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烛之武退秦师》中三位国君的特点
2022-04-09李小霞
李小霞
《烛之武退秦师》中提到了三位国君,分别是秦国的秦穆公、晋国的晋文公、郑国的郑文公。当时,秦晋结为联盟,准备攻打郑国。眼看郑国灭亡已是板上钉钉,故事的结局却是烛之武不费一兵一卒,凭其过人的胆识和口才瓦解了秦晋之间的盟约,使郑国幸免于难。在《烛之武退秦师》中,作者花费在这三位君主身上的笔墨并不多,却很好地展现了他们的特点。下面,笔者就简要谈谈。
一、郑文公:善于纳谏,勇于自省
当秦、晋两国联合起来,气势汹汹地围攻郑国的时候,郑国可谓是危在旦夕。对郑国来说,出路无外乎两条:一是倾全国之力,奋战到底;二是打开城门投降。显而易见,以郑国当时的军事实力,对付秦、晋中的任何一国都没有十足的胜算,更何况是面对两国联手呢?选第一条路简直就是以卵击石,势必会血流成河,加速亡国的进程。而这一结果是郑文公怎么都不想看到的。由此可见,第一条路是下下策。那么,屈膝投降或许是最稳妥的选择?可投降对一国君主来说是奇耻大辱,郑文公接受不了不战而败的结果。难道就没有其他办法了吗?在这种情况下,佚之狐表示:“如果能让烛之武见到秦王,围攻我们的大军一定会撤退。”通过谈判破解秦晋两国的盟约,和平化解此次危机,既能使百姓免受战火的摧残,又能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利益,还能将主动权握在自己的手里,对郑文公来说实在是上上策。
但是,此时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难题:烛之武一直未受到郑王的重用,心中存有怨气,此时未必愿意出面。果然,他以“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回绝了郑王的请求,话语中存有一丝怨气。听闻此言,郑伯既没有生气,也没有放弃,而是开始自省:“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将过错揽到自己的身上,动之以情,而后从国家与个人之间关系的角度出发,说明“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晓之以理,最终化解了烛之武心中的怨气。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郑文公是一位善于纳谏、勇于自省的君主。
二、秦穆公:利益至上、深谋远虑
秦穆公在这场战争中发揮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战”与“不战”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他的。烛之武在游说秦君的时候,从一开始就指出郑国灭亡于秦国无益;接着又退一步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以此作为缓冲;接下去就紧逼一步,说明亡郑对秦非但无益,而且有害。
秦穆公是一位利益至上的君主,因此,当烛之武说出这场战争对秦国有百害而无一利之后,秦穆公转而与郑国建立了盟约,还派了几名大将保护郑国。与晋结为联盟围攻郑国,是想要瓜分郑国的土地和财宝,向外扩张,壮大自己,当发现最终获利最多的是晋国后,他立即与郑国结为联盟。这说明秦穆公万事以国家的利益为先,懂得趋利避害。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秦穆公是一位利益至上、深谋远虑的君主。
三、晋文公:清醒冷静,高瞻远瞩
如果秦、晋盟约坚固,最大的获益者应该是晋国。晋国不仅可以扩张自己的疆土,而且能灭掉郑国,消耗秦国的力量,可谓是一箭“三”雕。但是,偏偏“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烛之武偷偷进入秦军的营帐,见到了秦穆公。秦穆公听完烛之武的话,不仅不再与晋国合作,还派人保护郑国。如此富有戏剧性的一幕,让到“嘴边的鸭子”就这样“飞”了。弱小的郑国有了强有力的后盾,晋国再想灭郑国就很难了。
这个结局恐怕任谁都难以接受,晋军将士群情激愤。“子犯请击之”,子犯请求攻打盟友秦国,希望给背弃盟约的人一些警告。晋文公却以超乎常人的冷静与理智拒绝了将士的请战。“击之”的后果很明显:郑国必然会帮助秦国,到时候以晋一国之力对抗秦、郑大军,即使取胜也会元气大伤,削弱自己的实力,更何况胜算并不大。“不可”“不仁”“不知”“不武”,四个“不”字表现出晋文公的冷静睿智和隐忍不发。这也解释了为何晋文公能成就霸业。
虽然《烛之武退秦师》中的核心人物是烛之武,但是秦、晋、郑的三位国君的形象也非常鲜明。他们性格各异,各有所长,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作者单位: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第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