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献的写作”教学设计新探
2022-04-10魏小娜周小娟米晓波
魏小娜 周小娟 米晓波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习作《国宝大熊猫》要求“参考下面图表中提供的信息,也可以再查找资料,补充其他内容”。这是一种典型的“重在利用原始材料或特定领域的重要先在知识”的“基于文献的写作”(Source-Based Writing)[1],其与传统的基于个人经验的写作有很大区别。类似的需要借助“资料”的“基于文献的写作”在统编教材中还有不少,这是统编教材的一个重要突破,为中小学作文教学实践开辟了新的空间,也对写作教学的价值取向、教学目标的确定和教学策略的选择等提出了新的挑战。下面,笔者以周小娟老师执教的习作《国宝大熊猫》为例,进行具体探讨。
【教学目标】
1.能够围绕特定问题,学会初步搜集文献,查找资料。
2.能够借助“选、排、连”的方法整合信息,并借助特定句式表达信息。
3.能够进一步了解大熊猫的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
一、充分利用教材,提供资料包
师: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重庆自然博物馆的熊猫展厅开放了。国庆节这天,好多游客前去参观,他们一边参观一边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师:对于大熊猫,课前同学们也搜集了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你的问题是?
生:它为什么叫大熊猫?
生:大熊猫喜欢爬树吗?
生:为什么大熊猫是我们的国宝?
…………
师:这些问题,有的和大熊猫的名称有关,有的和大熊猫的类别有关,有的和分布地区有关,有的和食物有关,有的和活动有关,有的和价值有关。
师:了解到大家有这么多疑问,重庆自然博物馆的馆长准备制作一本《大熊猫手册》,为游客解答疑问。现在馆长向咱们班的同学征集介绍大熊猫的稿件,你们有信心参与吗?
生:有。
师:可是,我们没有养过大熊猫,连和它见面的机会都很少,怎么介绍呢?
生:可以查资料。
师:看来,大家都有备而来。课前,请同学们搜集了资料,老师也搜集了资料,我把资料包作为礼物送给你们。现在,请大家在组长的带领下,看看资料包里有哪些信息。
(小组交流)
二、通过选、排、连,整合信息
1.选:围绕问题选出准确信息
(1)找关键词,有关联
师:经过调查,馆长发现小游客们最感兴趣的一个问题是“大熊猫喜欢吃什么”。哪些信息能回答这个问题,大家赶快到资料包里找一找。
(小组活动,找出能回答“大熊猫喜欢吃什么”的信息)
师:你们找到了哪些信息?
生:3号信息“少数情况下,它们会吃水果、蔬菜,比如,苹果、香蕉、黄瓜等”。
生:7号信息“大多数情况下,大熊猫喜欢吃鲜嫩的竹子”。
生:还有12号信息“大多数情况下,大熊猫喜欢吃鲜嫩的竹子,因为竹子营养多,口感好”和8号信息“最近有研究者发现,野生大熊猫偶尔也吃点肉”。
师:请把这几条信息带到讲台上来。资料包里有很多信息,为什么我们都没有选其他信息?
生:其他信息与问题没有关系。
师:你是从哪些词语看出这些信息与问题有关联的呢?
生:吃。
师:(圈出信息中的关键词“吃”)3号信息中有
“吃”,7号、12号、8号信息中也有“吃”。问题当中也有“吃”。你看,找到关键词,就能准确选出有关联的信息。
(2)不重复
师:看7号和12号信息,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7号和12号信息的意思一样。
师:意思重复了,怎么办?
生:只留下12号。
师:为什么?
生:因为意思比较完整。
师:看来,选信息时,除了要有关联,还要意思不重复。
2.排:重要信息排前面
师:现在我们给选出来的信息排排队。怎么排呢?围绕大熊猫喜欢吃什么,哪条信息排第一?哪条信息排第二?
生:我把12号排在第一,3号排第二,8号排最后。
师:为什么这样排呢?
生:第一条信息与问题关联度大,第二、三条的关联度比较小。
师:还有吗?
生:我是这样想的,12号说的是大多数情况下,其余是少数情况,偶尔。
师:也就是说,要回答大熊猫吃什么,“大多数”这条信息比较重要。我们在排队的时候要把重要的信息排在前面,一般的信息排在后面。如果我是游客,听了你的介绍,我一下子就知道有关大熊猫的重要信息是什么。如果我有时间,有兴趣,我可以接着往后看。
3.连:问题+信息
师:现在,我们把问题和排好队的信息连起来介绍大熊猫。看看你们是从哪个方面准确地介绍的。
生1:大熊猫喜欢吃什么?
