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长课文教得明白些
2022-04-10詹丹
詹丹
【摘要】本文以《我们家的男子汉》为例,探讨了小学语文教材中长课文的解读路径。通过剖析课文大标题的内在要素及小标题的结构指向,为理解课文的内容主旨、描写特点和多重线索提供了教学依据。同时,通过原文与课文词句的比较,笔者提出了语言材料的规范性要求应该与具体语境的制约相平衡的观点。
【关键词】长课文,《我们家的男子汉》,解读路径
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选编了《我们家的男子汉》一文。文章经过压缩后,原文六个部分保留了三个,但仍超过了1500字,是典型的长课文,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有一定的难度。如何将长课文教学开展得更有效些?笔者在这里提出几个解读角度,以期为一线教师设计教学提供参考。
一、大标题的多重指向
《我们家的男子汉》一文多次收入各个版本的教材中,统编教材将其编排在四年级下册。作为略读课文,教材中的阅读要求是“结合课文中的小标题,说说为什么称这个孩子为‘男子汉’,作者对他有着怎样的情感”。这样的阅读要求,其实是在提醒学生根据文章三个部分的小标题概括出具体内容,来理解“男子汉”的客观性及作者的主观态度。这样理解,当然是没有问题的。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从大标题包含内容要素的全面性入手考虑。大标题中的“男子汉”固然是一种指向,作为修饰语的“我们家的”,其实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阅读提示。从文章内容来看,这种重要性具有选材与描写特征的双重意义。
说具有选材意义,是因为既然写“我们家的”,应主要围绕家庭日常生活展开,“我”是照顾“男子汉”的亲人之一,因而写“我”和他的日常相处也是重要内容。这样,通过“我”写他,写他的慢慢成长,写他慢慢形成的“男子汉”气质。“我”既是一个写作者、旁观者,更是一个行动的参与者。诸如“我”对他的影响,“我”与他互动,那种微妙而不失幽默的“智斗”,如说服他多吃青菜,劝退他上少林寺出家的梦想;还有“我”潜在的心理变化,如“我”开始时帮他与售货员打交道,后来放手让他自己面对,那种对待亲人的理性与情感交织起来的复杂态度,在文中都有一波三折的体现。
从描写特征看,作者笔下的“男子汉”与一般文学作品刻画的“男子汉”形象不同,是着眼于写一个小男孩如何慢慢成长为具有“男子汉”气质的过程。尽管由于时间所限,这个成长过程远没有完成,但那种发展的动态性、过程性还是清晰的,并构成描写的基本特征。这样,“我们家的”这个短语,一方面可以说是提示了写作对象的人物社会关系,是一种心理纽带;另一方面,也可说是暗示了一种空间环境。随着“男子汉”气质的发展,那种动态性把社会关系的发展、心理世界的渐趋成熟和物理空间由家庭内部向家庭外部的拓展,叠加、交织在一起了。
不知作者是有意还是无意,当写孩子走出“我们家”的过程时,那种跟“男子汉”气质交织的发展,形象地体现在“男子汉”手的动作描写上。
在文章的第二部分,作者写道:“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和他出去,他不愿让人牵他的手了。一只胖胖的小手在我的手掌里,像一条倔强的活鱼一样挣扎着。”这个生动的比喻,写出了“男子汉”渐渐发展起来的自主意识,以及这种意识跟生命力的结合。那种自主、动态、活力,似乎是可以被“我”的手心直接感受到的。当他提出要自己买东西时,作者又写到了他手的动作,“我给了他一角钱。他攥着钱,走近了柜台,忽然又胆怯起来”。在这里,作者写他的手从亲人手掌里挣脱出来,自己攥着钱,似乎还只是走向他人世界的一个过渡。他似乎还没有勇气跟陌生人去直接接触,自然地交流,他跟外面世界的关系,还只停留在手握无生命的钱币上。文章第三部分中,当作者交代他要挤上火车而不得不从窗口进入时,再次写到了他的手:
他勇敢地抓住窗框,两只脚有力地蹬着车厢,攀上了窗口。窗口边的旅客不约而同地伸手去抱他。他推开那些妨碍他的手,抓住一双最得力的,蹿进了车厢,淹没在拥挤的人群里了。
在这里,别人伸手要把他抱进去,却成了对他自主行动的妨碍。他用自己的手把他们推开,然后抓住最得力的双手。这已经不是那双只会攥钱的手了,他已经不需要被动地来接受别人的帮助了,而是能够用自己的手自主选择推开哪些,抓住某一双。一个手的动作,给人一种他突然长大的感觉。当他淹没在人群里,一个更大的世界在他面前打開了。
二、小标题的逻辑提示
当我们从人际关系、情感世界、空间的拓展来谈文章内容时,自然离不开文章的结构。
该文章同《小英雄雨来(节选)》《芦花鞋》三篇文章一起编入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在本单元的语文园地中,编者用学生的口吻对长课文加以总结:
我发现本单元的课文都很长,而且都是分成几个部分写的。《小英雄雨来》用序号标示每个部分,《我们家的男子汉》用小标题,《芦花鞋》用空行的方式。
这样,我们只要把每个部分的主要意思连起来,就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
