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下的自主学习探讨

2022-04-10林萍萍

名师在线·下旬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学案导学自主学习初中数学

摘 要:数学是义务教育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但是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数学课堂多呈现出明显的教师单向性教学现象,即课堂教学多是以教师为主导、以教材为中心,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自主性及积极性相对较差。这既不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学案导学”模式的应用则能够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逐步引导学生养成自主探究学习的习惯,为其今后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案导学;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2)06-0027-03

引  言

“学案导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可以实现教师学案公开化,让学生掌握课堂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学习。将该教学方式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能够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促使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状态,感受学习的乐趣,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基于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合理地应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十分必要。

一、“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含义

相对于传统教学方式而言,“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教学方式,其主要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以“教师指导”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师生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方式。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法不同,该教学模式更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实现主导与主体作用的和谐统一。在该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够以教师设计的学案为依据,对教材内容进行认真阅读和分析,并以学案要求为抓手来自主探究、完成学习内容,在自主学习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在满足思维发展需求的同时,促进自我意识的提升。此外,“学案导学”模式的应用也有利于教师充分发挥自身“引导者”的作用。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及时地进行引导和帮助,从而促使学生更好地展开学习活动,起到良好的探究学习效果。总之,“学案导学”即利用学案来引导学生学习,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更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二、“学案导学”教学的基本原则

(一)自主性原则

教师在利用“学案导学”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转变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手段,通过启发、引导、设置问题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二)创新性原则

要想充分发挥“学案导学”的作用,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就需要积极改变、创新教学手段,合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来优化课堂教学形式,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学案导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以提升学案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积极鼓励学生进行知识探讨与分析,并适当向课外延伸,从而在开阔学生知识视野的同时,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探究能力进行培养。

三、初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下自主学习的策略

“学案导学”模式的应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利用该模式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不仅要严格遵循教学的基本原则,还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能力、学习基础,合理地编写教学方案,保证学案的科学性、合理性、灵活性、层次性及探索性,确保学案能够有效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想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依照学案引导学生自学预习

引导学生按照学案进行自主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在课堂授课前,教师应先引导学生预习所要学习的内容,以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认知。教师需要将课前自学预习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合适的时间将学案发放给学生,并以灵活多样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按照学案要求来熟悉教材内容,并通过自主预习、探究的方式来尝试突破学习的疑点和难点;对难以理解、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让学生进行标注、整理,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进而达到提升学生听课效率的目的。同时,教师引导学生以学案为依据进行课前预习,还能让学生以更好的状态进行课堂学习活动,通过让学生在课前形成初步的知识框架,并在预习中明确自己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疑惑,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以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在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激活学生思维。

(二)合理设置问题,引出教学内容

在应用“学案导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必须充分把握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保整个教学过程围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习惯及独立思考能力进行,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及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学案导学”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更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合理设置问题情境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更好地抓住学习重点与难点,理清学习思路,并根据预习知识来分析和理解教师提出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不仅能够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还可以针对学生的回答提出更深入的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问题式教学不仅有利于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及表达能力,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一次函数”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开始时设置与生活相关的教学问题,如“我们班的轩轩同学早上上学时走路的速度是60米/分钟,那么轩轩离家的距离s(米)和轩轩出发的时间t(分钟)之间有什么样的函数关系呢?”在问题的指引下启发学生思考,并引出函数公式s=60t。接着,教师可以再设置问题情境,如“明明家和轩轩家之间的距离有300千米,轩轩爸爸开车从家里出发,平均速度为50千米/小时,那么轩轩爸爸的车距离明明家的距离s(千米)和行使时间t(小时)之间又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得出s=300-50t这一函数公式。教师通过这样循序渐进的提问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两个函数关系式间的不同,从而逐步引出一次函数属于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

(三)开展合作学习,锻炼自学能力

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单纯的知识灌输往往不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同时被动地接受知识也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不仅可以丰富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手段,还可以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这对于学生学习效率、学习能力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在教学前做好学案设计,并为学生布置相应的合作学习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和探究。需要注意的是,在采用小组合作模式教学时,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学生的学情为依据合理进行小组划分,保证各学习小组能力的均衡性,从而为合作学习效果的增强提供保障。同时,在进行学习任务划分时,教师应注意尽可能细化任务形式与要求,确保小组内每个成员都能参与进来,让学生在相互讨论和沟通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二次函数”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相应的学习任务和探究问题:“一次函数、二次函数两者在表示方法上的区别是什么?一次函数、二次函数两者间存在哪些关联?”在设置好学习任务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然后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分析,最后由小组代表对本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分享呈现。

数学习题通常会存在一题多解的现象,在面对这类习题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不同的解题方法,并呈现小组讨论结果。教师以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很好地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性,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逐步获取知识,促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同时,通过小组间的讨论、交流,学生的思维会进行碰撞,这对于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合作探究能力均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良好基础。

(四)善用精讲点拨,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课堂探究学习后,教师还应有针对性地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讲解。该环节在课堂教学中至关重要。教师的讲解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惑,还能帮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本节课的学习重点,避免学生在非重点的内容上浪费太多时间。在进行知识讲解时,教师可以利用学案来帮助学生梳理知识,通过点拨或精讲两种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及区别,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融合,实现知识间的融会贯通,从而让学生自主对知识进行补充、完善与整合,并通过归纳总结逐步掌握学习的规律与方法。

例如,在学生完成“一元一次方程”这一章节知识的学习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尝试归纳该章节的学习重点,同时引导学生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对该章节的知识点进行呈现,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进一步内化知识间的关联、梳理知识框架。而在学生完成“二元一次方程”的学习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二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方程”的内容进行对比归纳,通过总结来了解两者之间的关联和区别,从而逐步帮助学生完善知识体系、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并在潜移默化中锻炼学生的数学归纳和总结能力,为其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此外,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后,教师还需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态度等对学生进行评价。在评价时,教师应注意以分层达标方法和学生具体学情为依据进行针对性评价,避免因评价指标过高而影响学生的学习信心、降低其学习热情,同时也要避免评价过高导致学生出现自满、骄傲的现象。教师可以通过有效的评价来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包括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对于学生學习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教师可及时进行矫正和指导,从而真正实现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结  语

总而言之,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还应加强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自主学习、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学案导学”模式的应用能很好地满足这一教学要求,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进一步探索该教学模式下的应用方法,不断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衡东霞.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21.

[2]齐波.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路径[J].数学大世界,2021(02):9.

[3]张嘉铭.初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下的自主学习方法[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24):18-19.

[4]杨青春.初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下的自主学习方法[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0(09):22.

作者简介:林萍萍(1985.11-),女,福建莆田人,任教于莆田哲理中学,备课组长,中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

猜你喜欢

学案导学自主学习初中数学
基于自主学习的初中化学“学案导学”实践研究
“学案导学”之我见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