是根据教学效果的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延展,使课堂教学的内容更为丰富充实。比如,“有理数”的教学中,教材内容就比较枯燥,为了实现趣味教学就有必要引入有理与无理的故事,借助故事让学生对本课产生好奇。学生通过日常对“有理”概念的理解,到好奇数字是如何“有理”的探索,改变有理数知识在课堂中不受欢迎的局面。

二、初中数学课堂上趣味教学法的具体策略

(一)留意生活素材,课前导入趣味化

一般来说,孩子天生对世间万物充满好奇。有人说,“孩子天生就是数学家”。果不其然,由于学生自身认知的影响,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局限于表面,但不得不承认,这是每个人必经的时期。学生与生俱来的探索欲望,大部分时间是用来探索陌生世界的,而这种探究性的数学知识对学生数学涵养的培养有很大的好处,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手段,这种求知欲就会逐渐被压抑或毁灭。因此,游戏作为一种常见而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充分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协助学生获得全面的成长。相对其他知识内容来说,数学知识内容的抽象性特征十分突出,因而初中生在实施数学知识的理解时,则容易遇到阻碍,而后会处在停滞不前的数学学习状态,在此种状态下,初中生在数学课堂的学习中,比较容易产生“溜号”的状况。若教师所讲授的数学知识内容未能对初中生产生较好的吸引作用,那么初中生则会因未能充分关注教师所讲述的知识内容来提高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若想实现解除上述状况,那么在当前展开初中数学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则要善于运用游戏教学的方式,在较大程度上吸引初中生的关注。比如,通过游戏教学的展开,吸引初中生投身于相应的游戏中,让初中生进行更好的实践,这样则十分有助于吸引初中生的注意力,防范初中生产生“溜号”的状况,也能了解到游戏教学方式实施,和初中生的特征之间也具备着较好的适应性。因此,结合于此种特征,更应注重展开游戏教学工作,使初中数学教学工作的展开质量和成效等方面,均能取得里程碑式的进步。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接触各种各样有趣的事,或亲身经历,或从别处听来。教师每天也会经历很多有趣的事情,教师要学会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这些有趣资源,在趣味内容与课堂知识之间加入过渡语,形成趣味导入。导入方式分两种,一种是与教材有关的知识导入,一种是语言导入。

比如,教师今天见到两只猫打架很有趣,如果课堂上讲解概率知识,就可以用“哪只猫会赢”构建趣味话题,顺利导入课堂知识。如果课堂上讲解正负数知识,无法与猫打架联系起来,教师则可以在讲完猫的故事后,让学生“猜猜猫为什么打架”,学生会说猫是为了“抢夺吃的”“抢夺地盘”等,接下来教师告诉学生:“猫要为生活而努力,抓不到老鼠连吃的都没有,只能靠抢,我们也要努力学习,不努力以后也会与猫一样,吃饭都要跟人抢。”再开始介绍本节课的知识点。不管是哪种导入方式,对活跃课堂氛围都有帮助。尽管趣味导入相对其他方式而言,距离正式授课有一段距离,但当学生情绪在课前被调动,还是能维持一段时间的积极与专注,如同人在快速跑动时突然停止一样,身体是有记忆和惯性的。课前趣味导入,同样能发挥其调整学生听课状态与情绪的作用。而且“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前趣味导入也是为整节课奠定基调,会给学生留下整节课都很轻松愉快的印象。当然,也正因如此,这种方式不适合用在正式授课过程中,以免对正常课堂进程造成影响。偶尔遇到学生精神萎靡时,也需要等到授课告一段落后,再加入趣味片段,起到提振学生精神的作用。

(二)教材联系实际,知识内容趣味化

教材中的很多例子都是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基础的,这就为教师的数学教学提供了切入点。所以说,教师要利用好这一优势,把教材和生活中的小素材融合到一起,使学生理解起来更轻松、易懂,借助独特的切入角度,实现知识内容的趣味化。

以“圆”这部分内容作为例证,在讲解知识点“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动画片《猫和老鼠》的章节小故事:杰瑞鼠在和汤姆猫“争斗”的时候波及主人家的狗,狗很凶,它会攻击汤姆猫。后来,汤姆猫用尺子对狗绳的长度进行了测量,又根据测量的长度在狗窝外面画了一条线。紧接着,汤姆猫站在线外面用棒球棍攻击了狗,狗却打不到汤姆猫了,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以此故事为切入点展开教学,可以在短时间内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数学学习上。通过分析讨论,部分学生能找到问题的关键信息,即狗绳的长度、汤姆猫与狗的距离。教师可以为学生做一些引导:把狗的位置当作圆心,汤姆猫作为一个点,狗绳的长度作为半径,汤姆猫不被打到需要满足的条件是什么?如果把它们看成点和圆的位置关系,会出现哪几种情况?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数学知识点变得更加鲜活,学生的学习效率自然会有明显的上升。该教学过程中,前期教师借助猫和老鼠的故事引入教材知识点,后续回归教材的知识讲解时,又把教材内容引到猫和老鼠的故事中,做到从案例到教材,又从教材到案例的双向思维迁移,体现了教材与实际的充分融合,使知识趣味化的价值更高。

