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赏读

2022-04-11陈海波

河北教育(德育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思考力小报心灵

○陈海波

悠悠的过去只是一片漆黑的天空,我们所以还能认识出来这漆黑的天空者,全赖思想家和艺术家所散布的几点星光。朋友,让我们珍重这几点星光!让我们也努力散布几点星光,去照耀和那过去一般漆黑的未来。

——朱光潜

历时三周,我们终于读完了茨威格《精神世界的缔造者》。身为传记文学的世界级顶尖高手,当教材中出现茨威格的作品时,我们绝不能仅仅只教学选文,一定要带着学生走进他的传记文学深处。就像七年级学习《伟大的悲剧》,一起读《人类群星闪耀时》一样;就像前段时间教学《背影》,一起读朱自清的《儿女》《一封信》《沉默》《白马湖》等系列散文一样。

我总认为这样的阅读才是“最语文”的阅读。与任务无关,但与兴趣有关;与考试无关,但与灵魂有关。

自从名著阅读纳入考试,且分值越来越高,对“整本书”的阅读研究热度也随之越来越高。然而,我们却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搜寻“可设题”的文字中,然后再制造出一道道貌似标准的试题和具体答案,折磨老师不说,更折磨了学生。做完这些题,再看着排名表上的得分数字,阅读只能是变得了无情趣、面目可憎起来。

作为一线的语文老师,我们切莫只带着学生以应考的方式读名著,那些为得分而把内容肢解得血淋淋的阅读,只会把学生对语文、对文学的热爱越推越远。

须知,一切没有进入灵魂的阅读,都是苍白肤浅、毫无生命力的。

我们需要那些看似“无用”的“自由自在”的阅读,恰恰是这样的去除了应考目的的阅读,滋养了生命,涵养了心灵,培植了情趣。

当然,进行这样的阅读,我们并不是无所作为,我们有“随心所欲”的思维碰撞。以《精神世界的缔造者》为例,我们为阅读而做的思考并不少。

首先,按照喜好的人物阅读,每天保持20~30页阅读量,了解人物的生平故事,写二三百字的阅读感受。阅读时可以跳读,可以选读,总之根据自己的兴趣来。其次,做好摘记,淘淘所读过的内容中触动自己的句子,尤其是那些穿越时空依然可以照亮心灵的句子,还有那些精彩的片段描写之类。再次,做一张阅读小报(A4纸),写一篇读后感,开一次交流会。

不为考试而读,不机械式地读,不毫无感情地读,而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辨识要义,与书中人物进行一场场心灵的交锋和情感的沟通。对与错、美与丑、是与非、好与坏,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选择,且这种选择是不受限制的、自由的。你的灵魂是什么,你就接近于读到什么。

朱光潜在《谈美》一书中说,欣赏之中育有创造,一件事物是美的或是恶的,是真的或是假的,是善的或是丑的,取决于看它的人。就像园里的古松,你从侧面看,我从正面看,你以幼年人的心境看,我以中年人的心境看,情境和性格的差异都会影响我们所看到的古松的样子。

所以,知觉并不完全是客观的,每个人所见到的都带有几分主观的色彩。对于木材商而言,看到松树,他知觉到的可能是值多少钱的木料;而植物学家,他知觉到的就是一株四季常青的植物;若是画家,他什么都不管,只管审美,知觉到的就是苍翠遒劲。

阅读也是这样,读者、作者、作品,三者之间的交互是心灵与情感的自由碰撞。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读者,碰撞的程度定然会不同。对于初中的学生而言,要紧的是先把兴致培养起来,把阅读的习惯培养起来,凭着兴致和习惯每学期先读上十本八本再说。等到思想的底子厚实了,对所读的理解自然会不断走向深刻。

上上周收集学生所做的小报,着实感动,突然就理解了王崧舟老师说的话:

语文是一个审美的教育,让每一个学生在内心深处受到触动,养育美好的情感,这是对灵魂工程师这一称号最好的注解。

诚以为,自由自在式的阅读是一个洋溢着无限大美的世界,长久坚持,学生定会受益无穷。

这是一个培养审美自觉和能力的过程。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关注学生情感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这是语文教学的责任,也是语文阅读的目标。

一张阅读小报,要想做得好,不仅得益于外在的形式设计,更取决于有意义的思想内容。这就要求学生于外锻造审美,于内锻造思想。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是考验学生对美的理解,这种理解可以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其面对阅读内容逐步形成自己的思考力。

就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她使我们的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

这是一个陶冶心灵的过程。

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个人创造性地发挥和发展,需要有两个心理条件:一是“心里安全,即个体没有受到任何威胁和压力,处于和谐、宽松的氛围中;二是心理自由,即个体没有受到限制,可以无拘无束地创新。

做阅读小报,如何选择内容、如何构图、如何绘画、如何着色,一切都是自由的,任由心性,任由喜欢。一切都是“无所为而为”的玩索,是紧张之余的加油充电,是心灵、情绪的自抚。

雕刻家罗丹说,你问我在什么地方学来的雕刻,在深林里看树,在路上看云,我在到处学,只是不在学校里。

只有心灵的完全自由,才会有创造的无限可能。

这是一个培养思考力的过程。

思考力是在思维实践中产生的一种具有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作用力。思考力直接表现在对所了解知识的整合、归纳、提炼、聚焦的能力。虽然只是做一张阅读小报,但作品的面目和内涵无不彰显制作者的思考力,需要融合,需要选择,需要凝练,需要调配,明里安安静静地一勾一画,暗里早已调动起思维的千军万马。

“深人所见于物者亦深,浅人所见于物者亦浅。”

在与读者、作品达到心灵相通、情感相应的境界之前,感知、思维的自由碰撞是必经之路。经由这样的阅读,让学生慢慢地、慢慢地爱上语文、爱上文学,阅读思考逐渐成为本能。

这样的阅读,没有冷酷的“肢解”,没有刁钻的试题,只以滋养生命为价值诉求。这样的诉求,无法速成。

所以,慢慢走,多些赏阅。

猜你喜欢

思考力小报心灵
奇葩小报
奇葩小报
心灵奇旅
奇葩小报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Logic Dots
提升思考力
扩充心灵的“兼容性”
未来在等待的人才:哈佛、牛津的5堂思考力训练课
数学课堂培养学生思考力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