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耐高温平菇菌株比较试验
2022-04-12郭永杰张玉铎张东雷
郭永杰,张玉铎,张东雷
(北京市房山区种植业技术推广站,北京 102446)
平菇是北京市生产量最大的食用菌。2019年秋冬季北京市食用菌产量为5.0万t,其中低温平菇产量2.0万t,占全市总产量的40%;春夏季食用菌产量4.45万t,其中高温平菇产量1.69万t,占全市总产量的37.98%。平菇作为房山区食用菌主栽种类,产量占到了全市平菇总产量的46.88%。平菇一年四季都可以栽培,且以鲜销为主。房山区目前主要以易于管理的秋冬季栽培(低温平菇)为主,品质和产量较高,但由于鲜菇上市期集中,受市场的影响售价较低。随着市场需求的多样化,高温平菇种植面积也逐步扩大。但夏季天气炎热,污染率高,病虫害发生频繁,加上多数平菇品种抗高温能力有限,栽培管理技术难度高,风险较大。北京地区夏季7—8月份温度高,昼夜温差小,平菇产量低、品质差、产品供应不稳定,售价较高。提高高温平菇产量首先应从耐高温平菇品种入手,进而提高栽培管理技术,增加种植面积,因此,通过试验筛选出适合当地栽培的耐高温品种,可以为有效提高平菇产量及产品品质,达到高产高效,促进农民增收奠定基础。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菌丝生长速度测试于2021年3月在房山区种植业技术推广站实验室内进行。出菇管理于2021年7—9月在北京弘科农场日光温室中进行,其中,产量统计阶段为7月1日—8月10日。
1.2 试验材料
1.2.1 供试菌株
从江苏高邮市、山东寿光市、河北省武安市等食用菌菌种相关单位引进10个偏高温型平菇菌株进行比较(表1),其中以夏灰一号为对照菌株,该菌株在试验地点有一定应用面积。
表1 供试菌株及来源
1.2.2 培养基配方
菌丝生长速度测试采用常用的P D A培养基:马铃薯200 g、葡萄糖20 g、琼脂粉20 g,水1 000 mL。
出菇袋培养料配方为玉米芯60%、棉籽壳30%、麦麸8%、石灰2%,含水量60%,pH值自然。
1.3 试验方法
1.3.1 不同平菇菌株菌丝生长情况及菌株间的拮抗反应试验
菌丝生长速度测试:采用试管斜面培养基,培养温度设置25、28 ℃ 2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具体步骤:将菌株活化后转接到PDA斜面培养基中部,接种块取0.3 cm×0.3 cm大小;接种后分别置于25、28 ℃的温度下进行培养。菌种萌发后开始测量菌丝长度,每2天测量1次,直至菌丝长满试管,同时记录菌丝长满时间,观察菌丝生长状态及长势。
拮抗反应试验:将上述10个平菇菌株进行两两配对,接种于直径9 cm的平板培养基上,接种块间距2 cm左右,放在25 ℃的恒温培养箱内培养,每个组合3次重复,观察10个菌株间的拮抗情况。
1.3.2 不同平菇菌株子实体生长及生物学效率比较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袋式栽培,栽培袋规格为23 cm×36 cm×0.0015 cm,每个菌株3次重复,每个重复200袋,共制作栽培袋6 000袋。在钢构日光温室内进行发菌出菇管理。将栽培料含水量调节至60%后装袋,每袋装湿料2.2 kg,折合干料0.88 kg,以常规管理方式进行出菇。
记录参试菌株的开始采收时间和采收结束时间,统计每个菌株出菇期。当子实体长至八分熟左右时进行观察测量,包括菇体颜色、菇体形状、菌盖直径、菌盖厚度、柄长、柄粗、单朵质量等,每个重复随机抽取5个栽培袋进行测量,取其平均值。对每个重复进行产量测定,计算参试菌株生物学效率。生物学效率=鲜菇产量/袋数×每袋干料质量×100%。
1.4 数据分析
采用Excel 2010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平菇菌株菌丝生长情况比较