生2:大多数情况下,大熊猫会吃鲜嫩的竹子,因为竹子营养多,口感好。
生3:少数情况下,它们会吃水果、蔬菜,比如,苹果、香蕉、黄瓜等。
生4:最近有研究者发现,野生大熊猫偶尔也吃肉。
師:把这些问题连起来,就是在回答大熊猫吃食的问题。刚才我们提出问题,用选、排、连的方法初步整合了信息,不管是选、排还是连,都要准确。现在,我们小组来合作学习试试。
三、小组合作练习
1.提出小组学习的要求
师:请组长上台,抽取问题条。下面老师提出小组合作学习的要求:选,围绕问题,选出准确信息;排,把重要的信息排在前面;连,把问题和信息连起来。
(生各组围绕抽取的问题,小组合作学习)
2.问题一
师:小组展示。组长举问题条,组员举信息条,按顺序排列。
生1:大熊猫生活在什么地方?
生2:大熊猫生活的地方土地肥沃,森林茂盛,箭竹生长良好。
生3:大熊猫生活在四川、陕西、甘肃等地。
师:台下的同学,你们都是小游客,看他们“选、排、连”都准确了吗?
生:都准确了。
师:你们是从哪个方面介绍大熊猫的?
生:是从大熊猫的分布地区这个方面介绍的。
师:有个学习小伙伴搜集到了这样一条信息(播放一条视频信息)。如果要补充这条信息,你可以怎么补充。
生:有研究者发现,六千多年前,重庆丰都也是大熊猫生活的地区,生活着许多大熊猫。
师:整合信息时,我们可以把文字和视频信息一起整合。
3.问题二
(小组展示。组长举问题条,组员举5号、9号、14号信息,按顺序排列)
生1:为什么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
生2:5号信息写的是“大熊猫是‘活化石’,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生3:14号信息写的是“大熊猫是‘外交官’,它促进了我国和其他国家的友好往来”。
生4:9号信息写的是“大熊猫的数量极少,其他国家一只野生的大熊猫也没有”。
师:你们是从哪个方面介绍的?
生:价值。
师:他们是按5、14、9这样的顺序排的,其他组呢?
生5:我们是5、9、14。
生6:我们是9、5、14。
师:原来,这三条信息从不同方面回答了这个问题。三条信息都很重要,可以任意换位置。
4.问题三
(小组展示。组长举问题条,组员举信息条,按顺序排列)
师:大熊猫一直都是黑白色的吗?他们只找到了10号信息“大熊猫除了黑白色,还有棕色,在我国秦岭地区就发现了六只棕色大熊猫”。资料包里还有信息可以补充吗?
生:6号信息“出生时粉红粉红,30天后‘黑白装’”。
师:还有吗?
生:16号信息“大熊猫从出生到长大,会经历颜色变化”。
师:大家商量商量,怎么给这三条信息排队呢?
生1:按10、16、6的顺序排列信息。
生2:应该把10号排到最后,顺序是16、6、10。
师:为什么要换?
生:前面的信息更重要。
师:把重要的信息排在前面。现在,围绕问题,把问题和信息连起来介绍。
生1:大熊猫一直都是黑白色吗?
生2:大熊猫从出生到长大,会经历颜色变化。
生3:大熊猫出生时是粉红粉红的,30天后,就换上“黑白装”。
生4:大熊猫除了黑白色,还有棕色,在我国秦岭地区就发现了六只棕色大熊猫。
师:你们是从哪个方面介绍的?
生:大熊猫的样子。
师:介绍时,我发现第三位同学特别了不起,信息条中是这样介绍的……
生:出生时粉红粉红,30天后“黑白装”。
师:你是这样介绍的……
生3:大熊猫出生时是粉红粉红的,30天后,就换上“黑白装”。
師:没有照搬信息,而是用自己的话来介绍,游客听起来会觉得特别自然。
四、围绕问题写好一段话,学会表达
师:学到这里,你们有哪些收获?
(生回答略)
师:有这么多收获,是因为我们学会了整理信息这个本领。学习伙伴乐乐有哪些收获呢?一起来看一看。
(师出示微课视频第一段:课文《海底世界》中的发现。播放微课视频第二段:语文园地七中的“词句段运用”也在提示用问题开头,并列举了几种用问题开头的方法)
师:怎么开头,你想好了吗?
