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民族器乐欣赏教学中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2022-04-09唐晓丹
摘 要:民族器樂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民族器乐欣赏教学是初中生学习和了解中国音乐的一个重要途径。如今,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音乐的美育价值和作用也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同。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初中民族器乐欣赏教学水平不断提升。但是,从整体来看,初中民族器乐欣赏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局限性。文章简单分析了初中民族器乐欣赏教学的意义和问题,然后提出解决对策,希望能对初中民族器乐欣赏教学有参考价值和作用。
关键词:初中民族器乐;问题;解决途径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2)09-0088-03
引 言
初中民族器乐欣赏教学为学生借助器乐对传统文化、音乐文化进行再认知提供了路径,对学生文化自信、审美素养的培养也具有重要作用。如今,初中民族器乐欣赏教学已经能兼顾音乐教学的艺术性和人文性,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初中民族器乐欣赏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和漏洞,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初中民族器乐欣赏教学的意义
初中是学生文化意识、审美能力快速发展的时期,同时也是其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教师借助多种形式开展民族音乐和文化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艺术品位[1]。民族器乐欣赏课不仅有美育性质,能够提升学生的艺术品位和核心素养,还具有文化传承价值和意义。随着全球经济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传统文化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些民族器乐逐渐淡出大众视野,民族艺术文化也缺少传承的环境。与此同时,许多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也在不断降低。培养青年一代的文化自信,有利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民族器乐欣赏课的开设契合了时代要求,符合教学改革的精神和素质教育理念。此外,民族器乐欣赏课的出现,还使学校变成了弘扬传统文化、美育的前沿阵地,使民族乐器和民族音乐焕发出生机与活力。通过民族器乐欣赏课,学生可以了解各种民族乐器,掌握民族乐器的演奏方式,提高个人的文化修养和艺术品位。所以,初中民族器乐欣赏课对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发展和培养时代新人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民族器乐欣赏教学,通过带领学生欣赏民族器乐,走近传统文化,让学生感受民族器乐及民族音乐的魅力,树立文化自信心。
二、初中民族器乐欣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缺乏竞争力
与其他课程相比,音乐是一门极具灵活性、开放性的课程。音乐教学的灵活性、开放性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的丰富和开展形式的多样。音乐教学可以教材为根本,也可以利用各种教材外的素材、资源。音乐教学既可以在室内课堂中开展,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外自主练习[2]。初中民族器乐欣赏教学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分支,也应具有音乐教学的属性。教师只有充分展示民族器乐欣赏教学的灵活性、开放性、趣味性,才能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但是,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在初中民族器乐欣赏教学中,许多教师的教法都非常单一、呆板、枯燥。如在民族器乐欣赏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是以教材为根本,教学方法以内容展示、欣赏为主。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缺少互动,学生没有演奏民族乐器的机会。这种教学模式看似有助于完成民族器乐欣赏教学任务,但是无法调动学生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
(二)教学内容老化,资源开发不足
民族器乐与西洋器乐有着本质不同。对民族器乐的欣赏与学习演奏在教学模式上有很大不同。在民族器乐欣赏教学中,教师要聚焦于“民族”和“器乐”这两点,引导学生区分民族器乐的民族性、多元性和地域性。但是,长期以来,初中音乐教学、初中生都深受西洋器乐的影响,初中民族器乐欣赏教学在实践中并没有表现出与西洋器乐欣赏教学有何不同。例如,在初中民族器乐欣赏教学中,许多教师都只关注知识教学和技能性训练,教学内容和知识点琐碎、零散,与学生生活实际缺少关联,教学结构缺乏系统性[3]。此外,在初中民族器乐欣赏教学中,许多教师由于自身能力有限,无力开发更多的教学资源。受此影响,学生也无法通过民族器乐欣赏教学接触到更多优秀、经典的民间音乐和民族器乐,也无法与教师产生情感共鸣。这也必将影响初中民族器乐欣赏教学的整体效果。
(三)师资短缺,教师素养有待提升
之前,在初中课程体系中,音乐教学虽然是其中的一部分。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音乐教学长期被边缘化,不但课时有限,而且师资力量不足,许多初中学校都缺少专业的音乐教师,无法按计划开展和进行。如今,素质教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音乐在素质教育中的价值和作用已经得到验证,音乐教学也越来越受关注。在此背景下,许多学校都对音乐教师的成长和教学队伍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部分专业音乐教师也加入初中音乐教学队伍。但是,民族器乐与普通性质的音乐教学不同,对教师的专业素养、表现力都有较高的要求。部分音乐教师对民族器乐教学缺少知识积累和成熟经验,对民族器乐教学的理解也都局限在表面[4]。在民族器乐欣赏教学中,他们只能简单地进行民族器乐知识讲解,无法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加上缺少配套声像资料,多会选择直接跨越或忽略民族器乐欣赏教学。这样的民族器乐欣赏教学给学生留下了沉闷、单调的印象。许多初中生对民族器乐也缺少深入的认识,仅停留在比较浅显的层面。
三、解決初中民族器乐欣赏教学问题的途径
(一)开发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初中民族器乐欣赏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让学生有追求美的欲望、创造美的能力。但是,对学生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教师要从基础做起,需要以内容为媒介和载体,借助多样、多元的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完成知识积累。而当前在初中民族器乐欣赏教学中,教学范围狭窄、教学内容单一。基于此,教师要大力开发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例如,在《喜相逢》笛子独奏曲的欣赏教学中,教师要提前收集著名笛子乐曲的素材和资料,并将各种图文资源整理、制作成课件,以备课堂教学使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视频、展示图片,让学生了解笛子在中国民间音乐、戏曲、民族乐团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从中国笛子十大名曲中选择适合初中生的曲子,如《姑苏行》《鹧鸪飞》《黄莺亮翅》,让学生聆听、欣赏乐曲,品味曲子的音色、风格和特点。教师再引导学生分析《喜相逢》这首乐曲的时代背景,让学生了解作者,了解乐曲内涵。随后,教师可以结合视频讲解笛子独奏知识和技能,让学生体会乐曲《喜相逢》所蕴含的依依惜别和重逢时的喜悦之情。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乐器,掌握乐器演奏知识和技能,也有利于教师进一步开发民族器乐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不再局限于教唱、欣赏和聆听,提高教学有效性。
