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应用蔗糖铁对尿毒症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
2022-04-11陈正芳
陈正芳
摘要:目的:对尿毒症患者给予静脉应用蔗糖铁后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从我院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就诊的70例尿毒症肾性贫血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口服硫酸亚铁治疗,观察组给予静脉补蔗糖铁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血常规及铁代谢指标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总有效率、生活治疗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Hb、HCT、SF、TSAT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尿毒症肾性贫血患者来说,静脉补贴治疗的效果要优于口服补贴,在用药后的不良反应也低于对照组,具有治疗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的治疗方式,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关键词:静脉补铁;尿毒症;肾性贫血;不良反应发生率
截止到目前,尿毒症肾性贫血患者的治疗方式还是以口服补贴药物治疗为主,患者在口服后很容易出现不良反应,不利于整体的治疗效果。经过实践显示,静脉补铁治疗尤其是进行静脉蔗糖铁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尿毒症肾性贫血患者铁代谢指标,有着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文就选取7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静脉应用与口服补铁治疗尿毒症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现报告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从我院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就诊的70例尿毒症肾性贫血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进行口服硫酸亚铁治疗,静脉组进行静脉蔗糖铁治疗。两组患者的年龄区间为35岁-75岁,对照组男患者28例,女患者7例,观察组男患者26例,女患者9例。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性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病情稳定期达30天以上;每周偷袭频率不少于3次;血红蛋白在60g/L左右,血清中铁蛋白少于200g/L。排除标准:对蔗糖铁过敏者;合并患有肿瘤、严重心衰、中风、精神病、肝病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每日口服硫酸亚铁片,每天3次,每次0.3g,连续治疗12周。
观察组患者进行静脉应用蔗糖铁,首先将100mg蔗糖铁与200ml生理盐水(0.9%)相融合,其次在患者完成血液透析操作后,在透析器的静脉端进行滴入,最佳速度控制在每分钟30滴至55滴,每周治疗2次,以补铁总量完成为治疗目标。补铁总量(mg)的计算方式为:总储存铁量(mg)+[Hb指标(目标值-实际值)g/L]*病人体重(Kg)*0.24,同时每月给予1000mg蔗糖铁来维持,治疗周期为6周。对两组患者均采用联合EPO进行治疗,具体操作方式是每次进行皮下注射3000U,每周2次。
1.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项目选择使用先进的SPSS23.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用( )表示,计数资料用[例数/百分比,(n/%)]表示,使用 进行检验,当P<0.05时,表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
2结果
2.1 各项指标对比
两组研究对象在治疗前均存在铁缺乏和贫血症状,且两组之间的HCT、Hb以及SF水平不存在较大差异。经过6周的治后,两组在TSAT、HCT、Hb、SF几方面的指标水平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详见表1。
2.2 副作用情况
对照组的35例病人中,主要产生如下胃肠道不良反应:1例(2.86%)病人为纳差、3例(8.57%)病人为上腹部产生烧灼感;观察组病人在用药期间并未产生比较严重的不良反应。
3讨论
肾衰病人产生贫血的主要原因包括:EPO量下降;铁摄取量不足;透析导致失血过多;抽血化验频繁;红细胞容易死亡;缺乏叶酸;蛋白质缺乏等。缺铁问题不仅会对EPO的治疗效果产生负面影响,也会导致病人产生贫血现象。因此,在采用EPO进行治疗时,需要对病人血清中的铁蛋白进行定期监测,一旦发现缺铁问题立即进行妥善处理,对于情况严重者,则需对其采用补充铁剂的方法进行治疗。口服铁剂具有维持病人铁代谢平衡的作用,由于会受到吸收功能的影响,因此,会产生口服铁剂效果不佳的情况。将蔗糖铁制作成注射液,通过静脉路径注射后,可以快速被釋放,并及时为红细胞的生成所利用,进而达到有效补铁的效果。本研究将入组的70例血液透析病人,分别给予硫酸亚铁和蔗糖铁治疗,研究结果表明:两组在TSAT、HCT、Hb、SF几方面的指标水平均有所改善,静脉组优于口服组(P<0.05);副作用情况:口服组的35例病人中,主要产生如下胃肠道不良反应:1例(2.86%)病人为纳差、3例(8.57%)病人为上腹部产生烧灼感;静脉组病人在用药期间并未产生比较严重的不良反应(P<0.05)。从此结果来看,给予肾性贫血病人蔗糖铁治疗,可有效改善病人的铁缺乏症状,并提高其HCT以及Hb指标水平。
综上所述,静脉用蔗糖铁可以快速治疗血液透析患者铁缺乏症,适合于EPO治疗时需要补铁的治疗方案。输注的静脉铁可以快速释放入网状内皮系统,加快铁剂、转铁蛋白相结合,快速到达骨髓,满足造血所需,快速补足机体的铁需求量,纠正贫血,减少EPO应用剂量。此外,静脉补铁治疗,除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外不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因此,在尿毒症患者肾性贫血治疗中,静脉补铁治疗效果优于口服补铁,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昌艳,刘娟,顾芳,等.静脉输注蔗糖铁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维持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J].解放军医药杂志,2020,32(2):51-55.
[2]刘云,刘荣荣,周道远,等.多糖铁复合物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贫血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师杂志,2020,22(6):847-851.
[3]刘山,甄颖,罗良海.静脉应用蔗糖铁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科学,2020,10(4):83-85,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