生:你知道大熊猫为什么是国宝吗?
生:你知道大熊猫为什么是黑白色的吗?
生:你是否知道大熊猫有时候会吃肉?
(师出示微课视频第三段:我也想好了,我想这样开头:你是否听说过大熊猫很灵活?我也可以这样开头:你可知道大熊猫有多灵活吗?出示例文)
五、自己练习,自我评价
1.出示写作要求,练习写作
师:看看写作要求。
生:围绕一个问题,写一段话,介绍大熊猫。你可以选用资料包里的信息,也可以参考书上表格上的信息,还可以补充你自己搜集的信息。
(生开始习作)
师:写完后,用自评单评一评,看看你对大熊猫的介绍是不是准确。
2.出示自评要求,引导展示评议
自评要求:信息准不准确?重要信息排在前面了吗?从哪个方面来介绍大熊猫的?
【点评】
从探索“基于文献的写作”教学设计出发,周老师执教的《国宝大熊猫》课例有三点突破。
一、实现了习作教学价值的“更迭”
该课例首先实现了“基于文献的写作”教学价值的“更迭”。
我国传统的中小学写作教学价值取向较多地表现为“文章本位”(认为写作是“为了写好一篇文章”,教学重点是教习作知识技能)和“摹写本位”(认为写作是让学生把过去发生的事情原原本本地描摹下来,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的“观察”和“回忆”)。“基于文献的写作”重视利用资源和知识来写作,其写作教学的价值取向是典型的“认知本位”——认为“写作可以促进人的认知……,通过写作促进其他知识的学习、思考和研究”。[2]
传统的《国宝大熊猫》习作教学,教师可以运用“五官打通法”,启发学生思考关于大熊猫能看到什么、摸到什么、想到什么……最后借助这种“五官打通”的写作技能写出关于国宝大熊猫的文章。这种教法背后潜隐的教学价值取向是“文章本位”。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提供关于大熊猫生活的图片、视频,引导学生重点观察某个动作或场面,边看边写,最后把大熊猫是什么样子、怎么吃饭、怎么睡觉等通过观察表达出来。这种教法背后潜隐的教学价值取向是“摹写本位”。
显然,习作《国宝大熊猫》的教学价值定位,既不是“文章本位”(教关于动物的写作知识),也不是“摹写本位”(把一个动作或者一个场面通过观察写得很逼真),而是“认知本位”(借助各种资料促进学生对大熊猫的认知)。该课例较好地体现了教材的这一编写理念,紧扣习作单元的主问题“许多小朋友想更多地了解大熊猫”,整个课堂教学也围绕“你想了解关于熊猫哪些方面的知识?你有哪些问题想知道?你知道了什么呢?”进行组织,并且将足量的相关资料引入课堂、引进学生的写作视野。习作教学也实现了从“文章本位”“摹写本位”到“认知本位”的大转型。
二、实现了习作教学目标的“更新”
“基于文献的写作”有着独特的价值取向,其教学目标也自然呈现出新的风貌,即区别于传统的动物写作类教学目标如观察顺序等,更多地倾向于对资料信息的加工、整理和表述,恰如该课例所围绕的三个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整合信息
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单元导读部分明确指出了习作方面的要求:初步学习整合信息,介绍一种事物。再回扣本册第三单元的单元导读部分的习作要求“收集传统节日的资料”,可以看到,从第三单元的“收集资料”到第七单元的“整合信息”,它其实构成了一个基于“文献收集”的教学目标定位。
该课例遵循这一目标定位,突破了传统的借助观察、回忆来进行动物写作的知识体系,开发了新的写作知识,明确地提取了“整合信息”的三个重要的点:选、排、连。同时,在“怎么排”这一点上,提供了标志性的语言支架,以落实“重要性的排列”。比如,“大多数情况下”用在重要信息的表述上;“少数情况下”用在次要信息的表述上;“偶尔”则用在最次要信息的表述上。这部分教学目标的细化对于“基于文献的写作”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基于文献的写作”的难点之一是如何把原来资料中的信息转化到新的文本中。
2.围绕问题写好一段话
该课例的第二个教学目标是“围绕问题写好一段话”。这个目标较好地利用了单元导读中的阅读重点和阅读教材文本,确保了“信息整合”拥有一个明晰的语言支架。
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阅读要求是“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情写清楚的”。该单元的课文《海底世界》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信息整合”语言支架——用提问的方式来开头。如“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周老师借助这一语言支架引导学生总括介绍大熊猫的相关信息,并把这个问句作为这段话的中心句。这样一来,关于“整合信息”这一教学目标,学生不仅有整合的思维推动过程,而且可以落实到具体的语言支架上。
