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英语OMO翻译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证分析

2022-04-11蔡永丰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英语翻译课题组班级

蔡永丰

(1.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0;2.湖南科技翻译工作者协会,湖南 长沙 410000)

随着全球化的日益深化以及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施行,我国与世界其它国家在经济、技术以及文化领域的交流日趋增多。中国翻译协会在《2020中国语言服务行业发展报告》中指出“翻译人员较为紧缺”和“人才招聘成本较高”是语言服务企业面临的两大困难。语言服务应当为支撑“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服务,而目前语言服务业人才的培养定位、培养标准以及培养效果方面均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1]因此,对于高职教育而言,提升学生英语翻译实践能力尤为重要。

受全球性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教育领域开展OMO(全称为Online-Merge-Offline,即线上与线下教育有效融合)模式。[2]本文拟从市场的真实需求和高职英语OMO翻译教育发展的需要出发,在已开发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大学英语》和线下教程《新编商务英语笔译实务》等系列课程的基础上,以本校所有A层次学生(在本校通过听、说、读、写、译英语综合测试后排名为前30%的学生)所在的大学英语班级为实验样本,构建以企业需求为支撑、以职业要求为导向的高职英语翻译OMO教学模式并进行分析。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际上,对于大学英语OMO翻译教学的研究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主要体现在学科性讨论和具体教学案例剖析两个方面,带有较为明显的语言学属性和专业属性。如Kiraly Donald,从教学案例分析的层面,对大学翻译混合式教学案例的选取、转换、最终检测和评价等信息加工处理过程进行了系列跟踪剖析(2003);Ramadan Ahmed Elmgrab,从教学体系改革的角度,将一项具体的翻译项目导入实际课堂教学,创设信息化环境下译员岗位职业情景,较为深入地讨论了OMO模式下翻译教学的方法、考核与评价体系(2014);Aleksandra,从混合式教学效果检测的角度,对大学医学翻译教学进行了多层次效果评价的研究(2020)。

在国内,关于大学英语OMO翻译教学的探讨也普遍开展,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类着眼于OMO翻译学科的宏观发展,另一类则着重探讨OMO翻译教学的具体方法与策略。如张美芳从中西方文化对比的角度,在对大学英语翻译学科发展的研究中提到了混合式模式下对翻译人才专业培养的重要性(2006)。从具体教学实践的层面,一些专家学者也做了相应的探究,如李雪结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混合式学习和教学设计理论,探析慕课翻译教学的设计因素和影响要素(2019);杨祖丽以企业网络翻译资源和平台为载体,从教师角色、教学资源、课堂活动等方面探究高职英语翻译教学的混合式教学策略(2020);许曼燕结合“互联网+”教育下的数据驱动学习(Data-driven Learning)背景,提出发现式自主学习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OMO)的理念(2020)。

国内外专家学者们的相关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借鉴与参考,但关于高职学生OMO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与实证分析则鲜见。

二、高职英语OMO翻译教学目前所面临的问题

2021年3月,课题组对湖南省29所高职学院(含2所民办高职学院)进行为期46天的网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高职OMO英语翻译课程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教学目标定位仍然比较模糊

英语翻译教学往往缺乏时代性,内容较为陈旧,热点词汇或时政词汇鲜有体现在课堂内,未能与时俱进,与市场的实际需求相差甚远。

(二)教学设备短缺现象明显,教学技术与教学手段仍较为落后

现阶段相当一部分高职英语教学设备陈旧,线上英语翻译教学所需的资源明显缺乏。

(三)线上教学模式较为滞后

现阶段由于从事行业企业翻译的英语教师很少,翻译授课方式以教师讲解英语语法概念和结构为主,大部分学生学习的内容仅限于有限的课堂内部,和行业企业相关的翻译教学则几乎未见,翻译教学模式明显单一。

(四)翻译教学评价与检测手段较为不足

大部分高职英语翻译教学评价针对性不明显,并且缺乏系统性,对学生的测试内容通常流于表面,仅仅拘泥于较为繁琐的形式,不能深入客观地评价和激励学生。

(五)对翻译方面的人才可持续性培养不强

高职英语翻译人才的培养多局限于高职院校内部,明显缺乏行业企业的特点,学生基本上无法实现翻译实践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三、高职英语OMO翻译教学模式构建的特征分析

课题组在前期现状调研的基础上,以OMO理论、建构主义理论、情境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理论为指导,经过充分构思与讨论,构建了如下特征模式:

(一)OMO信息化设置模式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高效便捷的信息化设备已成为现阶段不可或缺的课程学习设备。课题组充分使用学院现有的现代化信息设施,积极引进或购买新英语教学系统软件,营建多方位多层面的数字化资源环境,以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语言翻译学习。[3]

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利用OMO信息化资源,在培养学生的信息化资源环境下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学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4]OMO翻译课程的信息化建设注意和行业企业的需求结合,通过对新福步论坛(外贸类专业翻译板块)、高职商务笔译实务MOOC教程(通用版)、“译无止境”译员微信交流群(在企业翻译教师指导下的初级译员交流沙龙)等多种实践性活动,实现企业信息化资源进入课堂并参与教学。

(二)OMO多元化信息学习模式

随着现代媒介与社会的融合发展,“互联网+”在教育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高职英语OMO翻译教学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和保障。[3]OMO翻译教学的前提准备工作包括通过信息化课程的普及化培训,使学生们学会使用学习APP、云资源以及WIKI等信息化设备,并在“听、说、读、写”资源训练的基础上,奠定好语言翻译能力所需的基本要件。高职翻译OMO多元化信息学习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高职翻译OMO多元化信息学习模式

四、高职英语OMO翻译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验

(一)高职英语OMO翻译教学模式下职业、岗位需求的研究

参考高等教育出版社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岗位分类要求,课题组在充分借助平台资源调研的基础上,遵循建构主义教学观,以就业竞争能力、岗位从业能力和适应能力、发展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为主导,[4]对高职英语OMO英语教学模式构建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高职英语职业(岗位)需求如表1所示。

表1 高职英语OMO翻译教学模式下职业/岗位需求表

(二)研究的重难点

1.高职英语OMO翻译教学模式下课程体系的开发设计研究

课题组在对行业企业调研的基础上,整理汇总出英语语言翻译服务工作的任务集合,并在调研和听取行业企业经验的基础上,归纳出典型的职业岗位任务和对应的职业岗位行动领域。因此,本课题的重点内容之一如图2所示。

图2 高职英语OMO翻译教学模式下课程体系的开发设计研究路径

2.高职英语OMO翻译教学模式下学生职业迁移和可持续发展原则

随着现代社会竞争力的日益增强,跨岗位、跨行业、跨职业的工作迁移与职业变动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课题组在对目标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如何能为高职学生就业后的职业迁移和终身职业生涯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5]因此,本课题的难点内容之一如图3所示。

图3 高职英语OMO翻译教学模式下学生职业迁移和可持续发展原则研究路径

(三)高职英语OMO翻译教学模式下“二维度、四模块”课程体系创建研究

根据课程体系的呈现方式,课题组经过较为深入的研讨,把高职英语OMO翻译教学课程体系划分为显性课程(主要体现在课内建构方面)与隐性课程(主要体现在课外延伸方面)两个维度。课题组通过前期较为深入的探讨,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能力成长规律的基础上,构建“二维度、四模块”的高职英语OMO翻译课程教学内容,整合成理论教学、实训教学和顶岗实习一体化高职英语翻译课程体系,[6]即通用商务英语翻译(面向所有专业学生的基础性语言翻译)、行业英语翻译(面向课程专业大群下的普适性行业)、岗位基本技能(面向目标岗位的语言翻译服务内容)和核心职业素养(面向职业背景下的信息搜索能力和翻译软件使用能力),如图4所示。

图4 高职英语OMO翻译教学模式下“二维度、四模块”课程体系

(四)高职英语OMO翻译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首先在本学院所有A层次学生所组成的英语班级进行实践教学,在不断验证和完善的基础上,将OMO新教学模式推广至本学院B层次、C层次等英语学习基础相对薄弱的英语班级(在学院通过听、说、读、写、译英语综合测试为排名后70%左右的学生)。

1.研究实验对象

从2020年3月开学初开始实施,至7月初结束,为期102天。本研究实验对象:课题组成员所教授的教改班级2019级A602班级(目标班级)和非教改班级A502班级(参照班级),其中两个班级学生人数均为50名,两个班级的入学英语综合考试总平均分值只有0.12分之差,总体英语学习基础非常接近。

2.量具

课题组成员通过充分讨论,从网络问卷调查统计、课堂学习观察分析、教师评价分析这三个方面来进行研究,希望从不同的高职OMO翻译教学信息化视角来验证教学实践活动的研究结果。