由表2可知,在2种培养温度下各菌株菌丝颜色均表现为洁白,没有差别。大部分菌株菌丝长势表现为较强,其中,早秋4号、夏福2号和美平15在28 ℃条件下的菌丝长势强于25 ℃条件。从菌丝生长速度看,优平2号、早秋4号、夏福2号、高平9号等4个菌株在28 ℃条件下的菌丝生长速度大于25 ℃条件。10个菌种中,早秋4号在28 ℃条件下菌丝长速最快,表现出了较好的耐高温性。
表2 不同平菇菌株菌丝生长情况比较
2.2 不同平菇菌株间的拮抗作用
在食用菌生长发育过程中,其菌丝体的生长会减弱其他菌丝的生长,该现象称为拮抗。同一种属或亲缘关系较近的种属之间拮抗较弱或无拮抗现象,反之,拮抗现象比较明显。拮抗试验是鉴定菌株间遗传差异的传统方法,菌丝之间的拮抗反应是菌株间不同遗传特性的重要表现。不同菌株间存在拮抗反应,表明菌株间亲缘关系较远,为独立品种。由表3可知,早秋4号、美平15这2个菌株与其他菌株间均存在拮抗反应,拮抗特征为菌丝一直生长至接触,然后向上隆起,形成脊,表明早秋4号、美平15这2个菌株为独立品种,与其他菌种亲缘关系较远。其他菌株之间有的表现拮抗,有的表现融合,亲缘关系远近不一。
表3 参试菌株拮抗情况
2.3 不同平菇子实体农艺性状比较
由表4可知,菇体颜色方面,夏福2号呈黄白色、平秀11呈灰色、早秋4号呈白褐色,三者与其他菌株的白灰色稍有区别。菇体质地方面,所有菌株基本一致,都属于硬质菇;菇体形状主要表现为叠生与散生,受高温影响,湖南高温、高平QH-4、夏福2号、美平15菌株菇体出现向上卷叶现象,影响了产品的商品价值;平秀11、夏平138、夏灰一号(CK)、早秋4号和高平9号菌株菇体叠生,朵形美观,商品性较好。单朵质量最高的是平秀11,为426.82 g,其次是早秋4号,为351.84 g,最低的是美平15,为130.5 g,各菌株之间差异显著。菌盖直径最大的是美平15,为7.74 cm,最小的是夏平138,为4.08 cm,两者差异显著。菌盖厚度最大的是湖南高温,为1.10 cm;其次是夏福2号,为0.96 cm;最薄的是平秀11,为0.74 cm,较CK显著减小。菌柄长度比较集中,最长的是高平9号,为3.90 cm;其次为优平2号,为3.80 cm;最短的是美平15,为2.20 cm,较CK显著减小。在菌柄粗度方面,最粗的是湖南高温,为1.40 cm;其次是美平15,为1.34 cm;最细的是平秀11,为0.54 cm,,较CK显著减小。
表4 不同平菇菌株的农艺性状比较
2.4 不同平菇出菇期和生物学效率比较
从表5可以看出,不同菌株出菇期长短有所不同。出菇期长,说明菌株出菇比较分散,出菇期短,说明菌株出菇集中,出菇期短于CK菌株的有美平15、湖南高温、早秋4号和优平2号,分别为2、3、9 d和12 d,夏平138与对照相同,其余菌株出菇期均长于对照菌株,其中最长的是高平9号,为23 d。在生物学效率方面,显著高于CK的有早秋4号和夏福2号,早秋4号最高,为37.50%,高平QH-4和对照菌株夏灰一号相同,都为19.32%,其余菌株生物学效率均显著低于对照菌株,最低的是美平15,仅为9.09%。
表5 不同菌株出菇期和生物学效率比较
3 结论与讨论
本试验中,早秋4号菌株在28℃条件下菌丝长速最快,耐高温性较好,且与其他菌株间均存在拮抗反应,亲缘关系较远,为独立品种。通过10个菌株的夏季栽培比较试验,结果发现在高温(28℃)条件下各菌株菇体颜色较低温时颜色发白,子实体叠生、硬质的菌株菇形较好,个别菌株卷叶较明显。综合各菌株菌丝生长速度、长势、抗逆性、生物转化率等多方面因素,表现最好的早秋4号,其菌丝长速快,菇体美观、生物学效率最高,可在房山地区高温季节进行推广应用。
本试验的目的是筛选耐高温菌株,因此生物学效率统计的不是全生育期生物学产量,而是生育期中较高温度时期的产量情况,这样更能反映目标性状优劣,指向性更强,据此筛选出的菌株推广应用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