这三篇课文中,《我们家的男子汉》由小标题把主要的内容概括出来,而其他两篇课文,无论是用序号还是留空行,其实都还需要学生自己来概括。《我们家的男子汉》和其他两篇课文有着不同的结构方式。从表面看,三篇课文都以人物为标题,都有事件发生、时间推移的先后顺序。但《小英雄雨来(节选)》和《芦花鞋》,除了开头像全文的引子,主要内容是围绕一件事情展开的,而《我们家的男子汉》则写了多件事。这些事不但通过三个相对独立的部分体现出来,而且三个部分内也有多件事的组合。这样,在文章整体的时间关系之外,还有体现作者思路的逻辑关系。
比如,从部分与部分的关系看,第二部分“他对独立的要求”,作者主要是通过写他几次独立走近柜台买东西来体现的。到了第三部分,写“他面对生活挑战的沉着”,主要描写了他两周岁去托儿所和四岁上火车的情形。那么,第二部分记录的事就未必都发生在他两周岁之前,有可能是穿插在这段时间内的。作者只是根据小标题确立的主题,把性质相似的内容归拢在同一部分。这样不同部分间的内容,必然会有时间的交叉和重叠。
再如,从同一部分内部关系看,虽然第二、三部分事件的组合大致有时间的推进和逻辑的发展,但在第一部分写“他对食物的兴趣”,前后的时间线索是模糊不清的。作者基本是根据逻辑关系来组合的,写人物对食物总体上的浓厚兴趣,对青菜的不感兴趣及其改变,写他对食物的兴趣与其他兴趣间的冲突等。从逻辑组合关系说,既有有兴趣与没兴趣的正反冲突,又有对这个有兴趣和对那个同样有兴趣而发生的一与多之间的冲突。在后一组关系中,前一组体现他对肉食兴趣的特点依然贯穿下来,所以会以用肉汤拌饭来表示他对当和尚不能吃荤的退让。凡此的内在逻辑线索,都值得我们品味。
三、课文词语的品味
因为《我们家的男子汉》是作为略读课文收入教材的,所以有教师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只要引导学生大致了解内容就可以了,不必对文章的遣词造句进行推敲品味。这样的理解未必正确。因为我们无法越过语言层面来把握内容,对优秀的文学作品来说,语言更应该成为阅读的对象,而不是机械地认为略读等同于读内容,精读才是内容与形式的结合。当然,为了体现略读精神,可以在整体把握内容的前提下,选取一些词语或句子来品味,以达到窥一斑而知全豹的目的,这样的略读教学,也值得尝试。那么怎样来选取词语或句子呢?笔者觉得可以选取原文中的和改动后的课文中的个别文字来对照阅读,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特别是当改动语言关联了细节描写,又可成为对内容的局部深入理解的点。
教材从原文中选编了三个部分,对这三个部分的文字也作了些许调整。先看字词替换的四个例子:
1.原文:他握着钱。[1]
课文:他攥着钱。
2.原文:他一声不响。
课文:他一声不吭。
3.原文:只不过有点儿陌生。
课文:只不过有点儿拘束。
4.原文:跳进了车厢。
课文:蹿进了车厢。
我们发现,这四个例子中,基本上是把原文通俗化、口语化的字词,替换为书面化、更难学的字词。也许作家喜欢用一些口语化、通俗化的字词以贴近表达对象语言特点。从小学生词语学习的角度看,这样的替换对于扩大他们的词汇量是有一定帮助的。
从内容表达的实际效果看,有些替换未必妥当,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里大致有两类情况:一类是替换上书面化的难字词,意思基本不变的,如“握”换成“攥”,“响”换成“吭”;另一类是替换后词义侧重点发生了变化,如“陌生”替换成“拘束”,“跳进”替换成“蹿进”。前一类情况这里不讨论,主要看第二类。“陌生”偏重于心理感受,但也引发言行的拘束。“拘束”侧重于言行的约束,是因感觉陌生而引发的。教材替换用词后,在具体的语境中似乎都可以。但“跳进”换成“蹿进”则欠妥。这是描写“男子汉”从月台攀上车厢窗口,接下来进到车厢里的动作。“跳”“蹿”都是人在腾空情况下的迅速位移。但“跳”主要是从上往下的移动,也可以往上或者往前;“蹿”主要是往上,偶尔也用于往前,但几乎不用于往下。那么,当时“男子汉”攀上车窗,需要进到车厢里,不可能往上,不然要到行李架上去了;也很难往前,因为车厢里人挤人。所以最合理的,就是跳到车厢里的地板上,即从上往下的位移。教材把“跳”换成“蹿”,结合具体语境看,可能犯了方向性的錯误。
再看句子,这里举两个例子。其一是提到吃食物时,原文有这样的句子:“他可以耐心地等上三刻钟,为了吃一客小笼包子。”这个句子在课文中,前后次序互换了一下,即“为了吃一客小笼包子,他可以耐心地等上三刻钟。”从逻辑上说,把行为目的放在前面,似乎行文更规范,却不知原文这样的倒装,是为了营造悬念的阅读效果,因而教材调整后的未必合理。还有像提到“男子汉”买东西,拒绝“我”代他去跟营业员交涉,原文说的是“不要不要”,教材中则改成了“不要,不要”。加上一个逗号有了停顿,把原来没有停顿而需要强调的着急的口吻弱化了,这样的改动其实都是有待斟酌的。
总之,长课文的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历来是一个难点。增加识字量、用语规范化,是对小学生的基本要求。如何将吸纳这些内容与对作品的准确理解达成平衡?不应把略读课文当作草率应付的阅读材料,而是要让学生在略读中,对课文内容、作者思路以及遣词造句等都有真正的心得。像略读课文需不需要选一些语言和细节的点来品味分析等问题,都是值得教师深入讨论的。这里以《我们家的男子汉》为例,从解读的几个角度提出一些意见,不一定正确,还望方家指教。
参考文献
[1]王安忆.疲惫的都市人[M].北京:中国文艺出版社,200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