3.借助资料较为完整地介绍大熊猫
该课例基于上述两个教学目标,通过小组合作练习和自己练习,最后达到了“借助资料较为完整地介绍大熊猫”的认知目标。这一目标既是教材明示的目标,也是“认知本位”写作的重要追求。
须要强调的是,达到“基于文献的写作”认知目标的路径,是由资料信息的加工整理来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一方面借助搜集的信息对大熊猫有了新的认识,能相对完整地介绍大熊猫;另一方面也学习了特定的语言支架和表达技巧,而且表达技巧和语言支架的获取与认知过程紧密联系,不“为了写而写”的、脱离认知过程的、孤立的写作知识和技能。该课例较为自然、贴切地实现了两方面教学目标的协同达到。
三、完成了习作教学设计重心的“更替”
传统习作教学设计重心放在“怎么写”“写什么”上,而“基于文献的写作”教学设计的重心则是放在“提供什么信息”“怎么加工处理信息”“怎么表达信息”上。《国宝大熊猫》的教学设计重心就体现了这一更替。
1.提供信息资源
搜集和提供必要的纸质和电子文献,是“基于文献的写作”区别于传统写作教学的重要标志。该课例的第一个教学环节就根据教材提示,聚焦各種信息的搜集和提供。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由于学段不同,搜集和提供的主体不同。小学中段由教师负责提供文献,随着学段升高,逐渐过渡到由学生独立搜集文献,并且文献的复杂程度也会加大。
2.读取和加工信息
“基于文献的写作”过程与“基于个人经验”的写作过程不一样。“基于个人经验”的写作过程依据特定的写作技巧,把个人体验或经历写出来,写作技巧变得非常重要。比如,依据“细致观察”的技巧,就能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把手摸到的感觉,眼看到的事物,鼻子闻到的味道等写作内容组织起来。“基于文献的写作”关键在于“学生如何阅读文献资料,如何处理文献中的信息和观点,决定了其写作的成败。”[3]在这里,写作技能无法主宰写作内容,更多要依靠“阅读获取信息”和“加工整理”信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应该放在指导学生对文献的选择、加工上面,以帮助学生在面临多个文本时,能运用高度整合的思维,将不同结构,甚至是矛盾的文本信息转化到自己的写作中。
该课例的第二个教学环节主要展示的就是信息加工过程,其既是基于文献的认知过程,也是学生获取语言支架和表达技能的过程。
3.搭建表达信息的语言支架
“基于文献的写作”毕竟是写作教学,认知的结果最后要呈现为文字作品;而且由于这类写作的内容是基于信息加工后的认知收获,其表达便更为隐蔽,更需要一种逻辑清晰的语言支架提供支持。
该课例中所提供的语言支架逻辑性都比较强:一处是通过问句来开头,并围绕这个中心句来表达各方面内容,提供的是一个“总分”表达支架;一处是“大多数情况下……少数情况……偶尔”,提供的是一个“重要性排序”表达支架。当然,随着学段的升高,这部分教学内容也要逐渐扩展,涉及链状段落、并列段落、递进段落等。须要明确的是,“基于文献的写作”,贵在清晰明了、逻辑严谨,并不追求生动优美。
通过该课例可以进一步看出,“基于文献的写作”打通了信息搜集、加工和表达的通道,实现了写作与其他学习领域的跨界融合,把写作与阅读、思考、研究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不仅有助于改变我国中小学作文教学中“充斥着感性的情感宣泄,精密的概念语言训练则极为欠缺”的现状,实现“用智性表达拒绝文艺腔”的追求;还能促使写作教学从简单的“学习写作”变为“通过写作来学习”,为基于深度读写结合的学习任务群的落地提供了重要支持。
参考文献
[1]Sormunen E,Heinstrm J,Romu L,et al. A method for the analysis of information use in source-based writing[J]. Information Research An International Electronic Journal,2012(4).
[2]魏小娜.真实写作教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84.
[3]Haun,Julie. 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Reading in Source-Based Writing[J]. ORTESOL Journal,20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