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的回溯与前瞻
——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2022-04-08孔新宇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培育农民职业

孔新宇

(曲阜师范大学 继续教育学院,山东 曲阜 273165)

一、引言

自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颁布以来,我国连续多年相继出台了多项涉及新型职业农民及其培育的重磅文件,这些文件均对新型职业农民及其培育工作做出相关说明与指示。202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明确提出,“培育高素质农民,组织参加技能评价、学历教育,设立专门面向农民的技能大赛。吸引城市各方面人才到农村创业创新,参与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建设”。[1]这充分表明,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密切关注农业高素质人才的培育情况。基于此,笔者借助CiteSpace文献计量工具,对2012—2021年中国知网数据平台所收录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呈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的整体概貌,反思当前研究成果的问题与不足,并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希冀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启迪与借鉴。

二、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为了清晰反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研究进展,本文采用科学计量学方法,运用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收录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CiteSpace软件是以网络知识图谱的形式将分析结果呈现出来的文献分析工具,[2]笔者借此分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相关研究现状,进一步明确研究热点的聚集与研究趋势的演进,尝试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领域的热点及趋势进行更加客观的分析与解读。

(二)数据来源

为全面把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研究概貌,确保检索文献的代表性,本研究选择中国知网CNKI数据平台,锁定期刊来源为“CSSCI+核心期刊”,检索词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学习”以及“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以上四者之间是“或者”的关系,并将检索年份设置为 2012—2021年,检索日期为 2021年12月28日。研究者在人工筛选与剔除无效文献后,共检索到470篇较高质量的核心期刊文献作为研究样本。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研究机构分析

研究机构是某一领域理论体系构建和模式创新的重要学术组织。通过分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研究机构,可清晰地呈现这些研究机构空间分布及交流协作情况。笔者应用CiteSpace软件工具对470条检索条目的研究机构展开分析,得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机构的知识图谱(见图1)。

从该知识图谱来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机构空间区域分布较为集中,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和西北地区。此外,湖南、河北、江西等省份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机构也较为密集。华东地区作为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教育人才聚集地,拥有大量的学术研究人才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的学术共同体。因此,局部范围内的机构合作比较充分。据图1所示,江苏理工学院农村职业教育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等形成了多条合作连线,聚合度比较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隶属于教育部,是我国重点建设的农林类高校,因而具有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的独特优势。图1中显示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村社会研究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和奥地利国际应用系统研究中心形成合作连线,表明三者建立了有关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的合作关系。湖南省具备发展农业经济的区位优势,展现了巨大的农业发展潜力,同时也拥有大批的农业技术人才,从而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相关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图1中显示的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湖南生物机电职业学院存在网络连线,反映出两者的交流协作较为密切,构建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的合作交流机制。

图1 2012—2021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机构图谱

(二)文献作者分析

运用CiteSpace工具对作者展开分析得到研究作者图谱(见图2),图谱中网络节点N=276,网络连线E=129,网络密度为0.0034。由图谱可知,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研究作者相对分散,中心性节点不明显。具体而言,单个节点的作者较多,作者之间的连线偏少,说明研究者独立撰文居多,缺乏合作与交流,还没有形成比较稳定的学术共同体。但值得关注的是,部分作者之间形成了一些小的合作团体,例如,张亮、吕雅辉、赵帮宏、张润清、周瑾等作者之间连线较为紧密,已初步建立了学术交流团队;马建富、张胜军、吕莉敏等研究者形成多条合作连线,反映出这些研究者构建了初步的合作交流机制;吴易雄、朱奇彪、徐辉、吴兆明等学者大多都是长期聚焦于“三农”问题,且是农村职业教育培训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也形成了初具规模的研究团队。此外,从个人发文量排名统计来看,发文量最高的学者是马建富,已发表论文14篇,发文13篇的吴易雄排名第二,发文11篇的吕莉敏则排名第三。根据表1的统计数据,排名前9位的文献作者发文篇数均在6篇以上(含6篇)。由此可见,在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领域,虽然作者集中度不高,但也存在一批核心研究者,如就任江苏理工学院农村职业教育研究所所长的马建富、山西农业大学的吴易雄等。