(二)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热情
由于初中生身心发展还不成熟,他们的学习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因此,在初中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增加教学的趣味性,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与教师产生情感共鸣[5]。民族器乐欣赏课作为一门人文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关注教学的艺术性、灵活性、趣味性。加强对现代教学手法的学习,能根据学生特点和需求,创新教学模式,营造教学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以《空山鸟语》一课为例,这是一首二胡独奏曲,乐曲借助茂林浓荫间百鸟齐鸣的景象,描绘了春天的美景,表达出人们热爱大自然的心情。乐曲不但旋律流畅,而且节奏欢快。结合乐曲特点,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先放录音,让学生辨析录音中不同类型的声音:鸟鸣声、虫鸣声、风声和流水声。教师再问学生都听到了什么声音。随后,教师可以结合乐曲标题,向学生提问:乐曲标题取材于哪首古诗的哪个诗句?通过标题,你脑海中都联想到了哪些情景?之后,教师再让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可以用二胡演奏出不同类型的声音,同时利用不同的节奏和强度表达不同的音乐情绪,并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这样借助问题和听音辨色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互联网播放不同版本、不同乐器(钢琴、二胡、弦乐合奏)演奏的同一乐曲,并简单讲述这首乐曲的适用情境。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抖音短视频或MV,让学生演唱乐曲的主旋律,以拍手的方式打节拍,进行民乐“合奏”。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乐曲特色,还可以培养学生对民族器乐、民间音乐的喜爱之情。
(三)课堂内外相结合,促进学生发展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也是素质教育、音乐教学的服务对象。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促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协调发展,是音乐课程教学的基本目标。但是,要想让学生协调发展,教师就要发掘学生的潜能,在思想、方法方面做出引领,并为学生提供帮助,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好学、乐学、会学。当代初中生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长大,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经常接触到各种音乐作品和素材,也会参加一些有趣的音乐活动。因此,在初中民族器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视角出发,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开展各种音乐学习、研讨、交流和分享活动,将课堂内外结合起来,加深学生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道德品质[6]。
例如,在教学《春江花月夜》这首民族管弦乐曲时,教师可以在学生聆听乐曲后,对音乐旋律、节奏、节拍、调式等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时,让学生利用身边的物品与教师一起进行简单的民族乐曲演奏活动,并让学生欣赏与乐曲同名的古典诗歌《春江花月夜》(唐代张若虚作),讨论作品所表现的意境,以及诗歌与乐曲所表达的意境是否相同。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背诵诗歌,用简洁的语言描述诗歌所表现的情景,并收集素材,认知中国传统音乐“换头合尾”“鱼咬尾”这两种创作手法的规律和特征。这样将课堂内外结合起来开展综合性的学习活动,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促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提升。
(四)提升教师素养,提高教学质量
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教师发光发热,无私奉献。所以,在初中音乐教学中,任课教师要正视自己的职责和使命,自觉担负起弘扬和传承民族音乐的重担,提高自身素养。为了促进教师成长和发展,学校要重视音乐教学队伍建设,将音乐教师成长计划纳入学校长期规划。此外,学校还要引进专业的音乐教师,借助在职培训和学习使教师重组专业技能结构,提高专业能力、音乐审美素养和水平,以满足音乐教学需要,弥补音乐教学的人才漏洞。初中音乐教师要在高校专业学习的基础上,加强自主学习,如利用空余时间选修民族器乐课程,积极聆听相关专业的专家讲座,学习各种有关民族器乐的新知识、新技能,重组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音乐水平。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及时了解学情,尊重和理解学生,并根据学情调整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质量。
结 语
综上所述,初中民族器乐欣赏教学肩负着弘扬和传承民族音乐的使命,但是,初中民族器乐欣赏教学也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因此,在初中民族器乐欣赏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改革要求,确定教学目标,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理念和能力,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一时.美育教育的重要阵地:民族器乐鉴赏及存在的问题[J].乐器,2021(04):33-35.
[2]沈彤.初中民族器乐欣赏课的教学应用[J].读写算,2020(14):167.
[3]王红艳.少数民族器乐专业课程教学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7(09):54-56.
[4]郭莹莹.中学音乐课堂民族器乐欣赏教学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6.
[5]张翔.初中民族器乐欣赏教学的有效性初探:以“刘天华、华彦钧的音乐人生”一课为例[J].艺术教育,2019(03):68-69.
[6]陈宇彤.湘教版初中音乐教材民族器乐欣赏课教学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21.
作者简介:唐晓丹(1984.4-),女,福建莆田人,任教于福建省莆田市哲理中学,中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