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和方法
2022-04-10张萌萌
张萌萌
◆摘 要: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能力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它具备听,说,读,写训练的综合性。既是识字的重要途径,又是写作的必备前提。阅读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学生语文成绩的高低,因此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是现阶段小学教学的首要任务。课堂上教师通过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深度思考阅读内容、大胆发言表达自己对阅读的理解,实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本文针對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和方法进行了研究,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重要性;阅读能力
1.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作用
董其昌曾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读能力贯穿整个部编版语文教材,是对小学语文能力考核的标准。教材通过递进式引导的方式,将对阅读能力的培养,融入到小学语文课堂。其中包括拼音、字词和课文理解。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理解语文知识较难,认识字词少,不能有效组织语言应用到日常生活中。通过阅读能力的培养,充分融合阅读中的词汇与知识背景,将阅读中学习的语句构成,运用到生活交流中。通过阅读知识与生活知识的有效串联,增强学生阅读能力。
培养阅读能力能够促进学生理解阅读文章,阅读能力主要体现在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和写作应用能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求越来越高,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也越来越重视。正确理解文章内容,是教师教学中培养阅读能力的主要目的。通过阅读不同的教材文章,感受不同时代背景及其人文特色,体会文章含义。帮助学生更有效地理解语文课文内容和中心思想,为学生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
2.1增加阅读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书籍在生活中就像太阳,点亮学生对知识的向往。书籍在智慧中就像一双翅膀,帮助学生在知识的天空中飞翔。知识是人们进步的阶梯,知识来源于阅读。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阅读习惯,达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良好的阅读环境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第一步,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成立图书角,将书本放到学生随手可拿的地方。学生不间断地接触图书,慢慢养成阅读习惯,提高学习兴趣。
教师还要为学生做好榜样,教师用言传身教的方式,在课余时间多读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好奇心较重,模仿能力较强,通过模仿教师的行为,慢慢也会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堂上教师结束教学内容后,对课堂内容作出延伸,引导学生查找资料,增加阅读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学生的阅读习惯。
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端午粽》的学习。学生通过教师课堂教学知识了解到,端午节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五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起源中国,最初是祛病防疫的节日,后来变成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而说到屈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查找资料,了解屈原。屈原,名平,字灵均,战国时期楚国人。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用楚辞的形式写下我国第一首政治抒情诗《离骚》。因看透秦国将要吞并六国的决心,劝阻楚怀王却反遭陷害,被罢官放逐。楚国被灭后,心灰意冷投江而死。《端午节》中吃粽子的习俗,在民间也有流传是为了黏住鱼儿的嘴巴,防止鱼儿啃食这位爱国的人。通过课堂课堂学习的有效延伸,不仅增加了阅读量,还为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打下基础。
2.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阅读
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正确的阅读方法,会使学生对阅读内容的吸收加倍。因学生还处于小学阶段,并没有太多生活经验,对很多和生活相关的阅读知识无法理解。但也不能过度强调学生超出自身范围的独立思考,这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降低学生的学习欲望。所以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将阅读内容通过简单易懂的方法讲解出来,带领学生进入深度阅读。
例如在学习课文《难忘的泼水节》,课堂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在家的时候有玩过泼水游戏吗?”引导学生将生活知识带入课堂,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再对泼水节进行介绍,泼水节是傣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节日期间,傣族人民会举办赛龙舟,斗牛、丢包、泼水祝福等活动。课文中讲述,1961年周恩来总理与缅甸总理来到西双版纳,恰逢傣族一年一度的新年,他便与边疆各族人民共同欢度了这个有趣的民族节日。教师针对课文中的人物,再次进行深度学习。周恩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以毛主席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学生们通过阅读周恩来总理的个人事迹,对周恩来总理产生敬畏之心。在以后的阅读写作中,将周总理的个人事迹融入到自己的写作内容,完成对课上内容的深入理解与吸收。
2.3勇敢表达提高阅读能力
课堂教学中常有学生在课堂上,能通过教师详细地讲解读懂课文,但却无法对课上理解内容进行应用,这属于语文思维能力不足,语文表达能力不足的情况。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导致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存在差异。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更是学好语文的关键。通过课堂上掌握的课本知识,正确将阅读能力应用到日常语言表达。课堂上勇于表达自己的疑问和见解,在实践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教材《小学语文》课文《不懂就要问》时,孙中山先生在课堂学习时,对书中的内容不能理解,而他又不想这样稀里糊涂地背诵。于是壮着胆子,冒着挨打的风险向教书先生进行提问。通过教书先生的讲解,明白了其中的含义。学生在课堂上遇到不理解的问题也应学习孙中山先生不懂就要问的精神。勇于将自己的想法和疑问表达出来,再将疑问内容归纳总结,达到提高阅读能力的目的。
3.结论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是学习语文的关键。只有学习正确的阅读方法,才能正确应用语文阅读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主要通过,养成阅读习惯、深度思考阅读内容、表达应用阅读知识等方法。提高语文阅读水平,有助于增强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杨丽.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 000(026):204-205.
[2]杨花. 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J].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9.
[3]吴海萍.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性与方法[J]. 课程教育研究, 2017, 000(03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