图2 2012—2021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发文作者图谱

表1 2012—2021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发文篇数前9位的作者

(三)研究热点分析

探索研究热点与趋势,笔者将470篇核心期刊文献导入到CiteSpace工具中,经过提取、合并、整理及筛选,将总体出现频次排名前5位的关键词绘制成表格(见表2)。如表2所示,共现频次最高的关键词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其次是乡村振兴、职业教育、农业现代化、对策。

表2 共现频次排名前5位的关键词及其词频

为深入考察各关键词潜在的联系属性,探析高频关键词所组合聚集而成的研究热点,笔者通过聚类分析和阈值调节,得到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关键词聚类图谱(见图3)。如图3所示,模块值Q = 0.7065,S =0.5108,说明聚类网络结构合理,联系显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据图3的分析结果可知,高频关键词共聚成7个模块,即“农村职业教育”“城镇化”“乡村振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影响因素”“教育部”和“继续教育”。笔者基于目的性和科学性的研究原则,选取5个具有代表性的聚类模块将其聚类信息处理整合,并提取其中2—3个聚类关键词作为聚类名称主体,结合研究热点,从而整理、概括出聚类名称(见表3)。结合表3和相关文献,笔者选取内部关联最为紧密的2个聚类模块进行细致分析。

表3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热点聚类

图3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关键词聚类图谱

第一,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农业人才的培养。该领域主要包括农业教育体系、培养、国务院等关键词。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颁布,标志着乡村振兴战略成为我国现阶段农村工作的核心。自此以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研究成果快速增加。张燕等人基于乡村振兴的战略,提出了培育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的路径和方法,即注重个体与社会需求的结合,提高培育方法、措施的精准度,架构教育与实践层面同向发力的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健全培育制度与政策协调发展的管理机制。[3]童洁等人认为,建立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支持体系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必要举措,如建立新型职业农民的保障机制,形成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的扶持体系,丰富培训内容以及推进职业技能鉴定等。[4]

第二,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机制创新及继续教育应对。该领域囊括了继续教育、公益活动、创新等关键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继续教育”作出明确界定,“继续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特别是成人的教育活动”。基于此,继续教育(成人教育)理应规导新型职业农民这一特殊成人群体,助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的创新升级。赖立认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应立足于“明确办学定位,突出为农特色,加强能力建设,强化政策扶持”等方面。[5]王楠等人则基于“互联网+”的时代背景,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针对新型职业农民群体的培育现状,提出了“做好系统化培育教学设计”“大力推进优质设计化培育资源建设”“积极利用学习分析、大数据等学习技术”以及“开展针对性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等策略。[6]

(四)研究发展趋势分析

为纵向勾勒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的演变脉络,剖析研究中热点关键词的变化趋势及演进规律,本文借助CiteSpace 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关键词时区知识图谱(见图4)。笔者结合相关文献成果,将研究发展划分成三个阶段。

1.初期阶段:宏观层面(2012—2015年)

据图4可知,初期阶段聚焦于宏观层面的研究,包括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央一号文件、职业教育、农广校、农业现代化、教育培训、办学模式、现代农业、内涵等关键词,研究主题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

图4 2012—2021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关键词时区知识图谱

第一,注重新型职业农民内涵和特征的阐释。纵览相关文献不难发现,研究者从不同的专业视角和思维角度来阐释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和特征。在核心素养方面,郭智奇等人认为“新型职业农民”应具备道德文化、专业技能、竞争意识等人文素养,[7]徐文新等人指出,“新型职业农民”群体形成了较高的科技文化素质、专业生产技能和职业道德素养,[8]而马建富等人高度强调了信息素养和生态素养之于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的重要性。[9]在职业性质方面,有研究者指出,“新型职业农民是市场的主体”;[10]有研究者认为,新型职业农民基于“获取经济利润”的目的从事农业工作;[11]还有研究者强调了新型职业农民的“自主选择性”[12]和“职业化”。[13]新型职业农民作为一项专门的职业,应享受国家规定的劳动者保障与权利。[14]只有这样,高素质人才才会甘愿为农和乐于务农,从而真正实现人才“下得去、留得住和干得好”。