(1)网络调查问卷统计

网络调查问卷由课题组成员讨论制定,使用语言为英汉双语,共有8小类,32个题项。网络问卷对应的内容为学生对高职英语OMO翻译教学模式总体的接受度和满意度。目标班级2019级A602班和参照班级2019级A502班进行共计99份有效的问卷,占总人数的99.0%。

(2)课堂学习观察分析

课堂观察分析主要从网络授课两种途径——学习通app和腾讯课堂,课堂任务完成率(班级所有学生的课堂任务完成百分比)、课堂积分(课堂回答、主题讨论、团队辩论、自主讲解、随堂测试等课堂学习方式)、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是否提升以及译员角色适应力(未来职场的适应力)这些方面构成的课堂教学效果来对比分析,从而得出课堂注意率、任务完成率、完成质量(优秀率)、角色融入率、团队合作率等因素对高职英语OMO翻译教学模式的改革效果来评价。

(3)教师评价分析

在高职英语OMO翻译教学模式下学习完成的5天之内,由《大学英语》任课教师布置目标班级和参照班级的学生,通过网络完成教师评价分析报告。分析报告内容包括参与高职英语OMO多元化信息学习模式的切实感受以及优缺点,对本教学模式下协作学习小组的成员对教师的评价,以及在高职英语OMO翻译教学模式下对教师未来教学的建议等,主要以教学环境、教学组织、教学思想、教师素养、教学效果、教学特色在内的六项指标进行“你理想中的大学英语课堂模式”方面考量。共计98名学生完成了网络评价分析。

五、高职英语OMO翻译教学模式研究结果的分析及讨论

(一)网络问卷分析

课题组主要成员通过对目标班级和参照班级的原始数据进行信息化数据整理,共统计目标班级和参照班级共计99份有效网络问卷。目标班级学生对本教学模式总体满意度如下图5所示:

图5 高职英语OMO翻译教学模式下的学生总体满意度描述统计图

统计得出OMO教学模式下95.91%的学生对本教学模式为“十分满意”,有4.08%的学生对本教学模式持一般态度,相比参照班级,在“满意、基本满意、十分满意”三项考量因素方面比率突出。

(二)课堂观察分析

比较目标班级和参照班级,对同一授课主题《高级职业英语听说读写教程(一)》(高等教育出版社第2版)“Different Culture in Different Countries”的4课时进行教学效果观察并记录,统计数据如图6所示:

图6 高职英语OMO翻译教学模式下课堂观察分析比较数据统计图

从课堂观察分析的数据统计图来看,一共100个有效样本,目标班级学生中课堂注意率、任务完成率、角色融入率以及团队合作率趋近100%,参照班级的课堂注意率为60%,其余各类指标比率更低。

(三)教师评价分析

比较目标班级和参照班级,教师评价分析的考量内容包括,教学环境(包括课堂纪律和学习氛围等)、教学思想、教学组织、教师素养、教学效果、教学特色,如图7所示。

图7 高职英语OMO翻译教学模式下教师评价分析比较数据统计图

从教师评价分析的数据统计来看:目标班级一共49个有效样本,教学环境、教学思想、教学特色、教学效果和教师素养方面为100%,教学组织方面也非常接近100%,参照班级各方面约为50%左右。

(四)有关研究结果的讨论与启示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统计对比和数据分析得出:

——对以网络问卷形式的学生满意度分析,相比参照班级,新教学模式的目标班级学生的总体满意度接近100%的状态。

——在OMO翻译教学新模式下,通过对教改班级与参照班级的各项课堂观察记录数据相比较,教改班级各项数据均得到较为明显的提升。

——对教师评价的各类数据分析得出,学生对OMO翻译新教学模式下的教师评价颇高,达到较为理想的满意状态。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以下三点结论:

(1)相比参照班级的学生,目标班级的学生对高职英语OMO翻译教学模式的认可度和接受度要高;

(2)高职英语OMO翻译教学教改新模式对高职英语翻译教学效果有较为显著的促进和提升作用;

(3)通过此次教学改革和实证分析,OMO新教学模式效果理,对于高职英语翻译教学适合推广。

猜你喜欢

英语翻译课题组班级
基层工商联职能发挥的制约因素及破解路径
班级“无课日”
地铁站内公示语英语翻译的特点和技巧
班级“四小怪”
逆向思维在大学生英语翻译教育中的导入和培养
班级英雄
中国谚语VS英语翻译
英语翻译教学与汉语言文化素养探讨
四川省非重点贫困县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思考
——以夹江县“插花式”精准扶贫为例
以“绿色+文化”推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以乐山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