(三)运用多媒体工具,教学方式趣味化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信息化教学在教育领域中的运用愈发普遍,很多教师都积极做出了尝试,希望通过信息化教学方式促进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多媒体技术就是教师较为常用的信息化教学方式。有部分教学工作者在多媒体教学方式的认识上存在一些局限性,认为多媒体教学就是用多媒体设备制作幻灯片、播放音频素材等,忽略了多媒体技术对教学资源整合梳理、和学生多做互动的好处。这样看来的话,教师还要认真分析多媒体教学方法,把它的优势最大化地发挥出来,让学生真正喜欢上数学课。

教师在讲解“几何图形初步”一节内容的时候,就很适合使用多媒体工具,把抽象的几何语言通过多媒体工具展示出来。比如,用多媒体展示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图形之间的变换,展现立体几何的动态效果,让学生认识不同视图下的几何图形,展现立体图形的展开过程,让学生对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有更形象具体的认识。另外,几何知识内容其实是简单而又复杂的,简单在于几何题型所使用的文字表述很少,复杂在于几何图形中包含很多解题信息,需要画图的地方很多。如果教师单纯依靠粉笔绘制几何图案,就会很费力,严重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而多媒体技术的介入,可以为教师节省画图时间,还可以将互联网更新的前沿资料带给学生,让学生了解更多课本外的知识,使学生对几何知识内容有多方面的理解。

(四)重建教学流程,教学环节趣味化

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会在初中阶段有一次明显的分化,简单来说就是一部分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特别优秀,也会有一部分学生完全相反。而严格来说,初中数学的学习内容的难度并没有很大,学生是可以通过有效学习理解消化这些知识点的。那么,为什么会出现上述两极分化的情况呢?问题主要是出在学习技巧和教学流程上,也就是学生有没有掌握好数学学习技巧,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有没有设计好正确的教学流程。很多学生的数学成绩不理想并不是因为没有天赋或真的学不会,而是不知道怎么学,也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加之,教师教学的时候缺乏正确的教学流程,最终导致学生的数学成绩不尽如人意。以“函数”内容为例,函数是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主要在于其直接影响着学生后续高中阶段的函数学习。初中数学教师都能认识到函数教学的重要性,会让学生好好理解相关定理和概念,但是往往缺乏科学的教学流程,导致学生“费力不讨好”,明明很认真地学习,却难以得到与之相应的回报,课堂学习效果极差。时间长了,还会影响到学生学习数学的心态。教师要重新构建数学课堂的教学流程,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多设计一些趣味性活动。在为学生讲解完基础的知识内容后,教师要让学生自己动手计算、画图、解决问题,将课堂交给学生,将教学的重点放到学生学习技巧的指导上。又如,在“勾股定理的探索”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准备四个一般的全等直角三角形,鼓励学生试着画一画这幅图,最后尝试用此图说明勾股定理。在这三个活动中,知识和思维层次不同,利于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尝试从不同的层次学习新的数学学习内容,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得到升华。

(五)增加习题变式,训练过程趣味化

数学教材上的内容与例题都是有限的。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帮助学生深刻掌握数学知识内容,教师要组织学生做一些变式练习,让学生有更多的解题体验和经验,让学生从中掌握数学内容的“精髓”,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要多增加一些习题变式练习,但是也要注意“质量”,跳出“题海战术”的教学误区,不需要太多,但是必须精,也要适当融入一些有趣的素材,让学生的变式练习不过于枯燥。以“全等三角形”一节内容为例,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是固定的,题目设定比较灵活,而学生只要找出关键的信息就能证明三角形全等。比如,在为学生讲解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后,教师可以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并连接两条对角线,要求学生回答图中一共有几对全等三角形,并鼓励学生说出全等的条件。另外,为了增加变式练习的趣味性,教师可以在这一环节增加趣味竞赛,给胜出的学生一些奖励,看看哪名学生可以找得又快又准。游戏竞赛和变式练习的组合,可以让学生不那么抗拒数学习题,学生的好奇心会大于烦躁情绪,让学生积极参与变式练习,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加高效。习题变式的方向也有很多,除了上面所述的一些,教师还可以通过修改习题背景增加趣味。平时的习题都是客观陈述,趣味习题中可以给习题“换一件衣服”,把条件嵌入趣味情境中,让学生阅读题干时能耳目一新,收获快乐情绪。比如,教学有理数与无理数知识时,出题“上联:2345,下联:6789,问缺少的数是不是有理数?”条件隐藏在对联中,学生首先要解出趣味对联,才能正确回答问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此题属于语文中的对联,也体现了跨学科融合。其他数学趣味习题也可以此为启发,借助跨学科综合挖掘更多趣味素材。

三、结语

总的来说,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已经很难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严重一点可能会让学生产生不好的情绪,使学生逆反、疲惫、烦躁等,会严重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趣味教学法内容丰富多元,用在数学教學中,能使学生的课堂学习氛围更加有活力,缓解学生数学学习的压力,利于提升学生自身的理解能力。

(宋行军)

猜你喜欢

趣味习题初中生
一道课本习题“链式反应”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对一道习题的多角度思考与拓展
关于一道习题解的讨论
午睡的趣味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趣味型男
让你HOLD不住的趣味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