第二,彰显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价值。综览相关研究成果不难发现,这些研究往往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嵌入到一定的时代语境和理论视角中,进而阐释某一时代背景或理论视域下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15]例如,胡小平和李伟基于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时代背景,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和解决农业劳动力后继者缺失问题的关键。[16]康红芹等人则基于生命历程理论,采用内容分析法,着重考察教育这一重要事件对新型职业农民生命历程的影响,并将培育时机的影响因素归结于个体主观能动性、社会期望以及历史语境下生命事件的发生等方面。[17]

第三,涉足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和模式。教育是培育高素质农业人才的必要渠道。整体而言,多数研究者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借助于教育培训。张亮等人深入对比了国外优质的农民培训模式以及有关政策,依据培训举办方式归纳出我国职业农民培育模式大致为政府主导、政企配合、市场运作三种类型。[18]陈正华认为,应依托“农广校、主导产业、公司与基地、协会”四方主体共同发力,建立创新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周一波等认为,国家对农村务农青年等潜在目标群体开展学历教育,可壮大新型职业农民群体队伍。田书芹等人提出了“学分制、自助式、信息化、整合化”四种模式,[19]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工作贡献了创新智慧方案。

2.发展阶段:中观层面(2015—2017年)

这一时期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各地掀起进城务工热潮,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失,劳动力结构比例失调。此外,农民群体整体文化层次偏低、科学素养水平有限,且传统小农经济思想观念根深蒂固,因此相关研究者发现在培育对象、培育机制、培养环境等方面还存在诸多现实困境。

第一,强调培育对象的精准化。王丽萍等认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中存在“培育对象不精准、年龄差别大、素质偏低和主动性差”的问题。[20]胡焱等则指出由于农业劳动力结构性矛盾突出,加之现有农民受教育程度低,缺乏接受教育培训的热情,对培训内容难以理解,无形中也影响了培育效果,导致培育主体选择难度增大。[21]此外,相关学者也意识到,除“农民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农民现有知识结构差异较大”及“农民的资金、时间”等自身条件的限制之外,“政府缺少合理的培育规划”“投入资金不足,资金来源渠道少”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也加大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难度。[22]

第二,强化培育体系的健全性。首先,正确的培育理念是确保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石。综览相关文献,一些学者提到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理念滞后”,农民多进行一次性的集中教育和培育,从而缺乏持续性、系统性的培育工作。[23]这不仅与系统职业素质的培育理念相违背,长此以往,新型职业农民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也会遇到明显的阻碍。其次,丰实的培育内容与形式是助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活动有效推进的关键环节。刘西涛指出,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活动出现培育内容过于单一、培育对象覆盖范围小及培育手段和形式缺乏灵活性等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效率。此外,有学者也认为部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教师不能胜任培育工作,存在纯理论和纯实践两种极端现象,这无法保障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质量。[24]

第三,重视培育环境的优化。尽管国家反复强调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于我国农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意义,但是,我国目前缺乏具体可行的政策指导、坚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和成熟稳定的管理体系,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质量。正如刘西涛所述,相关部门之间协作较差,且对培育工作重视不够、认识不足。廖洪清认为,我国缺乏相关政策、制度等保障措施,这导致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难度日益增加。[25]此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还没有明确分配给具体的归口管理部门,导致相关部门之间职责不清、关系不顺,工作缺乏沟通、协调和衔接,缺乏统一的协调管理机制。

3.深化阶段:微观层面(2017年至今)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和培育经验的迅速累积,我国学者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这一主题的研究更加微观具体、深入透彻,将宏观战略背景落实到具体实践工作中,致力于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与落实精准扶贫工作以及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等工作有机联系起来。

第一,观照精准扶贫战略的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是顺应我国农村扶贫新要求的重大国家战略。[26]落实精准扶贫战略的关键是提升教育扶贫的水平和质量,加速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农业人才。多数研究者基于精准扶贫的时代导向,大力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相关研究。何超群等人从地域视野出发,将研究视角聚焦于福建省,针对存在的培育问题,提出要将培育思路精细化、贫困农民培育模式精细化,从而切实为精准扶贫服务,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质量。[27]杨丽波等人则顺应信息时代的发展潮流,基于“互联网+精准扶贫”视角对我国中西部地区开展调查研究,提出了“加强农村教育和农业发展”“结合现实情况与农民需求”“加大财政投入和宣传力度”及“实施绩效评价与跟踪反馈”等精准培育方式,借此切实有效地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8]

第二,关注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推进。2018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坚持把农民作为乡村振兴的主体”。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是着力解决“三农”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人的问题。因此,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手段,持续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技能,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目前,学术界将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相结合的研究很多,如王金震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手段展开研究,突出强调了公共实训基地的重要地位,认为依托该平台可能为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提供良好师资,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农村经济活力。[29]陈新忠等则认为,“建立动态调整制度”可以及时调整不满足培育要求和剔除不符合培育质量标准的职业农民,以便集约化、优质化地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提供人才支持,切实助力乡村治理现代化。[30]

四、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通过运用CiteSpace对中国知网数据库2012—2021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主要得出如下结论。

1.研究成果丰富多元,且文献主题较为集中。自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颁布以来,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相关研究文献数量迅速增加,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特点。通过关键词共现分析和聚类分析,发现研究文献的热点主要聚焦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乡村振兴等高频关键词。其中,相关研究成果集中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时代背景、政策导向、理论阐释、问题困境、培育机制、培育模式等方面,从中可看出相关研究的丰富性和多元化。

2.研究者乡土情怀浓厚,但交流协作有待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乡村振兴等热点关键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相关研究者能够厚植“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特色,秉承“培育高素质农业人才”的人文情怀,将研究扎根于社会实践的土壤。此外,不少研究机构及其作者长期进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相关研究,体现了研究的专业性和持续性。然而,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科研团队偏少,核心作者群尚未形成,作者之间的交流协作不够紧密,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的深入开展。

3.研究内容逐渐深化,并植根于时代发展土壤。整体而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相关研究内容呈稳步推进、持续深化的发展态势。通过分析三个阶段的研究情况,笔者发现以下特点:首先,研究者们从整体视野上出发,厘清新型职业农民群体的内涵性质及培育价值;其次,聚焦于破解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现实困境;最后,致力于国家宏观政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的开展。值得关注的是,研究者们将相关研究植根于时代发展的肥沃土壤,彰显出鲜明的时代特色。

(二)研究展望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对于我国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至关重要,因而成为当下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富有时代意义的研究课题。针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研究现状,未来应对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关注。

第一,细化研究对象,加强现实观照。综览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相关研究,研究者多聚焦于整体视野下的新型职业农民群体,缺乏对具体研究对象的现实观照,因而无法准确地反映不同来源、不同类别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的现实诉求。因此,相关研究者应综合考量新型职业农民的年龄、性别、受教育水平、所处地域、从业类别等因素,不断细化新型职业农民这一研究群体,并着眼于乡村振兴等背景,探究如何高质、精准地培育不同类别属性的新型职业农民。

第二,挖掘时代意蕴,深化研究内容。新型职业农民的意蕴是动态演变的,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更新。随着新的时代发展需求,研究者应聚焦于乡村振兴等宏观政策与“互联网+”、人工智能、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混合现实(MR)等时代背景下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与此同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内容应进一步深化。未来应紧密结合学习共同体、工作场所学习、核心素养等领域,关注新型职业农民远程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新型职业农民与工作场所学习、新型职业农民信息素养的培育等问题。

第三,拓展研究视角,突破研究“舒适区”。整体来看,已有相关研究从教育学、农学视角展开的居多。然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涉及领域比较广泛,既隶属教育学、农学领域,也被囊括在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的逻辑范畴中。因此,相关研究者应突破教育学、农学领域惯常持有的研究思维局限,立足跨学科领域,积极寻求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譬如,可从经济学或管理学领域寻求理论支撑或适切方法,尝试解决诸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经费投入效益较低等类似问题,从而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质量。

猜你喜欢

培育农民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职业写作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我爱的职业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